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慈母情深”的詩句有哪些
1、《挽史允叟慈母王氏》
年代: 宋 作者: 陳著
彼美蘭儀盎粹溫,誰知肅肅范閨門。
生榮夢視金花誥,死瞑培成玉樹根。
中一袝嚴家稱禮,終三年制子權恩。
我來欲送銘旌路,客病棲棲悵莫奔。
2、《慈母磯》
年代: 宋 作者: 張弋
莫嫌舟逆上,子細得看山。
眾草名難識,孤花影自閑。
避人鷹翅響,經雨石文斑。
夜久江風冷,神仙定往還。
3、《 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年代: 唐 作者: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4、《鷓鴣天·月琯循環屆仲冬》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月琯循環屆仲冬。蓂生十葉氣蔥蔥。梅花香里開華宴,柏酒樽前拜壽翁。檀乍爇,燭微籠。兒孫羅列勸金鍾。點頭更問兒孫看,慈母蟠桃幾度紅。
5、《慈母巖亮長老頌》
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敕書改律為禪,意在無力宗空,人欲破禪作律,群兒更助之攻。
莫恨塞翁失馬,會取楚人亡弓。
老夫亦不掩耳,我來自聽松風。
二、游子吟 古詩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擴展資料: 《游子吟》寫在溧陽。 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
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于是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這首詩藝術地再現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來贏得了無數讀者強烈的共鳴。
三、游子吟的哪一句是報答母親的深情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游子吟是藉著游子感恩之心,來表達母愛的偉大。游子吟作者:【孟郊】 年代:【唐】 體裁:【樂府】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注解】: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2、三春暉: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韻譯】: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評析】:??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
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
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
最后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對于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于萬一呢???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