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白的古詩及翻譯(簡短些)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
皎潔的月光灑到床前,
迷離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頭觀看明月呵明月,
低頭鄉思連翩呵連翩。
——————————————————————————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譯文
到了五月,天山依舊白雪皚皚,沒有鮮花,只有地凍天寒。
雖然傳來吹奏《折楊柳》的笛聲,卻依舊看不到一絲春色。
一早就隨著戰鼓聲去搏戰,到了夜晚也只能抱著馬鞍打瞌睡。
希望能用我挎著的劍,像傅子介那樣為國除害,消滅敵人。
2. 50首簡短的古詩怎么寫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 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渡荊門送別》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 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
——《獨漉篇》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玉階生白露,,夜久浸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玉階怨》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夜泊牛渚懷古》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秋浦歌十七首》 白馬金羈遼海東,羅帷繡被臥春風。落月低軒窺燭盡,飛花入戶笑床空。
——《春怨》 、曉吹員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明月高高刻漏長,真珠簾箔掩蘭堂。
——《搗衣篇》 田家有美酒,落日與之傾。醉罷弄歸月,遙欣稚子迎。
——《游謝氏山亭》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月下獨酌其四》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憶秋浦桃花舊游,時竄夜郎》 滄江溯流歸,白璧見秋月。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陰雪。
——《自金陵溯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 閑夜坐明月,幽人彈素琴。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 蒼蒼金陵月,空懸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業大江流。
——《月夜金陵懷古》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幕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從軍行 唐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贈花卿 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絕句】 江動月移石,溪虛云傍花。 鳥棲知故道,帆過宿誰家? 絕句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贈花卿 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①, 死亦為鬼雄②。 至今思項羽③, 不肯過江東。
夏日絕句 宋·楊萬里 不但春妍夏亦佳,隨緣花草是生涯。 鹿蔥解插纖長柄,金鳳仍開最小花。
謝謝給分。
3. 20首簡短詩詞
1、畫 唐代: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譯文: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
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斗艷,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2、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里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4、山中 唐代: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譯文 荊溪潺湲流過白石粼粼顯露,天氣變得寒冷紅葉落落稀稀。
彎曲的山路上原本沒有雨,但蒼翠的山色卻濃得仿佛就要潤濕了人的衣裳一樣。 5、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唐代:劉長卿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譯文 孤云陪伴著野鶴,怎么能在人間居住。
不要買下沃洲山,現在已經有人知道那兒了。 韻譯:你是行僧象孤云和野鶴,怎能在人世間棲居住宿? 要歸隱請別買沃洲名山,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處。
4. 古詩翻譯
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昔:指出征時。
依依:茂盛貌。一說,依戀貌。
思:語末助詞。 霏霏:雪大貌。
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 雨雪霏霏 這是詩經里一個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畫,把一個出門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出門時是春天,楊樹柳樹依依飄揚,而回來時已經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在一年的當兒,他經歷了什么已經盡在不言中了。 我們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著他。
我們可以想象他的戀人在故鄉等著他。即便是一年中受盡苦難,也要等到相見的一天。
大雪中有一個人在獨行,遠處有一盞燈在為他亮著。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著的動力。
為了楊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滿著人性的美。
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們思維的發達,把人的想象力發揮到極致。 不敢想象,現在的男女會創造出如此動人心魄的圖畫。
婚姻如同時尚,幾天過后就覺得不新鮮了。流行歌曲唱幾天,換新的是很正常的。
新的式樣不新的,那么換上更新的吧。如果是這樣還倒罷了,以心換心,沒什么不對。
夫妻忠誠,戀人坦蕩。合則留,不合則去,本來是一種理想狀態。
可怕的是人的感情沾染上銅臭。所愛的不是人而是背后的社會關系,以及所帶來的社會利益,金錢、地位等等。
為了金錢和享受,人幾乎會獻出一切,包括肉體,它本身就是賺錢的資源。 “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的時代已經終結。
有時候我想,為什么我們時代出不了大作品,能永遠影響后來者的作品,原因是這個時代的經濟基礎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更,文化這個精神層次的東西也成了賺錢機器,其他的能逃脫嗎。 “以哀景寫樂”是指詩歌創作中的情景反襯手法,這種手法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樂”。
《采薇》詩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4句運用了這種手法,但并不具有對應關系。運用對比的方式。
將時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來”剪接融匯,創造出超越現實的典型畫面。短短4句詩,看似平淡,娓娓道來,卻充滿了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同一個“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條路,卻有“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之別,而這一切都在這一“往”一“來”的人生變化中生成。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這是一首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贊美“雨”。
詩人生動描述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這春雨伴隨著和風,當夜幕降臨時,悄悄地、無聲地、細細地下著,滋潤著萬物。詩人用擬人的手法,把雨擬人化,說它好像懂得時令節氣,當萬物萌生,需要雨水的時候,雨就下起來了。
它有多么“好”! ◆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雨之所以“好”,不僅好在適時,而且好在“潤物”。
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著和風細細地滋潤萬物的。寫到這里,那個“好”字才落實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
“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不求人知,在人們酣睡的夜晚,它細柔無聲地輕輕飄灑。 ◆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作 者喜得睡不著,臨窗遠望,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看起來,準會下到天亮。
◆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作者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滿城的美景。
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都得到潤澤。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將會匯成花的海洋。
作者無限喜悅的心情,又表現得多么生動!可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里沒有露面,但從字里行間,都洋溢著詩人的歡喜之情。 西江月 亮的月光驚起了枝頭的喜鵲,清爽的夜風吹來了蟬兒的鳴叫。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飄香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聽得陣陣田蛙歌唱。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稀疏的星星剛還遠掛天邊,轉眼滴滴細雨酒落山前。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過去的小客店還在村廟的樹林旁,道路轉過溪水的源頭,它(指茅店)便忽然出現在眼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茆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大意】 明亮的月光驚起了正在棲息的鳥鵲,它們離開枝頭飛走了。在清風吹拂的深夜,蟬兒叫個不停。
稻花香里,一片蛙聲,好像是在訴說好年成。不一會,烏云遮住 了月亮。
只有遠方的天邊還有七八顆星星在閃爍,山 前竟然落下幾點雨。行人著慌了:那土地廟樹叢旁邊過去明明有個茅店可以避雨,現在怎么不見了?他從小橋過溪,拐了個彎,茅店就出現在他的眼前。
【注釋】 ①這首詞寫的是作者在山鄉夜行中所見所聞。明月清風,驚鵲鳴蟬,稻香蛙聲,溪流小橋,構成了江南山鄉夏夜一幅優美。
5. 古代詩歌四首譯文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秋風颯颯,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游客路過蒼蒼的北固山下,船兒泛著碧綠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漲,兩岸江面顯得更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紅日沖破殘夜,從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風拂面。寄去的家書不知何時到達,請問歸雁幾時飛到洛陽邊。
在一個明麗的春日,我信馬來到錢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繞到賈公亭西。一場春雨剛過。云氣同湖面上的微波連成一片,像貼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漲得滿滿的,快要跟岸齊平了。遠處近處都有黃鶯婉轉的叫聲,這些春天的使者們,嬉戲追逐,爭著搶著往向陽的枝頭飛。誰家新歸的燕子在湖邊飛上飛下,它們忙著銜泥筑巢。沿途繁花東一簇,西一叢,快要讓人眼花繚亂了。而路上的春草剛從土里鉆出來,剛夠遮住馬蹄。春神把花掛在樹上,把草鋪在地上,供人們盡情賞玩,而我最迷戀的卻是湖東一帶,這里綠楊成蔭,白堤靜靜的躺在湖邊,安閑,自在,真要讓人留連忘返了。
望秋野之悲涼氣氛、“枯藤老樹 昏鴉”,荒涼凋謝的蒿草,孤枯敗落 的藤枝,蔓纏在飽經滄桑的老樹上, 時不交運的“昏鴉”,呱呱呱,聲聲催 人心魄,把秋日黃昏的氛圍一下子 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里。
6. 古詩翻譯
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昔:指出征時。
依依:茂盛貌。一說,依戀貌。
思:語末助詞。 霏霏:雪大貌。
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 雨雪霏霏 這是詩經里一個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畫,把一個出門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出門時是春天,楊樹柳樹依依飄揚,而回來時已經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在一年的當兒,他經歷了什么已經盡在不言中了。 我們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著他。
我們可以想象他的戀人在故鄉等著他。即便是一年中受盡苦難,也要等到相見的一天。
大雪中有一個人在獨行,遠處有一盞燈在為他亮著。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著的動力。
為了楊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滿著人性的美。
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們思維的發達,把人的想象力發揮到極致。 不敢想象,現在的男女會創造出如此動人心魄的圖畫。
婚姻如同時尚,幾天過后就覺得不新鮮了。流行歌曲唱幾天,換新的是很正常的。
新的式樣不新的,那么換上更新的吧。如果是這樣還倒罷了,以心換心,沒什么不對。
夫妻忠誠,戀人坦蕩。合則留,不合則去,本來是一種理想狀態。
可怕的是人的感情沾染上銅臭。所愛的不是人而是背后的社會關系,以及所帶來的社會利益,金錢、地位等等。
為了金錢和享受,人幾乎會獻出一切,包括肉體,它本身就是賺錢的資源。 “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的時代已經終結。
有時候我想,為什么我們時代出不了大作品,能永遠影響后來者的作品,原因是這個時代的經濟基礎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更,文化這個精神層次的東西也成了賺錢機器,其他的能逃脫嗎。 “以哀景寫樂”是指詩歌創作中的情景反襯手法,這種手法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樂”。
《采薇》詩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4句運用了這種手法,但并不具有對應關系。運用對比的方式。
將時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來”剪接融匯,創造出超越現實的典型畫面。短短4句詩,看似平淡,娓娓道來,卻充滿了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同一個“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條路,卻有“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之別,而這一切都在這一“往”一“來”的人生變化中生成。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這是一首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贊美“雨”。
詩人生動描述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這春雨伴隨著和風,當夜幕降臨時,悄悄地、無聲地、細細地下著,滋潤著萬物。詩人用擬人的手法,把雨擬人化,說它好像懂得時令節氣,當萬物萌生,需要雨水的時候,雨就下起來了。
它有多么“好”! ◆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雨之所以“好”,不僅好在適時,而且好在“潤物”。
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著和風細細地滋潤萬物的。寫到這里,那個“好”字才落實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
“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不求人知,在人們酣睡的夜晚,它細柔無聲地輕輕飄灑。 ◆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作 者喜得睡不著,臨窗遠望,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看起來,準會下到天亮。
◆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作者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滿城的美景。
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都得到潤澤。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將會匯成花的海洋。
作者無限喜悅的心情,又表現得多么生動!可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里沒有露面,但從字里行間,都洋溢著詩人的歡喜之情。 西江月 亮的月光驚起了枝頭的喜鵲,清爽的夜風吹來了蟬兒的鳴叫。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飄香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聽得陣陣田蛙歌唱。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稀疏的星星剛還遠掛天邊,轉眼滴滴細雨酒落山前。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過去的小客店還在村廟的樹林旁,道路轉過溪水的源頭,它(指茅店)便忽然出現在眼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茆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大意】 明亮的月光驚起了正在棲息的鳥鵲,它們離開枝頭飛走了。在清風吹拂的深夜,蟬兒叫個不停。
稻花香里,一片蛙聲,好像是在訴說好年成。不一會,烏云遮住 了月亮。
只有遠方的天邊還有七八顆星星在閃爍,山 前竟然落下幾點雨。行人著慌了:那土地廟樹叢旁邊過去明明有個茅店可以避雨,現在怎么不見了?他從小橋過溪,拐了個彎,茅店就出現在他的眼前。
【注釋】 ①這首詞寫的是作者在山鄉夜行中所見所聞。明月清風,驚鵲鳴蟬,稻香蛙聲,溪流小橋,構成了江南山鄉夏夜一幅優美。
7. 30首古詩詞加翻譯 , 最好是初中的
涼州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一望無邊的黃河,一直伸向遠方的白云深處,一座孤城坐落在高山峻嶺之中。
羌笛聲聲,何必老是吹奏楊柳曲呢?應該知道,春風是吹不到玉門關外的。】 望天門山【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天門山從中間斷開,給楚江讓出奔瀉的通道 ;碧綠的江水,滾滾東流到這里,可是又旋轉向北去,兩岸青山對峙,雙峰聳立,在那水天相連之處,一片白帆沐浴著燦爛的陽光,從天邊飄來。
早發白帝城【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晨辭別了聳立在燦爛云霞里的白帝城,坐船順流而下,相距千里的江陵一日就可以回來。三峽兩岸猿猴的啼叫聲還在山谷回響,輕便的小船,已經穿過了萬座重疊的高山。
玉階怨【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玉石砌的臺階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獨立很久,露水浸濕了羅襪。回房放下水晶簾,仍然隔著簾子望著玲瓏的秋月。
贈別【杜牧】多情卻似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多情的人在分別的時候,萬千愁緒無從表達,好像是無情似得。只覺得在踐行的酒宴上想要強顏歡笑卻笑不出來。
酒桌上的蠟燭仿佛理解了我們的心意,禁不住露了惜別之情,替我們流下惜別淚珠,一直滴落到天明。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折斷的戟埋在沙子中,雖然長滿了鐵銹,但是還是沒有爛掉,把它拿起來磨一磨、洗一洗,認出竟是三國時留下的兵器。
那是如果不是刮起了東風、給了周瑜以火攻的方便,那么東吳就會失敗,連大喬小喬也會被曹操擄去,幽禁在銅雀臺內了。 江南春【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郭山村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歡唱,綠葉映襯著紅花,彌望是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
宋、齊、梁、陳時期修建了很多寺廟,有不少廟寺的樓臺殿閣,都迷漫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又互相掩映。 泊秦淮【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在一個煙霧迷茫的夜晚,詩人的船停靠在繁華的秦淮邊,緊挨酒家。
對岸酒樓上的歌女不知道亡國的痛苦,還在唱因荒淫而亡國的南朝陳后主所作的樂曲玉樹后庭花。 金谷園【杜牧】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繁華的往事像香塵一樣飛散,流水無情的流淌著,花草自然成春。
黃昏時分,東風里傳來鳥兒哀怨的啼叫,落花紛紛就像那跳樓的美人。 雜詩【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你從我的家鄉來,應該知道我家鄉的情況。
請你告訴我,我家窗戶下的那株梅花開花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