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思想的詩句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 夜 作 〔唐〕高 適
慈母吟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嶺外音書斷,
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人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
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客舍并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干水,
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戍鼓斷人行,
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黃鶴樓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二、和思想有關的古詩詞
如下,望采納:
舟中夢覺
【作者:黃載】
夢覺三通鼓,連檣聞欠呵。
世間半夜后,枕上醒人多。
思想從天落,悲嘆奈曉何。
南柯莫輕笑,未易到南柯。
頌十玄談·玄機
【作者:釋印肅】
靈然一句超群象,不落圣幾無伎倆。
長笑一聲煙霧寬,含虛寂照亡思想。
踏云行
【作者:王丹桂】
世事紛紛,塵情擾擾。馀閑思想真堪笑。榮枯得失幾時休,興亡成敗何年了。今日雖存,來朝難保。聞康認取無為道。修持功行兩完全,攜云。
偶因團聚思想仙巖指就觀瞻龕
【作者:釋道真】
人生四大{上物下心}是空,何個不覓出煩籠。
造罪人多作福少,所以眾生長受窮。
堅修苦行仍本分,禁戒奢華并不同。
今生努力勤精練,冥路不溺苦海中。
日逐持經強發愿,弘道回去莫難逢。
唯報往來游禮者,這回巡謁一層層。
三、關于思想的詩詞
14.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6.李白《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玉樹和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17.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8.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9.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四、有關思想抱負的詩句
《行路難》李白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寫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后四句寫的是虛景。這首詩借景抒情,將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詩人以滄海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也是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的表現。詩里洋溢著飽滿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為什么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并說“杜子心胸氣魄,于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著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作上“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墻”,正是一致的。此詩被后人譽為“絕唱”,并刻石為碑,立在山麓。無疑,它將與泰山同垂不朽。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在《登飛來峰》中借景抒懷,表達自己滿懷信心、銳意改革的遠大政治抱負。
五、關于思想的詩
靜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舉 頭 望 明 月, 低 頭 思 故 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秋思 張 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天凈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人日思歸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 思發在花前。 。
六、有關思想的名言或詩句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唐?王翰《涼州詞》)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清?徐錫麟《出塞》)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滿江紅 (岳飛)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零丁洋(文天祥)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宋?李清照《烏江》)。
七、關于思想的詩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 夜 作 〔唐〕高 適 慈母吟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黃鶴樓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八、關于思想的古詩詞有哪些
1、《靜夜思》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舉 頭 望 明 月, 低 頭 思 故 鄉。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3、《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4、《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5、《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1、《靜夜思》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譯文: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3、《十五夜望月》譯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
4、《秋思》譯文: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身居洛陽城內的游子,不知家鄉的親人怎么樣了;寫封家書問候平安,要說的話太多了,又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了,又擔心匆匆中沒有把自己想要說的話寫完;當捎信人出發時,又拆開信封,再還給他。
5、《秋風引》譯文:不知從哪里吹來了秋風,在蕭蕭的風中送走了雁群.凌晨,秋風吹動著庭園的樹木,樹葉瑟瑟.秋風的來去雖然無處可尋,無形的秋風卻分明已經盡在庭園.來到耳邊了,孤獨的旅人最先聽到了秋風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