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一”字開頭的7字詩句
一場寂寞憑誰訴,
一尊酒盡青山暮。
一身如燕戀高檐,
一朵芙蕖帶殘露。
一見湖邊楊柳風,
一曲梅花出塞聲。
一軀交態同悠悠,
一杯春露冷如冰。
一紙驚鸞回鳳字,
一出縱知邊上事。
一篇風雅美豐年,
一朝逸翮乘風勢。
一生大笑能幾回,
一瓢春酒莫相違。
一團冰容掌上清。
一麾江海意方堅,
一從受命常在邊。
一曲離歌酒一杯,
一條白練峽中天。
一觀如幻自忘筌,
一去不回唯少年。
一朵芙蕖帶殘露,
一曲堂堂紅燭筵。
一匱為功極九層,
一壺清酒酌離情。
一望云濤堪白首,
一別十年空復情。
一本雙花出碧泉,
一度思卿一愴然。
一生無事可傷魂。
一麾江海意方堅,
一從受命常在邊。
一曲離歌酒一杯,
一條白練峽中天。
一觀如幻自忘筌,
一去不回唯少年。
一朵芙蕖帶殘露,
一曲堂堂紅燭筵。
一匱為功極九層,
一壺清酒酌離情。
一望云濤堪白首,
一別十年空復情。
一本雙花出碧泉,
一度思卿一愴然。
一生無事可傷魂。
謝謝采納!!!
二、第一個字是江字開頭的七字詩詞
江月年年只相似 —— 唐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江月何年初照人 —— 唐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 —— 唐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無纖塵 —— 唐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江潭落月復西斜 —— 唐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江水流春去欲盡 —— 唐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江楓漁火對愁眠 —— 唐 · 張繼《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江州司馬青衫濕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江湖夜雨十年燈 —— 宋 · 黃庭堅《寄黃幾復》江山代有才人出 —— 清 · 趙翼《論詩五首·其二》江上被花惱不徹 —— 唐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江深竹靜兩三家 —— 唐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江東子弟多才俊 —— 唐 · 杜牧《題烏江亭》江城五月落梅花 —— 唐 · 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 黃鶴樓聞笛》江南幾度梅花發 —— 宋 · 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江上小堂巢翡翠 —— 唐 · 杜甫《曲江二首》江雨霏霏江草齊 —— 唐 · 韋莊《臺城》江湖浪跡一沙鷗 —— 宋 · 陸游《秋思》江娥啼竹素女愁 —— 唐 · 李賀《李憑箜篌引》江米如珠井水淘 —— 清 · 符曾《上元竹枝詞》江花邊月笑平生 —— 明 · 戚繼光《馬上作》江濱迸瑟魚龍愁 —— 唐 · 陳陶《將進酒·金尊莫倚青春健》江海已過柳生綿 —— 宋 · 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江頭落日照平沙 —— 宋 · 戴復古《江村晚眺》江間波浪兼天涌 —— 唐 · 杜甫《秋興八首》江南江北送君歸 —— 唐 · 王維《送沈子歸江東 / 送沈子福之江東》江村月落正堪眠 —— 唐 · 司空曙《江村即事》江上風流勝習家 —— 明 · 王廷干《春雨登樓》江湖滿地一漁翁 —— 唐 · 杜甫《秋興八首》江風引雨入舟涼 —— 唐 · 王昌齡《送魏二》江山留與后人愁 —— 宋 · 李清照《題八詠樓》江山不管興亡事 —— 唐 · 沈彬《再過金陵》江南春盡離腸斷 —— 宋 · 寇準《江南春·波渺渺》江北秋陰一半開 —— 宋 · 王安石《江上》江山故宅空文藻 —— 唐 ·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江南雁斷音書絕 —— 宋 · 何夢桂《憶秦娥·傷離別》江南依舊稱佳麗 —— 宋 · 王禹偁《點絳唇·感興》江橋掩映暮帆遲 —— 唐 · 魚玄機《江陵愁望寄子安 / 江陵愁望有寄》江南江北舊家鄉 —— 五代 · 李煜《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江左沈酣求名者 —— 宋 · 辛棄疾《賀新郎·甚矣吾衰矣》江城地瘴蕃草木 —— 宋 · 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江海相逢客恨多 —— 唐 · 溫庭筠《贈少年》江頭橘樹君自種 —— 唐 · 張籍《春別曲》江南雖好是他鄉 —— 明 · 王恭《春雁》江東子弟今雖在 —— 宋 · 王安石《疊題烏江亭》江山不夜月千里 —— 宋 · 黃庚《雪》江上形容吾獨老 —— 唐 · 杜甫《冬至》江干多是釣人居 —— 清 · 王士禎《真州絕句》江水西頭隔煙樹 —— 宋 · 黃庭堅《望江東》江城白酒三杯釅—— 宋 · 蘇軾《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江春不肯留歸客 —— 唐 · 劉長卿《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江亭晚色靜年芳 —— 唐 · 杜甫《曲江對雨》江柳影寒新雨地 —— 唐 · 白居易《贈江客》江雨朝飛浥細塵 —— 唐 · 宋之問《和趙員外桂陽橋遇佳人》江北江南水拍天 —— 宋 · 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江河不洗古今恨 —— 宋 · 陸游《王給事餉玉友》江水開辟流其間 —— 唐 · 杜甫《夔州歌十絕句》江畔細麥復纖纖 —— 唐 ·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江色鮮明海氣涼 —— 唐 · 白居易《江樓晚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江上月明胡雁過 —— 唐 · 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江上流鶯獨坐聽 —— 唐 · 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江畔風光幾日春 —— 唐 · 白居易《曲江醉后贈諸親故》江上戰馀陵是谷 —— 唐 · 崔涂《赤壁懷古》江上青楓初著花 —— 明 · 孫蕡《江上》江上洲傳鸚鵡名 —— 唐 · 李白《鸚鵡洲》江煙淡淡雨疏疏 —— 宋 · 陸游《漁翁》江漢翻為雁鶩池 —— 唐 · 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江邊一望楚天長 —— 五代 · 孫光憲《浣溪沙·蓼岸風多橘柚香》江城人悄初更打 —— 宋 · 蔣捷《女冠子·元夕》江山也要偉人扶 —— 清 · 袁枚《謁岳王墓》江湖從古著羈臣 —— 宋 · 陸游《哀郢》江上年年芳意早 —— 唐 · 李約《江南春·池塘春暖水紋開》江南江北雪漫漫 —— 宋 · 向子湮《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江南岐路洛陽城 —— 唐 · 柳中庸《聽箏》江左風流王謝家 —— 宋 · 蘇軾《徐熙杏花》江南四百八十寺 —— 宋 · 韓元吉《秋懷十首其一》。
三、“君”字開頭的7個字的詩句
唐 - 白居易 - 酬楊八【年代】:唐【作者】:白居易【題目】:酬楊八【內容】:君以曠懷宜靜境,我因蹇步稱閑官。
閉門足病非高士,勞作云心鶴眼看。唐 - 白居易 - 答微之【年代】:唐【作者】:白居易【題目】:答微之【內容】:君寫我詩盈寺壁,我題君句滿屏風。
與君相遇知何處,兩葉浮萍大海中。唐 - 白居易 - 鵝贈鶴【年代】:唐【作者】:白居易【題目】:鵝贈鶴【內容】:君因風送入青云,我被人驅向鴨群。
雪頸霜毛紅網掌,請看何處不如君? 唐 - 白居易 - 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放懷追越游見寄【年代】:唐【作者】:白居易【題目】: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放懷追越游見寄【內容】:君得嘉魚置賓席,樂如南有嘉魚時。勁氣森爽竹竿竦,妍文煥爛芙蓉披。
載筆在幕名已重,補袞于朝官尚卑。一緘疏入掩谷永,三都賦成排左思。
自言拜辭主人后,離心蕩揚風前旗。東南門館別經歲,春眼悵望秋心悲。
唐 - 李商隱 - 夜雨寄北【年代】:唐【作者】:李商隱【題目】:夜雨寄北【內容】: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四、是 字開頭的詩句
是離愁 —— 五代 · 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是非成敗轉頭空 —— 明 ·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是氣所磅礴 —— 宋 · 文天祥《正氣歌》是殆有養致然爾 —— 宋 · 文天祥《正氣歌》是處紅衰翠減 —— 宋 ·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是以見放 —— 先秦 · 佚名《漁父》【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見歡 【內容】: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1]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2]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3] 【注釋】:[1]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2]離愁:指去國之愁.[3]別是一般:亦做“別是一番”,另有一種之意.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于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于歸宋以后,此詞所表現的則應當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起句“無言獨上西樓”,攝盡凄惋之神.“無言”者,并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月如鉤”,是作者西樓憑欄之所見.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而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過片后“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更見作者獨詣的還是結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詩詞家借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表現離愁時,或寫愁之深,如李白《遠離別》:“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古”;或寫愁之長,如李白《秋浦歌》:“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寫戀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寫愁之多,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李煜此句則寫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卻根植于作者的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歷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后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生同感.這種寫法無疑有其深至之處.《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1、“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無盡思緒,無可傾訴;“獨上西樓”:登高問月,無人傾訴、心境落寞的行為觀照;“月如鉤”:寂寞清愁的意象,月圓必缺,載荷著人生的無常之悲.2、“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種著梧桐樹的寂靜庭院為秋色籠罩(梧桐,古有“梧桐樹,三更雨”、“疏雨滴梧桐”等句),“寂寞梧桐”,似有人樹泯合之感;“深院”,庭院深深,音訊隔絕杳無;“清秋”:背景,為通篇充溢的“離愁”愁起之由.全句摹畫了一幅意境朦朧、浸染著哀愁的圖畫.3、“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表現了心宇深處深深的寂寞、萬般的無奈和無法排遣的離愁.4、“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別是一般滋味”指離愁,即“離愁在心頭”之意.如果說前文還用“剪”和“理”的動作對離愁加以形象摹刻,本句則將離愁寫得無可形狀、無以陳述,為更深一層的寫法。
【原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注釋】 淘盡:蕩滌一空。漁樵:漁父和樵夫。
渚:水中的的小塊陸地。【鑒賞】 這是楊慎所做《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后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將其放在卷首。
詞的開首兩句令人想到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歷史的進程,用后浪推前浪來比喻英雄叱咤風云的豐功偉績。然而這一切終將被歷史的長河帶走。
“是非成敗轉頭空”是對上兩句歷史現象的總結, 從中也可看出作者曠達超脫的人生 觀。“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和夕陽象征著自然界和宇宙的亙古悠長,盡管歷代興亡盛哀、循環往復,但青山和夕陽都不會隨之改變,一種人生易逝的悲傷感悄然而生。
下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白發漁樵的形象,任它驚駭濤浪、是非成敗,他只著意于春風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談笑間,固守一份寧靜與淡泊。而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漁樵,而是通曉古今的高士,就更見他淡泊超脫的襟懷,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詞似懷古,似物志。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歷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語中富哲理、意境深邃。
下片則具體刻畫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環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從而表現出一種大徹大悟的歷史觀和人生觀。此句甚為豪邁、悲壯,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獨感,又含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澹泊、輕視。
臨江豪邁的英世偉業的消逝,像滾滾長江一樣,洶涌東逝,不可拒,空留偉業。而我認為此句比起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更有悲壯和凄婉之情。
盡管當初英雄們意氣風發,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