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單的64個字古詩詞】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數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太常引》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2. 急求64字左右的詩詞
一、《殢人嬌·后亭梅花開有感》
作者:宋代李清照
1、全文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樓楚館,云閑水遠。清晝永,憑闌翠簾低卷。
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共、水流云斷。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直待西樓、數聲羌管。
2、翻譯
玉色的白梅花清瘦飄逸,淺紅色的梅中上品檀香梅相形之下顯得色澤濃艷,它們散發著襲人的香氣。白雪正在消融,那雪壓梅枝的美景已不見,真令人遺憾,沒想到賞梅又來晚了。
在長江之濱的楚地南天,錯落矗立著無數亭臺樓館,這里梅花競放,又是賞梅的好去處。仰望白云閑散依藍天而飄浮,俯視碧波漣漪逐江水而流逝。
清涼的白晝是這樣漫長,沉醉在陣陣梅香中的探梅人,憑倚著雕欄放眼遠望,信手卷弄著低垂著的翠綠色的帷簾。
充滿詩興豪情的文人雅士對酒自是高歌,面對著象征高雅氣節又令人心神陶醉的梅花,群情激動,縱情引吭,你唱我和,這歌聲充塞天地、嘹亮悠揚,上遏白云,下斷流水。
指點著眼前的梅樹:那南邊向陽枝頭上的花兒令人喜愛,可以攀折供插,需趁著它方開未殘,快多些采剪,或簪在鬢邊,或插放幾案,把梅的疏姿倩影和梅的寒香冷艷盡多的留在身邊;千萬不要等到花瓣殘落、隨風化泥的時刻再惆悵留連。
二、《漁家傲·秋思》
作者:宋代范仲淹
1、全文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2、翻譯
眼看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風光自然大不相同。頭頂的大雁又飛回南方衡陽去了,一點也沒有停留意思。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邊人思鄉的情緒。
黃昏時分,軍中號角催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里,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飲一杯濁酒,我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親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廢。遠方傳來羌笛的悠悠之聲,天氣寒冷,軍營里早已結滿寒霜。
夜深了,我還不能安睡,為操持軍計,我的須發都變白了。戍邊人思念親人,也久久難以成眠,多少次夢里流下眼淚。
三、《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作者:宋代柳永
1、全文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翻譯
我佇立在高樓上,細細春風迎面吹來,極目遠望,不盡的愁思,黯黯然彌漫天際。夕陽斜照,草色蒙蒙,誰能理解我默默憑倚欄桿的心意?
本想盡情放縱喝個一醉方休。當在歌聲中舉起酒杯時,才感到勉強求樂反而毫無興味。我日漸消瘦也不覺得懊悔,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四、《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作者:唐代杜甫
1、全文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2、翻譯
劍門外忽傳收復薊北的消息,初聞此事分外歡喜淚灑衣衫。
回頭看妻兒的愁云頓時消散,隨便地收拾起詩書欣喜若狂。
日頭照耀放聲高歌痛飲美酒,明媚春光陪伴著我返回故鄉。
快快動身起程巴峽穿過巫峽,我穿過了襄陽后又直奔洛陽。
五、《春雨》
作者:唐代李商隱
1、全文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2、翻譯
初春我身披白色便服躺在床上,眼前寥落的景象令我萬分感傷。
你住過的紅樓在雨中更加凄涼,我默然歸去任珠簾在風中擺動。
在遠路奔波卻已暮春令人感傷,只有在殘宵夢中才能與你相見。
我的一片癡情卻無法傳遞給你,春陰云彌漫大雁正在為我傳書。
3. 有64字的詞的詞牌名
詞牌名的來歷漁歌子:又名《漁父》。
唐教坊曲名,詞調由張志和創制。瀟湘神:又名《瀟湘曲》。
唐代瀟湘地帶祭祀湘妃的神曲。長相思:調名取自南朝樂府“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謝秋娘》,李德裕為亡妓謝秋娘作,因白居易詞中有“能不憶江南”,而改名《憶江南》,又名《夢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謁金門: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辭有“得謁金門朝帝廷”句,疑為此詞調本意。
蒼梧謠:通稱《十六字令》。如夢令:后唐莊宗李存勖創制,因詞中有“如夢,如夢”而定名。
青玉案:調名出自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八聲甘州:依唐邊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韻,故名八聲。
念奴嬌:念奴,唐天寶年間著名歌妓,曲名本此。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萬斯年》,因皇甫松詞有《懊惱天仙應有以》句而改名。
水調歌頭:唐大曲有《水調歌》,是隋煬帝開鑿汴河時所作,此調是截取其開頭一段另制的新曲。菩薩蠻: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
據記載,唐宣宗時,女蠻國入貢,其人高髻金冠,瓔珞被體,故稱菩薩蠻隊,樂工因作《菩薩蠻曲》。釵頭鳳:取無名氏《擷芳詞》“可憐孤似釵頭鳳”為調名。
西江月:調名取自李白《蘇臺覽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臨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詠湘靈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張衡《南都賦》“坐南歌兮起鄭舞”。一剪梅:因周邦彥詞“一剪梅花萬樣嬌”而定名。
水龍吟:調名取自李白詩句“笛奏水龍吟”。沁園春:沁園本為漢代沁水公主園林,唐詩人用以代稱公主園。
蝶戀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簡文帝詩句“翻階峽蝶戀花情”,又名“鵲踏枝”“鳳棲梧”。破陣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陣樂》。
4. 61或66個字的古詩詞 不含標點
宋詞三首(66字)
錦纏道 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睹園林萬花如繡。海棠經雨胭脂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春,恣歌攜手。醉醺醺尚尋芳酒。問牧童遙指孤村,道杏花深處,那里人家有。
錦纏道 馬子嚴
雨過園林,觸處落紅凝綠。正桑葉、齊如沃。嬌羞只恐人偷目。背立墻陰,慢展纖纖玉。
聽鳩啼幾聲,耳邊相促。念蠶饑、四眠初熟。勸路旁、立馬莫踟躇,是那里唱道秋胡曲。
謝池春 陸游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
陣云高、狼煙夜舉。
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來誤。
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
漫悲歌、傷懷吊古。
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
嘆流年又成虛度妒!
5. 四年級古詩66個字
1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2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十課古詩兩首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2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