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教師職業的名言警句
1、身為世范 為人師表。
出自:唐代李延壽《北史·王昕傳》
譯文:楊愔注重自身的道德素養,來成為別人的榜樣。
2、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
出自:春秋時期·管仲《管子·權修 第三》
譯文:老師整日忙碌在三尺講臺上用三寸舌三寸粉筆為學生講解,最終培養出三千桃李遍天下,桃李專指老師培養出來的學生。十年樹木指學生歷經十年的風雨洗禮成為十萬棟梁之才。
3、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出處:唐代:羅隱《蜂》
譯文: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風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4、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出自: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釋義:令公德高望重,弟子眾多,遍布天下,成就卓越,聲名遠播,如同桃李花一樣開滿了天下。
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譯文: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2.職業道德的名句
1、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孩子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級,承受著孩子一步步踏實地向上。
2、實際上,每一個階級,甚至每一個行業,都有各自的道德。——恩格斯
3、賣瓜也說瓜苦,賣酒也說酒薄。
4、行業盡管不同,天才的品德并無分別。
5、谷穗越飽滿就越低垂,學識越淵博就越謙遜。
6、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7、點了便宜,坑了整個生意。
8、行業盡管不同,天才的品德并無分別。——巴爾扎克
9、貨奇不自居,物稀不賣貴。
10、同道相合,同行相顧。
11、經商欺生,自斷財路。
12、要開良心店,莫賺昧心錢。
13、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14、愚蠢的教師只會傳授真理,聰明的教師應教孩子發現真理。
15、對科學家來說,不可逾越的原則是為人類文明而工作。——李約瑟
16、忠厚不折本,刻薄不賺錢。
17、實際上,每一個階級,甚至每一個行業,都有各自的道德。
18、語言作為工作對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于騎士的重要;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在于作為騎士的教師駕馭駿馬的能力高低。
19、好筍出好竹,好師出好徒。
20、教師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老師的影子。
3.有關各種職業的名言警句
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只會用自己的職業來做一些形象的比喻、如煙往事俱忘卻,但是文化修養則決定了這個醫生的內在含蘊、一個人的價值,從頂燃到底,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 郭小川
4。
職業語言。
醫生的職業名言,這是判斷一個醫生高明與高尚的判斷依據和重要準則、先相信你自己、但愿每次回憶,非正規語言,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文化程度只能說明他曾經知道多少。 —— 郭小川
8,拿來唬人用的,會有很多醫生的文化程度有多高不重要,是沒有職業語言的:是各個不同門類而定,就不會這樣可口。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不經三番五次的提煉呵、生活真象這杯濃酒。
1:你可以在百度里進行關鍵詞搜索、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春天還會遠嗎,應該看他貢獻什么,一直都是光明的。 —— 屠格涅夫
10,往往都是用來顯示自己有很高水平的、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真正高明的醫生,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 吉鴻昌
3,這里不予以列舉。 —— 愛因斯坦
6! —— 郭小川
7。—— 蕭楚女
2? —— 雪萊
9、人生的價值、冬天已經到來,都是黑話。 —— 列夫·托爾斯泰
5,心底無私天地寬。合格的醫生用詞都是標準的書面化語言的,并不是用時間,重要的是這個醫生有沒有很高的文化修養
4.有關各種職業的名言警句
醫生的文化程度有多高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醫生有沒有很高的文化修養,文化程度只能說明他曾經知道多少,但是文化修養則決定了這個醫生的內在含蘊,這是判斷一個醫生高明與高尚的判斷依據和重要準則。
醫生的職業名言:你可以在百度里進行關鍵詞搜索,會有很多,這里不予以列舉。 職業語言:是各個不同門類而定,都是黑話,非正規語言,往往都是用來顯示自己有很高水平的,拿來唬人用的。
真正高明的醫生,是沒有職業語言的,只會用自己的職業來做一些形象的比喻。合格的醫生用詞都是標準的書面化語言的。
1、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蕭楚女 2、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
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吉鴻昌 3、但愿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 郭小川 4、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爾斯泰 5、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 —— 愛因斯坦 6、生活真象這杯濃酒,不經三番五次的提煉呵,就不會這樣可口! —— 郭小川 7、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 8、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 —— 雪萊 9、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 —— 屠格涅夫 10、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 **。
5.關于職校方面的名言
滴水能夠穿石,只因它永遠打擊一點。
●沒有超常規的思路,沒有超常規的辦法,沒有超常規的措施,絕不可能達到超常規的目標。
●教育時機有時就是這樣奇怪:我們耗盡心血和時間經營的——例如課堂教學中苦心孤詣的講解輔導——很快就會被孩子們忘掉,而我們無意間播下的種子卻在孩子生命的原野中長成了一棵大樹,讓他們終生受益。每一位善于思考的老師都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我們究竟該怎樣把這種“有意的”教育和“無意的”教育結合起來。
●忙碌可以表明自己的工作態度,但不能表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智慧。
●只有當規定演化為學生發自生命自覺的習慣,教育管理才能達到它應該達到的最高境界。
●其實,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錯誤,就像學習走路的幼兒跌跟頭,絕大部分跟道德品質沒有多大關系。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給予孩子一份成長過程中特別需要的寬容。
●一切制度都必須從關注人本身的需要出發,脫離了人文關懷的制度只能成為束縛手腳的鐐銬。
●人類所有的沖動中,以“希望成為重要人物”的欲望最為強烈。
●素質教育和考試成績并不是水火不容的,當一個孩子的素質真正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升之后,考個好成績應該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觀念來判斷學生,不要輕易用道德的標尺來衡量學生。在教師的心目中,不應該有壞學生,只可能有心理不健康的學生。因為,如果你討厭你的學生,那么你的教育還沒有開始,實際就已經結束了。
●對于一個成長中的學生來說,失敗固然是成功之母,可失敗多了就成了成功的“后娘”。所以我們更加堅信: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認為素質教育就是把學生的一切成績全封閉起來,讓學生既不了解別人的成績,也不清楚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這也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批評學生一節課不需要備課,而表揚學生一節課,哪怕備一周課都難以辦到。
●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是一次教育水平的升華,而其中必然有一個平凡而又曲折的故事。
●學校是應為學生而存在,沒有了學生就不需要學校,更不需要教師與校長。
●有效的管理一定是簡單的。對學校評估的指標越細,反而越不準確。
●我們不要經不起課堂的沉默,因為只有活躍的氣氛而沒有屏神思索和思維交鋒的課堂絕不是健康的課堂。
6.關于教育的名人名句大全
有了真正的方法,還是不夠的;還要懂得運用它。
——(英)狄德羅 一個人只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 ——(法)羅曼·羅蘭 不能總是牽著他的手走,而還是要讓他獨立行走,使他對自己負責,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知識本身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
——(英)培根 一個人的知識如果只限于學校學習到的那一些,這個人的知識必然是十分貧乏的。 ——于光遠 要啟發兒童的學習興趣,當這種興趣已很成熟的時候,再教給他學習的方法。
這確乎是所有優良教育的基本原則。 ——(法)盧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德)愛因斯坦 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
——(前蘇聯)高爾基 我把教育定義如下:人的智慧決不會偏離目標。“所謂教育,是忘卻了在校學得的全部內容之后所剩下的本領”。
——(德)愛因斯坦 能培養獨創性和喚起對知識愉悅的,是教師的最高本領。 ——(德)愛因斯坦 沒有疑問就等于沒有學問。
——(英)托·富勒 不會觸類旁通,研究哪一門學問都難有成就。 ——傅雷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斗,……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多蒙茜洛諾爾特 我們還把創造認識上爭論情景的方法和組織學習討論的方法列入刺激學習和啟發學習動機的方法。……學生參與科學爭論,不但使他們在有關問題上加深知識,而且不知不覺地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題上,引起新的學習興趣。
——[蘇]尤·克·巴班斯基:《論教學過程最優化》第113頁 頑強的回憶是一種勞動,這種勞動有時也是相當艱巨的;但是必須使兒童逐漸習慣于它,因為 遺忘的原因往往是懶于回憶被遺忘的東西;因此,對記憶痕跡漫不經心的惡習就根深蒂固了。正因為這樣,所以我們說那些當學生稍有遺忘就急于提示而不耐心等待的教師,是在損害著兒童的記憶。
——[俄]康·德·烏申斯基:《烏申斯基全集》第10卷 不要把課堂變成問答會。……但是,只要學生能提問題,這就是重要的條件之一,它有利于形成和鞏固學生對學習的內部誘因。
單純地聽教師講課不能充分發動學生的精神力量。正象我們在第一次談話中所說的那樣,只有當學生自己發覺在對教材的理解上還有這樣或那樣的銜接不上的地方時,他們求知的渴望才會產生和增長起來。
當某些不相符合的地方引起學生的警覺,當他們感到還缺少某些成分才能使知識相互“吻合”的時候,這就是好事。 ——蘇]列·符·贊科夫:《和教師的談話》第50頁 學習達到透徹領悟的材料,特別是達到概括性領悟或理解程度的材料,會變成個人的個性結構的一個持久的部分。
或者如果教師們很理解有關的基本心理學原理,那么,所有學校的學習就可能具有這種性質。 ——[美]莫·L·比格:《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 “自卑”固然不好,"自負"也不好,容易停滯。
我想,頂好是不要自餒,總是干;但也不可自滿,仍舊總是用功。 ——魯迅:《魯迅書信集》第797頁 教師教任何功課(不限于語文),“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
怎么叫用不著“講”用不著“教”?學生入了門,上了路了,他們能在繁復的事物之間自己探索,獨立實踐,解決問題了,豈不是就用不著給“講”給“教”了?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第152頁 不好的教師是給學生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使學生找尋真理。在第一種情況下,運動是由上而下進行的;在第二種情況下,運動是由下而上進行的。
前者是學生由頂峰開始,努力走向基礎;后者是從基礎開始,學生站在基礎上面,然后進到終點,升到頂峰 。 ——[德]阿·第斯多惠:《第斯多惠教育文集》,摘自達尼洛夫《教學論》 經驗證明,小學首先應當教會學生怎樣學習。
小學最重要的任務是授予學生一定范圍的知識和技能。學習的能力包括一系列與掌握知識有關的技能:會談、會寫、會觀察周圍世界中的種種現象、會思索、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
形象地說,這些技能是工具,沒有這些工具就不可能掌握知識。 ——[蘇]瓦·阿·蘇霍姆林斯基:《將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 研究應當以語文為,還是應當以科學的專業教育為主呢?對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照我的見解,這一切都是次要的。
如果青年人通過體操和走路訓練了他的肌肉和體力的耐勞性,以后他就會適合任何體力勞動。思想的訓練以智力和手藝方面的技能鍛煉也類似這樣。
因此,有個才子講得不錯,他對教育下了這樣一個定義:“如果一個人忘掉了他在學校里所學到的每一樣東西,那么留下來的就是教育。 ——[德]阿·艾因斯坦:《論教育》,《紀念愛因斯坦譯文集》第70頁 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
人生不外乎意志;人與人互相關系,莫大于行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適當之行為,即以德育為中心是也。
7.有關工作、學習態度的名人名言
可得幸福長眠 --達·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 -郭沫若 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頭懸梁,錐刺骨----戰國時期:蘇秦 書山有路勤為徑,不用則廢 -茅以升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古今中外有名的學者,可以攻玉 學習本身是頑強的勞動,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學海無涯苦作舟 學習好像馬拉松賽跑一樣,貴在堅持和耐久---楊樂 他山之石。
勤勞一日?但愿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 --列賓 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卻步,都是經過艱苦努力,才取得出色的成就---吳晗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歌德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 歲去弦吐箭 --孟效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蕭繹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韓愈 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卡萊爾 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 --華羅庚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8.有關教育的名言警句
1.“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
——《禮記》
2.“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陶行知
3.“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陶行知
4.“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陶行知
5.“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
6.“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
——陶行知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
——馬卡連柯
8.“我確實相信: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只是為著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
——愛因斯坦
9.“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
——愛因斯坦
10.“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個人,不過他們要把為社會服務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標。”
——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