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短的革命烈士故事
原發布者:三一建筑
三一文庫()〔革命烈士英雄事跡故事〕導語: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美好時代,是革命歷史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以下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永垂不朽的英雄——**多少個黑夜白晝,多少聲崇敬的贊語,多少個想念你的日子。你以不可磨滅的形象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你那崇高的愛國熱情,已在人們的心里燃起了熊熊大火。追尋你,永垂不朽的英雄——**。展望今天的幸福生活,回首那暗淡無光的昨天,你的尸骨或許已化作塵土和祖國融為一體,你是她堅貞不屈的寫照,你的事跡是后人學習的典范。你壯烈犧牲的那一天,烈日當空,敵軍侵占了391高地,我軍決定奪回陣地,與敵軍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斗。我軍隱蔽在低處,而敵軍居高臨下,很容易發現我們潛伏的軍隊。敵軍憑著地利,占了上風,如果稍有風吹草動,我軍就會暴露目標,這樣一來,作戰計劃就會全部落空。**全副武裝,小心翼翼地藏了起來,就算在他身旁,也很難發現。我軍的炮火接連不斷地轟擊敵方,本想在黃昏時分,潛伏的軍隊殺出去,給敵軍來個兩面夾擊。敵人顯得很膽怯,面對我軍的進攻,他們不敢輕舉妄動,覺察了他們的前沿陣地不安全了,又不敢冒“火”前進,于是就拿出了他們的看家法寶——放燃燒彈。我軍旁邊的枯草被燒著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開了,猛然看去,**的身上著火了,他的衣服被燒著了,如果他這時采取行動,跳起來,或在地上打幾個滾,火就可以
2.革命先烈英雄事跡(簡略點的)200字,要至少5個內容
1、** **(1931——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出生于四川銅梁縣(1997年后屬重慶市)關建鄉的一個貧農家庭。
15歲那年被國民黨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鮮作戰。 1952年10月,為打擊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并擔任了發起沖擊后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
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并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他全身。
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里,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2、** **,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斗打響。
**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
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 部隊受阻于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員,請準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于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
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3、** **(1930——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
農歷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
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里組織起農會,**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
10月19日夜,**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
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4、趙一曼 在1935年11月,趙一曼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己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
她在村里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后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
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于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
在二人幫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
敵人反復折磨了她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可以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員的信仰!”趙一曼負傷被捕解到哈爾濱后,日寇和偽滿的警察頭目立即對她進行審訊。 此時,她傷口不斷流出的鮮血濕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絕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國東北的暴行。
負責審訊的日本特務惱羞成怒,竟用竹簽從她的指甲縫中釘進去,用鞭子狠戳趙一曼的傷口,使她幾次昏死過去。 日寇將她送到醫院,傷勢剛好一點,日寇又在病床前審問,趙一曼依然堅不吐實,日寇拳打腳踢,她的傷口再度破裂,又昏迷過去。
醫護人員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對她產生了敬佩。 5、趙尚志 1925年考入哈爾濱許公工業學校。
同年“五卅”運動中,積極開展募捐、抵制日貨等活動。同年夏加入中國**。
曾因參加反帝愛國斗爭,被校方以“不守校規”之名開除學籍。同年11月,赴廣州考入黃埔軍校。
1926年3月,**制造“中山艦事件”后,曾積極參與抗議活動和營救被捕的中共黨員。同年夏到哈爾濱,領導進步青年進行革命斗爭。
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獄中受盡酷刑,始終堅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經營救出獄。
1932年初,負責中共滿洲省委軍委工作。曾與楊靖宇等到工廠、學校宣傳抗日,組織工人、學生參加抗日義勇軍。
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擊隊隊長。1934年2月后,歷任東北反日聯合軍司令、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等職。
在東北地區早期抗日戰爭中,英勇頑強,作出了重大貢獻。1942年2月12日,率部襲擊梧桐警察分駐所,戰斗中,為內奸打傷,昏迷中被敵逮捕,后英勇犧牲。
時年34歲。
3.簡短的革命前輩的故事
簡短的革命前輩的故事如下:1、**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被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2、劉胡蘭解放戰爭時期,年輕的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審訊中,敵人千方百計誘使其供出同黨,并相許給她一塊土地。她回答:“不知道”,“給我個金人也不要”!接著又以死相逼,她昂首挺胸、義正辭嚴地說:“怕死不當**。”
敵連長惱羞成怒,命令機槍對準群眾:“把這些人全掃光。”她斬釘截鐵地喊道:“不許殘害群眾!”從容不迫走近鍘刀,英勇就義,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3、****,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小時候讀過幾天書,后因家貧而輟學。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加入中國**,先后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獎章”一枚。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因部隊受阻于敵軍的橋型暗堡,**毅然抱起炸藥包,沖至橋下。因身邊無處安放炸藥包,危急時刻,**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托炸藥包,英勇犧牲,此時,未滿19歲。
聶榮臻題詞"舍己為國,人之楷模"。1957年5月29日,**委員長為**烈士紀念碑寫了"舍身為國,永垂不朽"的光輝題詞。
4、**的扁擔1928年,**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
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
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
大家見了,越發敬愛**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5、****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為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
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1952年10月12日因美軍燃燒彈發落在**潛伏點附近,火勢蔓延全身,為避免暴露,放棄自救壯烈犧牲,用生命換取了整場戰斗的勝利。時年26歲。
1953年8月30日被追認為中國**黨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于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4.革命前輩的故事有哪些
1、**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戰役中,19歲的**炸碉堡,為部隊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后輩追憶**:"精神永存 平淡是真"。 聶榮臻題詞:"舍己為國,人之楷模"。
1957年5月29日,**委員長為**烈士紀念碑寫了"舍身為國,永垂不朽"的光輝題詞。 1998年,為紀念**犧牲50周年,張愛萍題詞:"為國勇捐軀,萬代頌英雄"。
2、王二小 中國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上莊村。
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
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
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犧牲46年后終被認為烈士 。
3、劉胡蘭 解放戰爭時期,年輕的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審訊中,敵人千方百計誘使其供出同黨,并相許給她一塊土地。
她回答:“不知道”,“給我個金人也不要”!接著又以死相逼,她昂首挺胸、義正辭嚴地說:“怕死不當**。”敵連長惱羞成怒,命令機槍對準群眾:“把這些人全掃光。”
她斬釘截鐵地喊道:“不許殘害群眾!”從容不迫走近鍘刀,英勇就義,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3、** 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為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
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1952年10月12日因美軍燃燒彈發落在**潛伏點附近,火勢蔓延全身,為避免暴露,放棄自救壯烈犧牲,時年26歲。1953年8月30日被追認為中國**黨員。
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于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4、** 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5師135團9連的通訊員。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犧牲,年僅21歲。被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所在部隊黨委追授他為中國**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5、小蘿卜頭 原名"宋振中",男,1941年生于江蘇邳州,1949年9月在重慶被害,遇害時年僅8歲,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最小戰士。 小蘿卜頭在敵人的監獄里長大,一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
經過地下黨和特務的斗爭,他才在監獄里上了學,由地下黨員和愛國志士作他的老師。由于他年齡小,特務們對他的看管不是很嚴,他就經常在牢房之間傳遞東西、傳遞信息和秘密情報,在門口放哨,幫助大人了解入獄同志的情況等。
在革命勝利前夕,小蘿卜頭被敵人殘忍殺害。重慶解放后,小蘿卜頭宋振中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他是共和國、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他的英名將永遠被后人銘記。
5.有關于革命先輩的故事
抗美援朝中的英雄這一仗打得很慘敗:一個排的自愿軍犧牲了就剩下一個李排長!朝鮮某高地。
冬夜,北風“嗚嗚”地大吼大叫著,銅錢大的雪片飛飛揚揚,飄落在已經陣亡的自愿軍戰士的身上。在朦朦朧朧的月光映射下,分明可見那雪白的雪,血紅的血,還有橫七豎八的自愿軍戰士土灰色的臉和怒目睜圓的眼睛……美國鬼子的大軍走了,不知怎么撂下了3個鬼子在尸橫遍野上,鬼子對還在動彈的自愿軍一個也不放過,用刺刀將自愿軍刺死才罷休,還在有的自愿軍包里摸上摸下——搜重要東西。
李排長側臥在戰壕溝里,拉了2個犧牲的戰士在身上作為掩護。當3個鬼子從身邊走過后,他撿起一枚啞(壞)手榴彈,悄悄地跟在鬼子后面。
當前2個鬼子走過山坎,后1個鬼子在路邊撒尿的時候,李排長一步沖上前去,用手榴彈狠狠地砸在鬼子的腮幫上,鬼子應聲倒下。李排長掀掉鬼子的鋼盔,用手榴彈砸向鬼子的腦殼,鮮血和腦漿濺了他一臉。
緊接著,李排長又向另外2個鬼子追過去。最前面那個鬼子沒有等后面貪財的鬼子,這鬼子彎下腰在搜自愿軍的身。
此刻,李排長就是一手榴彈重重地砸在鬼子的頭上,鬼子暈倒在雪地上,李排長迅速拔出靴子里的匕首,狠狠地向鬼子的胸膛刺去,三五兩下結束了鬼子的小命。這時,前面的鬼子轉過身來,將李排長撲倒在地,并將手榴彈奪了過去。
正當鬼子舉起手榴彈砸向李排長時,李排長拼命一拱,又把鬼子壓在了地上。由于1.8米多高的鬼子牛高馬大,身強力壯,而李排長只有1.68米高,身體單薄,因此,他們扭成一團,在雪地上翻來覆去打了幾個滾,但最終李排長被鬼子壓在了地上,鬼子又舉起了手榴彈向李排長砸去……這當兒,李排長靈機一動,而且說時遲那時快,他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狠狠地插進了鬼子那大鼻子的2個鼻孔,痛得鬼子“嗷嗷嗷”慘叫,鬼子手里的手榴彈掉了,李排長趁此抓起身邊的匕首,刺向鬼子的胸口,鬼子應聲倒地,此刻,李排長像刺靶子一樣,很快把鬼子給“嗚呼”了。
后來李排長榮獲了二等功。
6.烈士的英雄事跡(要簡潔)
革命烈士的名言:陳輝(革命烈士,死在渣滓洞)的名言: “戰士的墳墓比奴隸的天堂更明亮。”
夏明翰: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戚繼光言“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烈士裘懷古英勇就義前的名言:“同志們,勝利的時候不要忘記我們。”
革命烈士鄧中夏:“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的有意義,死的有價值。” 革命烈士李大釗同志:“吾愿吾親愛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勝 利那有斬不除的荊棘? 那有打不死的豺虎?那有推不翻的山岳? 你只須奮斗著,猛勇的奮斗著; 持續著,永遠的持續著。 勝利就是你的了!勝利就是你的了!清明情思—獻給烈士七律?紀念抗日女英雄生逢亂世歷風霜,鐵馬冰河為救亡。
玉手纖纖槍桿握,丹心爍爍我旗揚。豪情萬里驅倭寇,功德千秋憶羽裳。
璧碎山河銘國恥,汗青巾幗字生香。烈士事跡鄧中夏(1894~1933)湖南宜章人。
“五四”運動時,即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后積極從事工人運動。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10月在南京雨花臺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遺著有《中國職工運動簡史》。 方志敏(1900~1935)江西弋陽人。
1922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加入中國**。曾任縣委書記、特委書記、省委書記、軍區司令員、江西省農民協會秘書長等。
1928年,在中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35年1月在與國民黨反革命軍隊作戰中被捕。
同年8月6日在南昌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遺著有《可愛的中國》、《獄中紀實》等。
黃 勵(1905~1933) 湖南益陽人。1925年加入中國**。
1933年由于叛徒告密被捕,于7月5日在南京雨花臺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吉鴻昌(1895~1934河南扶溝人,1932年入黨。
1933年任察綏民眾抗日同盟軍第二軍軍長。1934年11月在天津被捕,英勇就義。
劉伯堅(1901~1935)四川平昌人。1922年加入中國**,1924年赴蘇聯學習。
1926年回國,1931年任紅軍第五軍團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在戰斗中受傷被俘犧牲。
羅世文(1904~1946)四川威遠人。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
1940年在成都被國民黨反動派非法逮捕。1946年10月18日在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被害。
狼牙山五壯士: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寧死不屈,為了不讓日偽軍活捉與武器落到日偽軍手中,提著槍縱身跳入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壯烈犧牲,葛振林、宋學義被山崖上的樹枝掛住,幸免于難。
1978年,宋學義因病逝世,長眠于沁陽市烈士陵園。2005年3月21日,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陽,至此,狼牙山五壯士中最后一位在世者也永遠離開了人們。
7.你知道什么革命烈士的事跡 短一點
**,四川省中江縣人。
1952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作戰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所在營奉命奪取上甘嶺的高地。部部隊接連攻占3個陣地后,連續組織3次爆破均未奏效。
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請求擔負爆破任務。他帶領2名戰士勇敢機智地連續摧毀敵人幾個火力點,一名戰友不幸犧牲,另一名戰友身負重傷,他的左臂也被打穿。
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為了戰斗的勝利,頑強地向火力點爬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捐軀。在**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迅速攻占零號陣地,全殲守敵兩個營。
8.革命先烈英雄事跡(簡略點的)
抗戰英烈:趙尚志 趙尚志(1908―1942)遼寧朝陽人。
1925年考入哈爾濱許公工業學校。同年“五卅”運動中,積極開展募捐、抵制日貨等活動。
同年夏加入中國**。曾因參加反帝愛國斗爭,被校方以“不守校規”之名開除學籍。
同年11月,赴廣州考入黃埔軍校。1926年3月,**制造“中山艦事件”后,曾積極參與抗議活動和營救被捕的中共黨員。
同年夏到哈爾濱,領導進步青年進行革命斗爭。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獄中受盡酷刑,始終堅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經營救出獄。1932年初,負責中共滿洲省委軍委工作。
曾與楊靖宇等到工廠、學校宣傳抗日,組織工人、學生參加抗日義勇軍。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擊隊隊長。
1934年2月后,歷任東北反日聯合軍司令、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等職。在東北地區早期抗日戰爭中,英勇頑強,作出了重大貢獻。
1942年2月12日,率部襲擊梧桐警察分駐所,戰斗中,為內奸打傷,昏迷中被敵逮捕,后英勇犧牲。時年34歲。
9.求一個簡練的革命小故事
這些糧食大部分從寧岡的大隴運來,地勢十分險要,一會兒就把一面黃一面白的半片竹子?大家一商量、藥材以及糧食奇缺,自己動手。
第二天,同**帶領的工農革命軍會師。 11月中旬、陳毅帶領湘南起義的隊伍,**任黨代表,專門編了一首歌贊頌他、鋸 1928年4月,紅軍集合在寧岡,**的扁擔的故事傳開了,戰士們仍然穿著單衣,所需要的食鹽,粉碎敵人‘圍剿’”,籌款也遇到很多困難,熟練地削,走起路來十分穩健利落,進行冬季訓練,井岡山根據地同國民黨統治區幾乎斷絕了一切貿易往來,大家齊心協力,嚴冬已到,累壞了怎么辦,組成工農革命軍第4軍(不久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
大隴的糧食是礱市:“**挑谷上坳,年青力壯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遠,每人每天5分錢的伙食費也難以為繼、古城一帶。從此、棉花,有時還吃野菜。
由于湘贛兩省敵軍的嚴密封鎖。**沒了扁擔,紅4軍司令部發起下山挑糧運動,三星未落,心里很著急。
四十開外的人了,就在上面刻了“**記”3個大字,做成了一根扁擔,感到十分驚奇、古城等地集中起來存在那里的。他的兩只籮筐裝得滿滿的,根據地軍民生活十分困難、刮,糧食絕對可靠,一天往返50公里。
一日三餐大多是糙米飯、艱苦奮斗的精神,是湘贛兩省的交界,他破開竹子,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幾分干勁。紅軍官兵除糧食外。
**也常隨著隊伍去挑糧、南瓜湯,他讓警衛員到老鄉那兒買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地處羅霄山脈中段,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
為防止戰士們再藏他的扁擔,大家看見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擔。戰士們從心眼里敬佩朱軍長,**仍然走在戰士們中間。
井岡山軍民為了永遠紀念**這種身先士卒。 為了解決眼前的吃飯和儲備糧食問題,為革命日理萬機,就把他的扁擔藏了起來。
周圍五百里都是崇山峻嶺、布匹,挑糧的隊伍又出發了。月光下,到達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礱市,但又心疼他,連夜做起了扁擔,**任軍長、新城,**。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革命先輩英雄事跡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