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贊美詩歌或唐詩宋詞方面的名言警句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詩中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2.中華明族是怎樣贊美宋詞的
詞是一種音樂文學,它的產生、發展,以及創作、流傳都與音樂有直接關系。詞所配合的音樂是所謂燕樂,又叫宴樂,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來由西域胡樂與民間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種新型音樂,主要用於娛樂和宴會的演奏,隋代已開始流行。
宋詞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學樣式,它兼有文學與音樂兩方面的特點。每首宋詞都有一個調名,叫做“詞牌”,依調填詞叫“依聲”。詞別名“長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說長短句是詞的別名,但是在北宋時期,長短句卻是詞的本名;在唐代,長短句還是一個詩體名詞)。宋詞遠從《詩經》、《楚辭》及《漢魏六朝詩歌》里汲取營養,又為后來的明清戲劇小說輸送了養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著人們的情操,給人們帶來很高的藝術享受。昵圖網上下載/
3.贊美宋詞的文章
前言:“唐詩宋詞在流行歌曲中的化用”不是什么新的學術話題,已經有很多的細心人結合唐詩宋詞的化用做了專業的研究了,所以再重復什么理論難免赴了陳詞濫調的陷阱,想來研究今年樂壇的流行歌曲應該還不至于落后多少,于是這篇論文的范圍縮小了,首先,研究主要對象是近兩年流行樂壇的歌曲,其次,研究附加對象是港臺和大陸的男歌手。
歌手和歌曲的研究是分不開的,如同詩人和詩歌是分不開的一樣。另外,提到“復古歌”,此文中的復古概念與眼下的復古裝,復古妝的“復古”概念不一樣。
我很納悶為什么眼下時尚元素中將歐洲宮廷的風格元素稱為我們民族的“復古”藝術,且不論它對錯,我提到的“復古歌”就是有古感的歌曲。 當今樂壇出現的一批較有才華的年輕男歌手,會寫的,能寫的總會寫上幾首古典的歌曲,秀一秀自己的古典文學底蘊 ,事實恰是如此,寫再美的再麻的白話詞,真不如來幾句古典的歌詞奏效,畢竟那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和經典所在。
與前幾十年較有名聲的一批隨著古裝劇一起竄紅的歌曲——如《笑傲江湖》的主題曲《滄海一聲笑》——相比之下,這些夾雜著新時代特點,新感情內容,新感情表達方式的新歌,又表現出了新的生命力。因為那個時代創作詞的大家幾乎是中年以上的對詩詞古韻熟知的能手,而現代的一批新歌手往往借古典來增加感情效果,“用古典詩詞的形式來創作現代流行歌曲,一方面使得詞作上繼承了傳統詩詞語言上的提煉與表達方法上的含蓄內斂,另一方面,在主題表達上也無疑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捷徑,無論是說家國情懷,還是兒女情思,古典詩詞往往具有將語言與情感一同濃縮,從而增添許多回味無窮的空間和意境悠長的韻味”。
因此,現代的歌手大概是發現了這一“捷徑”,開始潑一潑古典墨了。于是就有了“歌手要有多種創作風格才叫才子歌手”的輿論導向。
但他們更加講究詞的美,即歌詞的藝術效果。 港臺的流行歌曲對唐詩宋詞的化用與大陸的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拿上個世紀90年代的來說,“香港的流行的流行歌曲中古典詩詞的滲透卻明顯超出大陸和臺灣兩個地方,這可能也是和香港古典武俠劇和歷史劇的盛行是扯不斷干系的。
另一方面很注重粵語文化的滲透,歌詞創作多以廣東方言用詞造句方式為基礎,廣東話本身就叫白話,其語言方式與文言有很多類似,所以很多香港詞作人的作品,往往是大俗大雅于一身。再看臺灣方面,臺灣方面的歌詞創作更偏重于現代文本,更多關注風花雪月,但這也恰好是許多舊詩文的一個主要素材。”
因此,由于文化氛圍和背景的差異,港臺和大陸的歌曲定要分開研究。但,文章此處我暫不將兩地作品分開,因為無論是大陸歌曲還是港臺歌曲對唐詩宋詞的化用,即是化用,便離不開幾個基本化用方式。
于是我先將一些炙手可熱的作品揪出來涼涼。 首先,有些流行歌曲是對唐詩宋詞的直接化用。
我定義為“化詩”。當今歌手直接引用詩句的流行歌曲并不多,老一輩的作詞家會直接將整首詩歌拿來配曲,于是便產生了一系列古裝劇的主題曲。
但是時下,拿整首詩歌出來配曲便不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因為詩歌本身就有一定的時代性色彩和傳統色彩,全盤拿詩歌作曲的行為便體現不出作詞人的天賦,再好聽也不過是曲子旋律好罷了。因此歌手往往選擇化用一句或者幾句與歌曲所要表達的感情呼應的詩句來增添韻味。
拿花兒樂隊的《鵲橋仙》來說: 心有靈犀一點通體/只盼做鴛鴦不羨仙境/愿得一心白頭不離/如春蠶到死絲方而盡/春煙柳綠不如望你/嘆這天下誰人不識君/流水無情佳人有意/不與你合最難為天理/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我在想著誰/路邊的野花不理會/只盼雙雙鵲橋會/ 花兒樂隊是大陸較能“搞”的一個年輕樂隊。說他們能搞是公認的。
這首歌的詞也是他們所創,確切的說,更像是一個東拼西湊的結合體。“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出自于李商隱的《無題》。
同來自于李商隱的還有《無題》之一:“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另外還有高適的《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些古代情感名句被他們拿來拼拼竟也成了壓韻的一曲。其實這不難,古代詩歌表達感情的詩句大都寫的很美,很隱約,很委婉,拿來后加個字減個字就容易把意思疏通了,而這一加字一減字后詩句本身的濃濃愛意似乎也減少了,畢竟沒有了原詩中的感情的承接和呼應后,詩的韻味便少了個背景環境或者說氛圍,于是在這首歌里詩句剩下的只有它們的含義和些許的古典氣息了。
因此,這首歌的詞在我看來沒有什么文采藝術感可言,到是曲配的不錯。 同樣是用詩詞,去年的一首耳熟能詳的歌——周傳雄的《寂寞沙洲冷》的高傳唱度得益于蘇軾的《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寂寞沙洲冷。”,但到了周傳雄的手里,“寂寞沙洲”的冷不再是蘇軾的不得志,而改為緣起紅塵。
聽來并不怪異,反到是用的滿合恰。周把“寂寞沙洲冷”作為歌曲的名更。
4.求贊美生命的宋詞
我最近非常喜歡的兩首詞
《浣溪沙》 北宋 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 曉陰無賴似窮秋。 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 寶簾閑掛小銀鉤。
《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漢宮春 立春日 》 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
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
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最后一句“誰與我,共明月”很喜歡
《賀新郎》 辛棄疾
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
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聲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5.贊美詩詞的句子
綠陰 宋 姚勉 紅滿芳蹊綠滿叢,未須惆悵怨東風。
綠陰正耐經秋看,不比花才十日紅。 綠陰 宋 汪莘 綠陰窗底蔚藍光,習習清風入座涼。
五月人間同此意,故知彭澤到羲皇。 綠陰 宋 蘇?s 佳木豐交午蔭稠,門闌青草沒階頭。
道人洗凈箏琶耳,睡起一聲黃栗留。 綠陰 宋 舒岳祥 絮盡花空碧漲當,幅巾藜杖度前林。
提壺有我煩三請,拼與長瓶臥綠陰。 綠陰 宋 舒岳祥 野色蒙茸翠羽蓋,山光澹蕩碧油幢。
午煙時引煎茶灶,曉霧還沾讀易窗。 隱映擲金鶯點點,分明藉玉鷺雙雙。
莫疑蛇動杯中影,一笑開襟釣大江。 綠萍 宋 呂徽之 密密綿綿滿草堂,不容紅日下滄浪。
卻因風掃沾泥土,燕子銜來上畫梁。 綠陰 宋 顧逢 夏木千重裹,春無跡可窺。
靜如云聚處,動似雨來時。 坐對清相逼,行吟暑不知。
幽禽啼復歇,難認著巢枝。 綠陰 宋 陳著 風枝雨葉漸成陰,掃退浮紅浪紫塵。
慚我老蒼留本色,安排晚景見新春。 句 宋 朱翌 四野綠回春補闕,亂山塵凈雨修容。
句 宋 周月船 緊去門前栽柳樹,逢春先綠向陽枝。 句 宋 趙不敵 春山是處籜龍新,不似清涼綠筍珍。
句 宋 張順之 暗綠不遮春去路,亂紅翻作雨來天。 句 宋 許景迂 野店青辟戶,春船綠漲篙。
句 宋 王琪 疾風甚雨青春老,瘦馬疲牛綠野深。 句 宋 梅詢 鶴樓試望晴霞斷,鸚渚行吟綠蕙春。
句 宋 李宗諤 一溪曉綠浮鸂?,萬樹春紅叫杜鵑。 句 宋 李孚 宮柳不知興廢事,春來還是綠纖纖。
句 宋 王安石 濃綠萬枝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 喜遷鶯 宋 無名氏 芳春天曉。
聽綠樹、數聲如簧鶯巧。 失調名 宋 黃庭堅 舊家楊柳依依綠,長鎖春來庭院。
四言詩 現代 ** 春草碧色,春水綠波。 送君延安,快如之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