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合幼兒背誦的古詩及其譯文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飲美味的屠蘇酒時,又有和暖的春風鋪面而來,好不愜意!天剛亮時,家家戶戶都取下了舊桃符,換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京口與瓜洲隔水相望,離南京也只有幾層山路程。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明月啊,何時照我回還?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譯文: 傍晚時分我心情悒郁,駕著車登上古老的郊原。
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泉眼很愛惜地讓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風光的柔和。
鮮嫩的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就已經有蜻蜓落在它的上頭。惠崇春江曉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蘆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這些可都是烹調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郁郁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云端。
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中不相同。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揚柳醉春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農歷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
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氣,煙霧般地凝聚著。
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們放學以后,一路上沒什么耽擱,回家挺早,趕忙趁著東風勁吹的時機,把風箏放上藍天。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千里遼闊的江南鶯啼燕語,綠葉映襯紅花,處處春意濃,水鄉山城,酒店前的小旗迎風輕輕擺動。
啊,昔日南朝建造的一座座寺廟,如今都隱現在一片迷茫的煙雨之中。
2.有沒有適合幼兒背的五言古詩
適合幼兒背的五言古詩有:登鸛雀樓、宿建德江、江雪、靜夜思、春曉。
1、登鸛雀樓 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2、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頭。 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3、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4、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5、春曉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 春日里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 昨天夜里風聲雨聲一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3.哪里可以找到適合幼兒誦讀的唐詩宋詞
1、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8、秋浦歌 李白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9、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26、玉階怨 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1、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4、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5、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9、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10、雜詩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12、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3、問劉十九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8、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6、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1、鋤禾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憫農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2、塞下曲 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李嶠
風 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駱賓王
詠鵝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短小的五言絕句最適合小孩背誦,我家小孩剛兩歲,能只能背三四首。
其實背三字經也不錯的。一次三個字容易記。
4.幼兒園應該會背什么古詩
幼兒園古詩詞選集 小班第一學期 必讀篇目: 1、山村詠懷 (邵康 宋代理學家)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詠鵝 (唐 駱賓王七歲所作)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3、七步詩(魏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5、靜夜思 ( 唐 李白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6、詠雪詩(清 鄭燮)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蘆花總不見. 7、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8、畫(唐 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選讀篇目: 1、詠梧桐(唐 薛濤) 庭除一古桐,聳干入云中. 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2、塞下曲 (唐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小班第二學期 必讀篇目: 1、江上漁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2、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3、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憫農二首 (唐 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5、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6、早發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7、風(唐 李橋)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8、相思(唐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選讀篇目: 1、古朗月行(唐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2、畫雞 (明 唐寅)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生平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中班第一學期 必讀篇目: 1、明日(明 文嘉)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2、關山月(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3、池上(唐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4、樂游原(唐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5、獨坐敬亭山(唐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想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6、微雨夜行(唐 白居易)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覺衣裳濕,無點亦無聲. 7、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 8、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9、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10、蠶婦 (宋 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11、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12、尋胡隱君(明 高啟) 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 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 選讀篇目: 1、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3、江南 (漢樂府) (指漢時樂府官署所采制的詩歌)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中班第二學期 必讀篇目: 1、老驥伏櫪 (東漢 曹操)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2、游春曲 (唐 王涯)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3、憶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4、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絕句 (唐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6、易水送別(唐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7、京師得家書(明 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8、登幽州臺歌 (唐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9、夏日絕句 (宋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0、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1、詠風 (唐 虞世南) 逐舞飄輕袖,傳歌共繞梁. 動枝生亂影,吹花送遠香. 12、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選讀篇目: 1、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泊秦淮 (唐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3、石灰吟 (宋.于謙 )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大班第一學期 必讀篇目: 1、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
5.適合孩子幼兒園階段背誦的經典詩歌有哪些
【蕪城】李端 【烏衣巷】劉禹錫 【問劉十九】白居易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元稹 【望岳】杜甫 【望洞庭】劉禹錫 【晚次鄂州】盧綸 【聽箏】李端 【田家行】王建 【題三閭大夫廟】戴叔倫 【題三會寺倉頡造字臺】岑參 【歲暮歸南山】孟浩然 【宿石澗店聞婦人哭】李端 【宿建德江】孟浩然 【宿府】杜甫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送靈澈】劉長卿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劉長卿 【送李少府貶】高適 【送李端】盧綸 【送黎拾遺】 【水宿聞雁】李益 【蜀相】杜甫 【蜀先生廟】劉禹錫 【石魚湖上醉歌】元結 【石頭城】劉禹錫 【石上藤】顧況 【石竇泉】顧況 【山行】杜牧 【山房春事】岑參 【塞下曲】盧綸 【塞下曲】王昌齡 【塞上曲】王昌齡 【秋夜寄邱員外】韋應物 【秋夕】杜牧 【秋晚宿破山寺】皎然 【秋浦歌】李白 【清明】 杜牧 【磧中作】岑參 【暖川】李益 【暮秋山行】岑參 【暮江吟】白居易 【苜蓿峰寄家人】岑參 【憫農之一】 【憫農之二】李紳 【沒蕃故人】張藉 【賣炭翁】白居易 【馬詩】李賀 【旅夜書懷】杜甫 【鷺鷥】杜牧 【留盧秦卿】司空曙 【涼州曲】柳中庸 【涼州詞】王翰 【浪淘沙】劉禹錫 【客至】杜甫 【絕句三首】杜甫 【絕句】杜甫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錦瑟】李商隱 【將牛何處去(二首)】元結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倫 【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江南曲】李益 【江南春】杜牧 【江村即事】司空曙 【寄李儋元錫】韋應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黃鶴樓】崔顥 【漢江臨眺】王維 【寒食】韓翃 【過山農家】顧況 【過故人莊】孟浩然 【閨怨詞】白居易 【古朗月行】李白 【宮詞】顧況 【閣夜】 杜甫 【賦得暮雨送李曹】韋應物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芙蓉樓送辛漸】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 【逢入京使】岑參 【楓橋夜泊】張繼 【登岳陽樓】杜甫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登樓】杜甫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使】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登高】杜甫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村居苦寒】白居易 【從軍北征】李益 【次北固山下】王灣 【春雪】 【春宿左省】杜甫 【春詞】劉禹錫 【滁州西澗】韋應物 【初發楊子寄元大校書】 【出塞】王昌齡 【酬李甫見贈】 池上--白居易 嫦娥--李商隱 采蓮曲 別州民 --白居易 別房太尉墓 別董大 --高適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八陣圖 -- 杜甫春曉----孟浩然 孩子有興趣 背背也好 上小學就要背了 子夜吳歌】李白 【竹枝詞】劉禹錫 【竹里館】王維 【茱萸灣】劉長卿 【征人怨】柳中庸 【贈花卿】杜甫 【早梅】張謂 【早寒有懷】孟浩然 【早發白帝城】李白 【早春】韓愈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司空曙 【月夜憶舍弟】杜甫 【月夜】劉方平 【怨情】李白 【游子吟】孟郊 【詠柳】賀知章 【易水送人】駱賓王 【欹松漪】顧況 【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 【夜泊牛渚懷古】李白 【野望】杜甫 【野老歌】張籍 【雁門太守行】李賀 【尋南溪常道士】劉長卿 【尋陸鴻漸不遇】僧皎然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 【行宮】元稹 【新嫁娘】王建 【曉發】賀知章 【喜外弟盧綸見宿】司空曙 【西塞山懷古】劉禹錫。
6.幼兒園必背古詩大全
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譯文: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
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2、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譯文:春天睡醒不覺天已大亮,到處是鳥兒清脆的叫聲。
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3、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紳《憫農》 譯文: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
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4、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草》 譯文:古原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昌榮。
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遍地滋生。 5、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6、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譯文:我年少時離開家鄉,到遲暮之年才回來。
我的鄉音雖未改變,鬢角的毛發卻已斑白。家鄉的孩童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
他們笑著詢問我: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