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首比較經典的唐詩宋詞
2.小童山 [南宋]岳飛 昨夜寒騷不百鳴,驚四千里夢。
方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窗外月朦朧,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短有誰聽。
3.思奴嬌.赤壁懷古 [北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 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 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4.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 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5.李商隱-《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去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6 釵頭鳳———陸游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釵頭鳳—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7.聲聲慢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 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 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 怎一個、愁字了得! 8.臨江仙 庭院深深深幾許, 云窗霧閣常扃, 柳梢梅萼漸分明, 春歸秣陵樹, 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 如今老去無成, 誰憐憔悴更雕零, 試燈無意思, 踏雪沒心情。
9.荊溪阻雪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 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舊游舊游今在不?花外樓,柳下舟。
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黃云,濕透木綿裘。
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0.摽有梅,其實七兮。
求我庶士,其實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墍之。
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 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 如三歲兮。
11.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摸魚兒 金·元好問 序:泰和五年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為識,號曰雁丘。時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
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宋】張炎 辛卯歲,沈堯道同余北歸,各處杭越。
逾歲,堯道來問寂寞,語笑數日,又復別去。賦此曲,并寄趙學舟。
別本堯道作秋江、趙學初作曾心傳記玉關、踏雪事清游。 寒氣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 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州。
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 載取白云歸去,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
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 向尋常野橋流水,待招來、不是舊沙鷗。
空懷感,有斜陽處,卻怕登樓。 秋月塵——落花賦 秋風漸起殘花落, 月下漫舞似婆娑。
塵埃素裹芳華夢 子午交替又秋風。秋月塵 [ 釵頭鳳-紅酥手 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2. 唐詩,宋詞,元
蒹葭 《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玉案 元夕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江城子 蘇東坡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采桑子歐陽修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
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
驚起沙禽掠岸飛。 鵲踏枝·蝶戀花晏殊檻菊愁煙蘭泣露。
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
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
山長水闊知何處。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
3. 求40首唐詩宋詞(各20首)
感遇之一 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西施詠 王維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宿王昌齡隱居 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云。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一)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二)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三)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未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聞客從何處來 (四)長干曲 崔顥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五)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XIE)(第二聲),此物最相思。
(八)渡桑乾 賈島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九)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 (十)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十一)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十二)天凈沙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十三)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十四)長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十五)長相思 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鞠花開,鞠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十六)《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秋暮西歸途中書情 白居易 耿耿旅燈下,愁多常少眠。
思鄉貴早發,發在雞鳴前。 九月草木落,平蕪連遠山。
秋陰和曙色,萬木蒼蒼然。 去秋偶東游,今秋始西旋。
馬瘦衣裳破,別家來二年。 憶歸復愁歸,歸無一囊錢。
心雖非蘭膏,安得不自然。 江外思鄉 韋莊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琴歌二首 司馬相如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皇。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初入峽苦風寄故鄉親友 陳子昂 故鄉今日友。
歡會坐應同。 寧知巴峽路。
辛苦石尤風。 雁 杜牧 萬里銜蘆別故鄉,雪飛雨宿向瀟湘。
數聲孤枕堪垂淚,幾處高樓欲斷腸。 度日翩翩斜避影,臨風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來衡岳,羽翼摧殘隴塞霜。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李白 何處夜行好,月明白笴陂。
山光搖積雪,猿影掛寒枝。 但恐佳景晚,小令歸棹移。
人來有清興,及此有相思。 白笴夜長嘯,爽然溪谷寒。
魚龍動陂水,處處生波瀾。 天借一明月,飛來碧云端。
故鄉不可見,腸斷正西看。 滯雨 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 殘燈獨客愁。
故鄉云水地, 歸夢不宜秋。 中春登樓 劉兼 金杯不以滌愁腸,江郡芳時憶故鄉。
兩岸煙花春富貴, 一樓風月夜凄涼。王章莫恥牛衣淚,潘岳休驚鶴鬢霜。
歸去蓮花歸未得,白云深處有茅堂。 古今通塞莫咨嗟,謾把霜。
4. 贊美蓮花仙子的唐詩宋詞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贈荷花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
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
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
翠減紅衰愁殺人。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蓮葉 唐。鄭谷
移舟水濺差差綠,
倚檻風搖柄柄香。
多謝浣紗人未折,
雨中留得蓋鴛鴦。
白蓮 唐。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艷欺,
此花真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覺?
月曉風清欲墮時。
5. 唐詩、宋詞、元曲,那明清是什么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唐代被稱為詩的時代,而宋代則被稱為詞的時代。
詞源于民間,始于唐,興于五代,盛于兩宋。在宋代,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興起,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對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強烈。
其時,不但宮廷內設有教場,在許多城市也都有歌樓伎館,甚至有些官僚豪紳家里也有歌伎舞女,這種社會風尚為宋詞的普遍發展提供了條件。宋詞數量巨大,近人唐圭章編的《全宋詞》,含著名詞人1330多家、作品19900多首。
在宋詞的發展繁榮過程中,整個社會的導向作用同樣十分明顯。如果說唐代的詩人在某種程度上還只是供皇室及其統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而已,那么宋代的詞人已由被別人欣賞而一躍登上了政治舞臺,并成為宋代政治舞臺上的主角。
宋代皇帝個個愛詞,宋代大臣則個個是詞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馬光、蘇軾等都是當時的著名詞人。
在封建社會中從不出頭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為一代詞宗,名垂千古。在當時的科舉考試中,流傳著這樣的諺語:“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
由此足見詞人蘇軾被崇拜的程度。正是全社會的認同和推崇,宋詞才得以佳篇疊出,影響久遠。
原因如下: ① 兩宋城市手工業、商業經濟的繁榮,是宋詞興盛的物質基礎. ② 市民階層的擴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 ③ 兩宋社會矛盾尖銳,文學家用詞更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宋詞的繁榮與宋代特殊的時代背景和詞的文體特點有密切的關系。詞產生于民間,本身就帶有濃厚的娛樂色彩。
宋代由于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優厚。宋太祖在“杯酒釋兵權”時,就公開鼓勵大臣們“多買歌兒舞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個社會形成了競相追求享樂的風氣。又由于宋代(特別是北宋)社會相對安定,政局相對穩定。
詞這種帶著濃厚的娛樂色彩,幾乎沒有傳統的政治、道德負荷的文學形式,在宋代終于找到了最為適宜的生長環境,所以便以異乎尋常的速度發展起來了。 先講宋詞的成就。
詞源于唐代的曲子詞,句子有長有短,和樂曲緊密結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業發展、城市繁榮,市民數量不斷增加,能夠歌唱的詞比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更適應市井娛樂生活的需要,而當時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銳,句子長短不齊的詞也更便于抒發人們憂國憂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漸興盛起來,取代詩而成為文學的主流。
課文按北宋前期、北宋中后期和南宋四個階段,分別介紹了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與陸游的詞作風格及其成就。柳永是北宋詞壇婉約派的重要代表。
他長期在都市里生活,作品多表現城市的繁華和男女的悲歡離合之情,尤長于抒寫羈旅的孤寂與鄉愁。他的詞作,多采用俚俗口語,通俗生動,“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葉夢得:《避暑錄話》),因而流傳很廣。
他的詞作,還大量融入鋪敘的成分,不僅擴大詞的境界,也為元曲的發展開啟了門徑。蘇軾是北宋中后期豪放派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他的詞作題材十分廣泛,大大拓展了詞的內容,并以豪邁奔放的感情,為詞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
兩宋之交的李清照,是杰出的婉約派女詞人,她提出“詞別是一家”的主張,善于用白描手法、淺白詞句,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南宋的辛棄疾和詩人陸游,主張積極抗金,作品都以豪放為主,深刻地表達了恢復中原的強烈愿望,蘇軾和辛棄疾是宋代最具代表性、成就最高的詞作家,教材還在“歷史縱橫”小欄目和圖注中分別介紹了他們的生平。
必須指出的是,宋代的豪放派作家,作品以豪放為主,但也寫出一些非常動人的婉約詞,并非只是一味地豪放。 第三章 蘇軾 第一節 生平與性格 一、歷盡升沉的一生 變法前,名震京師,初入仕途,初陳政見 變法時出離中央,歷任四州,烏臺詩案,貶謫黃州。
元佑更化時,重回中央,歷任要職,舊黨分裂,連放外任。 哲宗親政,新黨復起,貶至嶺南海南,徽宗時被赦北歸 二、宏博通達的坡仙性格 蘇軾一生博覽群書,出入儒道,濡染佛禪,雜取各家,并將三家的相通之處融于一身,各有所用,故思想性格宏博開放,靈活通脫。
宋代儒道佛三教并存的狀況在他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在政治態度和任職時期上多取儒家,在人生修養和貶謫時期多取佛道。
既“奮厲有當世志,”又能在失意時隨緣自適,隨遇而安,追求自我完善。 總之,他有極其實際的一面,又有非常超脫的一面;既有十分認真的一面,也有十分隨和的一面,在矛盾的統一中,表現出不同尋常的人格魅力。
第二節 “自是一家”的學士詞 “東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雞漫志》)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豈與群兒雌聲學語較工拙。”
蘇軾對詞的最大貢獻就是“以詩為詞”。就是用寫詩的方法寫詞,把詩的題材、形象、意境、創作方法盡情入詞,使詞‘詩’化,成為新的獨立詞體。”
具體表現為,開拓詞境,提高詞品。擴大了詞的表現功能,豐富了詞的情感內涵,拓展了詞的時空場景。
突破音律,弱化詞的音樂性,使詞成為可以獨立發展的新體詩。使。
6.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繁榮條件分別是什么
漢賦:漢朝政治統一,經濟發展。
唐詩:繁榮、開放和文化多元化的盛唐早就了詩歌的輝煌。科舉制度的確立。
宋詞:面對天下分裂、戰亂頻仍的現實,一批有識之士希望振奮人心。宋代市井生活豐富,娛樂場所需要大量的歌詞。
元曲:漢族文人在元朝進取無望,心情壓抑,他們常用散曲來抒發愁悶情懷。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破滅讓他們無奈的自嘲。
明清小說:明清時期,工商業城鎮和市民階層興起,由宋元話本脫胎而來的章回體裁小說,逐漸發展成文學主流。
這些在高中課本必修三上都有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