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了解、積累、模仿、訓練、
檢測一個人對某種語言的真正習得與否必然離不開對其“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考查。
其中,寫作是前三者語言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顯現。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正確引導學生英文寫作的順利入門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小學英語教學問題。
圍繞一個主題,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訴諸筆端,同時必須注意語言的條理性和藝術性,這些就足以讓許多人面對寫作望而卻步了。
對于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用英文進行寫作,那難度就更加可想而知。
在現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入門寫作既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那么,如何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順利跨過英語寫作的第一道門檻呢?如下,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些自己的拙見。
一、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是寫好英語文章的前提。
這里的文化差異不僅包括人文地理和民俗風情方面的不同,而且包括了中英文語言運用習慣的諸多不同。
首先,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就必須根據教材,適時滲透一些西方文化知識,讓學生嘗試了解相關的文化背景等。
課后也可鼓勵他們自己上網查閱相關資料。
這樣,既開闊了學生語言學習的視野,也為他們日后的寫作提供了一些文化素材。
例如,在寫 “My favorite festival”一文時,很多學生都寫到 “Christmas Day”,這里就涉及到了不少西方節日風俗的文化知識。
對這個節日了解較多的學生,他們準備著筆的內容就比其他同學豐富多了。
其次,了解英語語言運用的習慣,學習一些簡單的英語語法知識,對于寫作也是很有必要的。
否則,就容易在譴詞造句中出現我們中國人學英文的通病——中國式英語。
二、要靈活變通,合理做好作業批改。
在批改英語作文的過程中,經常能發現一些將中文生硬地翻譯成英文的表達法。
由于中英文之間的差異和詞匯量、表達法積累的不足,出現難于表達的情況是十分正常的。
關鍵問題在于如何處理。
有一句話叫做“立志如山,行道如水”,套用在這個問題上就很合適。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寫英文作文,一定要有決心把它寫好,有信心把意思表達清楚,這是“立志如山”;但關鍵是遇到問題時要有個靈活的態度,能像流水一樣變通解決問題。
有個翻譯界的故事說:在某大型國際會議的招待會上,一道菜是用雞蛋做的。
與會的客人問翻譯:“What is it made of?”本來是非常簡單的一個問題,結果翻譯太緊張,忘了“egg”這個詞,但是他急中生智,回答:“It is made of Miss Hen’s son.”這里,就是一個靈活變通的范例。
繞道表達,是寫作中應該常常運用的一種方法。
三、積累詞匯和句型是英語寫作入門的關鍵。
這一點與初學中文寫作有很多相似之處。
一篇用中文書寫的文章可包括:字﹑詞﹑句﹑段。
借用行家的話來說,這些都是構成文章血肉的基本元素。
同樣,英語作文也必須重視單詞和句型的運用。
所以,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師就尤其要注意“以新帶舊”教學手段的運用。
在教授新單詞和句型的時候,使以前的語言知識點也得到相應的鞏固。
同時,適當地教學一些教材以外的常用的簡單詞句,有意識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這對寫作是非常有益的。
在我為五年級學生授課的第一天,就要求每個學生都必備一本筆記本,用于記錄教材外所學的新詞匯(隨堂筆記和課外閱讀摘抄的好詞句),并建議他們有空多翻看,復習,以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
當然,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難度是比較大。
為此,我首先著手培養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品嘗到積累詞匯的樂趣。
于是,我有時就利用早讀課的機會進行開展一些活動,如詞匯接力賽,單詞串串句游戲等,并每次都累計比賽積分,以每月底在班上評出兩個“Smart pupils”。
這樣,學生學習的熱情被激發了,擴大詞匯量的許多問題便迎刃而解。
常言道,厚積薄發。
隨時間的推移,我在批改學生作文的過程中,發覺越來越少學生出現以前常有的“無話可寫”的毛病了。
四、模仿范文是英語寫作入門的必經階段。
因為小學生所掌握的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有限,他們初涉作文領地,大部分學生都會感覺“無從下筆”或者即使冥思苦想拼湊好一篇短文,也難以避免多處的單詞拼寫和語法錯誤。
所以,提供一兩篇優質的范文供初學者模范學習是相當有必要的。
由于較少發現有同步作文集的書籍,我通常都是自己執筆寫“下水文”給學生提供參照。
成就一篇文章本身是一個創造性的思維過程,但是通常也不能抹殺習作模仿帶給作者的靈感和啟迪。
為初學英文寫作的學生提供范文,一方面可以幫助他們克服懼寫的心理障礙,另一方面可以引導他們用較規范的句式去表達觀點或描述事物,避免因語法知識的缺陷而胡亂拼湊“中國式英語句子”的現象。
五、訓練口語是英語寫作入門的重要環節。
聽說讀寫是語言學習的四大要素。
在學習的過程中,這四者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
在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中,略側重于口語教學,這與學生的年齡結構和語言習得規律的階段性都有關系。
為此,小學高年級的英語教師就必須利用這一點引導學生成功跨越初步寫作的障礙。
小孩基本都有個“通病”——愛動口,懶動筆。
所以即使對高年級的學生,在教學中我依然重視他們的口語訓練,只不過形式改變了,要求提高了。
回答問題,連詞說話和復述課文等都是我常用的練習方式,偶爾還會讓學生進行相應的寫話訓練。
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口語方面有提高,而且寫話水平也有了明顯的進步。
在每次進行作文練習時,我通常都要求學生先說一說,然后再提筆。
這相似于低年級學生初學中文寫作時的說話練習環節,對于他們盡快踏入寫作之門都是很有益處的。
一言以蔽之,增進了解西方文化﹑注意積累詞匯﹑嘗試模仿習作以及重視訓練口語這四個方面對初學英文寫作的小學生是非常有幫助的。
當然,文無定法。
我相信很多同行都各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謹望本人的拙見能起到拋磚引玉的良效。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怎么寫好小學英語作文有什么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