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一件事來得很突然的詞語有哪些
1、晴天霹靂
【拼音】: qíng tiān pī lì
【解釋】: 霹靂:響雷。晴天打響雷。比喻突然發生意外的,令人震驚的事件。
【出處】: 宋·陸游《四日夜雞未鳴起作》詩:“放翁病過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蟄龍,青天飛霹靂。”
【舉例造句】: 猝聞這信,真是晴天霹靂,人人裂目,個個椎心。
2、禍從天降
【拼音】: huò cóng tiān jiàng
【解釋】: 降:落下。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災禍。
【出處】: 《舊唐書·劉瞻傳》:“咸云宗召荷恩之日,寸祿不沾,進藥之時,又不同義,此乃禍從天降,罪匪己為。”
【舉例造句】: 正是禍從天降,災向地生。
3、飛來橫禍
【拼音】: fēi lái hèng huò
【解釋】: 意外的災禍。
【出處】: 《后漢書·周榮傳》:“若卒遇飛禍,無得殯斂。”
【舉例造句】: 不到得惹出飛來橫禍。
4、禍出不測
【拼音】: huò chū bù cè
【解釋】: 災禍的產生不可預測。指不知什么時候就會出現災禍。
【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梅圣俞》:“仁宗大怒,玉音甚厲,眾恐禍出不測。”
【舉例造句】: 若不早自引退,誠恐謠諑日加,禍出不測。
5、禍生不測
【拼音】: huò shēng bù cè
【解釋】: 測:估計,猜度。災禍的產生不可揣測。
【出處】: 《明史·劉蕀傳》:“萬一禍生不測,國無老成,誰與共事。”
【舉例造句】: 若不早自引退,誠恐謠諑日加,禍生不測。
6、平地風波
【拼音】: píng dì fēng bō
【解釋】: 平地上起風浪。比喻突然發生意料不到的糾紛或事故。
【出處】: 唐·劉禹錫《竹枝詞》:“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舉例造句】: 紂王見賈氏墜樓而死,好懊惱,平地風波,悔之不及。
7、平地生波
【拼音】: píng dì shēng bō
【解釋】: 平地:平坦的地。平地上起風浪。比喻突然發生意料不到的糾紛或事故。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72回:“誰知平地生波,竟有這無法無天之事。”
8、風波平地
【拼音】: fēng bō píng dì
【解釋】: 風波:比喻事變。平地上起風浪。比喻突然發生意料不到的糾紛或事故。
【出處】: 明·許三階《節俠記·開宗》:“因輻輳舊日姻盟,潛歸去,風波平地,夫婦各飄零。”
9、猝不及防
【拼音】: cù bù jí fáng
【解釋】: 猝:突然,出其不意。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防備。
【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既不炳燭,又不揚聲,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舉例造句】: 人踉蹌趨入,竟至程都督前,跪將下去,程都督猝不及防。
10、措手不及
【拼音】: cuò shǒu bù jí
【解釋】: 措手:著手處理。來不及動手應付。指事出意外,一時無法對付。
【出處】: 元·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咱今晚間,領著百十騎人馬,偷營動寨,走一遭去,殺他個措手不及。”
【舉例造句】: 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云長手起一刀,刺于馬下。
二、形容“事情發生的很突然”的詞語是什么
從天而降【cóng tiān ér jiàng】
措不及手【cuò bú jí shǒu】
突如其來【tū rú qí lái】
猝不及防【cù bú jí fáng】
始料未及【shǐ liào wèi jí】
事發倉促【shì fā cāng cù】
措不及手【cuò bú jí shǒu】:指事情突然出意外,一時無法對付。措手:著手處理;應付;不及:來不及。
突如其來【tū rú qí lái】:意思是事情出乎意料地發生,出現。指突然發生意料不到的事情。 也指突然發生。出自《易·離》:“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示例】其在前曰:真為素昧平生,~,難怪妾之得罪。【造句】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他心里十分難過。
猝不及防【cù bú jí fáng】:形容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防備。出自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既不炳燭,又不揚聲,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例句: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碧碧》:“少年遑遽,極力擠之, 孫 猝不及防,失足墜巖下。”周而復《白求恩大夫》七:“敵人給這猝不及防的奇襲動作所怔住了,軍心動搖起來。”魏巍《東方》第二部第二章:“偵察參謀見團長不理,只好快步趕到前面,以便防止猝不及防的意外情況。”
始料未及【shǐ liào wèi jí】:沒有想到的,在意料之外的。詳細解釋:“始”不是“開始”的意思,而應該解釋為“起初,最初”的意思,如果解釋為“開始”,那么就違背了后面的“料”和“及”的意思。所以這個“始”非常的關鍵,這個字解釋對了,那么后面的詞義就更好的理解,這個字解釋錯了,后面的意思就跟著理解不到位了。“料”這個字應該是“設計,預想,設想”的意思,如果解釋為“預料,考慮,估計”都不夠準確,在中國漢語中,詞匯的感情色彩不僅取決于所在句子的語境,更取決于該詞匯本身的“性格”,而這個“始料未及”就是一個自身色彩濃厚的詞匯,首先給人一種猛然間的、突然的、深感意外的遺憾和惆悵。所以,“料”字應該解釋為“設計,預想,設想”,解釋為“預料”顯得毫無生氣,解釋為“考慮”顯得過于中庸,解釋為“估計”顯得稍微不足,“猜測”更不準確。至于“未”字,在本成語中解釋為“未能”即可,“及”字很有學問,如果說“始料未及”是一盤佳肴,那么這盤菜的滋味都在“及”里面了。“及”字解釋為“達到,切入,指定”。
事發倉促【shì fā cāng cù】:已經準備好了,但是面對時卻發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令人措手不及。指事勢的變化發展,并非起初所料想到的。
參考資料
百度知道:https://**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