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舞的詩句
一、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宋 ·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譯文: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二、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宋 ·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譯文: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三、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 宋 ·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譯文:當年的舞榭歌臺還在,英雄人物卻隨著歲月的流逝早已不復存在。
四、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譯文: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在花間不斷歡唱。
五、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 唐 · 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
譯文: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總要再次相逢。
二、帶有舞字的詩句
許敬宗
舞商初赴節,湘燕遠迎秋。 【奉和詠雨應詔】
虞世南
歌堂面淥水,舞館接金塘。 【侍宴歸雁堂】
唐
故臺城妓
歌罷玉樓月,舞殘金縷衣。 【詩】
元稹
舞旋紅裙急,歌垂碧袖長。 【晚宴湘亭】
盧士玫
舞轉朱絲逐,歌馀素扇回。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陸郎中】
盧綸
舞態兼些醉,歌聲似帶羞。 【倫開府席上賦得詠美人名解愁】
白居易
舞看新翻曲,歌聽自作詞。 【殘酌晚餐】
三、含有舞字的詩句有哪些
1、舞轉回紅袖,歌愁斂翠鈿。滿堂開照曜,分座儼嬋娟。
2、水龍吟
呂同老
素肌不污天真,曉來玉立瑤池里。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喚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簾半掩,明珰亂墜。月影凄迷,露華零落,小闌誰倚。共芳盟,猶有雙棲雪鷺,夜寒驚起。
3、采蓮舞
蕊宮閬苑。聽鈞天帝樂,知他幾遍。爭似人間,一曲采蓮新傳。柳腰輕,鶯舌囀。逍遙煙浪誰羈絆。無奈天階,早已催班轉。卻駕彩鸞,芙蓉斜盼。愿年年,陪此宴。
四、有關“舞”的詩句
曤如羿射九日落,皎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白居易:“珠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抖擻龍蛇動。”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長袖拂面心自煎,愿君流光及盛年.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唐 張祜
《正月十五夜燈》:“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描繪了元宵節民間歌舞的盛況。
《上巳樂》:“猩猩血彩系頭標,天上齊聲舉畫橈。卻是內人爭意切,六宮紅袖一時招。”
《千秋樂》:“八月平時花萼樓,萬方同樂奏千秋。傾城人看長竿出,一伎初成趙解愁。”
《春鶯囀》:“興慶池南柳未開,太真先把一枝梅。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傞傞軟舞來。”
宋 晏幾道<<;鷓鴣天>>;中有兩句:
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
宋代詩人 劉子翠
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
憶得承平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
操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宛若游龍” ;“皎皎兮似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
五、寫舞的詩句
白居易《柘枝伎》:平鋪一合錦筵開,連擊三聲畫鼓催。
紅蠟燭移桃葉起,紫羅衫動柘枝來。帶垂鈿胯花腰重,帽轉金鈴雪面迥。
看即曲終留不住,云飄雨送向陽臺。劉禹錫《和樂天柘枝》:“鼓催殘拍腰身軟,汗透羅衣雨點花。”
張祜詠柘枝舞的詩最多,如《柘枝》:“紅筵高設畫堂開,小妓妝成為舞催。珠帽著聽歌遍匝,錦靴行踏鼓聲來。”
又如《雙舞柘枝伎》:“畫鼓拖環錦臂攘,小娥雙換舞衣裳。金絲蹙霧紅衫薄,銀蔓垂花紫帶長。”
再如《金吾李將軍柘枝》:“微動翠娥拋舊態,慢遮檀口唱新詞。客看舞罷輕云起,卻赴襄王夢里期。”
史載:“羽調有《柘枝曲》,商調有《屈柘枝》。此舞因曲為名。
用二女童,鮮衣帽,帽施金鈴,扌卞轉有聲。其來也,于二蓮花中藏,花坼而后見。
對舞相占,實舞中雅妙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