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頭字開頭的詩詞
1、《畫雞》【作者】唐寅 【朝代】明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白話翻譯:它的頭上鮮紅如紅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雞所以滿身雪白走過來。
一生之中它從來不敢隨便說話,但是一旦喊起來千門萬戶就隨著打開門窗了。2、《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作者】賀鑄 【朝代】宋 重過閶門萬事非。
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再次來到蘇州,只覺得萬事皆非。
曾與我同來的妻子為何不能與我同歸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頭失伴的鴛鴦,孤獨倦飛。原野上,綠草上的露珠剛剛被曬干。
我流連于舊日同棲的居室,又徘徊于壟上的新墳。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聽著窗外的凄風苦雨,平添幾多愁緒。
今后還有誰再為我深夜挑燈縫補衣衫!3、《不見》【作者】杜甫 【朝代】唐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白話翻譯:沒有見到李白已經好久,他佯為狂放真令人悲哀。世上那些人都要殺了他,只有我憐惜他是個人才。
文思教捷下筆成千首,飄零無依消愁唯酒一杯。匡山那有你讀書的舊居,頭發花白了就應該歸來。
4、《日暮》【作者】杜甫 【朝代】唐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頭白燈明里,何須花燼繁。
白話翻譯:群群牛羊早已從田野歸來,家家戶戶各自關上了柴門。風清月朗自是一個迷人的夜晚,可這優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園。
泉水從石壁上潺潺流過,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花白的頭發與明亮的燈光輝映,燈花何必濺著斑斕的火花報什么喜訊。
5、《羽林郎》【作者】辛延年 【朝代】漢 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依倚將軍勢,調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
頭上藍田玉,耳后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
一鬟五百萬,兩鬟千萬余。不意金吾子,娉婷過我廬。
銀鞍何煜耀,翠蓋空踟躕。就我求清酒,絲繩提玉壺。
就我求珍肴,金盤膾鯉魚。貽我青銅鏡,結我紅羅裾。
不惜紅羅裂,何論輕賤軀。男兒愛后婦,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逾。多謝金吾子,私愛徒區區。
白話翻譯:以前有個霍家的奴才,叫馮子都。他不過是狗仗人勢的豪門惡奴,依倚著霍家的將軍勢力,調笑一位賣酒的少數民族女子。
胡姬今年十五歲,正是美貌俏麗的年紀。年輕的胡姬獨自守壚賣酒,在明媚春光的映襯下益顯艷麗動人:你看她,內穿一件長襟衣衫,腰系兩條對稱的連理羅帶,外罩一件袖子寬大、繡著象征男婦合歡圖案的短襖,顯出她那婀娜多姿的曲線和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再看她頭上,戴著著名的藍田所產美玉做的首飾,發簪兩端掛著兩串西域大秦國產的寶珠,一直下垂到耳后,流光溢彩而又具有民族特色。她那高高地挽著的兩個環形發髻更是美不勝言,簡直連整個世間都很罕見,甭說她整個人品的美好價值無法估量,單說這兩個窈窕的發髻,恐怕也要價值千萬。
沒有想到有不測風云降臨。執金吾的豪奴為調戲胡姬而做出婉容和色的樣子前來酒店拜訪,你看他派頭十足,駕著車馬而來,銀色的馬鞍光彩閃耀,車蓋上飾有翠羽的馬車停留在酒店門前,徘徊地等著他。
他一進酒店,便徑直走近胡姬,向她要上等美酒,胡姬便提著絲繩系的玉壺來給他斟酒;一會兒他又走近胡姬向她要上品菜肴,胡姬便用講究的金盤盛了鯉魚肉片送給他。他贈胡姬一面青銅鏡,又送上一件紅羅衣要與胡姬歡好。
她首先從容地說道:“君不惜下紅羅前來結好,妾何能計較這輕微低賤之軀呢!你們男人總是喜新厭舊,愛娶新婦;而我們女子卻是看重舊情,忠于前夫的。我堅持從一而終,決不以新易故,又豈能棄賤攀貴而超越門第等級呢!我非常感謝官人您這番好意,讓您白白地為我付出這般殷勤厚愛的單相思,真是對不起!”。
二、以頭字開頭的成語
頭出頭沒 比喻追隨世俗。
頭高頭低 形容用秤稱東西時,秤桿的一端高一點或低一點,難免稍有出入。
頭會箕賦 按人數征稅,用畚箕裝取所征的谷物。指賦稅苛刻繁重。同“頭會箕斂”。
頭會箕斂 頭會:按人頭征稅;箕斂:用畚箕裝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賦稅繁重苛刻。
頭昏目眩 頭腦昏暈,眼睛發花。同“頭昏目暈”。
頭昏目暈 猶言頭昏眼花。頭腦昏暈,眼睛發花。
頭昏腦悶 猶言頭昏腦脹。
頭昏腦眩 頭部昏暈,腦子發脹。
頭昏腦脹 頭腦發昏。形容人的繁忙或事物毫無頭緒,使人厭煩。
頭昏眼暗 猶言頭昏眼花。頭腦昏暈,眼睛發花。
頭昏眼花 頭腦昏暈,眼睛發花。
頭昏眼暈 頭腦暈亂,眼睛昏花。
頭焦額爛 形容十分狼狽窘迫。
頭角崢嶸 頭角:比喻青年人顯露出來的才華;崢嶸:特出的樣子。形容年輕有為,才華出眾。
頭沒杯案 頭伏在酒杯和桌子間。比喻盡情歡樂,不拘形跡。
頭面人物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而又經常拋頭露面的人。
頭破血出 多用來形容慘敗。同“頭破血流”。
三、以"時"開頭的詩句~
時倚檐前樹,遠看原上村。
時吟招隱詩,或制閑居賦。
時不可兮再得,君何為兮偃蹇?
時命若不會,歸應煉丹砂。
時人棄此物,乃與燕珉齊。
時作白纻詞,放歌丹陽湖。
時餐金鵝蕊,屢讀青苔篇。
時來極天人,道在豈吟嘆。
時哉茍不會,草木為我儔。
時從府中歸,絲管儼成行。
時來引山月,縱酒酣清暉。
時命乃大謬,棄之海上行。
時游敬亭上,閑聽松風眠。
時時慰風俗,往往出東田。
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
時來顧我笑,一飯葵與藿。
時來不關人,談笑游軒皇。
時時或乘興,往往云無心。
時泰多美士,京國會纓簪。
時無魏公子,豈貴抱關人。
時過或未來,兩鄉心已斷。
時泰解繡衣,脫身若飛蓬。
時聞天香來,了與世事絕。
時尋漢陽令,取醉月中歸。
時過菊潭上,縱酒無休歇。
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時將紅袖拂明月,為惜普照之馀暉。
時俗造次那得致,云霧晦冥方降精。
時哉高飛燕,絢練新羽翮。
時雖屬喪亂,事貴賞匹敵。
時危無消息,老去多歸心。
時危賦斂數,脫粟為爾揮。
時觀錦水釣,問俗終相并。
時下萊蕪郭,忍饑浮云巘。
四、以出字開頭的詩詞
《宮中三臺》唐 王建
池北池南草綠,
殿前殿后花紅。
天子千秋萬歲,
未央明月清風。
《秋蕊香》宋 晏幾道
池苑清陰欲就,
還傍送春時候。
眼中人去難歡偶,
誰共一杯芳酒。
朱闌碧砌皆如舊,
記攜手。
有情不管別離久,
情在相逢終有。
《觀物四首·蛙》宋 岳珂
鳴蛙恰恰地底鳴,池泉深澈池草青。
秧田正枯須水活,龍骨車翻蛙不驚。
在池固合憂涸鮒,鼓吹未妨明月步。
可憐強聒將何為,到底官私不關汝。
《侍宴》唐 沈佺期
皇家貴主好神仙,別業初開云漢邊。
山出盡如鳴鳳嶺,池成不讓飲龍川。
妝樓翠幌教春住,舞閣金鋪借日懸。
敬從乘輿來此地,稱殤獻壽樂鈞天。
《夏日南亭懷辛大》唐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消響。
欲取鳴琴彈,慨無知音賞。
《應天長》宋 周邦彥
條風布暖,霏霧弄晴,池臺遍暖春色。
正是夜堂無月,沈沈暗寒食。
梁間燕,社前客,似笑我、閉門愁寂。
亂花過,隔院蕓香,滿地狼籍。
長記那回時,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
又見漢宮傳燭,飛煙五侯宅。
青青草,迷路陌,強載酒、細尋前跡。
市橋遠,柳下人家,猶自相識。
感此懷故人,終霄勞夢想。
五、以“全”字開頭的詩句有哪些
唐柳宗元《小石潭記》: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清黃景仁《都門秋思》:全家都在風聲里,九月衣裳未剪裁。五劇車聲隱若雷,北邙惟見冢千堆。夕陽勸客登樓去,山色將秋繞郭來。寒甚更無修竹倚,愁多思買白楊栽。
唐李賀《舞曲歌辭》:全勝漢武錦樓上, 曉望晴寒飲花露。吳娥聲絕天,空云閑裴回。門外滿車馬,亦須生綠苔。 尊有烏程酒,勸君千萬壽。
唐李白《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全勝若耶好,莫道此行難。潮水還歸海,流人卻到吳。相逢問愁苦,淚盡日南珠。聞說金華渡,東連五百灘。猿嘯千溪合,松風五月寒他年一攜手,搖艇入新安。
唐張籍《舊宮人》:全家沒蕃地,無處問鄉程。歌舞梁州女,歸時白發生。 宮錦不傳樣,御香空記名。一身難自說,愁逐路人行。
1.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2. 黃景仁(1749~1783),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后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凄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3.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4.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六、以“子”字開頭的詩句
1、《鄉村四月》
宋代: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譯文: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五代: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譯文:宗廟難獻的櫻桃已落盡——全都隨著春天歸去,無知的粉蝶兒還是尋樂雙飛。杜宇轉化的子規在小樓西面夜夜泣血鳴啼。倚著樓窗的玉鉤羅幕了望,惆悵地看著幕煙低垂。
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們都以紛紛散去,凄然欲絕面對煙草低迷。爐里的香煙閑繞著繪飾鳳凰的衾枕。但見她愁容滿面空持羅帶,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3、《送春》
宋代: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譯文:春天的花落了,明年依舊會開,屋檐下的燕子走了還會回來。但那迷戀美好春光的杜鵑在午夜依舊苦苦啼鳴,不相信,那春天喚不回來。
4、《行路難·其三》
唐代:李白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譯文:不要學許由用潁水洗耳,不要學伯夷和叔齊隱居收養采薇而食。 在世上活著貴在韜光養晦,為什么要隱居清高自比云月? 我看自古以來的賢達之人,功績告成之后不自行隱退都死于非命。 伍子胥被吳王棄于吳江之上,屈原最終抱石自沉汨羅江中。
陸機如此雄才大略也無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慘的結局為苦。 (陸機)是否還能聽見華亭的別墅間的鶴唳?(李斯)是否還能在上蔡東門牽鷹打獵? 你不知道吳中的張翰是個曠達之人,因見秋風起而想起江東故都。 生時有一杯酒就應盡情歡樂,何須在意身后千年的虛名?
5、《垂老別》
唐代:杜甫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譯文:四野的戰爭還沒得到安平,我已經老了卻得不到安寧。子孫們在戰場上盡都殉難,兵荒馬亂又何需老命茍全。扔掉拐杖出門去拼搏一番,同行的人也為我流淚辛酸。慶幸牙齒完好胃口還不減,悲傷身骨瘦如柴枯槁不堪。男兒既披戴盔甲從戎征戰,也只好長揖不拜辭別長官。
聽到老伴睡路上聲聲哀喚,嚴冬臘月仍然是褲薄衣單。明知道死別最后一次見面,貧賤夫妻怎么不憐她饑寒。今朝離去永不能回返家園,猶聽她再三勸我努力加餐。土門關深溝高壘防守堅嚴,杏園鎮天險足恃偷渡實難。
形勢變不比當年鄴城之戰,縱然是死去時間也有寬限。人生世上都有個離合悲歡,哪管你饑寒交迫衰老病殘!想以前少壯年華國泰民安,竟不免徘徊踟躕長吁短嘆。普天下應征入伍戒備森嚴,戰爭的烽火已彌漫了崗巒。
尸骸積山一草一木變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紅遍。戰火遍地何處覓人間樂園,勤王殺敵又豈敢猶豫盤桓。毅然地拋棄茅棚奔赴前線,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斷肺肝!
七、以“子”字開頭的詩句
蠶婦吟 謝枋得
子規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
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豐 詩經
子之豐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將兮。
衣錦褧[1]衣,裳錦褧裳。叔兮伯兮,駕予與行。
裳錦褧裳,衣錦褧衣。叔兮伯兮,駕予與歸。
還 詩經
子之還兮,遭我乎峱[1]之間兮。
并驅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
并驅從兩牡兮,揖我謂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陽。
并驅從兩狼兮,揖我謂我臧兮。
褰裳 詩經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宛丘 詩經
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翿
贈周散騎興嗣 吳均
子云好飲酒,
家在成都縣。
制賦已百篇,
彈琴復千轉。
敬通不富豪,
相如本貧賤。
共作失職人,
包山一相見。
金陵十二釵正冊——賈迎春
子孫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梁。
贈寫真者 白居易
子騁丹青日,予當丑老時。
無勞役神思,更畫病容儀。
迢遞麒麟閣,圖功未有期。
區區尺素上,焉用寫真為?
王子晉廟 白居易
子晉廟前山月明,人聞往往夜吹笙。
鸞吟鳳唱聽無拍,多似霓裳散序聲。
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李白
子房未虎嘯,破產不為家。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
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潛匿游下邳,豈曰非智勇。
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惟見碧流水,曾無黃石公。
嘆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
長安送友人游湖南 杜牧
子性劇弘和,愚衷深褊狷。
相舍囂譊中,吾過何由鮮。
楚南饒風煙,湘岸苦縈宛。
山密夕陽多,人稀芳草遠。
青梅繁枝低,斑筍新梢短。
莫哭葬魚人,酒醒且眠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