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豬的好詞好段
1. 豬是我們人類的友人,咱們應該愛待它,它不像蛇那樣無情,也不像虎那樣兇悍,它就是它本人,那么的渾厚,誠實,無邪。
2. 小豬長得毛色黑亮,長長的嘴巴,圓圓的肚子,小尾巴撲甩著。
3. 豬象征著可貴,帶給我財運,豬象征著吉利,帶給我好遠,豬象征著憨厚,帶給人美妙。
4. 這些小豬卻長著長長的大耳朵,跑動時,長耳朵也一上一下地晃個不停。它們的身體圓滾滾的,透過淺淺的白毛,顯露出紅嫩嫩的皮肉。
5. 一群小豬撒著歡兒奔向豬食槽子,連拱帶掀,搶得豬食四下飛我家的老母豬,長著一張長嘴巴,兩只毛耳朵又長又大,沉甸甸的大肚子,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嘴里還不住地哼味著。
6. 這只豬吃東西的時候,兩個耳朵像大扇子一樣一扇一扇的,腦袋一顛一顛的,眼睛緊緊地盯著食物。
7. 豬,真的像一個無知的小孩子,吃了就睡,睡了就吃,尾巴一擺一擺,但我就是愛它這種純粹無瑕的心靈。
8. 豬吃完食乖乖地走到圈里,懶洋洋地躺下了,還不時地哼哼兩聲,好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這匹馬,全身皮毛黑發紅,紅中透亮,油光水滑,像剛從油缸里跳出來似的。
9. 活潑可愛。
10. 憨狀可掬。
11. 活蹦亂跳。
12. 四蹄生風。
13. 乖巧伶俐。
14. 生龍活虎。
15. 大智若愚。
活潑可愛:行動自然,不呆板,形容小孩子很可愛,討人喜愛。多用來形容兒童或活潑愛動的少女、蘿莉、正太、動物,有的陽光型大男孩也可用可愛形容,令人發笑快樂而產生喜愛之情的也可以用可愛來形容。很少用來形容成年人或老年人,有時也用來形容寵物動物。
憨狀可掬:形容頑皮嬌癡、單純幼稚的樣子充溢在外,招人喜愛。
活蹦亂跳:形容活潑、歡樂,精力旺盛的樣子,出自曹禺《日出》。
四蹄生風:步履矯健,形容跑得很快。
乖巧伶俐:形容人機警,讓人滿意。
生龍活虎: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潑矯健、生氣勃勃。
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眾的人,看來好像愚笨,不露鋒芒。
寫一篇關于豬的文章,或者詩詞
此詩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光,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這首詩描寫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開頭“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兩句,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明暗斑駁,清晰可見。一個“惜”字,化無情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為愛惜涓滴,才讓它無聲地緩緩流淌;一個“愛”字,給綠樹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歡這晴柔的風光,才以水為鏡,展現自己的綽約風姿。三、四兩句,詩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攝影師,用快鏡拍攝了一個妙趣橫生的鏡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時序還未到盛夏,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頭。一個“才露”,一個“早立”,前后照應,逼真地描繪出蜻蜓與荷葉相依相偎的情景。楊萬里寫詩主張師法自然,他對自然景物有濃厚的興趣,常用清新活潑的筆調,平易通俗的語言,描繪日常所見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縱即逝的變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畫面,因而詩中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古詩今譯泉眼悄無聲是珍惜細細的水流,樹陰映水面是它喜歡晴日的溫柔。小小的嫩荷剛露出緊裹的葉尖,早飛來可愛的蜻蜓站立在上頭。 名句賞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之情,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蔭、小荷、蜻蜓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泉眼默默地滲出涓涓細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瑩的泉水;綠樹喜愛在晴天柔和的氣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葉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調皮的蜻蜓輕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詩從“小”處著眼,生動、細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動的富于生命和動態感的新景象,現在用來形容初露頭角的新人,因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個池塘中顯得那么的渺小 ,卻已經有蜻蜓在上面停留,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輕人, 而蜻蜓就是賞識它們的角色。 荷葉,未展開的荷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今譯] 小小的荷葉才露出尖尖的角兒,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 [賞析] 詩題“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詩詞需有不同的題材與剛才,有的重大題材,須寫出壯闊的境界、恢宏的氣勢;有的題材甚小,僅是生活中一個細節,但卻能寫出幽情逸趣。所以王國維說:“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人間詞話》)
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
關于與豬的詩詞
1、磨刀霍霍向豬羊南北朝南北無名 《木蘭辭》2、蒙韃殘兵騎豬遁宋劉克莊 《轉調二郎神/二郎神》3、乃一龍一豬唐韓愈 《符讀書城南》4、豬吃死人肉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5、人吃死豬腸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6、豬不嫌人臭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7、人反道豬香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8、豬死拋水內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9、貪淫狀若豬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10、猶如豬及羊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11、如豬在圈臥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12、豬吃死人肉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13、人吃死豬腸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14、豬不嫌人臭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15、人反道豬香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16、豬死拋水內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17、貪淫狀若豬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18、猶如豬及羊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19、如豬在圈臥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20、烹豬又宰羊唐拾得 《詩》21、龍豬不計兒時會宋陸文圭 《滿江紅 送理伯雍同知改除轉運判官》22、屋頭還聽歲豬鳴宋陸游 《北園雜詠》23、灶釜日餐豬羊烹宋陸游 《秋詞》24、兒童切莫話龍豬宋陸游 《秋夜讀書有感》25、闌豬豐募蘭疑宋陸游 《歲未盡前數日偶題長句》26、硤口烹豬賽龍廟宋陸游 《憶昔》27、豬頭爛熱雙魚鮮宋范成大 《祭灶詞》28、雛孫殊未辨龍豬宋方岳 《山中》29、買豬祭波神宋姜夔 《昔游詩》30、兩家子各判豬龍宋劉克莊 《用強甫蒙仲韻十首》31、灸豬左膊上宋釋崇岳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32、留得豬頭礙塞人宋釋明辯 《頌古十六首》33、咬豬狗漢轉風流宋釋如凈 《偈頌三十四首》34、豬頭象鼻宋釋玿 《頌古三十一首》35、芥狗泥豬放光動地宋釋紹曇 《偈頌一百零二首》36、泥豬疥狗宋釋師范 《偈頌七十六首》37、豬羊犬馬折經金宋釋印肅 《偈頌三十首》38、灸豬左膊上宋釋智愚 《偈頌十七首》39、豬牙葉未殘宋王之望 《龍華山寺寓居十首》40、狗豬行狀稱為妙宋張繼先 《金丹詩四十八首》。
關于豬年的成語,與豬年有關的成語,形容豬的成語
珠光寶氣、
買櫝還珠、
探驪得珠、
明珠暗投、
珠聯璧合、
有眼無珠、
魚目混珠、
掌上明珠、
字字珠璣、
人老珠黃、
珠圓玉潤、
珠圍翠繞、
珠殘璧碎、
妙語如珠、
不吝珠玉、
還珠返璧、
珠沉滄海、
珠沉玉碎、
珠輝玉麗、
隨珠荊玉、
珠沉玉沒、
珠玉之論、
珠殘玉碎、
隋侯之珠、
薏苡明珠、
珠零錦粲、
探驪獲珠、
珠盤玉敦、
斷線珍珠、
珠璧聯輝
一些有關豬的歇后語和成語
豬八戒吃肉-- 豬八戒結親-- 豬八戒擦粉-- 豬八戒咬牙-- 豬八戒看唱本-- 豬八戒吃西瓜-- 豬八戒嫁妹子-- 豬八戒吃人參果-- 豬八戒丟了釘耙-- 回答者:dadamx02 - 門吏 二級 2-11 14:30 豬朋狗友: 比喻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壞朋友 泥豬疥狗: 比喻卑賤或粗鄙的人 人怕出名豬怕壯: 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會招致麻煩 一龍一豬: 喻二人相去懸殊 指豬罵狗: 猶指桑罵槐 【豬狗不如】比喻下等。
【豬突豨勇】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豬朋狗友】比喻損友。
【豚蹄穰田】比喻以小犧牲而希望得到大報酬。 【豕突狼奔】比喻急遽奔跑的景象。
通常用以形容兩軍對陣,敗軍奔逃流竄的情狀。 【殺豬教子】 比喻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從小培養孩子誠實的品德。
【豬朋狗友】 形容只能玩樂、不能共患難的朋友。 【豬羊變色】 比喻扭轉并徹底改變局面。
【豬狗不如】 罵人連牲畜都不如的話。 【豬突豨勇】 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
【遼東之豬】 表示少見多怪,或因見識淺薄而羞慚。 【馬店買豬】 (歇后語)沒那事。
比喻無中生有的事。 【扮豬吃老虎】 比喻用心機耍詐。
【一龍一豬】 比喻人的賢與不肖,相去懸殊。 【泥豬瓦狗】 比喻無用之物。
【指豬罵狗】 拐彎抹角的罵人。 【牧豬奴戲】 賭博或奕棋。
【肥豬拱門】 比喻送上門來的利益。 【廟里的豬頭】 (歇后語)已經有主。
引申喻有理由、有道理。 【豬八戒上陣】 (歇后語)倒打一鈀。
比喻不承認自己的過失,反而倒咬別人一口。 【豬八戒戴花】 (歇后語):(1)自覺美。
(2) 越是丑人越作怪。 【豬八戒照鏡子】 (歇后語):(1)里外不是人。
(2) 當面給他難看。 【豬八戒坐飛機】 (歇后語)丑上了天。
【豬八戒吃人參果】 (歇后語)全不知滋味。 【人怕出名豬怕肥】 (諺語)人出了名,往往招來各種麻煩;豬長肥了,將很快被屠宰。
【錢到公事辦,火到豬頭爛】 比喻條件成熟了,才好辦事。 【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諺語)比喻見識再少也會懂得一些。
【三豕渡河】 比喻文字訛誤或傳聞失實。亦作三豕涉河。
【封豕長蛇】 比喻貪暴的人。亦作封豨修蛇。
【牧豕聽經】 比喻勤學。 【狼奔豕突】 形容人倉皇失措的逃跑,或壞人恣意摧殘破壞。
【遼東白豕】 比喻少見多怪而自視不凡,或因見識淺薄而羞慚。常用作自謙詞。
【豕交獸畜】 比喻待人不禮貌。 【魯魚亥豕】 因文字形似而致傳寫或刊刻錯誤。
亦作亥豕魯魚。 【信及豚魚】 比喻極有信用。
【戴雞佩豚】 因公雞、野豬性好斗,古人作為勇猛的象徵。 【瘠牛僨豚】 比喻大國雖實力衰弱,然如凌壓小國,則小國必亡。
【豚兒犬子】 對人謙稱自己的兒子。 【豚蹄穰田】 比喻希圖以少許東西求取大量收益。
【拼死吃河豚】 (諺語)比喻勉強從事。 【豚肩不揜豆】 比喻非常節儉。
【犬彘之食】 比喻食物非常粗糙。 【狗彘不食】 比喻人的品行卑劣無恥,連豬狗都嫌棄。
【狗彘不如】 比喻人的品格卑劣,連豬狗都比不上。 【曾子殺彘】 比喻人講求信用。
【殺彘教子】 指父母教導子女應言行一致。 【行同狗彘】 形容人的行為卑劣。
亦作行同狗豨。 【豬突豨勇】 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
【行同狗豨】 形容人的行為卑劣。 狼奔豕突:形容莽撞蠻干的人。
牧豬奴戲:賭博。 豕交獸畜:指受人之恩而不懂回報的人。
向虎借豬:表示不可能之事。 老虎借母豬:喻有借無還的行為。
豬欠狗債:理所當然的事。 不撿糞,豬就不瀉痢:事有湊巧,或本該如此。
人怕出名豬怕壯:豬養尊處優,絕沒有好下場,因為一旦肥壯就被宰殺。所以有時名聲遠揚常給人帶來煩惱。
豬扶不上樹:喻無可救藥之人。 豬八戒喝了磨刀水,心里秀:豬八戒外表愚笨,但內心卻非常善良聰明,所以用此話喻外表掩蓋智慧,秀中愚外。
封豕長蛇:比喻貪婪橫暴的人。 預示地震的俗語: 雞飛上樹豬拱圈。
豬嘴上插蔥,裝象。 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
熱鬧處獻母豬,盡丟丑。 豬八戒上陣,倒打一鈀。
豬拾柴,狗燒火,野狐掃地請客坐。 駝背子牽母豬,前世的冤。
死豬不怕開水燙。 【狗彘不若】(成語) 彘(zhì):豬。
連豬狗都不如。形容品行極其卑劣或行為極端無恥。
[語出]《荀子·榮辱》:“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也作“狗彘不如”。
[近] 禽獸不如 【狼奔豕突】 形容人倉皇失措的逃跑,或壞人恣意摧殘破壞。 【豬朋狗友】比喻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壞朋友。
也形容只能玩樂、不能共患難的朋友。與“狐朋狗友”同義。
【泥豬疥狗】 比喻卑賤或粗鄙的人 【人怕出名豬怕壯】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會招致麻煩。 【一龍一豬】 喻二人相去懸殊。
出自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一篇文章,意思是說人在幼時大致沒有什么區別,而學問的深淺由年長而不同,于是有一龍一豬的差別。 【指豬罵狗】 拐彎抹角的罵人。
與“指桑罵槐”同義。 【豬狗不如】比喻下等。
【豬突豨勇】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豚蹄穰田】比喻以小犧牲而希望得到大報酬。
【豕突狼奔】比喻急遽奔跑的景象。通常用以形容兩軍對陣,敗軍奔逃流竄的情狀。
【殺豬教子】 比喻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從小培養孩子誠實的品德。 【豬羊變色】 比喻扭轉并徹底改變局面。
【豬狗不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