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大家知道簡單的寶塔詩嗎
寶塔詩對
麻子考生中舉,禿子考官令其對寶塔詩以戲之,出詩曰:“篩.藕芥.蜂房開.雨打塵挨.釘靴印冰階.石榴皮翻過來.滿地坑洼樹待栽。”麻子考生略加家思考對之曰:“球.肉瘤.玻璃頭.虱蟣不留.梳篦不上頭.西瓜瓜蔞葫蘆.一輪明月照九州。”對罷.二人相顧大笑。
在>;第二回:中梅玖在申祥甫家吃時念的就是一首一字七方的塔形詩。形式如下:
呆
秀才
吃長齋
胡須滿腮
經書揭不開
紙筆自己安排
明年不請我自來
2. 求幾首比較經典而通俗的寶塔詩要求:通俗易懂,比較大眾,讀起來朗
寶塔詩原稱“一七體詩”。
因為它從一字至七字詩,從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選兩句為一韻。首句為一字,實際是個題目,一韻到底。
寶塔詩因句式參差,講究格律,后人譜以為詞,并以“一七令”之名定為詞牌。后來這種體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兩句字數依次遞增一個字。
如: 一至七言(尖塔詩) 呆 秀才 吃長齋 胡須滿腮 經書揭不開 紙筆自己安排 明年不請我自來 ――吳敬梓>編輯本段雙寶塔詩 見得多的是雙寶塔詩,兩塔對峙,是由單塔中的一七體,演化而來,左塔不用一韻到底,由右塔充之。開頭也是最多七字,后來發展到九字。
據說五代道士杜光廷寫的《懷古今》,從一字句遞增到十五字句,各字句均為雙字句,共240字,被認為是寶塔詩中最長的一首。唐朝這種詩剛出現時,首句為單字外,其后每兩句遞增一字。
以后每兩句為一組,恰似一副副對仗工整的對聯,且寓意深刻,仍然首句為一字,實際是個題目,一韻到底。 比如唐代令狐楚的《山》就是除首句為單字外,其后每兩句遞增一字。
以后每兩句為一組,恰似一副副對仗工整的對聯,且寓意深刻,如: 山 聳峻/回環 滄海上/白云間 商者深尋/謝公遠攀 山巖泉滴滴/幽谷鳥關關 對島西連隴塞/猿聲南徹荊蠻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馀麋鹿閑 據《唐詩紀事》所載,此詩系作者于大和三年(829年)在長安興化池亭飲宴席間,為白居易分司東都送行而作。 主客有李紳、元稹、張籍等共九人,各以一字至七字為題,題韻合一寫詩。
白居易自己以“詩”字為題。其詩除一排“塔尖”仍為單個字外,第二排陡然增為四個字,此后每排遞增兩字,至第七排為十四字。
也有人將“塔頂”的一字句重復而成雙字句,且在各排中間形成一個無形的對稱軸,以其為界左右作間歇停頓。 后來也有在第一句寫兩個相同的字,雙塔就更明顯了、如唐代張南史的《花》,讀作: 花花 深淺 芬葩 凝為雪 錯為霞 鶯和蝶到 苑占宮遮。
已迷金谷路 頻駐玉人車 芳草欲陵芳樹 東家半落西家 愿待春風相伴去 一攀一折向天涯。 詩 詩 綺美 瑰奇 明月夜 落花時 能助歡笑 亦傷別離 調清金石怨 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 世間唯有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 便到司空送白辭 ――白居易 《詩》 雙塔詩并非只有一七估五十五字或五十六字,也有一至九言乃至更多。
象宋代文同>詩,由一至九言組成。 竹,竹 森塞,潔綠 湘江濱,渭水曲 帷幔翠錦,戈矛蒼玉 心虛異眾草,節勁逾凡木 化龍杖入仙陂,呼鳳律鳴神谷 月娥巾披靜苒苒,鳳女笙竽清簌簌 林間飲酒碎影搖樽,石上圍棋輕蔭復局 屈大夫逐去徒悅椒蘭,陶先生歸來但尋松菊編輯本段變形寶塔詩 因為比較形象,臺灣的圖象詩受此影響較大、如塔影倒映,主要是單塔。
它如塔之臨水,比較形象。 嘴 唼唼 春滿生 蕩漾木蘭船 中有雙少年 少年醉鴨不起 ----張籍> 陰陽 天地大 黑白分明 傍早做人家 你嘰呱我也嘰呱 壇窮不讀書富不教學 讀書造化不讀書告化 清明不拆絮到老不成器 告化子遁走猢猻就沒戲耍 要知未來路徑須問過來人家 罔活三千年不知天知地知 有書不苦讀不如睜眼瞎 黑眼烏珠難見白銅錢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善惡到頭終有報 前船是后船涯 事上無難事 有德終發 回味甜 由他 這是清代的王有光摘吳越俗諺俚語排成目錄,用塔之對頂的形式。
紀道德 杜光庭 道,德。 清虛,玄默。
生帝先,為圣則。 聽之不聞, 摶之不得。
至德本無為,人中多自惑。 在洗心而息慮, 亦知白而守黑 百姓日用而不知,上士勤行而必克。
既鼓鑄于乾坤品物,信充仞乎東西南北。 三皇高拱兮任以自然,五帝垂衣兮修之不忒。
以心體之者為四海之主,以身彎之者為萬夫之特。 有皓齒青娥者為伐命之斧,蘊奇謀廣智者為盜國之賊。
曾未若軒后順風兮清靜自化,曾未若皋陶邁種兮溫恭允塞。 故可以越圓清方濁兮不始不終, 何止乎居九流五常兮理家理國。
豈不聞乎天地于道德也無以清寧, 豈不聞乎道德于天地也有逾繩墨。 語不云乎仲尼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 所以垂萬古歷百王不敢離之于頃刻。
懷古今 唐 杜光庭 古,今。 感事,傷心。
驚得喪,嘆浮沈。 風驅寒暑,川注光陰。
始炫朱顏麗,俄悲白發侵。 嗟四豪之不返,痛七貴以難尋。
夸父興懷于落照,田文起怨于鳴琴。 雁足凄涼兮傳恨緒,鳳臺寂寞兮有遺音。
朔漠幽囚兮天長地久,瀟湘隔別兮水闊煙深。 誰能絕圣韜賢餐芝餌術,誰能含光遁世煉石燒金。
君不見屈大夫紉蘭而發諫,君不見賈太傅忌鵩而愁吟。 君不見四皓避秦峨峨戀商嶺,君不見二疏辭漢飄飄歸故林。
胡為乎冒進貪名踐危途與傾轍, 胡為乎怙權恃寵顧華飾與雕簪。 吾所以思抗跡忘機用虛無為師范, 吾所以思去奢滅欲保道德為規箴。
不能勞神效蘇子張生兮于時而縱辯, 不能勞神效楊朱墨翟兮揮涕以沾襟。 僧慧令詩 游,愁。
赤縣遠,丹思抽。 鷺嶺寒風起,龍河激水流。
既喜朝聞日復日,不覺季頹秋更秋。 已畢耆山本愿誠難在,終望持經振錫往揚州。
此詩由一、三、五、七、九言各兩句組成,為寶塔詩的擴展。 [4]。
3. 求寶塔詩
【一字至七字——月】月。
暫滿,還缺。伴曉風,映霜雪。
縱觀世情,橫看興滅。騷人遷客顧,錦文華章寫。
獨伴幽草含情,美盼山河綽約。清光千年照古今,評說蒼桑凌空玨。
【一字至七字——春】春風輕 絮濃杏花飄 相思動絲絲細雨 落落醒桐折柳枝恨少 送君情堪重朦朦朧朧月潔 爽爽朗朗星空好景於心有限日 相思伴淚無影蹤【一字至七字——夏】夏雨余 亭廈紈扇輕 蕙風斜散發披襟 彈棋打馬古鼎焚龍涎 照壁名人畫當頭竹徑風生 兩行青松暗瓦最好沉李與浮瓜 對金樽旋開新鲊【一字至七字——山】唐 令狐楚山聳峻 回環滄海上 白云間商老深尋 謝公遠攀古巖泉滴滴 幽谷鳥關關樹島西連隴塞 猿聲南徹荊蠻世人只向簪裾老 芳草空余麋鹿閑【一字至七字——草】草折宜 看好滿地生 催人老金殿玉砌 荒城古道青春千里遙 悵悵三春早每逢南北離別 乍逐東西傾倒一身本是山中人 聊與王孫慰懷抱【一字至七字——雪】雪花片 玉屑結陰風 凝暮節高嶺虛晶 平原廣潔初從云外飄 還向空中噎千門萬戶皆靜 獸炭皮裘自熱此時雙舞洛陽人 誰悟郢中歌斷絕【一字至七字——愁】愁迥野 深秋生枕上 起眉頭閨閣危坐 風塵遠游巴猿啼不住 谷水咽還流送客泊舟入浦 思鄉望月登樓煙波早晚長覊旅 弦管終年樂五侯【一字至七字——酒】酒邀朋 會友君莫待 時長久名呼食前 禮于茶后臨風不可無 對月須教有李白日飲一石 劉伶解酲五斗公子沾唇臉似桃 佳人入腹腰如柳【一字至七字——色】色難離 易惑隱深閨 藏柳陌長小人志 滅君子德后主漫多才 紂王空有力傷人不痛之刀 對面殺人之賊方知雙眼是橫波 無限賢愚被沉溺【一字至七字——花】花點綴 分葩露初挹 月未斜一枝曲水 千樹山家戲蝶未成夢 嬌鶯語更夸既見東園成徑 何殊西子同車漸覺風飄香似雪 能令醉者亂如麻【一字至七字——花】花落早 開賒對酒客 興詩家能回游陭 每駐行車宛宛清風起 茸茸麗日斜且愿相留歡合 唯愁虛棄光華明年攀折知不遠 對此誰能更嘆嗟【一字至七字——風】風蕩翠 飄紅忽南北 忽西東春開柳葉 秋謝梧桐涼入朱門內 寒添陋巷中似鼓聲搖陸地 如雷振響晴空乾坤收拾塵埃凈 現日移陰卻有功【一至七字詩 茶】 唐 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 將知醉后其堪夸。【一字至七字詩】 白居易詩綺美 瑰奇明月夜 落花時 能助歡笑 亦傷別離 調清金石怨 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 世間唯有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 便到司空送白辭 【一字至七字詩?竹】 韋式竹。
臨池,似玉。裛露靜,和煙綠。
抱節寧改,貞心自束。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一字至七字詩?書(同王起諸公送白居易分司東都作)】 范堯佐書憑雁 寄魚出王屋 入匡廬文生益智 道著清虛葛洪一萬卷 惠子五車余銀鉤屈曲索靖 題橋司馬相如【一字至七字——鶯】劉禹錫鶯解語 多情春將半 天欲明始逢南陌 復集東城林疏時間影 花密但聞聲營中緣吹短笛 樓上來定哀箏千門萬戶垂楊里 百囀如簧煙景晴【賦山】令狐楚山聳峻,回環滄海上,白云間商老深尋,謝公遠攀古巖泉滴滴,幽谷鳥關關樹島西連隴塞,猿聲南徹荊蠻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余麋鹿閑【聯句】東,西步月,尋溪鳥已宿,猿又啼狂流礙石,迸筍穿蹊望望人煙遠,行行蘿莖迷探題只應盡墨,持贈更欲封泥松下流時何歲月?云中幽處屢攀躋乘興不知山路遠近,緣情莫問日過高低靜聽林下潺潺足湍瀨,厭向城中喧喧多鼓鼙【詠月】月皎潔玉兔也廣寒宮闕光因貂蟬滅吳剛伐桂不歇最分明中秋佳節曾伴太白共醉良夜舉頭相望低頭相思切黃會后人有約柳梢初越碧海青天嫦娥悔將靈藥竊常見陰晴圓缺莫非有恨事耶【儒林外史】 吳敬梓呆 吃長齋 胡須滿腮 經書揭不開 紙筆自己安排 明年不請我自來 【花】 唐 張南史 花 花 深淺 芬葩 凝為雪 錯為霞 鶯和蝶到 苑占宮遮. 已迷金谷路 頻駐玉人車 芳草欲陵芳樹 東家半落西家 愿待春風相伴去 一攀一折向天涯。 靜 虛熱際 安居龕燈斂 印香除東林賓客 西澗圖書檐外垂青豆 徑中妝白蕖縱辨宗因袞袞 忘言理事如如泉臺定將入流否 鄰笛足疑清梵余【詩】白居易詩 詩 綺美 瑰奇 明月夜 落花時 能助歡笑 亦傷別離 調清金石怨 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 世間唯有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 便到司空送白辭 【詠竹】宋代文同竹,竹 森塞,潔綠 湘江濱,渭水曲 帷幔翠錦,戈矛蒼玉 心虛異眾草,節勁逾凡木 化龍杖入仙陂,呼鳳律鳴神谷 月娥巾披靜苒苒,鳳女笙竽清簌簌 林間飲酒碎影搖樽,石上圍棋輕蔭復局 屈大夫逐去徒悅椒蘭,陶先生歸來但尋松菊若論檀欒之操無敵于君,欲圖瀟灑之姿莫賢二仆。
【春水曲】張籍嘴 唼唼 春滿生 蕩漾木蘭船 中有雙少年 少年醉鴨不起 【清代的王有光摘吳越俗諺俚語排成目錄】陰陽 天地大 黑白分明 傍早做人家 你嘰呱我也嘰呱 壇窮不讀書富不教學 讀書造化不讀書告化 清明不拆絮到老不成器 告化子遁走猢猻就沒戲耍 要知未來路徑須問過來人家 罔活三千年不知天知地知 有書不苦讀不如睜眼瞎 黑眼烏珠難見白銅錢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善惡到頭終有報 前船是后船涯 事上無難事 有德終發 回味甜 由他 【紀道德】唐 杜光庭。
4. 用(優)字寫一首寶塔詩
中年的心情,是最能通禪的了。千帆過盡,千峰看遍,人生的悲喜,亦是嘗了個遍。心,漸漸的淡了,通透了,該懂的都懂了,該悟的都悟了。盡可以泡一壺暖茶,閑庭信步,從容賞花。漸漸厭倦了燈紅酒綠,軟語呢喃,抽身出來,悟一悟宇宙人生的終極真理,好對今生,有個交代。便知道了,簡單平淡是人生的真味,素雅清涼是人生的底色。空曠的心靈,隨便載什么都可以;素凈底色的畫布,隨便涂抹什么都可以。
于是便學會在最靜最凈的心靈里,找一塊臨山濱水的土地,修籬種菊,日日耕耘其中,忘世忘機,悠然自得。學會在素雅底色的心靈畫布上,畫一些簡單的大小寫意,因為簡單,深得禪味,便有了齊白石蔬菜瓜果疏淡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