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則新聞摘錄,啥意思自己體會。
香港10月29日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28日)出席立法會施政報告致謝動議辯論時表示,樓市泡沫的風險上升,由○八年年底至今,樓價已累升了四成七,情況實屬少見,令人憂慮。
他呼吁市民勿輕率入市,因為利息一旦回升,樓市大幅調整,小投機者就會有很大的損失。
政府會對癥下藥,制訂適當、適度和適時的措施,令樓市健康平穩發展。
曾俊華表示,由于香港內部資金泛濫,以及頗長時間處于超低利息的環境,令樓市泡沫的風險上升。
樓市由去年年初起持續暢旺;自○八年年底以來,樓價已累積升了百分之四十七,盡管升幅反映樓價在金融海嘯期間大幅向下調整后的反彈,但也實屬少見,情況令人憂慮。
他提醒所有小投資者小心衡量風險,更要衡量在利率回升時,自己的供款負擔能力,務須量力而為,避免輕率入市。
曾俊華指出,由于樓價升幅超過一般市民收入增加的幅度,縱使目前利率處于極低水平,市民的置業供款負擔,已由○八年第四季的百分之三十二,飆升至今年第二季的百分之四十一。
一旦利率回升至較正常水平,這個數字將會進一步上升,并會更接近百分之五十三的二十年平均數。
曾俊華呼吁,市民不要因為市場的熾熱氣氛,作出一些超出個人能力范圍的投資決定。
“現在利息已經處于極低的水平,未來只有上調的可能,而樓價亦不可能無止境地上升。
一旦利息掉頭回升,而樓市出現大幅調整,小投機者的財政會受到很大的損害。
”市民過去曾經歷過資產泡沫爆破時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所以應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河蟹的分割線
新華網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白潔純、劉詩平)記者28日從中國銀監會獲悉,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近日強調,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切實抓好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管控,高度關注房地產貸款風險,管控好部分行業和企業的信貸風險,做好流動性風險管理。
要高度關注房地產貸款風險。
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嚴控大型房企集團貸款風險,預先布防高風險房地產企業風險暴露,并在把握風險收益的基礎上,合理滿足中小戶型、中低價位房地產開發貸款需求,繼續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要做好流動性風險管理。
加強銀行日常流動性管理,重視流動性風險壓力測試,并借鑒國際監管新規,提升流動性風險管理水平。
劉明康指出,今年前三個季度,銀行業信貸投放節奏較好,信貸結構不斷優化,小企業和農業貸款得到重視和增加。
但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正在加大,對外需和資本流動的影響不可忽視。
在國際經濟復蘇艱難、國內結構調整任務艱巨的大環境下,銀行業面臨的風險形勢仍然嚴峻,銀行業要清醒認識、積極應對面臨的突出風險,風險管理一日不可放松。
他表示,明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國際金融監管改革逐步推行之年。
要在促進國家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同時,努力實現銀行業自身發展方式的轉變和服務水平的提高,切實提高銀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要結合國情,穩步而深入地推進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制度建設。
要嚴守底線,著力做好資本充足率、動態撥備率、杠桿率和流動性比率四項監管工具的發展建設工作。
劉明康還強調,要不斷深入推進信貸工作的科學化,推進“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的貫徹執行。
“三個辦法、一個指引”是對貸款發放審慎性的重要制度保證,要確保信貸資金投向事先約定和仔細審查過的交易和領域,嚴格、科學厘定還貸方式以保證風險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適時緩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