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煜的詞菩薩蠻
菩薩蠻(李煜)
(一)
花明月黯籠輕霧,
今霄好向郎邊去!
衩襪步香階,
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
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
教君恣意憐。
(二)
蓬萊院閉天臺女,
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云光,
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
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
相看無限情。
(三)
銅簧韻脆鏘寒竹,
新聲慢奏移纖玉。
眼色暗相鉤,
秋波橫欲流。
雨云深繡戶,
來便諧衷素。
宴罷又成空,
魂迷春夢中。
2. 如何賞析李煜《菩薩蠻》
菩 薩 蠻 李煜 蓬萊院閉天臺女 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云光 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 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 相看無限情 許多人認為這首詞也是李煜為小周后而作,但當時的南唐后宮佳麗云集,不乏多才多藝的女子,李煜所歡也不止一二人而已,因此以泛指所歡為是。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開篇便渲染出一派濃郁的詩意氣氛,一個身居于蓬萊仙苑,容貌如天臺仙女的女子,可見其美不待言。
在雕金鏤玉、琳瑯滿目的廳堂中,正值美人午睡,雍容華貴,十四個字便勾勒出一個略帶神秘的靜謐境界。 “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透過門隙將視線轉向內室,首先見到拋散在枕畔的女子長發,長發烏黑、柔軟,如“翠云”而光亮美麗;繡衣異香四散,再次突出了女子的美麗。 詞的上闋純寫靜態,先敘人敘物,續而聲、色,俱幽雅動人。
下闋由靜態轉為動態:“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 詩人偷偷地溜進了虛掩門戶的內室,卻不小心觸動了嵌有珠寶裝飾物的門環,發出的響聲驚醒了夢中的“天臺女”。
此后的兩句將詞的意境升華到了頂點:“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慢”同“曼”,毛熙震《女冠子》云:“修娥慢臉,不語檀心一點。”
“慢臉”則形容了女子的美麗和氣韻。 這里的“天臺女”,必定是與詞人有著深厚感情的,她由被驚醒到“相看無限情”,不但不驚怒,反而是情韻悠悠,情思綿綿。
整首詞從審美的角度開始,以兩相愛悅的感情結尾;上闋是靜態的描寫,突出了女子的美麗可愛;下闋有洗練跳動的細節描寫,組合成生動豐富的情節,令人讀之覺氣韻悠長,絢爛美麗。 。
3. 菩薩蠻 李煜 賞析咨詢
菩薩蠻
作者:李煜
作者簡介:
李煜,初名從嘉,后改為煜,字重光,生於升元元年,徐州人,他是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個兒子,建龍二年繼位,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最后一個皇帝,所以人們也稱他為李后主.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霄好向郎邊去!
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賞析:
李后主〈菩薩蠻〉里面的戀情,界乎兩者,既真且活,加上強烈的敘述性,使我們看這闕詞來感覺更強烈.
詞中的主角是李后主和小周后,時間是破曉十分,地點在畫堂南端,事件則是幽會.
小周后是大周后的妹妹,他「神采端正」,是一位情態純真的少女,當大周后生病的時候,他常常到宮中來探病,因此跟李后主有了私情,李后主寫的這闕詞,淋漓盡致的描繪出他們幽會的情景,可見其心靈的「天真無邪」押!
4. 幫忙找一首李煜的《菩薩蠻》
李煜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霄好向郎邊去!
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賞析】據《南唐書》記載,李煜在大周后病重期間就與她的小妹相戀.娥皇死后就娶她小妹為繼室,世稱
小周后.這首詞就是寫他與小周后婚前的一次約會.
詞以第一人稱讓小周后自述約會的過程,表現她的多情與主動.李煜不說自己相約對方,而是說她如何主動
大膽.在這場不太合乎當時倫理規范的戀愛中,他似乎是被動的.這首詞在藝術上相當成功.花兒在淡淡的
月光下籠罩著薄紗似的輕霧,今晚正要去情郎那邊。脫掉鞋子,提著裙釵步著香階而來。約定畫堂南側
見面,一見面就依偎在情郎身上顫抖。奴家因為出來困難才這個樣子,使得郎君恣意憐見。幾個細節和
動作,就把人物寫得活靈活現.手提繡鞋,刬襪潛來,可見女子的謹慎心細,生怕被別人發現."偎人顫",
傳神地寫出她與情郎見面時既緊張又驚喜的神態.
5. 翻譯李煜的《菩薩蠻》歷史
菩 薩 蠻 李煜 蓬萊院閉天臺女 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云光 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 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 相看無限情 許多人認為這首詞也是李煜為小周后而作,但當時的南唐后宮佳麗云集,不乏多才多藝的女子,李煜所歡也不止一二人而已,因此以泛指所歡為是。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開篇便渲染出一派濃郁的詩意氣氛,一個身居于蓬萊仙苑,容貌如天臺仙女的女子,可見其美不待言。
在雕金鏤玉、琳瑯滿目的廳堂中,正值美人午睡,雍容華貴,十四個字便勾勒出一個略帶神秘的靜謐境界。 “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透過門隙將視線轉向內室,首先見到拋散在枕畔的女子長發,長發烏黑、柔軟,如“翠云”而光亮美麗;繡衣異香四散,再次突出了女子的美麗。 詞的上闋純寫靜態,先敘人敘物,續而聲、色,俱幽雅動人。
下闋由靜態轉為動態:“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 詩人偷偷地溜進了虛掩門戶的內室,卻不小心觸動了嵌有珠寶裝飾物的門環,發出的響聲驚醒了夢中的“天臺女”。
此后的兩句將詞的意境升華到了頂點:“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慢”同“曼”,毛熙震《女冠子》云:“修娥慢臉,不語檀心一點。”
“慢臉”則形容了女子的美麗和氣韻。 這里的“天臺女”,必定是與詞人有著深厚感情的,她由被驚醒到“相看無限情”,不但不驚怒,反而是情韻悠悠,情思綿綿。
整首詞從審美的角度開始,以兩相愛悅的感情結尾;上闋是靜態的描寫,突出了女子的美麗可愛;下闋有洗練跳動的細節描寫,組合成生動豐富的情節,令人讀之覺氣韻悠長,絢爛美麗。
6. 宋詞 李煜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門簾外傳來雨聲潺潺,濃郁的春意又要凋殘。羅織的錦被受不住五更時的冷寒。只有迷夢中忘掉自身是羈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時的歡娛。
獨自一人在太陽下山時在高樓上倚靠欄桿遙望遠方,因為想到舊時擁有的無限江山,心中便會泛起無限傷感。離別它是容易的,再要見到它就很艱難。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紅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對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間。
注釋
此詞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等。唐人多用七言絕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為長短句。雙調,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減者),平韻,此調又由柳永、周邦彥演為長調《浪淘沙漫》,是別格。
潺潺:形容雨聲。
闌珊:衰殘。一作“將闌”。
羅衾(音qīn):綢被子。
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音shǎng):一會兒,片刻。一作“餉”(音xiǎng)
貪歡:指貪戀夢境中的歡樂。
憑欄:靠著欄桿。
江山:指南唐河山。
我最喜歡的一首。
7. 唐后主李煜為周女英寫的《菩薩蠻》時多大`
而后主李煜也對這個容貌猶勝妻子幾分的小姨子起了憐惜的心思。
李煜想方設法和小姨接近,細心呵護、嬌柔動人,李煜一見,又憐又愛,于是就寫下了那首偷情的詩詞《菩薩蠻》,不久就投入了姐夫的懷抱,不禁心生愛憐。病榻前,周女英與那個風流倜儻的姐夫第一次會面后,她的心上也就開始牽掛起她那個多才又多情的姐夫,兩人不敢明目張膽地來往,只有在夜深人靜之時才能偷偷地約會。
女英偷偷地溜出寢宮,怕被人發覺,還把金縷鞋脫下拎在手中,只穿襪子登上含元閣。李煜見了應該是22歲,李煜18歲的時候,遵父命娶了揚州的美女周娥皇為妻,亦稱后唐國母大周后。
可惜好景不長,娥皇作了4年的皇后,大獻殷勤,把情竇初開的女英勾引得芳心大動,難以自持,就生了重病。后主李煜憐及她想念家人的心病,便命大周后的妹妹周女英進宮探望她姐姐。
年僅14歲的女英正值豆蔻年華,天真爛漫。不過礙于雙方的身份。
8. 如何賞評李煜的《菩薩蠻》
上片寫女子演奏技巧之高,手法之優美,音韻之艷麗,情態之豐富。
據馬令《南唐書》記載,李煜曾獲得唐玄宗時大樂《霓裳羽衣曲》,由大周后“變易訛謬,頗去哇淫,擎手新聲,清越可聽”。另據《徐游傳》載:“昭惠后好音律,時出新聲。”
陸游《南唐書?昭惠后傳》記載:昭惠“嘗雪夜酣宴,舉杯請后主起舞。 后主日:汝能創為新聲則可矣。
后即命箋綴譜,喉無滯音,筆無停思,俄頃譜成,所謂《邀醉舞破》也。”由這些記載來看,南唐宮廷的音樂時時更新當是常事。
此處的新聲當是一個貌美而又通曉音樂的宮女所為。“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是極好的人物造型,達到了如見其人的藝術效果,使一個有著熱烈情懷的女子形象躍然讀者目前。
下片寫愛情的挫折,來了個轉折。前面所鋪墊而出的柔情蜜意至此由于種種原因未能盡歡盡興,從側面說明了兩人之間相見恨晚,春光苦短而相互依戀的心境。
這其實是先揚后抑的寫法,讓讀者以為愛情必然成功,誰知最后是“魂迷春雨中”。 沈際飛《草堂詩馀續集》評此詞“精切”,徐士俊《古今詞統》中也認為“后主詞率意都妙,即如衷素二字,出他人之口便村”。
這些評語都點中了此詞的一個特點,那就是描寫男歡女愛戀情大膽,但未失清雅,有一種清麗明艷的風致,尤其對形象的描繪和情思的表現上,時有傳神之筆,令人叫絕。所以說,此詞善于剪裁,工于表達,雖是艷情,卻并非淫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