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風的詩句(2句)
絕句
僧志南(南宋詩僧,志南是他的法號,生平不詳。)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游的樂趣。
詩人拄杖春游,卻說“杖藜扶我”,是將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賴的游伴,默默無言地扶人前行,給人以親切感,安全感,使這位老和尚 游興大漲,欣欣然通過小橋,一路向東。橋東和橋西,風景未必有很大差別,但對春游的詩人來說,向東向西,意境和情趣卻頗不相同。“東”,有些時候便是“春”的同義詞,譬如春神稱作東君,東風專指春風。詩人過橋東行,正好有東風迎面吹來,無論西行、北行、南行,都沒有這樣的詩意。
詩的后兩句尤為精彩: “杏花雨”,早春的雨“楊柳風”,早春的風。這樣說比“細雨”、“和風”更有美感,更富于畫意。楊柳枝隨風蕩漾,給人以春風生自楊柳的印象稱早春時的雨為 “杏花雨”,與稱夏初的雨為“黃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南宋初年,大詩人陸游已將杏花和春雨聯系起來。“沾衣欲濕”,用衣裳似濕未濕來形容初春細雨似有若無,更見得體察之精微,描模之細膩。試想詩人扶杖東行,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細雨沾衣,似濕而不見濕,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這是怎樣不耐心愜意的春日遠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這樣興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賞下去,到他想起應該歸去的時候,怕要體力不支,連藜杖也扶他不動了吧?不必多慮。詩的首句說:“古木陰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嗎?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來,那小船偏激在溪水邊老樹下,正待他解纜回寺呢。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詞釋義
詠:歌唱,贊美。
碧玉:既指綠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輕貌美的少女。
妝:打扮。
絳:絲帶。
古詩今譯
像碧玉一樣打扮成的高高柳樹,千條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
名句賞析——“二月春風似剪刀。”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深深地抓著了垂柳的特征,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樹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擺上的絲帶。在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兩者之間仿佛沒有什么截然的分別。而且“碧玉”也有雙關的意義。既在字面上與柳樹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輕貌美的少女,與下面的“二月春風”恰相呼應——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未到夏秋之際亭亭如蓋、樹蔭清圓的時候。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并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范之作。
二、關于風的詩句(至少4句)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11.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12.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13.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14.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白居易〈觀刈麥〉) 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17.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18.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9.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杜甫:《贈花卿》) 20.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三、有關風的詩句(2句)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 11、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絕句》) 12、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3、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14、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白居易〈觀刈麥〉) 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蝶戀花》) 17、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18、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9、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杜甫:《贈花卿》) 20、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2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韓翃>) 22、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浪淘沙》)。
四、寫兩句“風”的詩句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