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細水長流的愛情”的古詩有哪些
1. 《鵲橋仙》
北宋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留別妻》
漢 蘇武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3.
《南歌子詞二首》
唐 溫庭筠
一尺深紅勝曲塵,天生舊物不如新。
合歡桃核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新雁過妝樓》
南宋 吳文英
閬苑高寒。金樞動、冰宮桂樹年年。翦秋一半,難破萬戶連環。織錦相思樓影下,鈿釵暗約小簾間。共無眠。素娥慣得,西墜闌干。
誰知壺中自樂,正醉圍夜玉,淺斗嬋娟。雁風自勁,云氣不上涼天。紅牙潤沾素手,聽一曲清歌雙霧鬟。徐郎老,恨斷腸聲在,離鏡孤鸞。
2. 寫水的宋詞有哪些
長相思
[林逋]
吳山青,越山青,
兩岸青山相送迎。
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
羅帶同心結未成。
江頭潮已平。
鷓鴣天
[謝逸]
桐葉成陰拂畫檐。
清風涼處卷疏簾。
紅綃舞袖縈腰柳,
碧玉眉心媚臉蓮。
愁滿眼,水連天。
香箋小字倩誰傳。
梅黃楚岸垂垂雨,
草碧吳江淡淡煙。
小算子
[李之議]
我住長江頭,
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
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
此恨何時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負相思意。
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
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
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少年游
[周邦彥]
并刀如水,
吳鹽勝雪,
纖手破新橙。
錦幄初溫,
獸香不斷,
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
向誰行宿,
城上已三更。
馬滑霜濃,
不如休去,
直是少人行。
夢江南
[溫庭筠]
千萬恨,
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風空落眼前花。
搖曳碧云斜。
蘇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
黃葉地,
秋色連波,
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3. 形容時光飛逝的宋詞有哪些
次韻林圣予《惜春》
晁補之
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幽葩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算春長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間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輕孤、芳醪經口。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最樽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賞析】
此詞為惜春抒懷之作。上片惜春。“問春”二句寫春天挾風帶雨匆匆而過,而“何苦”二字卻透出一種對春天風雨“馳驟”的責問,埋怨其徒勞自苦,言外已露人之“惜春”,關鍵并非在春去匆匆。繼以芳花易凋渲染,又以垂柳差久旁襯。“算春”一轉說春愁不在春光自身。下片抒懷。正因為人不悟物理現象而多愁善感,遂鬧得“春恨十常八九”,真是春本無愁人自愁。“那知”三句,再為春光開脫,由青春到老成如“桃花結子”,出于自然。以下暗承愁出人間意脈,與人生世事扭結,將“惜春”歸攏到嘆老,從而傾吐出功業難就,歲月遲暮之感。全章在惜春中注入身世愁緒,融入人生哲思,與一般惜春詞不同。點明人情勝過物理,難逃人生愁恨的主旨,深邃而婉曲。 !謝謝
4. 求描寫荒涼的唐詩宋詞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簡析】在路上遇見回京的使者,請他捎句話給家人不要掛念,這是人之常情,但通過詩人表達出來就深了一層,結句尤讓人覺得似含有無數悲辛。
* 隴西行 作者: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簡析】這首詩是對戰爭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訴,人人讀了都感到沉痛! * 登幽州臺歌 作者: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注】幽州臺:又稱燕臺,史傳為燕昭王為招攬人才所筑的黃金臺,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縣。 【簡析】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反叛,武則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軍討伐,陳子昂隨軍參謀,到了東北邊地。
武攸宜根本不懂軍事,陳子昂進諫,不僅沒被采納,反而被貶斥,因此登幽州臺抒發失意的感慨。全詩以廣闊的胸襟,慷慨悲涼的情調,感時傷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飾,其立意、氣勢和思想、感情,千百年來一直引起人們強烈的共鳴。
* 關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注】關山月:樂府《橫吹曲》調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東有白登山。
漢高祖劉邦曾親率大軍與匈奴交戰,被困七日。 【簡析】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風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層轉入戍卒與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
開頭的描繪都是為后面作渲染和鋪墊,而側重寫望月引起的情思。 * 夜上受降城聞笛 作者: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注】受降城: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
但此詩的受降城所在地說法不一。回樂:縣名,故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
回樂峰:回樂縣附近的山峰。 【簡析】這首七絕是歷來傳誦的名篇。
霜月、蘆笛、鄉思,構成一幅思鄉圖,意境感人。 * 出塞 作者: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樂府《橫吹曲》舊題。
龍城: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詩選》作盧城。龍城也就是盧龍城。
龍城飛將:指西漢時名將李廣。《漢書??李廣傳》載:李廣為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戰,匈奴稱之為“漢之飛將軍”右北平唐時改為平州,治所在盧龍,即今河北省盧龍縣。
陰山:西起河套,東抵小興安嶺,橫跨今內蒙古自治區,漢代為北方天然屏障。 【簡析】詩人抓住月照關塞的典型環境,極其概括地從秦漢時代的邊境戰爭寫到唐代,又借對歷史上的名將的懷念,表現自己對朝廷不能平定邊患的不滿。
全詩音韻鏗鏘,氣勢雄渾壯闊。* 涼州曲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簡析】該詩表現了征戰的殘酷,又表現了征人視死如歸的樂觀曠達精神,使人覺得悲愴而又豪壯,是痛苦,也是自我解嘲 。
* 涼州詞 作者: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注】涼州詞:又名《涼州歌》。《樂苑》稱,開元年間,西涼都督郭知運進獻宮調《涼州》。
涼州:唐屬隴右道,州治在今甘肅省武威縣。詩題又作《出塞》。
首句一作“黃沙直上白云間”,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門關。”羌笛:我國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
楊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楊柳》曲。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折楊柳枝》:“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
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其音凄苦。
【簡析】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這話是不錯的。
開元中、所期,唐玄宗荒淫縱樂,不務邊防,不關心遠戍征人的疾苦。詩人在進入涼州,聽到哀怨的笛聲后,寫下了這首詩,表達對遠戍士卒的同情。
塞上聽吹笛 高適 雪盡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從軍行 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塞下曲 盧綸 其二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其三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鑒賞:《塞下曲》六首是盧綸 邊塞詩的代表作,這里選了其中的兩首。
它們表現了戍邊將士豪邁壯麗的軍事生活,刻畫出一位武藝高強、英勇殺敵的將軍形象。出塞二首(其二) 王昌齡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從軍行 王昌齡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5. 描寫景色的宋詞
1.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蘇幕遮》
2.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辛棄疾《西江月》
4.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秦觀《好事近》
5.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6.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張先《天仙子》
7.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
8.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李清照《聲聲慢》)
9.千里江山寒色暮,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李煜《望江南》
宋詞中幾乎沒有單純描寫景色的,一般都是借景生情,我把景物含有描寫的句子單獨羅列出來了,這些都是很有名的句子。作者名聲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