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外灘導游詞
朋友們: 下午好!現在我們來到上海黃浦江畔的外灘,首先,我對各位的參觀游覽外灘表示歡迎,并預祝各位旅游愉快。
新外灘共有五條旅游路線,在您的左手邊是被譽為“萬國建筑博覽”的壯觀建筑群和寬敞的中山路,您的右手邊是波光粼粼的黃浦江以及前程似錦的浦東陸家點綴金融貿易區,眼前為新穎獨特的觀光游覽區。這建筑群、中山路、觀光區、黃浦江、陸家嘴仿佛樂譜中的五線譜,勤勞上海人民則好似串串間符,正組成最新最華美的樂章,歡迎著各位來賓的光臨。
地粉才能叫外灘呢?簡單的說,它過去曾是上海老城廂外的一塊蘆葦叢生的荒灘地。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后,緊鎖的國門被殖民者洋炮轟開了,上海也被迫辟為商埠。
從那時起,各式各樣的西洋式建筑隨著殖民者的“搶灘”而紛紛聳立,至本世紀30年代初,上海已從海濱小邑一躍成為遠東最大的都市。 眼前這些具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筑,雖然不是出自同一個設計之手,也不是建造于一個年代,但它們的建筑格調是那么的和諧統一,宛然天成。
從金陵東路外灘到外白渡橋長僅1.5公里的弧線上,高低錯落,鱗次櫛比地矗立著52幢風格各異的建筑,有英國式的、法國式的、古希臘式的等等。當年許多外國銀行、總會、領事館等云集于此,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形成舊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縮影。
各位請看,新外灘2號東風飯店,過去曾是十分聞名的英國總會,它是一座典型的英國古典式建筑。樓高有6層(連地下室),樓頂南北兩端各設了望亭一座,內部裝飾極為華麗。
一層樓酒吧間當年曾因擁有110.7英尺的東方最長的酒吧柜而驕傲一時,如今美國的肯德基快餐廳設在里面。 新外灘12號以前是大名鼎鼎的“匯豐銀行”,該建筑建于1923年,屬仿古希臘式的圓頂建筑。
大樓為接近正方形的矩形建筑,高5層,加上頂部一半球形層頂菜有7層,鋼框架結構。樓內裝飾十分講究,設有美、英、法、俄、日等國各種接待室。
這座建筑英國人曾自詡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的一座最為講究的建筑。 緊鄰匯豐銀行旁邊的那幢建筑是上海海關大樓,為19世紀復古主義的建筑,建于1927年,為當今世界所罕兇。
大樓上面的大鐘四周均可看到走時,每隔15分鐘奏響一段短曲,鐘聲悠揚深沉,聲聞10里。 匯豐銀行大樓和海關大樓都出于英國設計家威爾遜之后,上海親切地稱它們為“姐妹樓”,目前仍是上海的重要標志之一。
南京東路口的兩幢大樓均稱為和平飯店。坐南朝北的這幢樓建于1906年,當時稱匯中飯店,是上海現存最早的一個飯店。
它可作為一座歷史建筑,屬英國文世復興式。該樓的最大特點是立面彩紅磚做腰線,白墻磚做貼面,遠遠望去既莊重典雅,又別具風格,實屬一座難得的佳作。
外灘的這些建筑,都是中國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同時也反映了西方殖民者對上海的掠奪和侵略。如今為了讓人們了解這些建筑的歷史,每幢大樓門前均掛有中英文對照的銘牌。
對于外灘,上海人給她的稱呼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上海人把解放前的外灘叫舊外灘,解放后稱作外灘,現在人們贊她為新外灘。
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搶占外灘的情景,但每次都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意義。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戰略重心也由南而北,浦東的開發和振興使上海走到了全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春風吹醒了沉睡多年的上海外灘,中外金融機構也紛紛搶占外灘。上海作出了“清巢引鳳”的重大舉措,將外灘金融街房屋大置換,吸引海內外的“老顧客”重新前來落戶,再顯遠東“華爾街”的風采。
外灘是上海的象征,也是中外游客必到之處。但在以前由于道路狹窄、行人車輛擁擠不堪,嚴重影響了外灘整體形象。
為了改變處灘的面貌,上海人民政府把外灘作為重點加以改造。眼前這條馬路稱中山一路,是為了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也是外灘綜合改造的一部分。
該路全長826米,寬45米,設6至10個車道。這條寬闊的交通線不僅僅限于外灘一帶,它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延伸,北起江灣五角場,南抵南浦大橋。
到下個世紀初,這條南北走廊長達15公里,將成為上海旅游觀光的標志性景觀。 我們現在走的這條濱江大道頗有特色。
它不但集文化、綠化于一體,而且早晨是人們習文練武的好地方,白天是國內外旅游者觀光游覽的天地,晚上則是對情侶談情說愛的理想場所,聽說有許多外國朋友都慕名前來體驗生活呢。 各位來賓,漫步在新外灘觀光區,您是否感覺到,新外灘不僅面貌煥然一新,而且在熱鬧繁華中透出濃郁的藝術氣息。
大家請看:在延安東路外灘設置主題為“為了明天”的藝術景觀,以6根圓柱相擁抱,與具有80多年歷史的氣象信號臺相組合成為一組對景。海關大樓與電子瀑布鐘也是頗有新意的對景。
電子瀑布鐘呈階梯式,長27米,高3.5米,設10全臺階。整個操作過程均由電腦控制,約有1000多個噴頭水柱組成各種顏色的阿拉伯數字,使世界各地既是那么的遙遠,雙是多么的親近。
觀光區名副其實地成了一條容納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特色文化的風景線。 漫步外灘,我們不知不覺已進入了黃浦公園。
提到這個公園,。
2.誰能給我篇上海外灘的導游詞.
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城隍廟)外的一處沿江灘地,舊時稱“黃浦灘”早在1843年上海開埠以后,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外灘一帶地方,于是劃定外灘 在內的800畝地為英租界,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臨江建造起巍峨參差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筑群,并開設了110多家金融機構,這里成了“遠東的華爾街”,到了九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來到了上海,市政府開始對外灘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像一首美妙的五線譜一樣的外灘景區,它是由“凝固的音樂”萬國建筑博覽和“流淌的樂曲”黃浦江所組成。
我們各位朋友觀賞這些西方古典風情的建筑群,不僅要注意它的外部的造型美。而且要把它們視為雕塑藝術來欣賞。
在這“凝固的音樂”樂曲上,26棟建筑,樓宇的高低錯落猶如鋼琴上跳動著的琴鍵,樂曲上有序曲、三個高潮、尾聲等樂章組成。它的序曲部分由外灘防汛墻前的氣象信號臺所承擔,這座氣象信號臺,是“阿脫奴婆”式的古建筑,它的主要功能有兩個:第一個我們各位可以看一下在它的塔頂桅桿上懸掛各形狀的標志,這是起到天氣預報的作用,它根據徐家匯氣象臺測得的氣象信息,第天五次在在桅桿上掛不同顏色的棋子,向來往的船只告示吳淞口外的風力和海浪等氣象信息以保證航行的安全。
第二個作用我們可以再觀察一下桅桿上有一只可以上下升降的大球,第天中午11點45分,球升到桅桿一半的高度,11點55分,又將球升到頂端,12點正時,球又降到原來位置。這個目的我不說咱們在座的各位也知道是干什么的了吧?對了!他就是報時臺。
但是隨著現代化信息傳播科學的發展,各式各樣的鐘表數不勝數,它只能“退休”了。在1993年的10月份,在外灘綜合改造二期工程中,為了保護這座具有八十多年歷史的古建筑,由是將它在原來的位置向東北整體的平移了20米,并且對它進行裝修,使之面貌一新。
夜晚,用青白色的燈光照著,如一個巨大的通體晶瑩剔透的“玉柱”,清麗動人。在凝固的音樂上的高潮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亞細亞大樓、上海總會、中國通商銀行大樓三幢大樓組成。
由于時間的關系這里著重給各位介紹一下上海總會,他位于中山東一路二號,建成于1910年,耗資45萬兩白銀。原是來是供英國僑民休閑娛樂活動的場所。
大樓是文藝復興式的風格。在建筑的東立面采用的是橫三段處理,又以正門為縱軸線,左右門窗裝飾圖案對稱,整幢大樓顯得和諧勻稱而且穩重。
另外我們再看大樓的第三層與第四層是用六根愛奧尼克式立柱支撐,這種柱式,柱身修長,高度約為底徑9至10倍,柱身有條帶狀,柱頭上有卷起的旋渦狀,是“女性美”的象征。在大樓層頂南北兩端有巴洛克式塔亭,增強了整幢建筑的高度和豪華氣派。
從遠處望來他就像一件雕塑家手中的完美的藝術品。另外大樓內部的裝修也十分曲雅、豪華。
這里有一長34米的用意大利的大理石鋪面的酒巴臺,號稱遠東最長的酒吧。大堂的北側還有一個半圓形的鐵柵欄電梯,這部也是當時上海最早的一部電梯,現在好多的反映老上海的電視劇都是在這里拍攝的。
大樓內的裝飾仿英國皇宮格調,因此它有“皇家總會”之稱。緊挨著上海總匯的這個就是中國通商銀行大樓,它位于外灘六號。
是一幢哥特式的建筑,正門有古典式的柱廊。這就是凝固音樂的第一高潮部分。
凝固音樂的第二高潮,是由匯豐銀行大樓和海關大樓所組成。是萬國建筑博覽群的最有代表性的建筑。
匯豐銀行大樓 位于中山東一路11號,1923建成,1955年至1995年這四十年間它曾是上海人民政府所在地,再在是浦東發展銀行使用。這座大樓英國人自稱是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的最講究的一幢建筑,它是外灘占地最廣,門面最寬,體形最大的建筑,整幢建筑呈現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出現的古典主義風格,是古羅馬式的建筑。
大樓底層是三個羅馬石拱券大門,大樓第二層至第四層,用六根希臘式科林斯柱子。這種柱式出現在希臘時代商業繁榮的科林斯城,其柱頂上有一束樹葉和花蔓組成,似花籃形狀,雕刻華美,是“富豪”的象征,在他的頂端還有巴洛克式尖塔,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它還有著三件稀世之寶:第一件是大門兩側有一對銅獅,坐北朝南一只張著大口,坐南朝北的一只閉著嘴,這正好有銀行資金的吐納之意。
據說在英國鑄成之后就將其模型毀掉,使他成為世界上的絕版;第二件是室內頂上有一幅世界上極為鮮見的巨型馬賽克壁畫,畫面有200平方米。第三件是大樓大堂內有28根高13米的意大利大理石石柱,全是天然形成。
其中有四要是沒有拼接的,是純天然巨石雕成的,據說世上只有六根,這里擁有四根,可見它的價值,(另外兩根在法國盧浮宮)。使整幢大樓皇宮,它統領著附近的二十多幢建筑,顯出了華麗莊嚴的風范。
使得它在整個外灘建筑群中最為引人注目。海關大樓 建成于1927年,花去430萬兩白銀。
大樓是具有折中主義建筑風格。大樓頂部的大鐘,是仿英國,倫敦國會大廈大鐘式樣制造,花白銀2000余兩。
它是亞洲第一大鐘,又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鐘。大鐘直徑5。
4米,分針長3。17米,時針長2。
3米。鐘內有三個最達兩噸的鐘擺,這個大鐘每周開三次,每。
3.有沒有外灘的導游詞
外灘是這座東方大都會最著名的景觀,它東起中山東一路,北起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面對開闊的母親河----黃浦江,背倚造型嚴謹、風格迥異的建筑群。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來在經濟活動領域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影響,使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外灘的江面、長堤、綠化帶及美輪美奐的建筑群所構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觀。
上海外灘曾是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務和文化中心。當年各國的領事館大多集中在這兒。外灘也是國際金融資本在中國的大本營。此外,還有西方大商賈的高級俱樂部——上海總會,還有英商亞西亞火油公司大樓。
外灘的這些具有西方復古主義建筑風格的大樓,雖不是出自同一設計師,也非建造于一個時期,但它們的建筑格調基本是統一的,整個建筑輪廓線的處理也很協調,絕不是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也絕非建于同一時期,然而它們的建筑色調卻基本統一、整體輪廓線條處理驚人的協調。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剛健、雄健、雍容、華貴的氣勢。因此成為上海具有“萬國建筑博覽”標志性的建筑群之一,也是人類歷史的文化遺產。
徜徉于濱江大道上,呈現在面前的是數十座巍峨的大廈,構成一部風格各異而又渾然一體的古典建筑藝術交響詩。自1846年上海辟為商埠以后,財富猶如神話般在這里堆積起來,一幢幢銀行大樓拔地而起。經過約一個世紀的營建,北起外白渡橋,南抵金陵東路,在這個僅有三里長的一條弧線上,鱗次櫛比地矗立起52幢各種風格的大廈,有英國式、法國式、西班牙式、希臘式、文藝復興式、芝加哥學院派的、巴洛克風格的。。洋洋大觀。您發現哥特式的尖頂、古希臘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陽臺,就在您的眼前身后。處處散發著濃郁的異國情調,那別具一格的韻味讓人流連忘返。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數十幢巍峨大廈沉浸在泛光燈的海洋里,一座座晶瑩剔透如水下宮殿。臨江遠眺,整個外灘建筑群璀燦奪目,參差跌宕。這氣勢、這意境宛如一部不同凡響、恢宏壯闊的交響史詩。
4.某一個名勝古跡的導游詞(要短)
上海東方明珠
各位游客下午好
很高興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美麗的上海風景。那今天我們要去參觀的是位于浦東陸家嘴地區的東方明珠景區。
景區上倚楊浦大橋,下靠南浦大橋,有著“雙龍戲珠”的美譽。西面與外灘的外國建筑博覽隔江相望。延安東路隧道、軌道交通二號線以及外灘觀光隨帶越江穿過景區。優越的地理環境和現代化的交通網絡給景區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東方明珠景區的得名是因為這里有一座亞洲第一高得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而來的。那么景區是怎樣形成的呢?自從1994年4月18日,浦東正式對外開發開放以來,已經形成了以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為中心的五個功能區,它們分別是: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張江高科技園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外高橋保稅區和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面積28平方公里,僅占浦東新區面積的5.4%,但是人口卻占了40%,是一個以金融貿易為主體的國家級開發區,同時也是發展商務旅游和 會展旅游的理想之地。而東方明珠景區就位于其中,又是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可見其地位之高。如今,東方明珠已經成為了上海的一個標志性的建筑,是上海的象征之一。
東方明珠景區以世界一流的建筑為其主要的特色,是上海都市風光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鱗次櫛比、具有世界現代不同建筑風格的200多幢高樓大廈巍然屹立在景區及周圍地區。
其主要的景點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中華第一高樓金貿大廈、世界一流的國際會議中心、被譽為“都市綠肺”的陸家嘴中心綠地、浦東新外灘的濱江大道以及科技館、海洋水族館、野生昆蟲館等,組成了一個集政治、文化、金融商貿、餐飲、休閑觀光于一體的旅游景區,是中外游客來滬旅游的必到之處。
5.求一篇上海的導游詞
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此次出行的導游,要問我是誰,相信看過《射雕》的朋友就會知道,不錯,我就是黃蓉。(我就是黃蓉,我很會武功,我也要靖哥哥完美的愛情),你們可以叫我小黃,也可以叫我黃導。我謹代表斌斌國際新天地旅行社,誠摯的歡迎大家來到上海。好了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我們的目的地—上海。
眾所周知,上海是我國著名的政治經濟中心,它住于長江入海口,黃浦江與吳凇江的匯合處,有枕江負之勢,公元前6世紀,上海屬吳國東境,名華亭,此為上海最初的地名,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上海屬楚國春申君的封地,因此黃浦江又春申江,申即是上海的別稱,又因吳凇江又稱滬瀆江,所以上海簡稱滬,1292年設立上海縣,1930年設立上海市。憑著良好的地理優勢,上海經濟發展迅速,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也是國內著名的shopping paradise(購物天堂)。
上海是由14個區組成的,經濟發展繁華,黃浦江兩岸的各種建筑,也是另一番靚麗的風景線。
下面我們看到的是上海的環球金融中心,位于浦東陸家嘴,高423.8米,已全面超過曾是第一高樓的金茂大廈,躍居第一位,成為上海乃至國內第一高樓,可見竣工于2008年奧運年果然與眾不同。
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筑,不錯,就是上海著名的東方明珠電視塔,是上海標志性的建筑,被稱為“東方曼哈頓”,與外灘隔江相望,與南浦、盧浦兩大橋一起形成雙龍戲珠之勢,它主要是由上下兩個球面體構成,下面直徑是50米。上面是45米,這樣的寬度開輛車進去應該不是問題,前提是如果可以的話,當你站在東方明珠上面的時候你可以俯瞰到整個上海的景觀。
前面不遠就是上海著名的外灘了,舊有“十里洋場”之稱,由于受到鴉片戰爭的影響,西式建筑較多,現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群”,它是上海的象征,試想一下,在絢麗的燈光下漫步于淺淺的沙灘,是多么愜意而浪漫的事情。看過《情深深雨蒙蒙》的朋友一定知道那首(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華燈起,歌聲響,車馬如龍),就是對上海夜生活的寫照。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那么去上海不去南京路步行街可就真遺憾了,它位于上海市黃埔區,西起西藏中路,東至河南中路,里面商品琳瑯滿目,物種豐富,絕對是一個購物的好地方,喜歡shopping的朋友可千萬不要錯過。
說到園林,大家理所當然想起蘇州園林,那么去上海,游一下豫園,或許你會新的感受。豫園位于上海老城廂東北部,是上海最大的古典園林,也是老城廂僅存的明代園林,素有“奇秀甲天下”之譽,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一顆明珠。這里絕對會是一個陶冶性情的好地方。
下面我們看到的是位于上海豫園的江南三大奇石之一“玉玲瓏”,它位于豫園中部玉華堂前,別看這樣一塊小小的石頭,正在它身上還有一段歷史呢!傳說900年前宋徽宗下令搜羅天下奇石,行程萬里運往開封,據說玉玲瓏就是當年花石的漏網遺物,玉玲瓏具備了“漏、透、皺、瘦”等特點,可以算的上是石中之寶,已屹立400余年未曾移動,其石色青,為整個園林增色不少。到底是怎么鬼斧神工,就等眾位朋友seeing is believing(眼見為實)了。
現在上海最熱門的事情莫過于上海的世博會了,它開展與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日。總期共184天,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世博園區位于上海市中心黃浦江兩岸的濱江地帶,到時候上海會吸引更多的國際國內友人前來觀光游覽,屆時更希望大家前來上海參觀,多多游玩,多多開心,讓你們的生活也更美好。
好了,我的介紹到這里就結束了,上海是我的最愛,怎么能不愛上海,如果你還沒來,快別再等待,上海是我的最愛,怎么能夠離得開,越愛越走不開,所有夢在上海。謝謝儂!
6.外灘景區概括介紹
外灘景區概述 外灘位于上海母親河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浦東東方明珠觀光旅游區隔江相望。
它在北起外白渡橋,南至新開河的中山東一路,中山東二路,長約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舊時俗稱黃浦灘。
1843年上海開埠后,英國第一任領事巴富爾,看中了外灘一帶地方,劃定外灘為英租界,后來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側劃得法租界。沿江開筑道路,稱黃浦路、黃浦灘路,到1945年才更名為中山東一路。
20世紀初起臨江建造起巍峨參差、鱗次櫛比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筑群,并在此地區開設了110多家銀行等金融機構,成為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的華爾街”。在1992年~199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對外灘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工程,拓建成十車道的寬闊道路,建起造型獨特的吳淞路閘橋,減輕外白渡橋交通重負,以后又筑起延安東路高架路的道路,使交通更為流暢。
從黃浦公園起構造防汛墻和綠色長廊,在層蔭疊翠中坐落雕塑和建筑小品,更添詩情畫意。觀景臺上憑欄眺望寬闊的黃浦江面景色時,江風拂面,江面波光粼粼,百舸爭流,可一覽大城市港口旖旎的風光。
遙望浦東聳入云霄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金茂大廈、中銀大廈等跨世紀最新穎的摩天大樓建筑群,還有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兩條巨龍的倒影,恢宏的氣勢更使外灘借得美景。外灘的夜景更為迷人,美輪美奐的燈光鬧而不亂,色彩雅而不俗,靚麗動人,裝點得遠近照映,點面結合,個性突出,有動有靜,氣勢輝煌,像一幅用彩珠綴的絢麗的畫卷。
萬國建筑博覽”風景線 外灘從1906年開始陸續建造的巍峨參差的26幢大樓,風格迥異,氣派雄偉,莊重堅實,裝飾豪華,色調和諧,線條挺拔,形成一派蔚為壯觀的“萬國建筑博覽”的風景線,凝聚著各國著名建筑設計師和中外能工巧匠的心血,是人類歷史上一份寶貴的財富。第一高潮——亞細亞大樓、上海總會、中國通商銀行 亞細亞大樓 位于中山東一路1號,被稱為外灘第一樓。
具有折衷主義風格,立面為橫三段、豎三段。上海總會 建成于1910年,耗資45萬兩白銀。
原是供英國僑民休閑娛樂活動的場所,文藝復興式風格,層頂兩端有巴洛克式塔亭,內部裝修典雅豪華,大門有4米寬的白色大理石鋪成的臺階,兩側原有女神塑像,大堂原有長達34米意大利大理石鋪面的酒吧臺,號稱遠東最長的酒吧。大樓內多次裝飾仿英國王宮格調,如彈子房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時期王宮中格調的裝飾,棋牌室有用紅桃和梅花裝飾的天花板,故有“皇家總會”之稱。
中國通商銀行 哥特式建筑,正門前有古典式柱廊,是中國人自己最早經營的一家銀行。第二高潮——匯豐銀行大樓、海關大樓 匯豐銀行大樓 1923年建成,造價1000萬銀元,英國自詡這是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最講究的一幢建筑,是外灘占地最廣,門面最寬,體形最大的建筑,歐洲古典主義風格。
頂部是穹隆頂,頂端還有巴洛克式尖塔。它還有稀世三寶:大門兩側有一對銅獅,一只張口一只閉嘴,有銀行吐納資金之意;大門內八角亭上部有一幅巨型馬賽克壁畫,八個世界名城的標志性建筑,頂部還有希臘羅馬神話中的人物,八幅壁畫和圓頂壁畫之間有星座圖像;大樓大堂內有罕見的28根高13米的意大利天然大理石柱,其中4根是沒有拼接的。
海關大樓 建造資金430萬兩,具有折中主義建筑風格,東立面大門有4根粗壯的多立克柱子支撐,頂部的大鐘是仿英國倫敦國會大廈大鐘式樣制造鐘面是圓形有5.4米,分針長3.17米,時針長2.3米。匯豐銀行大樓雍容典雅,海關大樓雄健挺拔,兩幢大樓并列一起相得益彰。
第三個高潮——匯中飯店、沙遜大廈、中國銀行大樓 匯中飯店 位于中山東一路南京路口,正門在南京東路,解放前成為中央飯店,1906年建造,為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1909年“上海萬國禁煙會”在這里舉行;1996年聯合國禁毒署舉辦“上海國際興奮劑”會議,同時為“萬國禁煙會”會址立紀念會碑;1911年召開歡迎孫中山回國就任臨時大總統大會。
沙遜大廈 1928年建成,內外裝飾豪華被譽為“遠東第一樓”,美國芝加哥學派風格,內設德國、西班牙、法國、英國、意大利、美國、日本、印度、中國等9個國家不同風格的套房。餐廳、大堂等裝飾富麗堂皇,吊燈的材質和造型國內罕見。
上海老年爵士樂隊在此演奏;美國總統克林頓在上海期間舉行過晚宴;“汪辜會談”也曾在此舉行。中國銀行大樓 比沙遜大廈低60厘米,帶有中國民族特色,樓頂為平緩的四方攢尖頂,四角微翹,上蓋藍色琉璃瓦,檐口斗拱裝飾。
大樓東立面有變形的中國錢幣形鏤空窗框,門柱有如意圖案雕裝,門前有九級石階,大門上方原有孔子周游列國石雕,大廳的天花板上原有“八仙過海”的圖案。尾聲——東方匯理銀行大樓、百老匯大廈 東方匯理銀行大樓 吳淞路閘橋南橋堍,現為光大銀行,外觀為巴洛克風格,有愛奧尼克和多立克立柱,墻上有雕花裝飾,整幢大樓富有凹凸感,利用光線明暗對比強烈,是外灘裝飾最精美的一幢建筑。
百老匯大廈 外形前后呈漢字“八”字形,具有現代主義風格,大廈從11層起,逐層收進,有觀光平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