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夏天熱的詩句
1、暑旱苦熱
宋代: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譯文
清風沒有力量驅趕暑天的炎熱,那西墜的太陽仿佛生了翅膀,飛旋在山頭,不肯下降。人們個個擔心這樣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難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銀河被曬干?高高的昆侖山有常年不化的積雪,遙遠的蓬萊島有永不消失的清涼。
我不能夠攜帶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獨自一個,到那兒去逍遙徜徉?
2、夏夜苦熱登西樓
唐代:柳宗元
苦熱中夜起,登樓獨褰衣。
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
火晶燥露滋,野靜停風威。
探湯汲陰井,煬灶開重扉。
憑闌久彷徨,流汗不可揮。
莫辯亭毒意,仰訴璿與璣。
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
譯文
譯文
酷熱難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樓乘涼。山澤凝聚著炎炎的暑氣,銀河閃耀著湛盧似的亮光。
驕陽早已曬干了滋潤萬物的露水,曠野寧靜卻沒有涼風送爽。熱浪滾滾汲取井水洗澡,火燒般的燥熱打開門扉納涼。靠著欄桿久久地徘徊傍徨,熱汗淋漓在全身四處流淌。
這么熱難道還談得上什么保養嗎?抬頭見北斗,將疑問訴上蒼。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膚如冰雪的處子,想要以靜勝熱實在是毫無希望。
3、觀刈麥
唐代:白居易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譯文
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梁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4、夏夜追涼
宋代: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譯文
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么熱。打開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這時,遠處的竹林和樹叢里,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可是,這并不是風,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5、夏日嘆
唐代:杜甫
夏日出東北,陵天經中街。
朱光徹厚地,郁蒸何由開。
上蒼久無雷,無乃號令乖。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黃埃。
飛鳥苦熱死,池魚涸其泥。
譯文
夏季太陽從東北方升起,中午時太陽正當頭頂,火辣辣的。太陽曬透厚厚的土地,酷熱難熬,能有什么法子釋放這難忍的悶熱?上天久不打雷降雨,莫不是號令反常了?即使降雨也無法滋潤萬物,因為田地都已經干得塵土飛揚了。飛鳥、池魚皆因干旱和酷熱而死了。
2.形容天氣熱的詩句
1、《大熱五首》宋·戴復古
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熱.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結.
田水沸如湯,背汗濕如潑.
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灼熱的天氣仿佛是熊熊燃燒的炭火窯.)
2、《苦熱行》唐·王轂
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
(高溫環境熱得像大洪爐)
3、《苦熱》南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日光火辣辣的,人覺得如坐在蒸籠里,身上汗水滂沱.)
4、《仲夏即事》北宋·晁補之
紅葵有雨長穗,青棗無風壓枝.
濕礎人沾汗際,蒸林蟬烈號時.
(悶熱得沒一絲風,屋柱下的石墩都濕透了,樹林里的蟬被熱氣蒸熏得瘋了似的號叫著.)
5、《和蔡仲謀苦熱》宋·梅堯臣
大熱曝萬物,萬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飛鳥厭其羽,走獸厭其毛……
(天氣熱得干柴將要起火,禽獸也想剝了自身的皮毛,真是熱到極點了.)
6、《苦熱行》 南朝梁·蕭綱
六龍鶩不息,三伏起炎陽.
寢興煩幾案,俯仰倦幃床.
滂沱汗似鑠,微靡風如湯.
(日神被六龍拉著在天上狂跑,床席火燎似的灼熱,盼望風快點吹來,可是風即使來了也猶如燒開的滾湯.)
7、《書齋夏日》宋·鄭剛中
五月困暑濕,眾謂如蒸炊……
幽禽蔭嘉木,水鳥時翻飛.
(農歷五月,暑濕炎熱,人們如放炊籠中蒸.禽鳥躲藏在樹陰里……)
8、《劇暑》 宋·范成大
赫赫炎官張傘,啾啾赤帝騎龍.
安得雷轟九地,會令雨起千峰.
(熱,盼望響雷下雨.)
9、《苦熱》唐·王維
赤日滿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
輕紈覺衣重,密樹苦陰薄.莞簟不可近,再絺绤三濯.
思出宇宙外,曠然在寥廓……
(熱、焦燥得實在要命,真想到宇宙中去涼快涼快.)
3.描寫夏天熱的詩句有哪些
1、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唐·高駢《山亭夏日》
釋義:綠葉茂盛,樹蔭下顯得格外清涼,白晝比其它季節要長,樓臺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
2、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唐·王昌齡《采蓮曲》
釋義:一群采蓮的少女,她們的裙子綠得像荷葉一樣,紅潤的臉頰與盛開的荷花相映增美。
3、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唐·杜甫《絕句漫興》
釋義:漫天飛舞的楊花撒落在小徑上,好像鋪上了一層白氈;而溪水中片片青綠的荷葉點染其間,又好象層疊在水面上的圓圓青錢。
4、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唐·白居易《觀刈麥》
釋義:為了工作用盡全力而不怕熱,只是怕浪費了夏天白日較長這么好的機會.應該是指人為了自己心中向往的事業,珍惜分分秒秒,不顧忌各種艱難險阻.
5、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南宋·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釋義:梅子味道很酸,吃過之后,余酸還殘留在牙齒之間;芭蕉初長,而綠陰映襯到紗窗上。春去夏來,日長人倦,午睡后起來,情緒無聊,閑著無事觀看兒童戲捉空中飄飛的柳絮。
6、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萬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熱。——宋·戴復古 《大熱五首》
釋義:灼熱的天氣仿佛是熊熊燃燒的炭火窯。
7、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唐·王轂《苦熱行》
釋義:太陽大中午在頭頂暴曬,整個國家像在火爐里一樣。
8、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南宋·陸游《苦熱》
釋義:說屋上的房瓦,一鱗一鱗的好像成了條條火龍,人們白天即使坐著不動,也是汗珠涔涔。
9、濕礎人沾汗際,蒸林蟬烈號時。——北宋·晁補之《仲夏即事》
釋義:悶熱得沒一絲風,屋柱下的石墩都濕透了,樹林里的蟬被熱氣蒸熏得瘋了似的號叫著。
10、六龍鶩不息,三伏起炎陽。寢興煩幾案,俯仰倦幃床。滂沱汗似鑠,微靡風如湯。—— 南朝梁·蕭綱《苦熱行》
釋義:日神被六龍拉著在天上狂跑,床席火燎似的灼熱,盼望風快點吹來,可是風即使來了也猶如燒開的滾湯。
4.描寫夏天熱的詩句
描寫夏天的古詩和描寫夏天的名句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
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后。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
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
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巖溜句:巖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云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臺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參考資料: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夏: 唐·岑參: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唐·王維: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宋·秦觀: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唐·杜甫: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春: 唐·賀知章: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清·周楨: 愁絕桑陰春欲暮,一痕濃綠上眉端。 元·盧摯: 春來南國花如繡,雨過西湖水似油。
宋·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清·惲格: 連夜深山雨,春光應未多,曉看洲上草,綠到洞庭波。
秋: 唐·白居易: 殘暑蟬催盡,新秋雨雁來。 唐·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知;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知;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冬: 唐·白居易: 綠紋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唐·李頎: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四季: 晉·陶淵明: 春秋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5.描寫天氣熱的詩句
描寫天氣熱的句子
1.太陽火辣辣的烤著大地,不遠處傳來知了的聲音。
2.夏天的天氣熱得像個蒸籠。
3.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
太陽讓人坐立不安在樹下乘涼也感到急躁。
4.盛夏的陽光真像蘸了辣椒水,坦蕩蕩的街上沒有一塊陰涼地。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5.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6.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著樹蔭處飛,好象怕陽光傷了他們的翅膀。
7.今天,驕陽似火,知了叫得震天響。
8.火辣辣的太陽撕開了大地的皮。
9.七月的天氣,太陽正毒,曬得人汗珠往下直滾。
10.七月,透藍的天空,懸著火球般的太陽,云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6.形容“天氣熱”的詩句有哪些
1.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暑旱苦熱》宋代:王令
釋義:清風沒有力量驅趕暑天的炎熱,那西墜的太陽仿佛生了翅膀,飛旋在山頭,不肯下降。
2. 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唐代:岑參
釋義:我聽陰山人們說過多回,西方熱海之水好似煮沸。
3. 柏臺霜威寒逼人,熱海炎氣為之薄。——《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唐代:岑參
釋義:君居柏臺威嚴好似寒霜,熱海炎氣因而頓覺淡薄!
4. 苦熱中夜起,登樓獨褰衣。——《夏夜苦熱登西樓》唐代:柳宗元
釋義:酷熱難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樓乘涼。
5.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觀刈麥》唐代:白居易
釋義:腳被地面熱氣熏蒸,背烤著火辣的陽光。
6.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觀刈麥》唐代:白居易
釋義:精疲力竭不覺酷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7. 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唐代:岑參
釋義:六月的火焰山更是灼熱,赤亭道口怕要行人斷絕。
8. 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夏至避暑北池》唐代:韋應物
釋義:老百姓在地里耕作,酷熱也不知怎么抵擋的。
9.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夏夜嘆》唐代:杜甫
釋義:漫長的白晝難以日暮,暑熱熏蒸得我心如湯煮。
10.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夏夜追涼》宋代:楊萬里
釋義: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么熱。打開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
7.寫天氣熱的古詩,謝謝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