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展現李清照一生的五首詞及其串詞
第一場《如夢令》,主要表現李清照和趙明成的相識相戀。
第二場《憶吹簫》,表現的是李清照與趙明成隱居后過著幸福的生活。第三場《一剪梅》,講述的是趙明成在外做官得了重病,朝廷卻要李清照帶著15車經史子集送入宮中。
在第四場《孤雁兒》中,有人誣陷趙明成把大宋國寶玉壺獻給了金國,趙明成因此憤懣氣絕而亡。第五場《行香子》中,李清照歷經艱辛為丈夫伸冤。
第六場《聲聲慢》,講述了李清照的晚年生活,她變得頹廢了,每日以酒為伴。最后一場《無題》,通過和尚米友仁與李清照的對話,表現出這位杰出的女詞人對人生的感悟。
2. 展現李清照一生的五首詞及其串詞
第一場《如夢令》,主要表現李清照和趙明成的相識相戀。
第二場《憶吹簫》,表現的是李清照與趙明成隱居后過著幸福的生活。第三場《一剪梅》,講述的是趙明成在外做官得了重病,朝廷卻要李清照帶著15車經史子集送入宮中。
在第四場《孤雁兒》中,有人誣陷趙明成把大宋國寶玉壺獻給了金國,趙明成因此憤懣氣絕而亡。第五場《行香子》中,李清照歷經艱辛為丈夫伸冤。
第六場《聲聲慢》,講述了李清照的晚年生活,她變得頹廢了,每日以酒為伴。最后一場《無題》,通過和尚米友仁與李清照的對話,表現出這位杰出的女詞人對人生的感悟。
3. 婉約詩詞串聯詞
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長相思 納蘭容若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李白 秋風詞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鷓鴣天(宋)晏幾道】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長恨歌 白居易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入夢來】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玲瓏樓閣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更多唐詩宋詞請點:
/zuiaixixia_19960909/blog/category/%CA%AB%B4%CA
4. 李清照詩詞朗誦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5. 【一首李清照詩詞的賞析】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賞析】: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轟動朝野.傳聞就是這首詞,使得趙明誠日夜作相思之夢,充分說明了這首小令在當時引起的轟動.又說此詞是化用韓偓《懶起》詩意.韓詩曰:“昨夜三更雨,臨明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臥卷簾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較原詩更勝一籌,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少女的傷春心境.“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這兩句寫昨夜的風很急,還淅淅瀝瀝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飲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來酒意還沒有完全退去.一開始就將整首詞的時間、環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風驟”十分恰當的寫出了暮春的特點,風吹的緊而雨卻是疏落,四個字即使人能夠感受到暮春的氣息.“濃睡不消殘酒”則寫出了人物現在的狀態,剛剛醒來略略還帶些酒意,一副慵懶的模樣,這種狀態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風驟,隱隱心底還藏著些許心事,這樣就順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兩句前者寫室外,后者寫室內,轉折的巧妙恰當,靈動自然.經歷了一場風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園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對,因此急地向“卷簾人”詢問.一個“試”字,寫出了人物心中的擔憂,她不愿意春天就這么快的過去.“試”字將不忍問卻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畫的淋漓盡致.孰料,“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讓她出乎意料,雖然她內心渴望海棠依舊,但自己也明白風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簾人”的回答給了她意外的驚喜.“海棠依舊”從后面應和了前面“問”的內容,這種手法使得其詞更加耐讀.“卻”字同時寫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聽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還隱隱道出了“卷簾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時的漫不經心,這兩者之間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對比,主人公的細膩委婉與“卷簾人”粗疏淡漠之間的對比.詞至此,又疊進一層,意境又開一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主人公畢竟還是知道這是暮春時節,況且昨夜又是一夜風雨,海棠花斷然是不會依舊了,因此她連用兩個“知否”來糾正“卷簾人”的答復,口語的語氣使得這兩個“知否”讓人讀來頗覺清新.“應是綠肥紅瘦”一句寫出了當前的情形.這句是最為世人稱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穎別致、生動傳神,看似信手拈來,卻是功力獨到.她用“綠”字代指滿枝的綠葉,用“紅”代指枝頭的花朵,“肥”替換了“多”,“瘦”替換了“少”,寫出了一個全新的意境.無怪乎多為歷代詞論者贊譽,如《草堂詩余別錄》中曰“結句尤為委曲工整,含蓄無窮意焉”.而更深一層,“紅”又不單指花朵,還隱指了春天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色彩,隱指了春天眾多無比美好的事物,隱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悅心情.這樣“紅瘦”一詞就逼真地寫出了人物地傷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飾,卻更令人心動,這是李清照的詞作給讀者的一個典型感受.作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這首小令寫法別致.它曲折委婉,意境層層疊進,雖只六句,卻幾度轉承,時時宕開一筆.同為傷春之作,作者并沒有像其他詩篇一樣直接寫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傷惆悵,而是通過聽覺、視覺等側面營造暮春時節的氛圍,從客觀現實逐漸轉入主觀感受,從而能夠更加強烈的引起讀者的共鳴.其次,作者通過主人公與“卷簾人”的對話來展開全文.這種寫法,不僅是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在腦海里形成一副完整的畫面,增添了真切感,而且行文上也顯得緊湊而有內容.同時還將人物的心境通過話語表現出來,更顯得真實可信.此外作者在對話中稍加點綴,如“試”、“卻”等字,將人物情感的轉折細膩地刻畫出來,對比著描寫了兩個人物的情感心思.再者,成功地運用代指手法.以“綠”“紅”代指葉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在語言上更顯凝練,言前人所未言.前已詳述,此處即不重復了.總體而言,這首小令以短短二十三字,卻已曲折婉轉的筆法勾勒了生活中的一個細節,真實地反映了作者的內心世界,用語平白如話,而意境含蓄豐富,令人不能不佩服作者“駕馭語言、剪裁篇幅、開創意境的高超藝術技巧”.《蓼園詞選》中說:“一問極有情,答以‘依舊’,答得極淡,跌出‘知否’二句來.而‘綠肥紅瘦’無限凄婉,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圣于詞者.”筆者以為評述恰當。
6. 李清照的經典詩詞有哪些
聲聲慢聲聲慢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憶秦娥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后,暮天聞角.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唐詩宋詞李清照詞串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