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有關桃花的詩詞里,為桃花林取名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桃花潭池深千尺,不及汪淪送我情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桃花詩 春攜連宵雨,桃花次第開。
花落香碧草,人至疑瑤臺。夾岸三四里,盡是劉郎栽。
劉郎倚桃樹,佳人帶笑來。佳人本姓師,相攜連理枝。
貌比桃花艷,態似柳拂絲。見郎倚桃樹,嬌嗔吐言辭。
“奴無桃花好?奴無桃花姿?見奴何不笑,相攜何遲遲?” 郎言花窈窕,人無桃花嬌。佳人聞言怒,折花向郎拋。
“花若比人好,與花度良宵!” 郎顏羞慚色,相扶攜手搖。玉手忽抽去,佳人不言語。
桃花最夭斜,發在水急處。且伸削蔥手,且跨凌波步。
不知蒼苔滑,一霎水中赴。桃花水中漂,佳人水中舞。
劉郎懼且驚,拾與桃枝迎。佳人共桃花,隨水俱飄零。
郎恨無水性,忙發呼救聲。此地本偏僻,村人不能聽。
郎急返村頭,遇人苦哀求。同至桃花處,唯見碧水流。
桃花離桃樹,桃花水上浮。佳人何處去,伴與桃花休。
郎淚桃花落,哀哀不能收。本以桃花傲,今以桃花仇。
從此不栽桃,不復結鸞儔。徒留愛與恨,相伴水悠悠。
貫休 【上馮使君五首】 扣舷得新詩,茶煮桃花水。々數片帆,去去殊未已。
聶夷中 【雜曲歌辭·起夜半】 念遠心如燒,不覺中夜起。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里。
*** 【雜曲歌辭·胡渭州】 楊柳千尋色,桃花一苑芳。風吹入簾里,惟有惹衣香。
王維 【菩提寺禁口號又示裴迪】 安得舍羅網,拂衣辭世喧。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
錢起 【梨花】 艷靜如籠月,香寒未逐風。桃花徒照地,終被笑妖紅。
錢起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石井】 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紅。那知幽石下,不與武陵通。
顧況 【聽山鷓鴣】 誰家無春酒,何處無春鳥。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曉。
劉禹錫 【題壽安甘棠館二首】 門前洛陽道,門里桃花路。塵土與煙霞,其間十馀步。
張籍 【和韋開州盛山十二首·桃塢】 春塢桃花發,多將野客游。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頭。
李賀 【馬詩二十三首】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元稹 【桃花】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張祜 【胡渭州】 楊柳千尋色,桃花一苑芳。風吹入簾里,唯有惹衣香。
李群玉 【龍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素腕撩金索,輕紅約翠紗。不如欄下水,終日見桃花。
聶夷中 【起夜來】 念遠心如燒,不覺中夜起。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里。
韓偓 【野釣】 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風頭阻歸棹,坐睡倚蓑衣。
徐鉉 【題雷公井】 掩靄愚公谷,蕭寥羽客家。俗人知處所,應為有桃花。
*** 【白衣女子木葉上詩】 桃花洞口開,香蕊落莓苔。佳景雖堪玩,蕭郎殊未來。
張元一 【詠靜樂縣主】 馬帶桃花錦,裙銜綠草羅。定知幃帽底,儀容似大哥。
李建勛 【句】 桃花流水須長信,不學劉郎去又來。(見《南唐近事》) 顧況 【句】 崦合桃花水,窗鳴柳谷泉。
(題柳谷泉,見《應天府志》) 張元一 【又嘲】 裹頭極草草,掠鬢不菶菶。未見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
王維 【田園樂七首(一作輞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詩)】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元稹 【櫻桃花】 櫻桃花,一枝兩枝千萬朵。花磚曾立摘花人,窣破羅裙紅似火。
顧況 【雜曲歌辭·桃花曲】 魏帝宮人舞鳳樓,隋家天子泛龍舟。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覺桃花逐水流。
*** 【雜曲歌辭·涼州歌第一】 漢家宮里柳如絲,上苑桃花連碧池。圣壽已傳千歲酒,天文更賞百僚詩。
劉禹錫 【雜曲歌辭·憶江南】 春過也,共惜艷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樽前,惟待見青天。
蘇颋 【雜曲歌辭·桃花行】 桃花灼灼有光輝,無數成蹊點更飛。為見芳林含笑待,遂同溫樹不言歸。
張志和 【雜歌謠辭·漁父歌】 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春江細雨不須歸。
杜審言 【戲贈趙使君美人】 紅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馬上石榴裙。羅敷獨向東方去,謾學他家作使君。
劉憲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桃花欲落柳條長,沙頭水上足風光。此時御蹕來游處,愿奉年年祓禊觴。
蘇颋 【侍宴桃花園詠桃花應制】 桃花灼灼有光輝,無數成蹊點更飛。為見芳林含笑待,遂同溫樹不言歸。
張說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廣樂逶迤天上下,仙舟搖衍鏡中酣。
張旭 【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王昌齡 【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三首】 先賢盛說桃花源,塵忝何堪武陵郡。聞道秦時避地人,至今不與人通問。
常建 【三日尋李九莊】 雨歇楊林東渡頭,永和三日蕩輕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
常建 【戲題湖上】 湖上老人坐磯頭,湖里桃花水卻流。竹竿裊裊波無際,不知何者吞吾鉤。
劉長卿 【時平后春日思歸】 一尉何曾及布衣,時平卻憶臥柴扉。故園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歸。
李白 【贈汪倫(白游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醞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 【山中問答】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 【東魯門泛舟二首】 水作青龍盤石堤,桃花夾岸。
2. 求,關于桃花的宋詞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秦觀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亂山深處水縈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 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
《臨江仙 》 馮延巳 冷紅飄起桃花片,青春意緒闌珊。畫樓簾幕卷輕寒。酒馀人散后,獨自憑闌干。 夕陽千里連芳草,萋萋愁煞王孫。徘徊飛盡碧天云。鳳笙何處,明月照黃昏。
《六州歌頭桃花》韓元吉 東風著意,先上小桃枝。 紅粉膩,嬌如醉,倚朱扉。 記年時,隱映新生妝面,臨水岸,春將半,云日暖,斜橋轉,夾城西。 草軟莎平,跋馬垂楊渡,玉勒爭嘶。 認蛾眉,凝笑臉,薄拂燕脂,繡戶曾窺,恨依依。 共攜手處,香如霧,紅隨步,怨春遲。 消瘦損,憑誰問?只花知,淚空垂。 舊日堂前燕,和煙雨又雙飛。 人自老,春長暮靄,目斷武陵溪,往事難追。
《夢江南》 皇甫松 樓上寢,殘月下簾旌。夢見秣陵惆悵事,桃花柳絮滿江城。雙髻坐吹笙。
《調笑令》王建 胡蝶,胡蝶,飛上金枝玉葉。君前對舞春風,百葉桃花樹紅。紅樹,紅樹,
燕語鶯啼日暮。
《鷓鴣天》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紅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阮郎歸》晏幾道 來時紅日弄窗紗。春紅入睡霞。去時庭樹欲棲鴉。香屏掩月斜。收翠羽,整妝華。青驪信又差。玉笙猶戀碧桃花。今宵未憶家。
《御街行》晏幾道 年光正似花梢露。彈指春還暮。翠眉仙子望歸來,倚遍玉城珠樹。豈知別后,好風良月,往事無尋處。狂情錯向紅塵住。忘了瑤臺路。碧桃花蕊已應開,欲伴彩云飛去。
回思十載,朱顏青鬢,枉被浮名誤。
《胡搗練》晏殊 小桃花與早梅花,盡是芳妍品格。未上東風先拆。分付春消息。佳人釵上玉尊前,朵朵秾香堪惜。誰把彩毫描得。免恁輕拋擲。
《燕歸梁》晏殊 金鴨香爐起瑞煙。呈妙舞開筵。陽春一曲動朱弦。斟美酒、泛觥船。中秋五日,風清露爽,猶是早涼天。蟠桃花發一千年。祝長壽、比神仙。
3. 桃林的詩詞欣賞
浪淘沙·桃林八景(選四)
[民國]楊瑞人
(一)五峰插云
靜峭壁摩天,撮合云煙,風威不動萬千年。矗立支撐天不墜,五姥駢肩。
遠望洞庭邊,盡小群山,人侏馬寸眼簾寬。世外神仙閑似我,隨意蹁躚。
(二)筆架倒影
嫵媚鏡中花,水底澄霞,浪平筆架現杈椏。倒座深淵兀不動,碧綠生涯。
大筆始生花,擱置誰家?堂前寫就白鵝嘩。恨急流光梭似擲,紅日西斜。
(三)斷山飛瀑
昨夜雨何多,請看巖呵,飛流瀑布掛山坡。百萬光茫懸絕壁,掩映嵯峨。
仿佛認天河,玉鏡新磨,沖天鼓浪入云歌。洶涌銀河千里瀉,海外揚波。
(四)桃河煙柳
雨后漲春潮,舟子長篙,小劃穩蕩趁風飄。渡口閑游須我友,柳下停橈。
裊裊萬千條,黃鳥嬌嬌,煙波十里綠絲絳。送客何須忙作別,畫里逍遙。
桃林泉水
王大奇
一曲清泉萬眾歡,源頭活水出層巒。岳陽餐館馳名菜,說是桃林豆腐干。
桃林名泉
李任重
桃林自古涌名泉,飲過三盅意自翩。釀酒人嫌千盞少,做成豆腐嫩香甜。
4. 形容桃花林的詩句
大林寺桃花 作者: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寄題忠州小樓桃花 作者: 白居易 再游巫峽知何日,總是秦人說向誰。
長憶小樓風月夜,紅欄干上兩三枝。 同諸客攜酒早看櫻桃花 作者: 白居易 曉報櫻桃發,春攜酒客過。
綠餳粘盞杓,紅雪壓枝柯。 天色晴明少,人生事故多。
停杯替花語,不醉擬如何。 晚桃花 作者: 白居易 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
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閑人豈得知。 寒地生材遺校易,貧家養女嫁常遲。
春深欲落誰憐惜,白侍郎來折一枝。 下邽莊南桃花 作者: 白居易 村南無限桃花發,唯我多情獨自來。
日暮風吹紅滿地,無人解惜為誰開。 崦里桃花 作者: 顧況 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間杏葉落仙壇。
老人方授上清箓,夜聽步虛山月寒。 題百葉桃花 作者: 韓愈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瓏。
應知侍史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六州歌頭(桃花) 作者: 韓元吉 東風著意。
先上小桃枝。紅粉膩。
嬌如醉。倚朱扉。
記年時。隱映新妝。
面臨水岸。春將半。
云日暖。斜橋轉。
夾城西。草軟莎平跋馬。
垂楊渡、玉勒爭嘶。認蛾眉凝笑,臉薄拂燕支。
繡戶曾窺。恨依依。
共攜手處。香如霧。
紅隨步。怨春遲。
銷瘦損。憑誰問。
只花知。淚空垂。
舊日堂前燕,和煙雨,又雙飛。人自老。
春長好。夢佳期。
前度劉郎,幾許風流地,花也應悲。但茫茫暮靄,目斷武陵溪。
往事難追。 山舍南溪小桃花 作者: 李九齡 一樹繁英奪眼紅,開時先合占東風。
可憐地僻無人賞,拋擲深山亂木中。 緋桃花 作者: 李咸用 茫茫天意為誰留,深染夭桃備勝游。
未醉已知醒后憶,欲開先為落時愁。 癡蛾亂撲燈難滅,躍鯉傍驚電不收。
何事梨花空似雪,也稱春色是悠悠。 桃花 作者: 李中 只應紅杏是知音,灼灼偏宜間竹陰。
幾樹半開金谷曉,一溪齊綻武陵深。 艷舒百葉時皆重,子熟千年事莫尋。
誰步宋墻明月下,好香和影上衣襟。 虞美人 (大紅桃花) 作者: 劉辰翁 鞓紅干色無光霽。
須是鮮鮮翠。翛然一點系裙腰。
不著人間金屋、恐難銷。 英英肯似焉支貴。
漫脫紅霞帔。落時且勿涴塵泥。
留向天臺洞口、泛吾詩。 夜看櫻桃花 作者: 皮日休 纖枝瑤月弄圓霜,半入鄰家半入墻。
劉阮不知人獨立,滿衣清露到明香。 桃花 作者: 齊己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里,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桃花 作者: 吳融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金谷桃花 作者: 許渾 花在舞樓空,年年依舊紅。
淚光停曉露,愁態倚春風。 開處妾先死,落時君亦終。
東流兩三片,應在夜泉中。 桃花 作者: 薛能 香色自天種,千年豈易逢。
開齊全未落,繁極欲相重。 冷濕朝如淡,晴干午更濃。
風光新社燕,時節舊春農。 籬落欹臨竹,亭臺盛間松。
亂緣堪羨蟻,深入不如蜂。有影宜暄煦,無言自冶容。
洞連非俗世,溪靜接仙蹤。 子熟河應變,根盤土已封。
西王潛愛惜,東朔盜過從。 醉席眠英好,題詩戀景慵。
芳菲聊一望,何必在臨邛。 千葉桃花 作者: 楊憑 千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晚駐年華。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 桃花 作者: 元稹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桃花 作者: 周樸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
5. 如何鑒賞詩句忽逢桃花林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出自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落英:落花。繽紛:繁多的樣子。
這幾句大意是:(漁人沿著溪水前行)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兩岸綿延數百步,中間沒有雜樹,散發著芳香的春草色澤鮮美,粉紅的花瓣在春風中飄飄下落。 這幾句本是描繪世外桃源的風光,雖是暮春季節,這里的景物依然十分優美:一道清澈的溪水,一片繁茂的桃林,粉紅色的桃花夾岸盛開,綠油油的草地吐著芳香,那在春風中紛紛飄舞的落花,如降紅雨,如鋪花毯。
如此美景,實在令人神往。描寫暮春時分的郊野景色,可以化用。
6. 寫桃花林優美環境的詩句是什么全面點的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賞析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這首詩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當時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任上。
這是一首紀游詩,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關于他寫這首詩的一點情況,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參考。
全詩短短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么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 但細讀之,就會發現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
我們從緊跟后面的“常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沖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么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
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二字,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仿佛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這一感受的觸發下,詩人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了。“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他想到,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春,原來春并未歸去,只不過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樣,偷偷地躲到這塊地方來罷了。 這首詩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美麗;而且還把春光擬人化,把春光寫得仿佛真是有腳似的,可以轉來躲去。
不,豈只是有腳而已?你看它簡直還具有頑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 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