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亦稱“羅森塔爾效應”或“期待效應”,也有譯“畢馬龍效應”、“比馬龍效應”。
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指人們基于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你期望什么,你就會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
只要充滿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會順利進行,事情一定會順利進行,相反的說,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斷地受到阻力,這些阻力就會產生,成功的人都會培養出充滿自信的態度,相信好的事情會一定會發生的。
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瑪利翁效應”留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 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贊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并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