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示醉酒的詩詞
關于喝酒的詩句
1、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將進酒》
2、沽酒聊自勞,開樽坐檐隙。主人奏絲桐,能使高興劇。——獨孤及《客舍月下對酒,醉后寄畢四耀》
3、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短歌行》
4、莫辭酒,此會固難同。請看女工機上帛,半作軍人旗上紅。——韓愈《贈張徐州莫辭酒》
5、酒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的《蘇幕遮》
6、黃金白壁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7、寒郊好天氣,勸酒莫辭頻。擾擾鐘陵市,無窮不醉人。——戴叔倫《勸陸三飲酒》
8、酒后高歌且放狂,門前閑事莫思量。猶嫌小戶長先醒,不得多時住醉鄉。——白居易《醉后》
9、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清明日對酒》
10、劫灰飛盡古今平。龍頭瀉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李賀《秦王飲酒》
11、雖可忘憂矣,其如作病何。淋漓滿襟袖,更發楚狂歌。——韓偓《答友人見寄酒》
12、離恨如旨酒,古今飲皆醉。只恐長江水,盡是兒女淚。——貫休《古離別》
13、把酒思閑事,春愁誰最深。乞錢羈客面,落第舉人心。——白居易《把酒思閑事二首》
14、古人不達酒不足,遺恨精靈傳此曲。寄言世上諸少年,平生且盡杯中醁。——崔國輔《對酒吟》
15、五十江城守,停杯一自思。頭仍未盡白,官亦不全卑。——白居易《對酒自勉》
16、莫怪近來都不飲,幾回因醉卻沾巾。誰料平生狂酒客,如今變作酒悲人。——白居易《答勸酒》
17、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18、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小雅·鹿鳴》
19、百事盡除去,唯余酒與詩。——白居易《對酒行吟贈同志》
20、嘗酒留閑客,行茶使小娃。殘杯勸不飲,留醉向誰家。——白居易《春盡勸客酒》
21、詩成斬將奇難敵,酒熟封侯快未如。——高駢《依韻奉酬李迪》
22、楚蘭不佩佩吳鉤,帶酒城頭別舊游。年事已多筋力在,試將弓箭到并州。——盧殷《長安親故》
23、一甕香醪新插芻,雙鬟小妓薄能謳。管弦漸好新教得,羅綺雖貧免外求。——白居易《嘗酒聽歌招客》
24、清酒既載,(馬辛)牡既備。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大雅·旱麓》
25、九轉靈丹那勝酒?五音清樂未如詩。——杜茍鶴《白發吟》
26、酒盞酌來須滿滿,花枝看即落紛紛。莫言三十是年少,百歲三分已一分。——白居易《花下自勸酒》
27、憑君滿酌酒,聽我醉中吟。客路如天遠,侯門似海深。——杜荀鶴《與友人對酒吟》
28、把酒仰問天,古今誰不死。所貴未死間,少憂多歡喜。——白居易《把酒》
2. “山簡醉酒”一詞出自哪里
“山簡醉酒”一詞源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山季倫為 荊州,時出酣揚。
人為之歌曰:‘山公時一醉,徑造高陽池。日暮倒載歸,酩 酊無所知。
復能乘駿馬,倒著白接罡。舉手問葛強,何如并州兒。
’高陽池在 襄陽,強是其愛將,并州人也。”此外,《晉書?山簡傳》記載山簡鎮守襄陽 時,“優游卒歲,唯酒是耽。
諸習氏,荊土豪族,有佳園池,簡每出嬉游, 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高陽池”。山簡嗜酒,一飲就醉,醉后常倒戴 頭巾騎在馬上,醉態可掏。
后世常用“醉倒山公”、“山公酩酊”、“山公 倒載”、“醉酒高陽”、“髙陽飲興”、“山簡醉”、“山翁醉”、“山公 馬”、“習池飲”、“醉習園”、“高陽池”等來詠醉飲,許多詩人都有詩提及山簡優游酒醉習家池的事。 如王維《漢江臨泛》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 翁。”
以山簡比喻襄陽當時地方官,自謂愿與山翁共飲。孟浩然《盧明府九日 峴山宴袁使君、張郎中、崔員外》:“叔子神如在,山公興未闌。”
這里用山 簡比擬參加酒宴的友人酒興正濃。李白《襄陽歌》:“旁人借問笑何事,笑殺 山公醉似泥。
”這里以山簡自比,描繪自己縱酒襄陽的醉態。許渾《陪王尚書 泛舟蓮池》:“客散山公醉,風髙月滿城。”
這里以山簡比王尚書,寫其游宴 盡興。韋莊《春暮》:“不學山公醉,將何自解頤? ”這里以學山公醉酒,表 達有意借酒澆愁的思緒。
3. 南宋詞的盛與衰表現在哪里
晚清詞人文廷式曾在《云起軒詞鈔序》中說過:“詞家至南宋而極盛, 亦至南宋而漸衰。”
詞發展到南宋可謂是達到了“極盛”的地步,極盛的表現首先是詞人的數量比北宋時多。根據《全宋詞》一書統計,在其時代可考的詞人中,北宋有227人,占全部詞人總量的26%,南宋有646人,占74%,南宋詞人約是北宋的3倍。
(統計數字來自周篤文的《宋詞》)從這個數字對比中,即可看出南宋的詞壇創作風氣要遠盛于北宋。其次是詞的“品種”增多。
在北 宋詞壇上,基本是“言情”詞的天下,到了蘇軾時期才出現了少量的另外“品種”的詞作。但由于南宋特殊的社會條件,詞壇上產生了更多“品種”的詞,如隱逸詞、傷感詞、愛國詞,且在傳統的婉約詞中,產生了剛、柔詞風“嫁接”后的“清空”的風雅詞等。
此外,北宋詞人作詞是業余的娛樂消遺,常常 就眼前景色抒寫內心中的情感。而南宋詞作卻越來越脫離音樂的羈絆,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成為文人的雅致文學。
南宋詞巧 見安排,匠心巧運,意內言外,值得閱讀者反復 咀嚼。且南宋詞走出了象牙塔,將目光投向更為 廣闊的社會現實,其思想內容要比北宋詞有所 拓展和深化,在抒發愛國感情方面,南宋詞的 成就是北宋詞所無法比擬的,正所謂是“國家 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便工”(趙翼《題遺 山詩》)。
同時,南宋詞也有“漸衰”的一面。在北宋 周邦彥詞中,由于過于強調詞的格律,從而導致 了詞“真情不足,技巧有余”。
而在主要是延續 周邦彥詞風的南宋婉約派的風雅詞作中,這種傾 向就更為嚴重,其詞作只是在重復抒寫別人早已 寫過很多遍的舊內容、老詞匯,而且只是在 “用典”等方面有所推陳出新而已。 此外, 在辛派愛國詞中有一些作品過分強調了抒寫 “胸中之事”而往往忽視了詞本身的藝術特 性,過分注重了“發泄”(指發泄詞人郁悶 之氣)的功能而常常忽略了詞“表現”(指 表現其“感情境界”)的技巧,從藝術性角 度來說,這也是詞漸衰的表現。
4. 求宋代女性涉酒詞~~~~
《風入松。
陳文卿酒邊偶賦》宋代。張炎 小窗晴碧飐簾波。
晝影舞飛梭。惜春休問花多少,柳成陰、春已無多。
金字初尋小扇,銖衣早試輕羅。 園林未肯受清和。
人醉牡丹坡。嘯歌且盡平生事,問東風、畢竟如何。
燕子尋常巷陌,酒邊莫唱西河。 (描寫宋代女性暮春時節,園林中宴飲享樂的) 《水調歌頭。
婦生朝李?y□同其女載酒為壽用韻謝之》宋代。魏了翁 曾向君王說,臣愿守嘉州。
風流別乘初屆,元在越王樓。湖上龜魚何事,橋上雁犀誰使,爭挽海山舟。
便遣舊姻婭,解后作斯游。 晚風清,初暑漲,暮云收。
公堂高會,恍疑仙女下羅浮。好是中郎有女,況是史君有婦,同對藕花洲。
擬把鶴山月,換卻鑒湖秋。 (描寫宋代女性與雅士泛舟宴飲的) 《水調歌頭。
余初入建府,觸官妓于馬上。后于酒邊,妓自言,故賦之》宋代。
劉辰翁 雨聲深院里,歌扇小樓中。當時飛燕馬上,妖艷為誰容。
嬌顫須扶未穩,腰?輕籠小駐,玉女最愁峰。掠鬢過車驟,回首意沖沖。
寶釵斜,云鬢亂,幾曾逢。誰知去三步遠,此痛與君同。
玉箸殘妝誰見,獺髓輕痕妙補,粉黛不須濃。重見為低訴,馀恨更匆匆。
(描寫宋代文人歡場酒色之雅好的) 。
5. 北宋詞比南宋詞優秀嗎
我覺得是北宋詞要優秀的,當然,我這么說也是按照我自己的比較方式來比較.我不拿總體來說,就單以個別來論,南宋的詞人名家中,有多少個的名氣是比得過北宋的名家的?南宋也就辛棄疾、陸游、張孝祥一些的比較出名了.這些人確實挺出名,但別忘了,北宋還有蘇東坡、柳永、歐陽修什么的呢!我個人認為,我上面所舉的六人中,蘇東坡應排在第一.如果是比名篇名句,那就更明顯了,先說南宋,南宋出名些的有:“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還有一些比如陸游的《釵頭鳳》、張孝詳的《六州歌頭》、更甚者有岳飛的《滿江紅》(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只是小弟才疏學淺,無法一一列舉),這些都是千古流傳的.然而我覺得,這些作品是夠好的了,但一跟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比起來,我卻有覺得《水調歌頭》勝出一籌.難道不是么?誰敢說這些詞中,流傳最廣的,不是《水調歌頭》?還有那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南宋的名句中,誰敢出其之右?我覺得都不用提柳永、宴殊他們那些、單單一個蘇東坡就足以壓死人了.當然,以上觀點,純屬個人俗見,我這是以名氣而論,確實是俗不可奈的.樓主還應該要有自己的見解,而別人的,只作參考便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