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報效國家的詩句
位卑未敢忘憂國。——(宋)陸游《病起書懷》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魏)曹植《白馬篇》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揚子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陸游《示兒》
二、描寫報效祖國的詩句
1、滿江紅·寫懷
【作者】岳飛 【朝代】宋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譯文
氣得頭發豎起,以至于將帽子頂起,登高倚欄桿,一場瀟瀟細雨剛剛停歇。抬頭望眼四望遼闊一片,仰天長聲嘯嘆,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
不要虛度年華,花白了少年黑發,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恥,尚未洗雪。臣子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我要從頭再來,收復舊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闕。
2、出塞二首·其一
【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御敵鏖戰萬里征人未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3、過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譯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4、江城子·密州出獵
【作者】蘇軾 【朝代】宋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
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氣,左手牽著黃狗,右手托著蒼鷹。隨從的將士們頭戴華美艷麗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領隨從千騎席卷平展的山岡。為報答全城的百姓都來追隨我,我一定要親自殺一頭老虎,像孫權一樣給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興時,我的胸懷更加開闊。即使頭發微白,又有什么關系呢!帶著傳達圣旨的符節到云中,什么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去邊地云中,像漢文帝派遣馮唐?那時我定當拉開弓箭,使之呈現滿月的形狀,瞄準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來。
5、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譯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做了三軍統帥。他能占據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要是能有個孫權那樣的兒子就好了。
三、報效祖國
從 軍 行 (選一) ★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 塞 (選一) ★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少 年 行 (選一) 唐·王 維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唐·岑 參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
和張仆射塞下曲 ★ 唐·盧 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少 年 行 (選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成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夏 日 絕 句 ★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牡 丹 宋·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示 兒 ★ 宋·陸 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州 橋 宋·范成大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初入淮河 (選一) 宋·楊萬里 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遠,中流以北即天涯。 題 臨 安 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 安 軍 ★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
出嶺誰同出?歸鄉如此歸!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饑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話子侄 元·虞 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飄泊棲遲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夢覺聽啼鵑。
題鄭所南蘭 元·倪 瓚 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望 闕 臺 明·戚繼光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馬 上 作 ★ 明·戚繼光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榆 河 曉 發 明·謝 榛 朝暉開眾山,遙見居庸關。云出三邊外,風生萬馬間。
征塵何日靜,古戍幾人閑。忽憶棄繻者,空慚旅鬢斑。
渡 易 水 明·陳子龍 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撇荼蹋閃藪λ途G洹? 海 上 (選一) 清·顧炎武 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里自登臨。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蒼生痛哭深。水涌神山來白鳥,云浮仙闕見黃金。
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壯士心。 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清·鄭成功 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一萬氣吞吳。
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秣 陵 清·屈大均 牛首開天闕,龍崗抱帝宮。 六朝春草里,萬井落花中。
訪舊烏衣少,聽歌玉樹空。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
漫 感 清·龔自珍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己 亥 雜 詩 (選一) ★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四、報效國家的詩句
位卑未敢忘憂國。
——(宋)陸游《病起書懷》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魏)曹植《白馬篇》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屈原《國殤》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戴叔倫《塞上曲二首》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揚子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陸游《示兒》。
五、報效祖國的名言警句或詩句
離家自身尋常事,報國慚無尺寸功 明·于謙 英雄者,國之干,庶民者,國之本 三略 大地養活人民,英雄保衛祖國 哈薩克族 會當報國恥,豈必懷封侯 明·陳子龍 國家的尊嚴比安全更為重要,比命運更有價值 托·伍·威爾遜 愛家的人才人愛國 柯爾律治 國家實際上放大了的家庭 蒲柏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三國志 國耳忘家,公耳忘私 漢書 赤心事上,憂國如家 唐·韓愈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唐·陳子昂 天下以言為戒,最國家之大患也 漢·梅福 專已者孤,拒諫者塞;孤塞之政,亡國之風也后漢書 - 獨王之國,勞而多禍管子 -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 老虎吃人不吐骨,奸臣害國計詭必 蒙古 英雄者,國之干,庶民者,國之本三略 - 愛國英雄給民族帶來光榮,專制暴君給民族帶來災難 拜倫 男兒自以身許國 宋·陸游同學你好有幫助請點采納或者右上角好評~祝你新的一年學習進步,馬到成功!!!。
六、表達“報效國家”的詩句有哪些
1、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3、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5、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6、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7、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8、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9、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10、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翻譯】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但若想實現統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蓋棺定論。
【出處】(宋)陸游《病起書懷》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翻譯】為國家解危難奮勇獻身,看死亡就好像回歸故里。
【出處】(魏)曹植《白馬篇》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翻譯】身體雖然死亡,精神永不滅,你剛強的魂魄依然是鬼中的英雄。
【出處】屈原《國殤》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翻譯】倘若龍城的飛將衛青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出處】(唐)王昌齡《出塞》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翻譯】賣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還高唱著《玉樹后庭花》。
【出處】(唐)杜牧《泊秦淮》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翻譯】作為子民我愿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出處】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翻譯】臣的心好似一塊磁鐵,不指向南方誓不罷休。
【出處】(宋)文天祥《揚子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翻譯】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
【出處】(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翻譯】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出處】(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翻譯】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我!
【出處】(宋)陸游《示兒》
七、關于報效祖國的古詩詞有哪些
一、《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宋代陸游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譯文:天空黑暗,大風卷著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嘩嘩大雨像巨浪翻滾之聲。
溪柴燒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氈都很暖和,我和貓兒都不愿出門。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里,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
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二、《涼州詞》-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譯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尸,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三、《從軍行》-唐代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譯文:烽火照耀京都長安,不平之氣油然而生。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銳騎兵勇猛異常。
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我寧愿做個低級軍官為國沖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
四、《從軍行》-唐代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
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五、《滿江紅·寫懷》-南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譯文:我憤怒得頭發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
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 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
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
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
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八、有關“報效祖國”的詩句或名言警句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