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浪費糧食的詩句
1.《憫農其一》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2.《憫農其二》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憫農》南宋·楊萬里
稻云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
已分忍饑度殘歲,更堪歲里閏添長。
4.《憫農》宋· 李流謙
秋苗掃地盡,春苗破土出。
尚當積陳陳,那得有菜色。
不知終年耕,未了一日食。
守令民父母,賤士但挽嘿。
5.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二、關于節約糧食的古詩
憫農
李 紳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憫農》兩首。 觀刈麥》
白居易
唐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江上漁者》范仲淹
宋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入風波里。
憫農
李 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三、關于節約糧食的古詩有哪些
1、《農父》
唐代:張碧
運鋤耕劚侵星起,隴畝豐盈滿家喜。
到頭禾黍屬他人,不知何處拋妻子。
釋義:
每天星星還沒有墜落(披星戴月去勞動),就去田間勞動,辛辛苦苦,待到莊稼豐收在望的時候,全家是多么高興呀!
到頭來,豐收所得將會全被官家剝削去了。家中無法生活,不知哪一天就會把自己的妻子兒女賣掉呢!
2、《詠田家 / 傷田家》
唐代:聶夷中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釋義:
二月蠶未結繭,早成抵債之物;五月谷未成熟,也已忍痛賣出。
這是挖掉心頭好肉,來補眼前爛瘡。
希望帝王之心,化作光明之燭。
不照豪華筵席,只照災民空屋。
3、《別州民》
唐代:白居易
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
甘棠無一樹,那得淚潸然。
稅重多貧戶,農饑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兇年。
釋義:
杭州的父老準備水酒滿筵,攔路相送。
作為地方官吏為自己在任時一無建樹而慚愧 ,不禁潸然淚下。
因為稅重,貧窮的農戶很多;又因為旱田多,農民也有饑荒。
我只能給父老們留下一湖水(指在錢塘增筑湖堤工程),救救干旱的災荒。
4、《憫農·其二》
唐代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釋義: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5、《歸園田居·其三》
魏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釋義:
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鋤歸去。
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濕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濕并不可惜.只希望不違背我歸耕田園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