一、求帶“靜”的古詩詞
心空道亦空,風靜林還靜。
出自:《卜算子》 年代:宋 作者: 徐俯已是更闌人靜,粉郎恣意憐伊。出自:《失調名》 年代:宋 作者: 連靜女靜于諸境靜,高卻眾山高。
出自:《早秋游山寺》 年代:唐 作者: 李咸用 耳邊要靜不得靜,心里欲閑終未閑。出自:《寄右省王諫議》 年代:唐 作者: 羅隱靜女樂于靜,動合古人則。
出自:《靜女歌》 年代:唐 作者: 張南容云峰咫尺,竹靜芭蕉靜。出自:《清平樂 九月回至隆興 隆興廳事壁間作六鶴圖》 元 劉敏中深閨白日靜,熏香垂羅幬。
出自:《與冢婦朱柔則》 年代:清 作者: 紫靜儀靜中有真靜,猿嘯暮林邊。 出自:《張進甫靜寮》 年代:宋 作者: 白玉蟾 閑將世味閑中嚼,靜把天機靜處窮。
出自:《拙庵》 年代:宋 作者: 白玉蟾 秋靜夜方靜,月圓人更圓。出自:《中秋朋和桃源夫人》 年代:宋 作者: 陳純夜靜風還靜,凝情一弄琴。
出自:《緣識》 年代:宋 作者: 宋太宗愛靜無由靜,思歸不得歸。出自:《秋暮書懷》 年代:宋 作者: 張舜民疏簾不卷薰風靜,坐看庭花日影移。
出自:《客中即事》 年代:明 作者: 朱靜庵蠶眠桑老紅閨靜,燈火三更作繭圓。 出自:《長水竹枝詞》 年代:清 作者: 黃燮清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出自:《長安秋望》 年代:唐 作者: 趙嘏霽分星斗風雷靜,涼入軒窗枕簟閑。出自:《雨過偶書》 年代:宋 作者: 王安石 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
出自:《直中書省》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幾家春裊裊,萬籟靜喑喑。出自:《無題》 年代:近代 作者: 魯迅 靜言幽谷底,長嘯高山岑。
出自:《猛虎行》 年代:魏晉 作者: 陸機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出自:《雜詩 其二》 年代:魏晉 作者: 陶淵明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出自:《入若耶溪》 年代:南北朝 作者: 王籍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出自:《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年代:南北朝 作者: 謝朓 花落空難遍,鶯啼靜易喧。
出自:《南還尋草市宅》 年代:隋 作者: 江總靜吟乖月夜,閑醉曠花時。出自:《久不見韓侍郎,戲題四韻寄之》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前度小花靜院,不比尋常時見。
出自:《宴桃源》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出自:《竹枝》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出自:《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年代:唐 作者: 岑參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出自:《船子和尚偈》 年代:唐 作者: 德誠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出自:《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年代:唐 作者: 杜甫秋水清無底,蕭然靜客心。出自:《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 年代:唐 作者: 杜甫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出自:《漫成一首》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出自:《將赴吳興登樂游原》 年代:唐 作者: 杜牧小堂深靜無人到,滿院春風。
惆悵墻東,一樹櫻桃帶雨紅。《采桑子》 唐 馮延巳綠楊風靜凝閑恨,千言萬語黃鸝。
出自:《臨江仙》 年代:唐 作者: 馮延巳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出自:《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年代:唐 作者: 韓愈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
出自:《搗練子令》 年代:唐 作者: 李煜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出自:《尋南溪常道士》 年代:唐 作者: 劉長卿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出自:《詠風》 年代:唐 作者: 王勃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出自:《酬張少府》 年代:唐 作者: 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出自:《鳥鳴澗》 年代:唐 作者: 王維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山雞犬喧。出自:《桃源行》 年代:唐 作者: 王維碧沼紅芳煙雨靜,倚蘭橈。
垂玉佩,交帶,裊纖腰。出自:《訴衷情》 年代:唐 作者: 韋莊蜀錦地衣絲步障。
屈曲回廊,靜夜閑尋訪。出自:《鳳棲梧》 年代:宋 作者: 柳永人間與世遠,鳥語知境靜。
出自:《新開棋軒呈元珍表臣》 年代:宋 作者: 歐陽修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出自:《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年代:宋 作者: 蘇軾夜闌風靜彀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出自:《臨江仙》 年代:宋 作者: 蘇軾。
二、形容靜美的詩句
1,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3,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4,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5.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6,聘聘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7,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憶兒家。效顰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7,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10,梨花一枝春帶雨11,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12,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3,輕羅小扇白蘭花,纖腰玉帶舞天紗.疑是仙女下凡來,回眸一笑勝星華.14,俊眉修眼,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15,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
水湄蘭杜芳,采之將寄誰。瓠犀發皓齒,雙蛾顰翠眉。
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
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16,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17,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18,臉若銀盤,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韋莊的〈菩薩蠻〉: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螓首蛾眉,巧笑倩兮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溫泉水滑洗凝脂雙眸剪秋水,十指撥春蔥漸消酒色朱顏淺,欲語離情翠黛低其形也,,婉若游龍,榮雎秋菊。華茂春松兮若輕云之蔽日;飄飄兮若流風之日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近而察之,灼若芙渠出鴻波。折莖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秀色空絕世,馨香為誰傳?質傲清霜色,香含秋露華。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
共道幽香聞十里,絕知芳譽亙千鄉。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花開花落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碩人》中描寫莊姜的美貌: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服飾裝扮,印象最深的是《孔雀東南飛》里劉蘭芝梳妝那段,“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著流紈素,耳垂明月當。指若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紅樓夢》:“兩彎似蹙非蹙I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紅樓夢》:“兩彎似蹙非蹙I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折莖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秀色空絕世,馨香為誰傳?質傲清霜色,香含秋露華。《登徒子好色賦》增之一分則太高,減之一分則太矮施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作品相關 收集描寫美女的句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施朱則太紅,著粉則太白。
柳葉眉,杏核眼,櫻桃小口一點點,楊柳細腰賽筆管,說話燕語鶯聲。粉香處弱態伶仃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嘴不點而含丹,眉不畫而橫翠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所謂美女,應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
剛被風流沾惹,與合垂楊雙髻。初學嚴妝,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舉措多嬌媚。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輕風英英妙舞腰肢軟。
章臺柳、昭陽燕。錦衣冠蓋,綺堂筵會,是處千金爭選。
顧香砌,絲管初調,倚輕風、佩環微顫。乍入霓裳促遍。
逞盈盈、漸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趨蓮步,進退奇容千變。
算何止,傾國傾城,暫回眸、萬人斷腸。聽環佩之鏗鏘.靨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纖腰之楚楚兮,回風舞雪,珠翠之輝輝兮,滿額鵝黃.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出沒花間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飛若揚.蛾眉顰笑兮,將言而未語,蓮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羨彼之良質兮,冰清玉潤,羨彼之華服兮,閃灼文章.最是那回眸一笑,萬般風情繞眉梢。
香腮染赤,耳墜明珠直搖曳。云鬢浸墨,頭插鳳釵要飛翔。
春蔥玉指如蘭花,三寸金蓮似元寶。云袖輕擺招蝶舞,纖腰慢擰。
三、含有靜字的詩詞
一、《鳥鳴澗》 作者:王維(唐)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里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二、《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三 作者:杜甫(唐)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 譯文: 深江岸邊靜竹林中住著兩三戶人家,撩人的紅花映襯著白花。我有去處來報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瓊槳可以送走我的年華。
三、《三臺·清明應制》 作者:萬俟詠(宋)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內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
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非霧。
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乍鶯兒百囀斷續,燕子飛來飛去。
近綠水、臺榭映秋千,斗草聚、雙雙游女。餳香更、酒冷踏青路。
會暗識、夭桃朱戶。向晚驟、寶馬雕鞍,醉襟惹、亂花飛絮。
正輕寒輕暖漏永,半陰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試新妝,歲華到、三分佳處。
清明看、漢宮傳蠟炬。散翠煙、飛入槐府。
斂兵衛、閶闔門開,住傳宣、又還休務。 譯文: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皇家宮苑的春光、未能被阻攔而延伸到遙遠的城門,御溝里漲滿新水、暗暗地流向南浦。東風平和靜穆、細柳垂絲絲金縷。
望壯麗宮闊高聳入云、那并不是煙霧霏霏的仙境。清平時代,朝中和民間多么歡悅,帝城條條大路,喧響著簫聲鼓樂。
黃鶯兒歌聲斷續,小燕子飛來飛去。走近綠水、綠水中倒映著岸邊臺榭,秋千影隨水波蕩漾不伍。
聚集著做斗草游戲,一對對游女,洋溢著賣糖的香氣、踏青路上到處是攜酒野宴的人,你也許會幸運地、認識那人面桃花相映的朱門。 向晚時在一起歡聚,少年跨著雕鞍寶馬,酣醉中,衣襟上沽惹著、片片落紅、點點飛絮。
正是輕寒輕暖宜人的長晝,云天半陰半晴的日暮,在這禁火時節、青年們已把新妝試著,歲華恰到,最佳處。 清明時看、漢宮傳送蠟濁。
翠煙縷縷、飛進門前種槐的貴人府。兵衛全都撤除、皇宮敞開千門萬戶,不再聽到傳詔宣旨,停止了一切的公務。
四、《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者:蘇軾 (宋)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譯文 : 殘月高掛在稀疏的梧桐,滴漏聲斷人群開始安靜了。誰能見幽居人獨自往來,仿佛那縹緲的孤雁身影。
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卻無人能懂。它揀遍了寒冷的樹枝不肯棲息,卻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五、《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作者:蘇軾 (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譯文: 夜深宴飲在東坡的寓室里醒了又醉,回來的時候仿佛已經三更。這時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聲如雷鳴。
輕輕地敲了敲門,里面全不回應,只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 經常憤恨這個軀體不屬于我自己,什么時候能忘卻為功名利祿而奔競鉆營!趁著這夜深、風靜、江波坦平,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