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誠信的內容摘要古詩
告戒人要誠信 1.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國思想家 2.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戰國哲學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國詩人 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國哲學家 5.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 6.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8.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9.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宋朝哲學家 10.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楊簡,宋朝學者 11.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賽,英國作家 12.言忠信,行篤敬。 --論語 13.欺人只能一時,而誠實卻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英國學者 14.生命不能從謊言之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德國詩人 15.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16.對己能真,對人就能去偽,就像黑夜接著白天,影子隨著身形。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 17.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西賽羅,古羅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誠實,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國散文家 19.誠實最好的政策。 --弗蘭克林 20.人若能摒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
--馬克吐溫。
2. 會計誠信摘要怎么寫
會計誠信缺失的現狀及原因 1.1 會計誠信缺失的現狀 1.2 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 (1) 信息不對稱是會計失信的前提。 (2)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不高是會計誠信缺失的內部原因。 (3) 注冊會計師監督不力是上市公司會計失信的直接原因。 2、會計法律規范和會計職業道德的關系 2.1 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法律規范的作用 (1)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規范的基礎。 (2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 (3)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會計法制建設的重要條件。 2.2 會計法律規范對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 (1)會計法律規范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具有保障作用。 (2) 會計法律規范是維護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手段。 3、加強我國會計誠信建設的措施 (1)大力開展誠信教育,提高職業道德。 (2)要加強法制建設,充分發揮法制的作用。 (3)加強對單位負責人的失信約束,保障會計人員的權利。 (4)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 (5)完善上市公司內部監控機制。 (6 )通過建立注冊會計師“個人信用制度”和會計師事務所信用體系、加快以“合伙制”和“獨立執業人”為目標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改革步伐、建立健全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制度等措施,建立會計服務市場信用體系。
3. 講誠信的簡短的名人名言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
——艾琳·卡瑟 ●民無信不立。 ——孔子 ●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
——高爾基 ●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西塞羅 ●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
——大仲馬 ●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 ——富蘭克林 ●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拉羅什富科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 ——莎士比亞 ●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 ●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都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 ●信用是難得易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時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我寧愿以誠摯獲得一百名敵人的攻擊,也不愿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贊揚。
——裴多菲 ●誠實的人從來討厭虛偽的人,而虛偽的人卻常常以誠實的面目出現。 ——斯賓諾莎 ●沒有誠信,何來尊嚴? ——西塞羅 ●失信就是失敗。
——左拉 1、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圣潔的鮮花。 2、誠信是你價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萬水,質量也應永恒不變。
3、誠信像一面鏡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會出現裂痕。 4、誠信是道路,隨著開拓者的腳步延伸;誠信是智慧,隨著博學者的求索積累;誠信是成功,隨著奮進者的拼搏臨近;誠信是財富的種子,只要你誠心種下,就能找到打開金庫的鑰匙。
5、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 6、創起誠信校園,樹起誠信學風,成為誠信學子。
7、誠信為本,學做真人。 8、誠信為榮,失信可恥。
9、最大限度的誠實是最好的處事之道。 10、誠實守信是面明鏡,不誠實的人在他面前,都會露出真相。
11、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12、誠實是上策。 13、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種誠信為先決條件。
14、不誠則有累,誠則無累。 15、誠信是溝通心靈的橋梁,善于欺騙的人,永遠到不了橋的另一端。
16、誠信,是一股清泉,它將洗去欺詐的骯臟,讓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流淌著潔凈。 17、誠信,讓心靈無瑕,讓友誼長存,讓世界美好! 18、知識是財富,誠信也是一種財富,擁有知識能使你變得充實,擁有誠信能使世界變得更美好! 19、誠,乃信之本;無誠,何以言信?誠而有信,方為人生. 20、誠信,如一把鑰匙,打開你我心中那扇門上的鎖,讓我們敞開心扉,沐浴那友誼的陽光。
21、誠信,是人類文明的階梯;誠信,是填補人類間隔的碎石。 22、誠信是一種自我約束的品質,不是通過一篇文章或一句話就能檢驗得出的。
23、誠信是人的本錢,沒有誠信的人是一個失敗者。 24、誠信比一切智謀更好。
25、誠信就像人身上不可缺的鈣,沒鈣的還能算作人嗎? 26、誠信就像人生航船的楫槳,控制著人生的去向。 27、誠信猶如一顆青澀的果,你咬一口,雖然很苦,卻回味無窮,倘若你將它丟棄,便會終身遺憾! 28、生活是需要誠信的,有了誠信才會有幸福可言。
29、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30、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31、誠實是一種力量的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 32、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
33、失去了誠信,就等同于敵人毀滅了自己。 34、誠實的人必須對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誠。
35、誠信是人生之本。 36、誠信者,受人愛戴尊敬也。
37、誠信是友誼的必備條件。 38、誠信,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先導。
39、誠信是人生路途中的第一準則。 40、誠信是一種美德,會讓你更加完美。
41、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 42、誠實守信,快樂人生。
43、誠信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金錢。 44、誠信,世界需要你。
45、誠信創造財富。 46、不講誠信的人,是可悲的、可憐的、可恨的,也是可怕的。
47、只有種下誠信的苗,才能結出誠信的果。 48、有其言,無其行,君子之恥也。
49、給心靈一片凈土,給誠信一片天地,人生的道路讓我們與誠信同行。 50、人如以誠信為本,就能塑造完美人生。
4. 誠信是什么的簡短介紹
誠信 是什么?誠,即真誠、誠實;信,即守承諾、講信用。
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無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與他人和社會發生關系。處理這種關系必須遵從一定的規則,有章必循,有諾必踐;否則,個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會就失去運行之規。
哲人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詩人的“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民間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都極言誠信的重要。
幾千年來,“一諾千金”的佳話不絕于史,廣為流傳。誠信是公民道德的一個基本規范,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5. 有關誠信簡短的句子,我要5條以上,誰有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盧照齡
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李嘉誠
創業不像讀書,一天可以過好多年,創業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走。——周晉峰
求珍品,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講堂譽,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誠信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一個企業要永續經營,首先要得到社會的承認、用戶的承認。企業對用戶真誠到永遠,才有用戶、社會對企業的回報,才能保證企業向前發展——張瑞敏
真誠到永遠——海爾著名廣告語
信用是一種現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無形資產。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我們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走上社會后,我們深感信用危機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但埋怨沒有用,更不能等待。重樹社會信用必須靠每個人的努力,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郭輝
一絲一毫關乎節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經意的失信,可能會毀了我們一生的名譽。——林達生
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來積累的誠信聲譽,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英國商人
遵守諾言就象保衛你的榮譽一樣。 ——(法)巴爾扎克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中國俗語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中)馮玉祥
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
——(日)松下幸之助
6. 關于誠實論文500字
加強誠信提高道德素質
[論文摘要] 學校是探索真理 ,培養誠信才的搖籃。 大多數學生能做到誠實守信 ,但也有急功近利,不講誠信者。應加強誠信,做到德 、智并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道德素質
[論文關鍵詞] 誠實守信 道德素質
一、當前校園誠信現狀
多數學生能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忠誠老實,言行一致,廉潔奉公,先公后私,這是基本現狀,反映了學生的主流。但是誠信缺失的現象確實存在,有的還很嚴重,必須引起重視,學生中違背誠實守信原則,急功近利者并不鮮見。
二、誠信的基本內涵
誠信,顧名思義,包括誠實和守信兩個方面,意思就是忠誠老實,信守諾言,要求人們在與人交往時說真話,向別人傳遞真實的信息;要遵守諾言,實踐諾言,承擔應負的責任,以取信于人。
誠實守信是自古以來被普遍公認的美德,是中華民族一個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規范世無誠信不寧,國無誠信不穩,業無誠信不旺,家無誠信不和,民無誠信不立,官無誠信不忠。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最基本的道德規范。
做到誠實守信,具體就是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坦蕩無私、明白事理。
第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就是待人處事真心實意,襟懷坦白。一是說話心口一致。不說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假話;不說信口開河、無中生有的謊話。二是辦事知行統一。尊重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按規矩辦事。三是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言行一致,要切實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第二,坦蕩無私、明白事理。坦蕩無私,無私才能無畏,出于公心才能行于正道,只有心地純潔,公正無私,才能做到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只有關心、尊重社會整體利益和他人利益,遇事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社會、為他人著想,才能做到誠實正直、童叟無欺。
三、不斷提高道德素質
第一,真正做到德、智并重。要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人。
第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有理論闡釋,又有實踐說明,使之多樣化、生動化,樹立良好的榜樣,真正做到“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總之,培養具有符合時代精神的道德素質,是學生個人成才的需要,一個人的道德素質如何,影響著他的行為規范,關系到他的人生價值的實現。誠實守信是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道德素質的反映。
7. 關于誠信的故事
誠信,真好!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誠信是我們的根本。在我們的生活中,誠信是我們生存的保證。
我讀四年級的時候,班里許多同學都信任我,把我當作朋友,有的還把我當作知心朋友。他們只要有什么秘密,那固定是要告訴我的;我心里有什么不痛快,也要和他們聊聊。誠信,真好!
一天,有位同學對我說:“我說喻子涵呀,你有那么多的朋友,整天纏著你,跟你玩,你難道不覺得累嗎?”我笑著說:“雖說累一點,但是一和他們在一起,我就像在跟兄弟姐妹一起玩一樣,一點也不覺得累……”可是,這邊剛說著,那邊又來了:“喂,喻子涵,快來看,我的作文獲獎了!”我來到朋友的位置上,他把獎狀給我看,我一瞧:“嘿!一等獎!真厲害!”我看著他快活的樣子,也分享到了他的快樂。我想,有朋友的信任,真好!
我喜歡電腦,許多朋友的稿件都是我打的。有一次,一個同學叫我給他打一份班級人員名單,可是一到家,我就把這件事給忘掉了。第二天,同學找我要,我鬧了個大紅臉。我原本想解釋一下,找個借口,下個臺階。但轉念一想,對朋友要誠信,一就一,二就二,決不能撒謊。于是,我很內疚地對同學說:“對不起,我忘掉了,真不好意思。”沒想到同學說:“沒關系,你什么時候有空,就什么時候打,不急。我還是要感謝你的。”我心里一陣激動:誠信,真好!
現在,我長大了,但我更離不開誠信了。誠信,真好!
8. 關于誠信的名言 簡短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
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
——高爾基
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西塞羅
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
——大仲馬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拉羅什富科
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民無信不立。 ——孔子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中)馮玉祥
9. 關于誠信的事例 要簡短的 越短越好 至少5個
十七世紀的德國軍隊里面有一個王子對他的下屬親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級軍官的深深愛戴。一次攻打某國家失敗而歸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嚴寒、饑餓折磨著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極度寒冷和饑腸轆轆的狀態下,王子慢慢的進入夢鄉、、、、、、。睡夢中王子夢見陽光格外的燦爛與溫暖,他醒來了,發現自己身上被許多件大衣覆蓋,生命得以延續。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蓋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經全部凍死了。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于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無異于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后來,許多日本人到這里觀光旅游,據說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誠信。
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為之跑了3個多小時。
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于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為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里,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在一個地方只購得4瓶啤酒,于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著拿著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 后來,到這兒的游客就越來越多。
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淦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于困境,便沒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一個士兵,非常不善于長跑,所以在一次部隊的越野賽中很快就遠落人后,一個人孤零零地跑著。轉過了幾道彎,遇到了一個岔路口,一條路,標明是軍官跑的;另一條路,標明是士兵跑的小徑。他停頓了一下,雖然對做軍官連越野賽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滿,但是仍然朝著士兵的小徑跑去。沒想到過了半個小時后到達終點,卻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恩議,自己從來沒有取得過名次不說,連前50名也沒有跑過。但是,主持賽跑的軍官笑著恭喜他取得了比賽的勝利。
過了幾個鐘頭后,大批人馬到了,他們跑得筋疲力盡,看見他贏得了勝利,也覺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過來,在岔路口誠實守信,是多么重要。
10. 關于誠信的故事 簡短的 急~~~~~~~~~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帳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后,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并滿懷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你還讓我到哪里去談這筆生意呢?”
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雖平淡如行云,質樸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是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