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義凜然的簡短故事
講一下大義凜然的人物故事:
1.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來是個文官,可為了反對侵略,保衛國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戰場。那時候,元朝派出大軍,要消滅南宋,文天祥聽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產,召募起3萬壯士,組成義軍,抗元救國。有人說:“元軍人那么多,你這么點人怎么抵擋?不是虎羊相拼嗎?”文天祥說:“國家有難而無人解救,是我最心疼的事。我力量雖然單薄,也要為國盡力呀!”
后來,南宋統治者投降了元軍,文天祥仍然堅持抗戰。他對大家說:“救國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難以醫治,兒子還是要全力搶救啊!”不久,他兵敗被俘,堅決不肯投降,還寫下了有名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堅持民族氣節至死不變的決心。他拒絕了元朝的多次勸降,終于實現了舍身取義的理想,慷慨就義。多少年來,文天祥的救國精神,代代相傳,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
2.大義凜然的歷史人物還有林則徐。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前后用了23天,銷毀,鴉片110多萬千克,虎門銷煙是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振奮了民族精神, 維護了民族尊嚴。
2.大義凜然的成語解釋
大義凜然是一個成語,讀音是dà yì lǐn rán,意思是由于胸懷正義而神態莊嚴,令人敬畏。
解釋
大義:正義;凜然:嚴肅、或敬畏的樣子。由于胸懷正義而神態莊嚴,令人敬畏。
出處
宋·曹輔《唐顏文忠公新廟記》:“大義凜然,奮裙首倡。”
【示例】:因想起文丞相和謝先生,一般的~,使宋室雖亡,猶有余榮。
◎清·吳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 文心海洋《重回明末遼東·聽教睢陽袁可立》:“楊太曦忙上前恭謹施禮道:‘特別是大人在萬歷年間的那句怒言:‘吾知有三尺,不知弄臣’,說的端的是大義凜然,妖佞聞風喪膽。'”
◎清·顧炎武《日知錄·孫氏西齋錄》:“唐人作書,無所回避。孫樵所作《西齋錄》,乃是私史,至于起王氏之魂,上配天皇;條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義凜然。”
用法
常用來描寫勇士受屈時或烈士遇難前的英勇氣概。一般用作狀語。
3.大義凜然得造句用
答:大義凜然的造句
1、這個時候他大義凜然的站出來說他不怕死,所有人都一臉茫然的看著他。
2、趙一曼大義凜然,從容走向刑場。
3、在獄中,青年學生們一個個表現得堅定勇敢,大義凜然,誰也沒有向敵人屈服。
4、在敵人的鍘刀面前,劉胡蘭同志大義凜然,視死如歸。
5、我們應該學習他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精神風貌。
6、我將告訴他,我主意已定,然后便大義凜然地走出房間。
7、我很喜歡你這種大義凜然的大男子氣概。
8、他在敵人面前大義凜然,威武不屈。
9、他十分大義凜然,而她卻十分力挽狂瀾。
10、他大義凜然地走上公堂,和漢奸賣國賊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
11、裘溜出了房間,給麥格一個機會說那番話和顯示她的大義凜然。
12、你什么時候如此大義凜然了?
13、你的這種小男人風范和他的大義凜然顯然構成了鮮明的對比。
14、那一刻他站在懸崖邊上回頭笑了笑,大義凌然的說“新中國萬歲”
15、面對歹徒,他不屈不撓,一副大義凌然的樣子,終于制服了歹徒。
16、美好的品德是勇敢的,為善永世大義凜然。
17、劉胡蘭在刑場上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最后壯烈犧牲。
18、劉胡蘭在敵人的屠刀面前大義凜然,視死如歸。
19、劉胡蘭面對兇殘的敵人,大義凜然,英勇就義。
20、就在這個時候他大義凜然的站出來與歹徒搏斗,并最終制服了歹徒。
4.大義凜然的意思
由于胸懷正義而神態莊嚴,令人敬畏。
成語】:大義凜然
--------------------------------------------------------------------------------
【拼音】:dà yì lǐn rán
《* 漢 典 網》
【解釋】:大義:正義;凜然:嚴肅、或敬畏的樣子。由于胸懷正義而神態莊嚴,令人敬畏。
【出處】:宋·曹輔《唐顏文忠公新廟記》:“大義凜然,奮裙首倡。”
【示例】:因想起文丞相和謝先生,一般的~,使宋室雖亡,猶有余榮。 ◎清·吳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
【近義詞】:臨危不懼、正氣浩然
【反義詞】:奴顏婢膝、卑躬屈膝
【語法】:聯合式;作狀語;含褒義,形容勇士與英雄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大義凜然的說告距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