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搖竹一身雨,摘花滿手香
春色滿園chūn sè mǎn yuán
[釋義]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也作“滿園春色”。
[語出] 宋·葉紹翁《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正音] 色;不能讀作“shǎi”。
[辨形] 園;不能寫作“圓”。
[近義] 萬紫千紅
[反義] 冰天雪地 天寒地凍
[用法] 多用來形容春天的景象;也引申形容欣欣向榮的景象。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二、關于夏秋冬的詩句
《初夏》【宋】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初夏絕句》【宋】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夏日》【唐】白居易
東窗晚無熱,北戶涼有風。盡日坐復臥,
不離一室中。中心本無系,亦與出門同。
三、關于竹的詩句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庭竹 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
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
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
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
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 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新竹 韓愈 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閟。 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 高標凌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迸出疑爭地。 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 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云。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王安石 .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 江西臨川人。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帖碎金。
竹里 竹里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一 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干。 要使竹林有共見,不持方帽御風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二 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戀戀睇袍意,豈為哀憐范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三 玉潤明信好冠,錯力剜出鮮紋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斷檀欒,霧卷云蒸久未干。 遺種山林真自稱,何須貂暖配金寒。
竹窗 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從水際門。 只我近知墻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一徑森然四詩人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憐倫學鳳凰。
次韻張子野竹寺 風泉隔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 楊萬里.宋(1127-1206)。
廷秀,誠齋。 江西吉水人。
詠竹 凜凜冰霜節。修修玉雪身。
便無文與可。自有月傳神。
過單竹澤徑 喬木與修竹。相招為茂林。
無風生翠寒。未夕起素陰。
看筍 筍如藤薛爭長。竹似夷齊獨清。
只愛錦竹滿地。暗林忽兩三莖。
竹林 珍重人家愛竹林。織籬辛苦護寒青。
那知竹性無薄相。須要穿來籬外生。
記張定叟煮筍經 江西毛筍未出尖。雪中土膏養新甜。
先生別得煮簣法。丁寧勿用醯與鹽。
巖下青泉須旋汲。熬出霜根生蜜汁。
寒牙嚼出冰玉聲。余瀝仍和月光吸。
謝唐德明惠筍 高人愛筍如愛玉。忍口不餐要添竹。
云何又遣十輩來。昏花兩眼為渠開。
煮筍 金陵竹筍硬如石。石猶有髓筍不及。
巔南市里筍如酥。筍味清絕酥不如。
帶雨劚來和籜煮。中含柘漿新甘露。
可蒸可膾景可羹,繞齒蔌蔌水雪聲。 不須咒筍莫成竹,頓頓食筍莫食肉。
都不食筍戲題 竹祖龍孫渭上居。供儂樽俎半年余。
斑衣戲彩春無價。玉版談禪佛不知。
竹枝詞 短儂籬漏芒破。須遣拖泥帶水來。
初食筍蕨 鳳烹龍世浪傳。猩唇熊掌我無緣。
只逢筍蕨杯盤日。便是山林寶貴天。
詠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一見此君面。荒村不是村。
斜陽與可筆。棲雀子猷魂。
歐陽修.宋(1009-1072)。醉翁。
江西吉水人。 秋晚凝翠竹 蕭疏喜竹勁,寂寞傷蘭敗。
叢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竹間亭 啾啾竹間鳥。日夕相嚶鳴。
悠悠水中魚。出入藻與萍。
水竹魚鳥家。伊誰作斯亭。
翁來無車馬。非與彈弋并。
刑部看竹郊孟郊體 花妍兒女姿。零落一何速。
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綠。
京師多名園。車馬紛馳逐。
春風紅紫時。見此蒼翠玉。
凌亂迸青苔。蕭疏拂華屋。
森森日影閑。濯濯生意足。
幸此接清賞。寧辭薦芳醁。
黃昏人去鎖空廊。枝上月明春鳥宿。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飲餞梅俞 野水竹間清,秋山酒中綠。 送子此醋歌,淮南應落木。
暇日雨后綠竹茂,日夕愛君。 佳禽哢翠樹,若與坐人親。
賦竹上甘露 梢梢兩竹枝,甘露葉間垂。 草木有靈液,陰陽凝以時。
深山與窮谷,往往嘗有之。 幸當君子軒,得為叢人知。
物生隨所詫。晦顯各有宜, 聊以助歌詠,兼堪飲童兒。
贈余以端溪綠石枕與蘄州竹簞 端溪琢出月缺樣,蘄州織成雙水紋。 呼兒置枕展方簞,赤日正午天無云。
黃琉璃光綠玉潤,瑩凈冷滑無埃塵。 憶昨開封暫陳力,屢乞殘骸無埃塵。
圣君哀憐大臣閔,察見衰病非虛飾。 猶蒙不使如罪去。
特許遷官還舊職。 選材臨事不堪用,見利無慚惟茍得。
一從僦舍居城南, 張仲通示墨竹嗣以篇 數竿蒼翠寫生綃,寄我公齊伴寂寞。 不待雪霜常凜凜,雖無風雨自蕭蕭。
嗟予心志俱誠厚貺,遠漸為報乏瓊瑤。 劉氏竹林小飲 春榮忽已衷。
夏葉換初秀。 披荒得深蹊。
掃綠蔭清晝。 萬竿交已聳。
千畝蔚何富。 驚雷迸狂鞭。
霧籜舒文鄉。 謝提刑張郎中寄筇竹柱杖 玉光瑩潤錦爛斑。
霜雪經多節愈堅。 珍重故人相贈意。
扶持衰病過殘年。
四、關于和風細雨的詩句
1、定風波
【作者】蘇軾 【朝代】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譯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仆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
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2、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作者】韓愈 【朝代】唐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京城的街道上空絲雨紛紛,雨絲就像乳汁般細密而滋潤,小草鉆出地面,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勝過了綠楊滿城的暮春。
3、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
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濃濃烏云,籠罩田野小路,唯有江邊漁船上的一點漁火放射出一線光芒,顯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時候,那潮濕的泥土上必定布滿了紅色的花瓣,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景象。
4、清明
【作者】杜牧 【朝代】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5、絕句
【作者】志南 【朝代】宋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譯文
我在高大的古樹陰下拴好了小船;拄著拐杖,走過小橋,恣意欣賞這美麗的春光。絲絲細雨,淋不濕我的衣衫;它飄灑在艷麗的杏花上,使花兒更加燦爛。陣陣微風,吹著我的臉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動著嫩綠細長的柳條,格外輕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