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嶺字開頭的成語
沒有嶺字開頭的成語
嶺字的所有成語:
【巴山度嶺】指爬山越嶺。
【巴山越嶺】爬山越嶺。形容善于登山行走。
【叢山峻嶺】叢:聚集;竣:高大。無數高大險峻的山嶺
【崇山峻嶺】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險峻的山嶺。
【疊嶺層巒】疊:重疊;層:重復,接連出現。形容山巒重疊連綿不斷。
【登山踄嶺】踄:同“步”,蹈,走。形容長途跋涉,路途辛苦。
【登山驀嶺】驀:超越。形容長途跋涉,路途辛苦。
【登山逾嶺】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登山越嶺】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登山陟嶺】陟:蹈、踏。即翻山越嶺。形容旅途艱辛勞累。
【翻山越嶺】翻:翻過;越:過;嶺:山嶺。翻越不少山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高山峻嶺】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險的山嶺。
【橫峰側嶺】形容山勢縱橫交錯,起伏重疊。
【荒山野嶺】指荒涼無人煙的山野
【爬山越嶺】越:過;嶺:山嶺。爬過高山,越過峻嶺。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遝岡復嶺】指岡巒重沓。
【沓岡復嶺】指岡巒重沓。
【重山復嶺】指山巒重疊層接。
【重山峻嶺】重:重疊;峻:高。連綿起伏的山嶺
【指山賣嶺】比喻不著邊際的空談。
二、以“子”字開頭的詩句
1、《鄉村四月》
宋代: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譯文: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五代: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譯文:宗廟難獻的櫻桃已落盡——全都隨著春天歸去,無知的粉蝶兒還是尋樂雙飛。杜宇轉化的子規在小樓西面夜夜泣血鳴啼。倚著樓窗的玉鉤羅幕了望,惆悵地看著幕煙低垂。
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們都以紛紛散去,凄然欲絕面對煙草低迷。爐里的香煙閑繞著繪飾鳳凰的衾枕。但見她愁容滿面空持羅帶,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3、《送春》
宋代: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譯文:春天的花落了,明年依舊會開,屋檐下的燕子走了還會回來。但那迷戀美好春光的杜鵑在午夜依舊苦苦啼鳴,不相信,那春天喚不回來。
4、《行路難·其三》
唐代:李白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譯文:不要學許由用潁水洗耳,不要學伯夷和叔齊隱居收養采薇而食。 在世上活著貴在韜光養晦,為什么要隱居清高自比云月? 我看自古以來的賢達之人,功績告成之后不自行隱退都死于非命。 伍子胥被吳王棄于吳江之上,屈原最終抱石自沉汨羅江中。
陸機如此雄才大略也無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慘的結局為苦。 (陸機)是否還能聽見華亭的別墅間的鶴唳?(李斯)是否還能在上蔡東門牽鷹打獵? 你不知道吳中的張翰是個曠達之人,因見秋風起而想起江東故都。 生時有一杯酒就應盡情歡樂,何須在意身后千年的虛名?
5、《垂老別》
唐代:杜甫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譯文:四野的戰爭還沒得到安平,我已經老了卻得不到安寧。子孫們在戰場上盡都殉難,兵荒馬亂又何需老命茍全。扔掉拐杖出門去拼搏一番,同行的人也為我流淚辛酸。慶幸牙齒完好胃口還不減,悲傷身骨瘦如柴枯槁不堪。男兒既披戴盔甲從戎征戰,也只好長揖不拜辭別長官。
聽到老伴睡路上聲聲哀喚,嚴冬臘月仍然是褲薄衣單。明知道死別最后一次見面,貧賤夫妻怎么不憐她饑寒。今朝離去永不能回返家園,猶聽她再三勸我努力加餐。土門關深溝高壘防守堅嚴,杏園鎮天險足恃偷渡實難。
形勢變不比當年鄴城之戰,縱然是死去時間也有寬限。人生世上都有個離合悲歡,哪管你饑寒交迫衰老病殘!想以前少壯年華國泰民安,竟不免徘徊踟躕長吁短嘆。普天下應征入伍戒備森嚴,戰爭的烽火已彌漫了崗巒。
尸骸積山一草一木變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紅遍。戰火遍地何處覓人間樂園,勤王殺敵又豈敢猶豫盤桓。毅然地拋棄茅棚奔赴前線,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斷肺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