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題破山寺后禪院的句子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 但馀鐘磬音。
一、鑒賞
破山在今江蘇常熟,寺指興福寺,是南齊時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園改建的,到唐代已屬古寺。這首詩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的是寄情山水的隱逸胸懷。筆調古樸,描寫省凈,藝術上相當完整,是盛唐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
詩人在清晨登破山,入興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樹林。佛家稱僧徒聚集的處所為“叢林”,所以“高林”兼有稱頌禪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顯露著禮贊佛宇之情。然后,詩人穿過寺中竹叢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發現唱經禮佛的禪房就在后院花叢樹林深處。這樣幽靜美妙的環境,使詩人驚嘆,陶醉,忘情地欣賞起來。他舉目望見寺后的青山煥發著日照的光彩,看見鳥兒自由自在地飛鳴歡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見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塵世雜念頓時滌除。精神上極為純凈怡悅。此刻此景此情,詩人仿佛領悟到了空門禪悅的奧妙,擺脫塵世一切煩惱,象鳥兒那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所有其他聲響都寂滅了,只有鐘磬之音,這悠揚而宏亮的佛音引導人們進入純凈怡悅的境界。顯然,詩人欣賞這禪院幽美絕世的居處,領略這空門忘情塵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無悶的情懷。
這是一首律詩,但筆調有似古體,語言樸素,格律變通。它首聯用流水對,而次聯不對仗,是出于構思造意的需要。這首詩從唐代起就備受贊賞,主要由于它構思造意的優美,很有興味。詩以題詠禪院而抒發隱逸情趣,從晨游山寺起而以贊美超脫作結,樸實地寫景抒情,而意在言外。因此,詩中佳句,往往好象突然出現在讀者面前,令人驚嘆。而其佳句,也如詩的構思一樣,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歐陽修十分喜愛“竹徑”兩句,說“欲效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為難工也”。后來他在青州一處山齋宿息,親身體驗到“竹徑”兩句所寫的意境情趣,更想寫出那樣的詩句,卻仍然“莫獲一言”(見《題青州山齋》)。歐陽修的體會,生動說明了“竹徑”兩句的好處,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臨其境,而在于能夠喚起身經其境者的親切回味,故云難在造意。
二、考題:
1、《題破山寺后禪院》中的(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被譽為千古名聯。
2、《題破山寺后禪院》一詩中寫景的句子是(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3、《題破山寺后禪院》寫花名句(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4、常建在《題破山寺后禪院》中借寫景抒發隱逸之情的詩句是(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5、.《題破山寺后禪院》中描繪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詩句是 (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以動顯靜,因情生景、含蓄雋永的詩句是 (萬籟此俱寂, 但馀鐘磬音。)
6、大自然美麗的湖光山色滌蕩了我們的心胸,,讓我們心清如水;愉悅了百鳥的性情,使它們在山林間盡情歌唱。這真是“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填寫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中的詩句)
7、《題破山寺后禪院》表現了禪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靜的環境的詩句是:(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題破山寺后禪院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