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紹岳飛 簡短的話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為宋朝名將。
事母至孝,家貧力學。其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岳飛以此為一生處世的準則。
北宋宣和中,以敢戰士應募,隸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宋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賜之。又破李成,平劉豫,斬楊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
公元1129年,金兀術渡江南進,攻陷建康,岳飛堅持抵抗,于次年收復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于郾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兩河(淮河、黃河)義軍紛起響應,復欲進軍朱仙鎮,惜宰相秦檜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還,誣以「莫須有」的罪名而死于獄。岳飛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金兵非常害怕「岳家軍」,人們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謚忠武,有《岳武穆集》。
2.岳飛的簡要介紹
岳飛(1103~1141)是南宋著名的將領。 在以往的教科書中,岳飛都被尊稱為民族英雄。在岳飛一生中,有許多精彩的故事。
據史書記載,岳飛年青時勤奮好學,并煉就一身好武藝。19歲時投軍抗遼。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保家為國的戎馬生涯。傳說岳飛臨走時,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岳飛投軍后,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贊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同年,金軍攻破開封,俘獲了徽、欽二帝,北宋王朝滅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趙構登基,是為高宗,遷都臨安,建立南宋。岳飛上書高宗,要求收復失地,被革職。岳飛遂改投河北都統張所,任中軍統領,在太行山一帶抗擊金軍,屢建戰功。
1129年,金將兀術率金軍再次南侵,杜充率軍棄開封南逃,岳飛無奈隨之南下。岳飛在廣德攻擊金軍后衛,六戰六捷,之后又在金軍進攻常州時,率部馳援,四戰四勝。從此,岳飛威名傳遍大江南北,聲震河朔。七月,岳飛升任通州鎮撫使兼知泰州,擁有人馬萬余,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驍勇的抗金勁旅“岳家軍”。
紹興三年,岳飛得高宗獎“精忠岳飛”的錦旗。紹興六年,岳飛再次出師北伐,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
1119年,高宗和秦檜與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納貢,這使岳飛不勝憤懣。次年,兀術撕毀和約,再次大舉南侵。岳飛奉命出兵反擊。
在朱仙鎮,岳飛招兵買馬準備渡過黃河直搗黃龍府。這時高宗和秦檜卻一心求和,連發十二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岳飛回臨安后,即被解除兵權。紹興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檜派人向金求和,金兀術要求“必先殺岳飛,方可議和”。秦檜于是誣岳飛謀反,將其下獄。1142年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于臨安風波亭。寧宗時,岳飛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3.請介紹一下岳飛,簡潔一點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河北西路 相州 湯陰縣(今河南 湯陰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1-2] ,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他于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余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斗,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兀術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于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宋高宗、秦檜 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
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云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棲霞嶺。
追謚武穆,后又追謚忠武,封鄂王。岳飛是南宋最杰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
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贊譽。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御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斗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3-4] 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怒發沖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著有《岳忠武王文集》。
4.請介紹一下岳飛,簡潔一點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河北西路 相州 湯陰縣(今河南 湯陰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1-2] ,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他于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余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斗,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兀術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于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 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云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后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岳飛是南宋最杰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贊譽。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御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斗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3-4] 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怒發沖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著有《岳忠武王文集》。
5.我喜歡岳飛用簡潔的話介紹它的一個故事
岳飛是南宋最杰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
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岳家軍”的由衷敬畏。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御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斗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怒發沖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后人另輯有文集傳世。
6.岳飛的英雄事跡來簡潔概括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
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后四次從軍。
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參與、指揮大小戰斗數百次。 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
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 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
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云、部將張憲一同遇害。 另一位抗金將領韓世忠去質問秦檜,根據什么說岳飛謀反,秦檜拿不出證據,竟厚顏無恥地說:“莫須有。”
韓世忠憤怒地對他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1142年初,宋高宗和秦檜殺害了岳飛。那時候,岳飛剛39歲。
岳飛被害以后,臨安獄卒隗順偷偷地把他的遺骨埋葬起來。直到宋高宗死后,宋孝宗即位,岳飛的冤獄得到平反昭雪,人們把岳飛的遺骨改葬在西湖邊棲霞嶺上,后來又在岳墓的東面修建了岳廟。
宋寧宗在位時追封岳飛為鄂王。 岳飛是南宋杰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結了“聯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 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
金軍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岳家軍的由衷敬佩。 擴展資料: 一、岳飛北伐簡介: 1127年靖康恥,金兵攻破開封,北宋覆亡。
1134年(紹興四年)春,岳飛卜書宋廷請求北伐,收復失地。五月,岳家軍從鄂州(今湖北武漢)渡江開始北伐。
首戰攻克郢州(今湖北鐘祥),接著兵分兩路,岳飛命部將張憲攻打隨州,自己則率主力逼向襄陽府(今湖北襄陽)。 七月,金朝為阻攔岳家軍繼續北上,派援軍與敗將李成合兵數萬,于鄧州西北方向排列三十余營寨,企圖阻擋宋軍北進之路。
岳家軍奮勇沖殺,一舉擊敗金與偽齊聯軍,并乘勝攻占鄧州。岳飛即又分兵相繼收復唐州(今河南唐河)及信陽。
八月,岳飛被宋高宗晉升為靖遠軍節度使。 1136年(紹興六年)再次北伐,占伊陽、洛陽,后因孤軍作戰而被迫撤回鄂州。
岳飛在這次北伐中壯志未酬,寫下《滿江紅》。1140年(紹興十年),金兀術南侵,岳飛出兵大破金兵,收復鄭州、洛陽,進至朱仙鎮,離開封只有四十五里。
岳家軍士氣高昂,高喊“直搗黃龍”。 在以后的抗金戰爭中,岳飛取得了更大的勝利,但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為了徹底實現控制軍隊和壓制主戰派的目的,開始陷害岳飛。
無奈宋高宗一心求和,以十二度金牌召岳飛回京。 1141年(紹興十一年),結果岳飛的北伐因為政治原因而失敗,岳飛亦被殺害。
高宗和秦檜竟以“臨軍征討稽期”和“指斥乘輿”等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于風波亭。岳飛死時,年僅39歲。
二、后世評價: 岳飛抗金是在女真貴族對南宋的戰爭中擄掠殘殺,對地方經濟造成嚴重破壞的情況下進行的。他保衛了人民的生命財產,保衛了中原地區較高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符合廣大人民利益,是 正義的,功績不可磨滅。
岳飛一生廉潔正直,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因此岳飛應該是一位具有優秀品質的杰出的抗金英雄。 岳飛一生廉潔正直,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有人問他:“什么時候天下才能太平?”,岳飛說:“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怕死,天下便可太平!”。 他一生堅持抗金,身經大小戰役百余場,未嘗一敗,保衛了南宋人民的生命財產,因此受到歷代人民的尊敬。
他寫下了《滿江紅》這一傳世之作。“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飛也和張俊、劉光世、韓世忠并稱為“南宋中興四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岳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岳飛北伐。
7.岳飛的介紹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他于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余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斗,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兀術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于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
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云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棲霞嶺。
追謚武穆,后又追謚忠武,封鄂王。岳飛是南宋最杰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
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贊譽。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御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斗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怒發沖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著有《岳忠武王文集》。
8.岳飛傳簡介(別太短)
你好bai!沒那么多廢話。簡單明了,直接有效。
一代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壯志未酬的英雄氣概。令中du華后人萬分景仰。為了再現一代民族英雄岳飛在宋金戰爭中的英雄故事,再現那段悲壯的歷史。歷代文人、作家、畫家創作出zhi《岳飛傳》,有小說、評書、畫書、電視劇。
《岳飛傳dao》匯聚英雄群像,弘揚傳統文化。孩子們之所以喜愛《岳飛傳》,是因為它展現了一代抗金英雄岳飛精忠報國、壯志未酬的回英雄氣概。還有岳飛那篇千古絕唱《滿江紅》,其中有令人肅然起敬的名句:“三答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希望能幫到你!
9.岳飛的主要功績,簡單介紹下
1129年秋,金軍又兵分多路向南進犯。完顏撻懶(漢名昌)領軍進攻淮南,完顏兀術(漢名宗弼)則領軍直接進攻江南,直搗趙構所在的臨安(杭州),只圖一舉滅亡南宋。1130年(建炎四年)岳飛在四月二十五日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戰大捷,金兵橫尸十五里。五月初,飛在建康南面的牛頭山扎營,在夜間以百人敢死隊騷擾金軍,金軍傷亡甚大。飛領騎三百、步兵二千沖下牛頭山,大破金軍,進據新城。又追至靖安,消滅了未及渡江的金軍。建康得以收復。
六郡歸宋
1134年五月六日,岳飛收復郢州。十七日,岳飛兵不血刃,凱歌入襄陽。五月十八日,牛皋便與張憲、徐慶合力攻下隨州城。七月十七日,鄧城終被攻克。二十三日收復了唐州州城。
名揚洞庭
1130(建炎四年),洞庭湖地區農民軍起兵反宋,宋廷視之為“心腹蓄毒”,曾多次遣使招安、派兵征剿,卻都是鎩羽而歸。1135年四月,飛一面繼續招降,一面乘機攻打外圍營寨。接著,岳飛又讓此前屢被楊么打敗的任士安出戰誘敵,飛事先設下伏兵,待士安精力垂困時,伏兵乃起,四面圍擊,大獲全勝。岳飛到鼎州,先遣降人楊華為間,入寨潛結楊么屬下,誘降義軍;同時,置寨列艦,實施軍事威脅。六月初二,黃佐受飛命,由飛機密官黃縱隨行,赴楊欽營寨招降。結果楊欽率全寨一萬余人(其中戰士三千余人),乘船數百艘,投降岳飛。飛立即報請朝廷予以封賞。楊欽又為岳飛勸降了全琮、劉詵等部。
這些夠不夠,不夠我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