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原理 為什么說人只有接受恰當的教育才成為人?
皮亞杰所說的“教育是認知發展的陶冶過程,就是創造條件,促使學生與外界相互作用,使認知結構不斷成熟和發展的過程。因此,教育目的不在于增加學生多少知識,而在于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發展,把內心潛在的發明和發展的可能性表現出來。教育的第二個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批評性,具有求證的能力,而不只是接受知識。”也就是說皮亞杰認為教育最主要目的不在于接受事實,而是培養創造力、想象力、洞察力、分析力。因為教育的目的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種本來就潛藏于人身上的東西引導出來,從一種潛質轉變為現實。夸美紐斯曾說過“我們已經知道,知識、德行與虔信的種子是天生在我們身上的,但是實際的知識、德行與虔信卻沒有這樣給我們。這是應該從祈禱、從教育、從行動中取得的。……實際上,只有受過恰當教育之后,人才能成為一個人。”
有人說只有受過教育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人,你怎么看?
受過教育不一定能成為真正的人,不過,受過教育卻一定可以成為一個有素質的人。因為受過教育,所以有了一定的文化素養,有了一定的道德修養,所以能夠明辨是非,知書達禮,有一定的思想覺悟。所以,受過教育的人,一定是有素質的人。
受過教育的人不等于有文化的人,有文化的人不一定受過高等教育。有文化的人可以是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也可以是受了教育的人,還可以是不受教育的人。所以,受過教育的人不等于有文化的人,有文化的人也不一定受過高等教育。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可以是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也可以是受過教育的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可能是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也可能是受過教育的人。所以,受過教育的人不等于有文化的人,有文化的人罩碰旁不一定吵宴受過高等教育,有文化的人也不一物橡定是有高等教育的人。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為一個人,教育學原理 為什么說人只有接受恰當的教育才成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