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哲理詩大全,哲理古詩,哲理古詩全集
【題目】題西林壁(蘇軾)【詩詞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足點、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題目】觀祈雨(唐 李約)【詩詞原文】 桑條無葉土生煙,蕭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耽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濰縣署中畫竹(清 鄭燮)【詩詞原文】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哲理】唯物主義認為,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但是人們對同一客觀事物進行思考,卻往往會形成不同的認識和結論.從人的主觀因素來說,主要是由于人們的立場不同,世界觀不同,知識構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詩中描述的祈雨場面就非常鮮明的告訴我們,在階級社會中,由于人們分屬于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階級立場,因而,他們對許多問題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徑庭.我們要正確地認識事物,首先必須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場上去看問題.【題目】琴詩(宋 蘇軾)【詩詞原文】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后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題目】戲為六絕句(之一) (唐 杜甫)【詩詞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哲理】(1)從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看,任何事物都是一個前后相繼的發展過程,離開了對歷史聯系的分析,我們不僅無法正確認識昨天的歷史,也無法正確認識今天的是未.割斷歷史、否認聯系,盲目的嗤笑傳統、否定前人,必然導致民族虛無主義.(2)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就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斷歷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對前人要采取歷史主義的態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標準去看待和衡量過去,更不能苛求古人.(3)用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的觀點看問題,一方面,要正確分析和區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與非、功與過、精華與糟粕等;另一方面,還要進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題目】八陣圖 (唐 杜甫)【詩詞原文】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減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哲理】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體和部分(全局和局部),兩者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首先,整體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某種條件下,關鍵的部分甚至能夠對全局和整體起決定性作用.諸葛亮多年苦心經營,巧妙布置八陣圖,都是為了一個全局性的戰略目標——“吞吳”,而劉備的報仇之舉則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標.辦事情只有從整體著眼,統籌全局,才能選擇最佳方案,以求實現最有目標.劉備意氣用事,僅從局部著眼,貿然發動進攻,結果不僅局部遭到失敗,而且還從根本上破壞了諸葛亮苦心籌劃的戰略大局,使“吞吳”大計泡影.這首詩以生動鮮明的歷史事實昭示后人:樹立全局觀念,局部服從全局是多么重要.【題目】觀書有感 (宋 朱熹)【詩詞原文】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哲理】以池塘為喻,說明了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萬事萬物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這種不間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斷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這種運動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沒有知識的不斷更新,不斷積累,一個人的學問也就回變成一潭死水,毫無生氣和進展了.治學之道如此,辦其他事情也是這樣.【題目】擬古 (明 錢宰)【詩詞原文】長江東流去,來者方不息.白日沒西山,晨光還奕奕.春花瘁復榮.秋草黃已碧.造化無停機,循環豈終極?人生天壤間,少壯須努力!【哲理】世界上萬事萬物在永不停息地運動、變化著.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因此,在少壯時,就必須努力拼搏,奮發進取.【題目】論詩 (清 趙翼)【詩詞原文】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哲理】說明事物是不斷發展的,每個時代都應創新、進步,不能因襲古人,不求進取.【題目】草 (唐 白居易)【詩詞原文】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哲理】說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
2. 宋詞中富有哲理的詩句是
1、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2、木棉枝上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3、
一、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三、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4、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5、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6、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這個是唐詩by劉禹錫。
人世如代謝,往來成古今。
這個也是唐詩by孟浩然
3. 蘊含哲理的古詩詞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四、哲理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4. 人生哲理詩詞歌賦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李白的 蜀道難 將進酒 都是寫出世精神的經典,非常適合用來忽悠那些愛出世的知識分子
杜甫的 春望(國破山河在)以及其他系列詩歌,則很容易用來忽悠那些具有愛國精神的知識分子
李商隱 柳永等人的情詩適合用來欺騙純情小姑娘。
實在太多了
建議樓主買本唐詩三百首、宋詞選翻著用
PS:其實這個詩詞歌賦別人都用老了。。。。。。如果樓主不是真的要穿越回古代的話,還是不要用這些好呢
5. 含有哲理的古詩詞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閑居無事可評論,一炷清香自得聞。
睡起有茶饑有飯,行看流水坐看云。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身心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一樹春風有兩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現前一段西來意,一片西飛一片東。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隴頭云。
歸來笑捻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金鴨香爐錦繡幃,笙歌叢里醉扶歸。
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佳人睡起懶梳頭,把得金釵插便休。
大抵還他肌骨好,不涂紅粉也風流。 二八佳人刺繡遲,紫荊花下囀黃鸝。
可憐無限傷春意,盡在停針不語時。鶯逢春暖歌聲歇,人遇平時笑臉開。
幾片落花隨水去,一聲長笛出云來。 靜聽涼飚繞洞溪,漸看秋色入沖微。
漁人撥破湘江月,樵父踏開松子歸。 西河師子九州聞,抖擻金毛眾獸賓。
哮吼一聲天地靜,五湖四海奉明君。枯木花開劫外春,倒騎玉象乘麒麟。
而今高隱千峰外,月皎風清好日辰。 萬象叢中獨露身,唯人自肯乃方親。
昔時謬向途中覓,今日看如火里冰。 落葉已隨流水去,春風未放百花舒。
青山面目依然在,盡日橫陳對落暉。煙暖土膏農事動,一犁新雨破春耕。
郊原渺渺青無際,野草閑花次第生。 勸君不用苦勞神,喚作平常轉不親。
冷淡全然沒滋味,一回舉起一回新。 青山門外白云飛,綠水溪邊引客歸。
莫怪坐來頻勸酒,自從別后見君稀。 兩岸蘆花一葉舟,涼風深夜月如鉤。
絲綸千尺慵拋放,歸到家山即便休。 世路風波不見君,一回見面一傷神。
水流花落知何處,洞口桃源別是春。幾回沾水又拖泥,年老心孤不自知。
游子不歸空悵望,一溪流水落花隨。一重山了一重云,行盡天涯轉苦辛。
驀紥歸來屋里坐,落花啼鳥一般春。風蕭蕭兮木葉飛,鴻雁不來音信稀。
還鄉一曲無人吹,令余拍手空遲疑。常居物外度清時,牛上橫將竹笛吹。
一曲自幽山自綠,此情不與白云知。冰雪佳人貌最奇,常將玉笛向人吹。
曲中無限花心動,獨許東君第一枝。去年別我龍沙岸,今日逢君楚水濱。
相別相逢兩無語,落花啼鳥又殘春。土面灰頭不染塵,華街柳巷樂天真。
金雞唱曉瓊樓夢,一樹華開浩劫春。金鱗透網欲吞舟,一向沖波逆水流。
卻被漁翁閑引釣,隨波逐浪漫悠悠。親到桃源景物幽,一壺明月湛如秋。
反思洞口春殘日,無數紅英逐水流。 碧波深處釣魚翁,拋鉺牽絲力已窮。
一棹清風明月下,不知身在水晶宮。 東街柳色拖煙翠,西巷桃華相映紅。
左顧右盼看不足,一時分付與春風。 山花如錦春長在,澗水如藍碧湛然。
信步白云深處去,須知別有洞中天。山花似錦水如藍,突出乾坤不露顏。
曾踏武陵溪畔路,洞中春色異人間。雨前不見花間葉,雨后渾無葉底花。
胡蝶紛紛過墻去,不知春色落誰家。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一拳拳倒黃鶴樓,一趯趯翻鸚鵡洲。
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臺花發后臺見,上界鐘聲下界聞。知心非心意非意,八風傷逼豈懷愁。
隨風東西無我所,獨脫逍遙不系舟。 云收空闊天如水,月載亙娥四海流。
慚愧牛郎癡愛叟,一心猶在鵲橋頭。雨洗淡紅桃萼嫩,風搖淺碧柳絲輕。
白云影里怪石露,綠水光中古木清。煩惱海中為雨露,無明山上作云雷。
鑊湯爐炭吹教滅,劍樹刀山喝使催。春深不放白牛閑,依舊隨群入亂山。
拽杷牽犁償宿債,尾巴再露與人看。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
風吹柳絮毛球走,雨打梨花蛺蝶飛。身世悠悠不系舟,得隨流處且隨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錢明日愁。斜風細雨到來時,我本無家何處歸。
仰看云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黃獨將看炊作飯,白牛今已牧來純。
镢頭活計時時用,物外家風處處親。劫火洞然宜煮茗,嵐風大作好乘涼。
四蛇同篋看他弄,二鼠侵藤不自量。月兔影沉云母地,海禽夢臥珊瑚枝。
端坐環中虛白處,縱經塵劫個難移。色見聲求也不妨,百花影里繡鴛鴦。
自從識得金針后,一任風吹滿袖香!散盡浮云落盡花,到頭明月是生涯。天垂六幕千山外,何處清風不舊家?聞見覺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鏡中觀。
霜天月落夜將半,誰共澄潭照影寒? 蚌含玄兔旨何深,體用明來絕古今。雪曲唱高和還寡,不知何處是知音?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言下忘言一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虛。空花哪得兼求果,陽焰如何更覓魚?僧家亦有芳春興,自是禪心無滯境。
君看池水湛然時,何曾不受花枝影?四大無主復如水,遇曲逢直無彼此。觸境但似水無心,在世縱橫有何事?。
6. 唐詩宋詞中有很多或飽含美好情感,或富有人生哲理的優美詩句
飽含美好情感的優美詩句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溫庭筠 (唐) -《望江南》
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 溫庭筠 (唐) - 《南歌子四首·其二》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 徐干 (魏晉) - 《室思·其三》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 李白 (唐) - 《秋風詞》
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 唐寅 (明) - 《一剪梅》
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 晏幾道 (宋) - 《鷓鴣天》
凄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 納蘭性德 (清) - 《虞美人》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 梁啟超 (清) - 《臺灣竹枝詞》
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 - 俞彥 (明) - 《長相思》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 柳永 (宋) - 《蝶戀花·柳永》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 徐再思 (元) - 《折桂令·春情》
富有人生哲理的優美詩句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揮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蜜蜂)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滿江紅》)
7. 哲理名言,現代詩歌或宋詞
哲理名言: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現代詩歌:
雨巷
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chì | chù)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的,
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飄過這個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pǐ)的籬墻,
走進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