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詞名句都有哪些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蝶戀花》??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望處雨收云斷,憑欄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
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音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柳永《玉胡蝶》??漏箭移,稍覺輕寒,漸嗚咽、畫角數聲殘。對閑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
柳永《戚氏》??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晏幾道《阮郎歸》??春日游,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昔日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拼今生、對花對酒,為伊落淚。
(周邦彥《解連環》)??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周邦彥《蝶戀花》)??兩地離愁,一尊芳酒凄涼,危闌倚遍。
蔡伸《蘇武慢》??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周紫芝《鷓鴣天》??柳鎖鶯魂,花翻蝶夢,自知愁染潘郎。
輕衫未攬,猶將淚點偷藏。忘前事,怯流光。
早春窺、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開半面,情滿徐妝。
史達祖《夜合花》??可惜東風,將恨與閑花俱謝。史達祖《三姝媚》??少年自負凌云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
劉克莊《賀新郎》??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劉克莊《木蘭花》??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盧祖皋《江城子》??離腸未語先斷,算猶有憑高望眼。
更那堪衰草連天,飛梅弄晚。盧祖皋《宴清都》??生怕倚闌干,閣下溪聲閣外山。
惟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還。潘方《南鄉子》??故人樓上,憑誰指與,芳草斜陽?吳文英《夜合花》??門隔花深舊夢游,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于秋。吳文英《浣溪沙》??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欲共柳花低訴。
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黃孝邁《湘春夜月》??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
黃公紹《青玉案》??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周密《高陽臺》??天涯倦旅,此時心事良苦。
只愁重灑西州淚,問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天寒,猶倚梅花那樹。張炎《月下笛》??相思一夜窗前夢,奈個人、水隔天涯。
但凄然,滿樹幽香,滿地橫斜。……如今處處生芳草,縱憑高不見天涯。
更消他,幾度東風,幾度飛花。王沂孫《高陽臺》??……生怕離別懷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剛難留。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晏殊《木蘭花》??數千年勝跡,曠世傳來。看鳳凰孤嶼,鸚鵡芳洲,黃鶴漁磯,晴川杰閣,好個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殘山!極目古今愁,是何時崔顥題詩,青蓮擱筆; 一萬里長江,幾人淘盡?望漢口夕陽,洞庭遠漲,瀟湘夜雨,云夢朝霞,許多酒興風情,盡留下蒼煙晚照!放懷天地窄,都付與笛聲縹緲,鶴影蹁躚。
李聯芳《黃鶴樓聯》??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劉長卿??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黃鶴樓》??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消魂,灑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
倚枕釵橫鬃亂。蘇軾《洞仙歌》??夜闌風靜彀紋平,少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蘇軾《臨江仙》??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秦觀《八六子》??消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漫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秦觀《滿庭芳》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秦觀《浣溪沙》??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云魂。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趙令時《清平樂》??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辛棄疾《水龍吟》??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否?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劉過《唐多令》????櫻花凋零離人淚,梅雨落盡孤客愁,一城春水向東流。
《浣溪沙》??江流千古鶴猶在,濤聲依舊花滿樓,幽夢無痕水悠悠。《浣溪沙》。
2. 名人名句以及事例
.蘇軾:吟詩赴宴
蘇軾二十歲的時候,到京師去科考。有六個自負的舉人看不起他,決定備下酒菜請蘇軾赴宴打算戲弄他。蘇軾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動筷子,一舉人提議行酒令,酒令內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這樣就能獨吃一盤菜。其余五人轟聲叫好。“我先來。”年紀較長的說:“姜子牙渭水釣魚!”說完捧走了一盤魚。“秦叔寶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的端走了馬肉。“蘇子卿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張翼德涿縣賣肉!”第四個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過來。“關云長荊州刮骨!”第五個迫不及待的搶走了骨頭。“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樣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個舉人興高采烈的正準備邊吃邊嘲笑蘇軾時,蘇軾卻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國!”說完把六盤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諸位兄臺請啊!”六舉人呆若木雞。
名句:
1 春江水暖鴨先知
2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范仲淹 范仲淹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他工于詩詞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內容,文辭秀美,氣度豁達。他的《岳陽樓記》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后天下人之樂而樂」兩句,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
名句: 1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2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李清照:名句:1.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2.莫道不銷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3.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4.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5.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事跡請搜索“李清照的十一大豪放事跡”
花了我蠻多時間
3. 求押韻的描寫愛情的短句、清詞、宋詞、詩句.先舉個例子吧1.愁斷腸千
我暗戀一個女生,經常在我所在的班級眺望她,所以寫下過這樣一條微博:校服,裙擺,我看不見你的留海.走廊,窗臺,你步蓮依舊不改.可曾知道,你是我旋律的主宰?這一首是寫霸王別姬的: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這首是高二的時候寫的,也是寫一個女生的,見笑了,翠流蘇,菩提樹,萬卷書行萬里路,難為伊人駐.西經途,一年護,來年梨花雨霧,誰為朱顏眷顧?一個女生回復這首詞寫到:男人鎖眉為紅塵,空負了似錦前程.這首是寫學習的,好像沒什么關系,不過個人比較滿意,所以放上來:合眼郁結于心,上遠山,皺波橫.習習西風亂衣,疏光陰,卷須臾,鳳凰涅盤,可待新生?這是寫納蘭容若的一首歌的歌詞,本人很喜歡!如下:花 指間繞 冷雨又一宵 覺來芳菲已凋 頹敗枝梢這首是睡不著的時候寫的:燈帳光灑南窗臺,晚風牽雨入夢來.手執一曲云虛詞,誰在心中獨徘徊就這么多啦 樓主喜歡的話采納我呀。
4. 宋詞當中最著名的句子有哪些
宋詞中著名的句子有:01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辛棄疾《水龍吟》02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蘇軾《江城子》03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是如雨。
—辛棄疾《青玉案 元夕》04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黃庭堅《清平樂》05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06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飛《滿江紅》07舊日堂前燕,和煙雨,又雙飛。人自老,春長好,夢佳期。
——韓元吉《六州歌頭》09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歐陽修《蝶戀花》10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岳飛《滿江紅》11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柳永《蝶戀花》12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江城子》13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晏殊《木蘭花》14算好春長在,好花長見,原只是,人憔悴。——程 垓《水龍吟》15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16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辛棄疾《永遇樂》17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18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范仲淹《蘇幕遮》19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晏殊《清平樂》20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雨霖鈴》2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算子》2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蘇軾《水調歌頭》23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24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歐陽修《木蘭花》25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范仲淹《蘇幕遮》26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永遇樂》27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
—劉克莊《賀新郎》28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晏幾道《臨江仙》29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張先《千秋歲》30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31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蘇軾《水調歌頭》32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者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33寂寞憑高念遠,向南樓、一聲歸雁。
—陳亮《水龍吟》34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秦觀《木蘭花》35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柳永《雨霖鈴》36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37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李之儀《卜算子》38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李清照《聲聲慢》39閑愁最苦,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辛棄疾《辛棄疾》40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
5. 求古詩、宋詞名句
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3、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5、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6、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7、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8、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9、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10、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名言警句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
(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管子》)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呂氏春秋》) 差以毫厘,謬以千里。(《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 吃一塹,長一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D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
(劉勰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三國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E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F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
(《禮記》)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G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H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古詩詩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趙翼)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蘇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
(孟郊)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龔自珍)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 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L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晏殊)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M 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劉禹錫)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舊唐書) N 濃綠萬枝紅。
6. 宋詞中的故事
一)戴復古夫妻的訣別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四載:戴石屏先生復古未遇時,流寓江右武寧,有富翁愛其才,以女妻之。
居二三年,忽欲作歸計,妻問其故,告以曾娶。妻白之父,父怒,妻宛曲解釋。
盡以奩具贈夫,仍餞以詞云(名《祝英臺近》)。夫既別,遂赴水死。
可謂賢烈也矣!” 戴復古妻的訣別詞《祝英臺近》這樣寫道: 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 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
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 如何訴。
便教緣盡今生,此身已輕許。 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
后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把杯酒,澆奴墳土。 詞中的女主人公已隱約透露出了準備為情赴死的決心。
可其善良、寬容、堅貞、剛烈的心意并沒有讓朝三暮四的戴復古心生留意,戴復古還是絕情地走了。 十年之后,戴復古滿懷對亡妻的懷念與歉疚,在妻子的墳前寫下了《木蘭花慢》一首: 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
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 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
記得同題粉壁,而今壁破無蹤。 蘭皋新漲綠溶溶。
流恨落花紅。 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
相思謾然自苦,算云煙,過眼總成空。 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
春衫雖破依舊暖,飛鴻成雙人自寒。戴復古對亡妻的懷念,雖是真摯的,但相比于其妻的摯情卻是無力而蒼白的。
十年之后,天人永隔,戴君雖在內疚之中悔恨不已,但卻輕謂‘一點閑愁’以概之,聽起來總讓人感覺他更像一個不負責任的浪蕩公子,即便不是虛情假意的表白,與其妻的作為相比也差出天壤之別。 (二)李之問再娶聶勝瓊 《青泥蓮花記》載:李之問儀曹解長安幕,詣京師改秩。
都下聶勝瓊,名倡也,質性慧黠,公見而喜之。李將行,勝瓊送別,餞行于蓮花樓,唱一詞,末句曰‘無計留春住,奈何無計隨君去’。
李復留經月,為細君督歸甚切,遂飲別。不旬日,聶作一詞以寄李云云,蓋寓調《鷓鴣天》也。
之問在中路得之,藏于篋間,抵家為其妻所得。因問之,具以實告。
妻喜其語句清健,遂出妝奩資夫取歸。瓊至,即棄冠櫛,損其妝飾,委曲以事主母,終身和悅,無少間焉。
這首《鷓鴣天》寄李之問寫到: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陽關》后,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
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詞寫得清麗幽婉,也難怪李之問妻被其清健的語句所感動,出妝奩資夫取歸”之。
讓聶勝瓊這個歌妓身份的下層女人,有了一個意料之外的美滿的感情歸宿。看來不獨男人喜愛才女,就連女人自己也能被真正的才女所折服啊! (三)施酒監與樂婉的來生緣 明陳耀文《花草粹編》卷二,引宋楊湜《古今詞話》(原書已佚)云:杭妓樂婉與施酒監善,施嘗贈以詞云: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
識盡千千萬萬人,終不似,伊家好。 別你登長道,轉更添煩惱。
樓外朱樓獨倚欄,滿目圍芳草。 樂婉以《卜算子》答施: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
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 要見無因見,拼了終難拼。
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愿。 一位風塵女子,至性真情,豪爽灑脫。
以拼了之情,道出相思之深,相愛之切。卻終究不得不屈從于無奈的殘酷現實,只待重結來生之緣。
施君得此紅顏知己,雖遺憾不能永結連理,卻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四)朱淑真的夢中情人 朱淑真的感情經歷極為不幸,作為一位女詞人,她有多情而敏感的內心世界,也有心儀的夢中情人,但她卻不能違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得不嫁給一個庸俗之徒,過著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相思歲月。
她只有在《清平樂》詞中追憶自己曾經的戀人,和短暫甜美的愛情生活體驗: 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 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 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汝臺。
全詞通俗明白,艷而不褻,全賴女詞人大膽率真的表白。了解了她痛苦的一生,反襯出這乍現即逝的歡樂時光,有誰還能以假道學家們的嘴臉抵之為有失婦德”呢! (五)金定和劉翠翠的詩詞姻緣 宋朝末年,淮安才子金定和劉翠翠家住比鄰。
二人既是同窗好友又是年齡相同。彼此朝夕伴讀,青梅竹馬,漸生情愫。
一日,金定贈劉翠翠情詩一首: 十二欄桿七寶臺,春風隨處艷陽開。 東園桃李西園柳,何不移來一處栽。
劉翠翠和詩一首: 平生每恨祝英臺,懷抱何為不早開。 我愿東君勤用意,早移花木向陽栽。
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新婚之夜,劉翠翠于枕畔有感而作《臨江仙》一首: 曾向書窗同筆硯,故人今作新人。
洞房花燭十分春,汗沾蝴蝶粉,身惹席香塵。 尤雨殢云混未慣,枕邊眉鬢羞顰。
輕憐痛惜莫辭頻,愿郎從此始,日近日相親。 金定步原韻答和《臨江仙》一首: 記得書齋同筆硯,親人不是他人。
扁舟來訪武陵春,仙居臨紫府,人世隔紅塵。 海誓山盟心已許,幾番淺笑深顰。
向人猶自語頻頻,意中無別意,親外有誰親! 看了二人的詩詞答和,不能不讓人羨慕金定和劉翠翠的美滿婚姻和柔情蜜意。
7. 蘇軾的詩詞名言故事
佛心一次蘇東坡問佛印禪師:“禪師你看我象什么?” 佛印禪師說:“你象佛。”
蘇東坡心中歡喜,又問禪師:“禪師怎么不問我看你象什么?” 禪師不答。 蘇東坡說:“禪師你問我你象什么。”
佛印禪師滿其愿,說道:“你看我象什么?” 蘇東坡說:“我看你象狗屎。” 回到家中,蘇東坡洋洋自得,對蘇小妹說:“小妹,今天我把佛印禪師贏了,你想不想聽聽?” 蘇小妹問到“你怎么贏佛印禪師的?” 蘇東坡說“你想聽聽嗎?聽我講給你。
……” 蘇小妹聽后,說道:“佛印禪師沒輸,你輸了。” 蘇東坡不解,蘇小妹說:“佛印禪師以佛心看人,看你象佛;你以狗屎心看人,所以……” 針鋒相對蘇東坡被貶黃州后,一居數年。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正舉杯暢飲間,蘇東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語。
佛印順勢望去,只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頓有所悟,隨將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扇子拋入水中。兩人面面相覷,不禁大笑起來。
原來,這是一副啞聯。蘇東坡的上聯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聯是:水流東坡尸(東坡詩)。 旁敲側擊一日中午,蘇東坡去拜訪佛印。
佛印正忙著做菜,剛把煮好的魚端上桌,就聽到小和尚稟報:東坡居士來訪。佛印怕把吃魚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魚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門迎接客人。
兩人同至禪房喝茶,蘇東坡喝茶時,聞到陣陣魚香,又見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數了。因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種打擊樂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著,必有蹊蹺。
佛印說:“居士今日光臨,不知有何見教?”蘇東坡有意開老和尚玩笑,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說:“在下今日遇到一難題,特來向長老請教。”佛印連忙雙手合十說:“阿彌陀佛,豈敢,豈敢。”
蘇東坡笑了笑說:“今日友人出了一對聯,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在下一時對不出下聯,望長老賜教。”
佛印不知是計,脫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今日怎麼這健忘,這是一副老對聯,下聯是:積善人家慶有馀。”蘇東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長老明示磬(慶)有魚(余),就請讓我就來大飽口福吧!”反唇相譏相傳,蘇東坡一次與王安石同行,偶見一房子根基已動,一面墻向東傾斜。
王安石出上句以戲東坡:“此墻東坡斜矣!”蘇東坡仰頭大笑,即吟下聯反譏王安石:“是置安石過也!”嵌名為巧,雙關尤妙。暗助新郎 秦少游娶蘇小妹時,被一難再難,及至新房門口,蘇小妹再出一聯:閉門推出窗前月。
秦觀思索良久不得下聯,蘇東坡有心相幫,在遠處拾一石子遠遠丟進湖中,秦少游受到啟發,沖口而出:投石沖開水底天。學無止境蘇軾年少時,天資聰穎,他廣泛閱讀詩書,博通經史,又長于作文,因而受到人們的贊賞,自矜之情亦隨之而萌。
一日,蘇軾于門前手書一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盡”與“遍”對,活畫出蘇軾當時的自傲之心。
沒料到,幾天之后,一鶴發童顏老者專程來蘇宅向蘇軾“求教”,他請蘇軾認一認他帶來的書。蘇軾滿不在乎,接過一看,心中頓時發怔,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識;心高氣傲的蘇軾亦不免為之汗顏,只好連連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飄然而去。
蘇軾羞愧難當,跑到門前,在那副對聯上各添上兩字,境界為之一新,鄉鄰皆刮目:“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寺態炎涼蘇東坡游莫干山時到一寺中小坐。
寺中主持和尚見來了個陌生人,就淡談地說:“坐。”又對小和尚喊:“茶。”
兩人落坐交談后,主持和尚發現對方脫口珠璣,料想此人不凡,就請客人進廂房敘談。入室后,主持和尚客氣地說;“請坐!”又叫小和尚:“敬茶!”再一打聽,方知來者是赫赫有名的蘇東坡,主持和尚連忙作揖打恭地引他進客廳,連聲地說:“請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蘇東坡臨走時,主持和尚請他題副對聯。
蘇東坡胸有成竹,含笑揮毫,頃刻書就: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一盞明燈 一天,蘇東坡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游玩,見小路上有個用三塊石頭壘起的“磊橋”。蘇東坡用腳踢了一下石橋,同聲吟出一句上聯:踢破磊橋三塊石他回頭看看秦少游,要他對出下聯。
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沒對出下聯,回到家里悶悶不樂。蘇小妹看丈夫一臉不悅之色,只道是出了什么事,一問才知是為了一句對聯。
她二話沒說,就在一張紙上寫了個“出”字,同時用剪刀剪成兩段。秦少游頓時大悟,道出下聯:剪斷出字兩重山注:上篇標題“寺態炎涼”,冷笑一聲自以為不壞。
這一篇的標題“一盞明燈”,是指秦少游不點不明,不過點了以后還是很明白的。一笑。
敷衍豪門據說,蘇小妹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選婿。當時消息一傳出,呈文求婚者不計其數。
其中有一豪門公子叫方若虛,他對小妹傾慕已久,聞訊后連忙應選。他呈上得意詩文若干篇,誰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筆在上面批了一聯:筆底才華少,胸中韜略無。
蘇東坡看到小妹的對聯,可急壞了。方府豪門是得罪不起的,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聯語后面各添一個字,把對聯改成:筆底才華少有,胸中韜略無窮。
方若虛讀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見蘇小妹以表衷腸。蘇東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