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的優美
《荷花淀》雖然取材于戰爭題材,是以戰爭為總體背景,并以一次激烈的槍戰作為故事的中心事件,但孫犁的審美趣味并不在于表現戰爭的殘酷性,而在于表現荷花淀的人民在生活和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優美,諸如兒女情長、農家歡樂等等.
我們知道,小說三要素包括情節、環境、人物三個方面,下面就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之.
1、情節的淡化
一般戰爭題材的小說,往往重點在于刻畫人物,凸現人物個性.展現錯綜復雜的矛盾,敘述復雜的故事情節等,而《荷花淀》從自身的審美原則出發.為了更好表現優美,小說極大的抽離了戰爭的殘酷性元素,淡化了戰爭中的各種矛盾,從而大大的淡化了故事情節.首先,小說簡化了戰爭場面.一場激烈的槍戰在《荷花淀》中變得非常簡潔而流暢.沒有過細地描繪戰爭場面.試看以下兩段文字:
“但是那些隱藏在大荷葉下的戰士們,正在聚精會神瞄著敵人射擊,半眼也沒有看她們.槍聲清脆,三五排槍過后,他們投出了手榴彈,沖出了荷花淀.”
“手榴彈把敵人那只大船擊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團煙硝火藥味.”
這就是小說中激烈槍戰的全過程,可謂惜墨如金,相當輕描淡寫.戰爭場景的簡化,使作品更多地關注或凸現人性之美,更好地體現了作者的審美趣味.
其次,小說以很大的篇幅描繪了“夫妻話別”、“探夫遇敵”以及“戰后打掃戰場”等場景,從而以細膩的筆觸寫出了荷花淀人的質樸和純潔,勇敢和樂觀等等品質.
正因為如此的詳略安排,如此的匠心獨運,所以小說大大淡化了故事情節,從而在這純美的詩話的情節中去呈現優美的審美原則.
2、環境的優美
雖然是在戰爭年代,但是作者給小說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水生嫂”設置了一個非常的詩意的出場環境:月亮、女人、葦眉子.這些美的意象建構成一個和諧、優美的鄉村風情環境.接著,作者又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白洋淀迷人的景象: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潔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這段優美的文字,為人物活動設定了一個特定的氛圍.小說以充滿詩情畫意的描寫替代了哀鴻聲聲、狼煙烽起的戰爭環境的描寫.縱觀小說各個部分,都是以美麗的白洋淀水鄉作為背景,蘆葦、蘆席、薄霧、清風、荷花、菱角、湖水、野鴨..這些意象構成了白洋淀的綺麗的風光,散發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和醉人的詩情畫意.
小說的幾個主要情節都安排在白洋淀旁,都穿插著這份美麗.而這些“美的極致”正好可以去反襯踐踏這份美麗的日本侵略者的“邪惡的極致”.這是作者獨特的審美觀下所描繪出來的戰爭環境.
3、人物的人性美
小說對人物的刻畫并不因為情節的淡化而使人物形象模糊.作品通過對話、細節設置等手段充分挖掘了人物的人性美.
如小說開頭“夫妻話別”的場景,其中對白精彩.我們不妨分析一下.當水生說他第一個報名去部隊時,女人有兩句話,第一句是“你總是很積極的.”第二句是“你走,我不拉你,家里怎么辦?”很簡單的話語,卻很形象地寫出了水生嫂既留戀丈夫,有點不舍,有點怨艾,又深明大義,有點自傲的復雜心態.接下去水生嫂一連串的“嗯”字也令讀者想象思考,更好地凸現水生嫂是個有血有肉、生氣盎然的女人.通過簡短的對話,展示水生嫂的心理矛盾,不僅能從中觀照出她的心靈美,折射出崇高的人性美,而且,這個人物也更豐滿,令人信服,產生閱讀審美.
小說中設置的一些細節描寫,也同樣折射出人性美.如戰爭結束后,有這么個細節:小隊長回頭對水生說:“都是你村的?”
“不是他們是誰.一群落后分子!”(水生)說完,把紙盒順手丟在女人們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去了,到很遠的地方才鉆出來.這個細節內蘊豐富.它很好地表明了水生怨中有愛的微妙心理,但更多的是展現溫情,從而更好的地展示了水生們的人性美.
二、敘述的優美`8
很多小說的故事的不尋常也許是因為敘述的不尋常所致.相反,如果敘述得很平庸,可能令原本精彩的故事變得尋常.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摘抄《荷花淀》的寫景的句子急急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