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我泛舟西湖,欣賞著美如畫卷的景色時情不自禁地想起荗軾的詩句
蘇軾《夜泛西湖》詩: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歸》詩: 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籃輿湖上歸,春風吹面涼.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又《懷西湖寄晁美叔》詩: 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余芳鮮.君持使者節,風采爍云煙. 清流與碧巘,安肯為君妍.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使. 應逢古漁父,葦間自夤緣.問道若有得,買魚弗論錢.。
二、關于岑的詩句
http://**10_0_0_0_0_*
這里全是含“岑”的詩詞。
詩詞里面的某一句含這個字,你去找吧。
摘錄一些:
《張安道見示近詩》(宋詞:宋代蘇軾全集,選自蘇軾詩集 卷十)
人物一衰謝,微言難重尋……愿公正王度,祈招繼愔愔。
《滕縣時同年西園》(宋朝蘇東坡作品,選自蘇軾詩集 卷十)
人皆種榆柳,坐待十畝陰……我作西園詩,以為里人箴。
《次顏長道韻送傅倅》(宋朝蘇東坡全集,選自蘇軾詩集 卷十)
兩見黃花掃落英,南山山寺遍題名……如今別酒休辭醉,試聽雙洪落后聲。
《用王鞏韻送其侄震知蔡州》(宋詞:宋代蘇軾全集,選自蘇軾詩集 卷十六)
九門插天開,萬馬先朝屯……(子美詩云,權門多噂沓,且復尋諸孫。
《參寥上人初得智果院會者十六人分韻賦詩軾得》(宋詞:宋代蘇軾全集,選自蘇軾詩集 卷十八)
漲水返舊壑,飛云思故岑……愿君更小筑,歲晚解我簪。
《次天字韻答岑巖起》(宋朝蘇東坡全集,選自蘇軾詩集 卷二十一)
一聲清蹕霧開天,百辟心莊豈貌虔……)莫嘆郎潛生白發,圣朝求舊鄙鳶肩。
《王仲至侍郎見惠稚栝種之禮曹北垣下今百余日》(宋朝蘇東坡作品,選自蘇軾詩集 卷二十一)
翠栝東南美,近生神岳陰……何人風雨夜,臥聽饑龍吟。
《月華寺(寺鄰岑水場施者皆坑戶也,百年間蓋》(宋詞:宋代蘇軾全集,選自蘇軾詩集 卷二十二)
天公胡為不自憐,結土融石為銅山……道人修道要底物,破鐺煮飯茅三間。
《雷州八首
三、《別賦》詩句及其解析
別賦黯然銷魂者(1),唯別而已矣。
況秦吳兮絕國(2),復燕宋兮千里(3)。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蹔起(4)。
是以行子腸斷,百感凄惻。風蕭蕭而異響,云漫漫而奇色。
舟凝滯于水濱,車逶遲于山側(5),棹容與而詎前(6),馬寒鳴而不息。掩金觴而誰御(7),橫玉柱而沾軾(8)。
居人愁臥,怳若有亡(9)。日下壁而沉彩(10),月上軒而飛光。
見紅蘭之受露,望青楸之離霜(11)。巡曾楹而空掩,撫錦幕而虛涼(12)。
知離夢之躑躅(13),意別魂之飛揚(14)。故別雖一緒,事乃萬族(15):至若龍馬銀鞍(16),朱軒繡軸(17),帳飲東都(18),送客金谷(19)。
琴羽張兮簫鼓陳(20),燕趙歌兮傷美人(21);珠與玉兮艷暮秋,羅與綺兮嬌上春(22)。驚駟馬之仰秣(23),聳淵魚之赤鱗(24)。
造分手而銜涕(25),感寂漠而傷神(26)。乃有劍客慚恩(27),少年報士(28),韓國趙廁(29),吳宮燕市(30),割慈忍愛,離邦去里,瀝泣共訣(31),抆血相視(32)。
驅征馬而不顧,見行塵之時起。方銜感于一劍(33),非買價于泉里(34)。
金石震而色變(35),骨肉悲而心死(36)。或乃邊郡未和,負羽從軍(37)。
遼水無極(38),雁山參云(39)。閨中風暖,陌上草薰。
日出天而耀景(40),露下地而騰文(41),鏡朱塵之照爛(42),襲青氣之煙煴(43)。攀桃李兮不忍別,送愛子兮沾羅裙(44)。
至如一赴絕國,詎相見期(45)。視喬木兮故里(46),決北梁兮永辭(47)。
左右兮魂動,親賓兮淚滋。可班荊兮贈恨(48),惟尊酒兮敘悲(49)。
值秋雁兮飛日,當白露兮下時。怨復怨兮遠山曲,去復去兮長河湄(50)。
又若君居淄右(51),妾家河陽(52)。同瓊佩之晨照(53),共金爐之夕香(54),君結綬兮千里(55),惜瑤草之徒芳(56)。
慚幽閨之琴瑟,晦高臺之流黃(57)。春宮閟此青苔色(58),秋帳含茲明月光,夏簟清兮晝不暮(59),冬釭凝兮夜何長(60)!織錦曲兮泣已盡,回文詩兮影獨傷(61)。
儻有華陰上士(62),服食還山(63)。術既妙而猶學,道已寂而未傳(64)。
守丹灶而不顧(65),煉金鼎而方堅(66),駕鶴上漢,驂鸞騰天(67)。暫游萬里,少別千年(68)。
惟世間兮重別,謝主人兮依然(69)。下有芍藥之詩(70),佳人之歌(71)。
桑中衛女,上宮陳娥(72)。春草碧色,春水淥波(73),送君南浦(74),傷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75),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
是以別方不定(76),別理千名(77),有別必怨,有怨必盈(78),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79)。雖淵云之墨妙(80),嚴樂之筆精(81),金閨之諸彥(82),蘭臺之群英(83),賦有凌云之稱(84),辯有雕龍之聲(85),誰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者乎![1-2]白話譯文最使人心神沮喪、失魂落魄的,莫過于別離啊。
何況秦國吳國啊是相去極遠的國家,更有燕國宋國啊相隔千里。有時春天的苔痕啊剛剛滋生,驀然間秋風啊蕭瑟初起。
因此游子離腸寸斷,各種感觸凄涼悱惻。風蕭蕭發出與往常不同的聲音,云漫漫而呈現出奇異的顏色。
船在水邊滯留著不動,車在山道旁徘徊而不前,船槳遲緩怎能向前劃動,馬兒凄涼地嘶鳴不息。蓋住金杯吧誰有心思喝酒,擱置琴瑟啊淚水沾濕車前軾木。
居留家中的人懷著愁思而臥,恍然若有所失。映在墻上的陽光漸漸地消失,月亮升起清輝灑滿了長廊。
看到紅蘭綴含著秋露,又見青楸蒙上了飛霜。巡行舊屋空掩起房門,撫弄錦帳枉生清冷悲涼。
想必游子別離后夢中也徘徊不前,猜想別后的魂魄正飛蕩飄揚。所以離別雖給人同一種意緒,但具體情況卻不相同:至于像高頭駿馬配著鑲銀的雕鞍,漆成朱紅的車駕飾有采繪的輪軸,在東都門外搭起蓬帳餞行,送別故舊于金谷名園。
琴弦發出羽聲啊簫鼓雜陳,燕趙的悲歌啊令美人哀傷;明珠和美玉啊艷麗于晚秋,綾羅和紈綺啊嬌媚于初春。歌聲使駟馬驚呆地仰頭咀嚼,深淵的魚也躍出水面聆聽。
等到分手之時噙著淚水,深感孤單寂寞而黯然傷神。又有自慚未報主人恩遇的劍客,和志在報恩的少年俠士,如聶政擊殺韓相俠累、豫讓欲刺趙襄子于宮廁,專諸殺吳王、荊軻行刺秦王,他們舍棄慈母嬌妻的溫情,離開自己的邦國鄉里,哭泣流淚地與家人訣別,甚至擦拭淚血互相凝視。
騎上征馬就不再回頭,只見路上的塵土不斷揚起。這正是懷著感恩之情以一劍相報,并非為換取聲價于黃泉地底。
鐘磬震響嚇得儒夫臉色陡變,親人悲慟得盡哀而死。有時候邊境發生了戰爭,挾帶弓箭毅然去從軍。
遼河水一望無際,雁門山高聳入云。閨房里風晴日暖,野外道路上綠草芬芳。
旭日升臨天際燦爛光明,露珠在地上閃耀絢麗的色彩,透過紅色的霧靄陽光分外絢爛,映入春天草木的霧氣煙霞彌漫。手攀著桃李枝條啊不忍訣別,為心愛的丈夫送行啊淚水沾濕了衣裙。
至于一旦到達絕遠的國度,哪里還有相見的日期。望著高大的樹木啊記下這故鄉舊里,在北面的橋梁上啊訣別告辭。
送行的左右仆從啊魂魄牽動,親戚賓客啊落淚傷心。可以鋪設樹枝而坐啊把怨情傾訴,只有憑借杯酒啊敘述。
四、含有"漁父"兩字的詩句
【年代】:魏晉 【作者】:阮籍 【作品】:詠懷 【內容】: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
齊景升牛山,涕泗紛交流。孔圣臨長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來者吾不留。愿登太華山,上與松子游。
漁父知世患,乘流泛輕舟。【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和春深二十首 【內容】:何處春深好,春深富貴家。
馬為中路鳥,妓作后庭花。羅綺驅論隊,金銀用斷車。
眼前何所苦,唯苦日西斜。何處春深好,春深貧賤家。
荒涼三徑草,冷落四鄰花。奴困歸傭力,妻愁出賃車。
途窮平路險,舉足劇褒斜。何處春深好,春深執政家。
鳳池添硯水,雞樹落衣花。詔借當衢宅,恩容上殿車。
延英開對久,門與日西斜。何處春深好,春深方鎮家。
通犀排帶胯,瑞鶻勘袍花。飛絮沖球馬,垂楊拂妓車。
戎裝拜春設,左握寶刀斜。何處春深好,春深刺史家。
陰繁棠布葉,歧秀麥分花。五疋鳴珂馬,雙輪畫軾車。
和風引行樂,葉葉隼(旗其換繁體與)斜。何處春深好,春深學士家。
鳳書裁五色,馬鬣剪三花。蠟炬開明火,銀臺賜物車。
相逢不敢揖,彼此帽低斜。何處春深好,春深女學家。
慣看溫室樹,飽識浴堂花。御印提隨仗,香箋把下車。
宋家宮樣髻,一片綠云斜。何處春深好,春深御史家。
絮縈驄馬尾,蝶繞繡衣花。破柱行持斧,埋輪立駐車。
入班遙認得,魚貫一行斜。何處春深好,春深遷客家。
一杯寒食酒,萬里故園花。炎瘴蒸如火,光陰走似車。
為憂(服鳥)鳥至,只恐日光斜。何處春深好,春深經業家。
唯求太常第,不管曲江花。折桂名慚郄,收螢志慕車。
官場泥鋪處,最怕寸陰斜。何處春深好,春深隱士家。
野衣裁薜葉,山飯曬松花。蘭索紉幽佩,蒲輪駐軟車。
林間箕踞坐,白眼向人斜。何處春深好,春深漁父家。
松灣隨棹月,桃浦落船花。投餌移輕楫,牽輪轉小車。
蕭蕭蘆葉里,風起釣絲斜。何處春深好,春深潮戶家。
濤翻三月雪,浪噴四時花。曳練馳千馬,驚雷走萬車。
余波落何處,江轉富陽斜。何處春深好,春深痛飲家。
十分杯里物,五色眼前花。鋪啜眠糟甕,流涎見麴車。
[杜甫詩云:路見麴車口流涎。] 中山一沉醉,千度日西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上巳家。蘭亭席上酒,曲洛岸邊花。
弄水游童棹,湔裾小婦車。齊橈爭渡處,一匹錦標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瓏鏤雞子,宛轉彩球花。
碧草追游騎,紅塵拜掃車。秋千細腰女,搖曳逐風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博弈家。一先爭破眼,六聚斗成花。
鼓應投棋馬,兵沖象戲車。彈棋局上事,最妙是長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嫁女家。紫排襦上雉,黃帖鬢邊花。
轉燭初移障,鳴環欲上車。青衣傳氈褥,錦繡一條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娶婦家。兩行籠里燭,一樹扇間花。
賓拜登華席,親迎障(巾憲)車。催妝詩未了,星斗漸傾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妓女家。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
蘭麝熏行被,金銅釘坐車。杭州蘇小小,人道最夭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九日醉吟 【內容】: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年代】:唐 【作者】:常建 【作品】:湖中晚霽 【內容】:湖廣舟自輕,江天欲澄霽。是時清楚望,氣色猶霾曀。
踟躕金霞白,波上日初麗。煙虹落鏡中,樹木生天際。
杳杳涯欲辨,蒙蒙云復閉。言乘(垂)星漢明,又睹寰瀛勢。
微興從此愜,悠然不知歲。試歌滄浪清,遂覺乾坤細。
豈念客衣薄,將期永投袂。遲回漁父間,一雁聲嘹唳。
【年代】:唐 【作者】:常建 【作品】:晦日馬鐙曲稍次中流作 【內容】:夜寒宿蘆葦,曉色明西林。初日在川上,便澄游子心。
秦(晴)天無纖翳,郊野浮春陰。波靜隨釣魚,舟小綠水深。
出浦見千里,曠然諧遠尋。扣船應漁父,因(同)唱滄浪吟。
【年代】:唐 【作者】:陳陶 【作品】:旅泊涂江 【內容】:煙雨南江一葉微,松潭漁父夜相依。斷沙雁起金精出,孤嶺猿愁木客歸。
楚國柑橙勞夢想,丹陵霞鶴間音徽。無因得似滄溟叟,始憶離巢已倦飛。
【年代】:唐 【作者】:陳子昂 【作品】:群公集畢氏林亭 【內容】:金門有遺世( 一作士 )。鼎實恣和邦。
默語誰能( 一作相 )識。琴樽寄北窗。
子牟戀魏闕。漁父愛滄江。
良時信同此。歲晚跡難雙。
【年代】:唐 【作者】:儲光羲 【作品】:泊江潭貽馬校書 【內容】:明月掛青天,遙遙如目前。故人游畫閣,卻望似云邊。
水宿依漁父,歌聲好采蓮。采蓮江上曲,今夕為君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作品】:回棹 【內容】:宿昔試安命,自私猶畏天。勞生系一物,為客費多年。
衡岳江湖大,蒸池疫癘偏。散才嬰薄俗,有跡負前賢。
巾拂那關眼,瓶罍易滿船。火云滋垢膩,凍雨裛沉綿。
強飯莼添滑,端居茗續煎。清思漢水上,涼憶峴山巔。
順浪翻堪倚,回帆又省牽。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
幾杖將衰齒,茅茨寄短椽。灌園曾取適,游寺可終焉。
遂性同漁父,成名異魯連。篙師煩爾送,朱夏及寒泉。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作。
五、贊美蘇軾的句子~
lz沒要求必須是詩句吧
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為了他的出現,中國,也許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出現,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華,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于瞬間而又影響深遠;他的性格,既灑脫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蘇軾——中國文化史上的曠世奇才,罕見的多面手,多層次、全方位的文化——不僅僅是文學——巨子。神奇的文筆、淵博的學識、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豐富的人生經歷、多方面的巨大成就,還有,它永遠不滅的那一份詼諧,真可謂: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豐碑!
他長于散文創作,《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名篇佳作膾炙人口,體現了中國文人的憂患意識和人文精神。他的詩,把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風格巧妙結合起來,多姿多彩,美輪美奐,代表了宋詩最高水平。他的詞,清新豪健,題材廣闊,揮灑自如,氣勢磅礴,開創了豪放詞風。他的書法、繪畫,也都達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哲學、茶道、烹飪、養生、園林藝術方面,他都有獨到的造詣。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推崇蘇軾:“三代以下詩人,無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將屈原、陶淵明、杜甫、蘇軾列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并且將他們的思想、人品、學問、才華、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渾然一個整體,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足稱道者,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文人,蘇軾身上,既無頭巾氣,無山林隱逸氣,亦無以富貴驕人氣,無忠臣孝子氣,無大作家架子氣;既無大臣杜門思過之態,亦無謫宦戰戰兢兢之態。他與你我同在,同悲同喜,絲毫也不刻板,渾是率然純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蘇軾的一生,可以用“四個三”來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題名、烏臺詩案、太后恩寵;不忘三人——敬如父師的歐陽修、素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馬光;不忘三地——黃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與蘇轍的手足情、與王弗的生死情、與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個片斷,幾乎都與傳奇相聯系。例如,金榜題名時,他由第一變成了第二,卻反而更為出名;烏臺詩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貶黃州,卻反而出現了創作的黃金時期;他贈弟轍、悼亡妻的詞篇,被人們萬口流傳,歷久而不衰……
在為人上,蘇軾在幾乎喪命的逆境中保持堅貞氣節和獨立人格,決不隨波逐流;在為官上,蘇軾堅持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館,興修水利,架橋鑿井,賑災施藥,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態度上,蘇軾即使在身處絕境時,也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追求……
由于蘇軾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由于他更多的人民性,由于他時時閃現著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由于他超凡脫俗的曠代才華,千年以來,他受到那么多人的愛戴而有口皆碑;更由于生活經歷的豐富性,他常常成為人們談話的話題及內容。自然而然,學生們在作文時,也往往喜歡用東坡事跡作話題或材料,毫不夸張地說,有作文處盡可以有東坡。這正是因為,蘇軾的精神與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國的文化與歷史,還在影響著我們生生不息的文化創造和傳承。
王國憲在《重修儋縣志敘》中評價蘇軾,“以詩書禮樂之教轉化其風俗,變化其人心,聽書聲之瑯瑯,弦歌四起,不獨‘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辟南荒之詩境也。”
董其昌作過一段著名的跋語:“東坡先生此賦,楚騷之一變也;此書,‘蘭亭’之一變也。宋人文字俱以此為極則。”這是對蘇軾的《赤壁賦》及其書法最為深切而崇高的評價。
燮星期《原詩》說:“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于筆端。”
趙翼《甌北詩話》說:“以文為詩,自昌黎始,至東坡益大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筆一枝,爽如哀梨,快為并剪,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此所以繼李、杜后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處亦在此。”
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六、蘇軾蘇轍的詩句
1、蘇軾的詩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十年生死兩茫茫。 ——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蘇軾《題西林壁》
2、蘇轍的詩句: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 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 —— 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 —— 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 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
七、收集 贊美蘇東坡的詩句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蘇東坡父子三)
楓葉四弦秋,根觸天涯遷謫恨;
潯陽千尺水,勾留江山別離情。
唐代論詩人,李杜以還,惟有幾篇新樂府; 蘇州懷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畝舊祠堂。;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推崇蘇軾:“三代以下詩人,無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國憲在《重修儋縣志敘》中評價蘇軾,“以詩書禮樂之教轉化其風俗,變化其人心,聽書聲之瑯瑯,弦歌四起,不獨‘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辟南荒之詩境也。”
董其昌作過一段著名的跋語:“東坡先生此賦,楚騷之一變也;此書,‘蘭亭’之一變也。宋人文字俱以此為極則。”這是對蘇軾的《赤壁賦》及其書法最為深切而崇高的評價。
燮星期《原詩》說:“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于筆端。”
當代著名學者錢鐘書先生對蘇詩藝術風格的浪漫豪放評價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約沒有人趕得上蘇軾這種豪放。”
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劉熙載《世概》
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說:“白有軾之才,無軾之學。”
宋孝宗皇帝稱蘇軾:“雄視百代,自作一家,渾涵光芒。”
詩人陳毅元帥吟道:“吾讀長短句,最愛是蘇辛。東坡胸次廣,稼軒力萬鈞。”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委員長高度評價三蘇父子:“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
門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寫道:“道大難容,才高為累。皇天厚土,鑒平生忠義之心;名山大川,還千古英靈之氣。識與不識,誰不盡傷;聞所未聞,吾將安放?”(《曲洧舊聞》)。祭文一出,傳遍大江南,世間“人無賢愚皆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