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瀑布,山水的詩句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出處: 李白《望廬山瀑布》
2) 瀑布風前千尺影,疑瀉銀河一派。 ——出處: 朱栴《念奴嬌?雪霽夜月中登樓望》
3)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出處: 李忱《香嚴閑禪師》
4)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出處: 李白《望廬山五老峰》
5)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出處: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6)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出處: 徐凝《廬山瀑布》
7) 瀑布半天上,飛響落人間。 ——出處: 李夢陽《開先寺》
8) 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 ——出處: 馮云山《詠瀑布》
9) 雪凈鮫綃落刀尺,大珠小珠飄隨風。 ——出處: 嚴遂成《白水巖瀑布》
10)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出處: 徐凝《廬山瀑布》
11) 斷山疑畫障,懸溜瀉鳴琴。 ——出處: 王勃《郊園即事》
12)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出處: 李白《望廬山瀑布》
13) 迥與眾流異,發源高更孤。 ——出處: 范仲淹《瀑布》
14)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出處: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15) 廬山正南面,瀑布古來聞。 ——出處: 江為《瀑布》
16) 銀河飛落青松梢,素車白馬云中跑。 ——出處: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17) 五疊六疊勢益高,一落千丈聲怒號。 ——出處: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18) 九層峭壁鏟青空,三級鳴泉飛暮雨。 ——出處: 白玉蟾《三疊泉》
19) 巖口逼仄勢更兇,奪門而出懸白龍。 ——出處: 嚴遂成《白水巖瀑布》
20) 銀花下散布水臺,混沌鑿破山根隈。 ——出處: 蔣士銓《開先瀑布》
21) 千巖泉灑落,萬壑樹縈回。 ——出處: 李白《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22) 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 ——出處: 范仲淹《瀑布》
23) 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銀河轟萬古。 ——出處: 白玉蟾《三疊泉》
24) 青山斷缺聳雙劍,元氣直瀉巖頭摧。 ——出處: 蔣士銓《開先瀑布》
25) 一龍獨跨山之凹,高聳脊背橫伸腰。 ——出處: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26) 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 ——出處: 張繼《江上送客游廬山》
27) 三千組練揮銀刀,四川崖壁齊動搖。 ——出處: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28) 飛流已出不肯下,一線中折分瀠洄。 ——出處: 蔣士銓《開先瀑布》
29) 逢逢布鼓雷門敲,水犀軍向皋蘭鏖。 ——出處: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30) 隱現數折蓄精銳,失勢一落如奔雷。 ——出處: 蔣士銓《開先瀑布》
31) 拔地萬里青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 ——出處: 王安石《日照絕句》
二、描寫瀑布,山水的詩句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出處: 李白《望廬山瀑布》 2) 瀑布風前千尺影,疑瀉銀河一派。 ——出處: 朱栴《念奴嬌?雪霽夜月中登樓望》 3)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出處: 李忱《香嚴閑禪師》 4)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出處: 李白《望廬山五老峰》 5)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出處: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6)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出處: 徐凝《廬山瀑布》 7) 瀑布半天上,飛響落人間。
——出處: 李夢陽《開先寺》 8) 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 ——出處: 馮云山《詠瀑布》 9) 雪凈鮫綃落刀尺,大珠小珠飄隨風。
——出處: 嚴遂成《白水巖瀑布》 10)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出處: 徐凝《廬山瀑布》 11) 斷山疑畫障,懸溜瀉鳴琴。
——出處: 王勃《郊園即事》 12)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出處: 李白《望廬山瀑布》 13) 迥與眾流異,發源高更孤。
——出處: 范仲淹《瀑布》 14)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出處: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15) 廬山正南面,瀑布古來聞。
——出處: 江為《瀑布》 16) 銀河飛落青松梢,素車白馬云中跑。 ——出處: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17) 五疊六疊勢益高,一落千丈聲怒號。
——出處: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18) 九層峭壁鏟青空,三級鳴泉飛暮雨。 ——出處: 白玉蟾《三疊泉》 19) 巖口逼仄勢更兇,奪門而出懸白龍。
——出處: 嚴遂成《白水巖瀑布》 20) 銀花下散布水臺,混沌鑿破山根隈。 ——出處: 蔣士銓《開先瀑布》 21) 千巖泉灑落,萬壑樹縈回。
——出處: 李白《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22) 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 ——出處: 范仲淹《瀑布》 23) 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銀河轟萬古。 ——出處: 白玉蟾《三疊泉》 24) 青山斷缺聳雙劍,元氣直瀉巖頭摧。
——出處: 蔣士銓《開先瀑布》 25) 一龍獨跨山之凹,高聳脊背橫伸腰。 ——出處: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26) 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
——出處: 張繼《江上送客游廬山》 27) 三千組練揮銀刀,四川崖壁齊動搖。 ——出處: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28) 飛流已出不肯下,一線中折分瀠洄。
——出處: 蔣士銓《開先瀑布》 29) 逢逢布鼓雷門敲,水犀軍向皋蘭鏖。 ——出處: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30) 隱現數折蓄精銳,失勢一落如奔雷。
——出處: 蔣士銓《開先瀑布》 31) 拔地萬里青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 ——出處: 王安石《日照絕句》。
三、表現山水的詩句
一、描寫山的詩句: 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題西林石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王維的《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二、描寫水的詩句: 李白《將進酒》中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白居易的《憶江南》中的 。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三、描寫山、水的詩句: 王維的《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己閑,清川淡如此。
請貿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王維的《漢江臨眺》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山 :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4、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5、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7、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 1、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3、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蘇軾)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酈道元《三峽》) 6、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吳均《與朱元思書》)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望廬山瀑布 孟浩然 李白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一、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2.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雞一唱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 4.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6.野曠沙岸凈,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7.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8.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11.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2.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13.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14.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6.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 17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18.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19.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20.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21.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一、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2.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雞一唱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 4.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6.野曠沙岸凈,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7.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8.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11.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2.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13.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14.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6.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 17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18.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19.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20.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21.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
四、形容山水畫的詩句
1、《富春至嚴陵山水甚佳》
清代: 紀昀
濃似春云淡似煙,參差綠到大江邊。
斜陽流水推篷坐,翠色隨人欲上船。
譯文:
這里的山色好似春天的云彩那樣濃厚,又好似薄煙輕淡,參差不齊的樹影映在江面上。
夕陽斜下,不禁推開船篷坐下,富春江山水一片翠色似乎涌上了船頭。
2、《題稚川山水》
唐代: 戴叔倫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譯文: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卻涼爽宜人,白沙覆蓋的汀洲和遠處的繁茂樹林融入了暮色,呈現出一片蒼蒼茫茫。
路上的行人興起了無限的思鄉之情,此處的青山綠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鄉了。
3、《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唐代: 李白
峨眉高出西極天,羅浮直與南溟連。
名公繹思揮彩筆,驅山走海置眼前。
譯文:
畫中之山,如峨眉挺拔于西極之天,如羅浮之山與南海相連。
此畫工真是一位善于推思的能工巧匠,用彩筆驅趕著高山大海置于我的眼前。
4、《望洞庭》
唐代: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猶如未磨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恰似白銀盤里托著青青的田螺。
5、《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
唐代: 李白
高堂粉壁圖蓬瀛,燭前一見滄洲清。
洪波洶涌山崢嶸,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譯文:
在高堂白壁之上,有一幅海上仙山圖。舉燭前觀,但見滄洲清逸,招人欲去。
仙山高峻崢嶸,四周洪波洶涌,神山光華匹照,猶如丹丘,遙隔大海,可以直望赤城。
五、描寫瀑布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瀑布的詩句
1、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____李白《望廬山瀑布》
2、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____李白《望廬山瀑布》
3、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____馮云山《詠瀑布》
4、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____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5、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____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6、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____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7、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____徐凝《廬山瀑布》
8、瀑布風前千尺影,疑瀉銀河一派。____朱栴《念奴嬌·雪霽夜月中登樓望賀蘭山作》
9、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____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希望能幫助到你
六、手法描寫廬山瀑布的詩句是什么
《望廬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兩首詩,一為五言古詩,一為七言絕句。
這兩首詩,緊扣題目中的“望”字,都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都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夸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后細致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其中第二首七絕歷來廣為傳誦。
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偉景象,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后兩句用夸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