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么要讓孩子讀唐詩宋詞
其實答案很簡單,第一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考試,尤其將來的高考。 著名的中國古典文學家說過:“中國傳統的教育方法是合乎人的自然成長階段的。小孩子實際上不需要多講,應該利用他們記憶力強的優勢,讓他們多背誦。好的作品,有很豐富的內涵,等到將來理解力提高以后,這些早年記憶的內容就會被調動出來,如同智慧庫,為孩子一生提供不盡的資源”。 會詩詞的人,有內涵和格調,特別美好。所以,陪孩子們讀一讀詩詞吧。
從2017年9月份開始,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將統一采用全新的“部編本”(由教育部直接編寫),語文教材“有限的多樣化時代”告終。據媒體報道:此次“編本”教材,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1到6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加了55篇(一年級就有古詩),增幅高達80%;總計124篇,占到了全部課文的30%。初中3個年級,古詩/文總篇數也提升至124篇,占到了全部課文的51.7%。所以說,得古詩文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考試。
除此以外,從小讀唐詩宋詞的好處就是:看到美景時,其他人只會說‘臥槽牛*’,然后拍照發朋友圈時,你卻因為心中淌過那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感動到熱淚盈眶。
2. 幼兒唱讀唐詩有何作用
唐詩是中國古代文化最璀璨的明珠.流傳到今天有1000多年歷史,人們依然傳誦它,贊美它.許多父母學把唐詩作為家庭啟蒙教育的教材。
唐詩中的律詩﹑絕句,短小7a64e59b9ee7ad9431333361323633精悍,而且合轍押韻,瑯瑯上口.通過背誦唐詩,可以使兒童從小就受到中華文化的熏陶.并以下好處:
一﹑可以鍛煉兒童的記憶力.唐詩有些篇章與兒歌相似,孩子記憶能力好,很容易背會.一般兒歌,藝術性差;唐詩中不少篇章,藝術性﹑思想意境均佳.常背一點唐詩,有助于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二﹑可以使孩子受到美感的熏陶.唐詩中有不少篇章都寫得很美,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再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等詩句,都寫得富于詩情畫意,多讓孩子讀一讀,背一背,可以受到美的陶冶,有利于身心健康
三﹑可以為孩子將來學習漢語打下基礎.詩歌中,既有不少兒童不認識的字,又有許多語法現象,學齡前階段背些詩歌,可以使兒童提前接觸漢語知識.不少人文學修養好,都與他們從小接觸過唐詩有關.
四﹑可以使孩子了解一些歷史知識.唐詩是古代的文化,在給孩子講解唐詩時,可以隨著講解,使孩子自然而然地學習一些歷史知識.這比單純地講歷史,更容易受到兒童歡迎。
有的家長會擔心,有些詩句,孩子是聽不懂的.其實,不懂也不要緊的.有位教育家講得有道理,對孩子們來說,不大懂的東西可能就像塊冰,孩子吞進肚里后,自己會化的.不過,花的時間有長有短.總的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詩的理解越來越深.這與讓學生死記硬背課就不一樣:它對孩子無思想壓力,其目的是利用兒童良好的記憶潛力,使之不致浪費.
根據以往的經驗,兒童背誦唐詩最好采取如下措施:
一﹑剛開始可選背淺顯易懂的﹑短小的絕句.這樣容易引起兒童興趣.
二﹑最好讓孩子看著文字先念給他聽,即使不認識字,也可以讓他有一個什么叫字﹑什么叫詩的概念.個別簡單的漢字,可以教給他.
三﹑準備一個小本本,最好背一首,抄一首,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可以鼓勵孩子再接再厲.
四﹑如果孩子讀了小學,學會了漢語拼音,可以買一本帶漢語拼音的詩歌讀本來背.這樣做一舉多得,既可以復習漢語拼音,又可以掃除背詩時不認識的"攔路虎"。
五﹑難懂的地方,給以簡單扼要的解釋.
3. 為什么孩子一定要讀唐詩宋詞
首先唐詩宋詞中有很多歷史典故的,你也不想和別人說話的時候連別人說的什么都聽不懂吧。
其次讀過這些和沒有讀過的人說話水準是不一樣的。最后唐詩宋詞篇幅小,內容豐富,多讀一點可以為以后讀古文打底子(反正不學漢語言文學或者歷史之類的不用讀多精,知道每個字的意思就是了),多讀古文就可以多了解歷史,多了解歷史就可以借鑒一些別人的經驗多受點啟發從而為人處世少走點彎路。
當然,還有不可避免的原因——高考orz。
什么繼承我國我民族傳統文化的就不說了。擺在這里你覺得虛我也覺得虛。
.畢竟學的也沒多好是吧>_ 評論0 0 0。
4. 為什么孩子要讀唐詩宋詞
藝術首先需要感知,幼兒學古詩并不重在理解,古詩詞平仄押韻,韻律感非常好,良好的感知自然會慢慢形成“理解”.覺得古典詩詞陌生難懂,這是大人的事,孩子則沒有這種疏離感.兒歌可以教孩子一些,但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無法取代古詩.每個人的學習時間都非常有限,我們應該把最好的東西教給孩子.如果家長拿出讀兒歌的輕松和愉快來教孩子讀古詩,孩子是感受不到這兩種文字在愉悅感和美感上的差別的.
另外,兒童時期是記憶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閱讀和背誦的東西,真正會刻進腦子里,內化為自己的智慧財富.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童年時代的背誦,不要讓孩子把時間浪費在一些平庸之作上.以唐宋詩詞為主的古典詩歌,我覺得它值得一個人從小背到老.
人們因為古詩“難懂”產生的另一個錯誤想法是,教孩子學古詩時,要盡可能給他講解,把每一句都“翻譯”成“白話”.事實是,學古詩要防止的,恰是“過度解釋”.其原因,一是基于對兒童領悟力的信任;二是詩文中的意境美與文字美重在體會,它們原本就是無須解釋的,一解釋就是對想象力的束縛,就是對語言美的破壞.
在孩子兩三歲前,讀詩不用解釋,只要把讀詩當作唱歌,體會其中的韻律感就行.到孩子四五歲,懂些事情時,再加進“講解”.但這講解一定要簡單,簡要地說一下這首詩的意思,同時把影響到理解的一些詞解釋一下就行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幼兒讀唐詩宋詞有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