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古文 一個對話的古文 (短些)
1.兩小兒辯日 原文: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同“智”)乎?” (1)辯斗: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里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譯文:孔子到東方游學,途中遇見兩個小孩兒在爭辯,便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第一個小孩兒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來時離人近,而到中午時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兒則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到中午時離人近。
第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升起時大得像一個車蓋,到了中午時小得像一個盤盂,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涼而略帶寒意,到了中午時就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熱,這不是近熱遠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定他們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2.瞳子何必在大 原文:嵇中散語趙景真①:“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風②,恨量小狹③。” 趙云 :“尺表能審璣衡之度④,寸管能測往復之氣⑤。
何必在大,但問識如何耳⑥。” ①稽中散:嵇康,嵇康曾任中散大夫。
趙景真:趙至,字景真,曾隨嵇康學習, 有才氣。 ②白起:戰國時秦大將。
③恨:遺憾。小:稍微。
④表:古代測量太陽影子來計算時間的標竿。璣衡:古代觀測天象的儀器。
⑤管:古代校正樂律的工具。 ⑥識:才智。
譯文:稽中散(嵇康)對趙景真說:“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有大將白起的風采,遺憾的是器量狹窄啊。”“趙景真說:“尺長的標桿可以測定太陽運行的精確度,寸長的竹管可以測定音樂的高低。
何必要大呢,只看才智如何就可以了。”。
2.有對話的文言文古詩
新安吏
作者: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暮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嚎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墻走,
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
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
“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
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
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
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
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
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
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獨與老翁別。
潼關吏
作者: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云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3.關于用精妙語言對話的故事(文言文)和解釋
這種例子在《戰國策》里面很多。
給你個簡短的吧~抄寫起來好寫點
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君以告扁鵲。扁鵲怒而投其石:“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醫生扁鵲去見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訴了扁鵲,扁鵲建議及早醫治,可是左右大臣提出異議:“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會使耳朵聽不清,眼睛看不明。”武王把這話告訴了扁鵲,扁鵲聽了很生氣,把治病的砭石一丟,說:“君王同懂醫術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醫道的人一道討論,干擾治療,就憑這,可以了解到秦國的內政,如此下去,君王隨時都有亡國的危險。”
4.關于簡單的文言文
①表任命的:授、拜、除、封。②表提升的:擢、拔、陟、升、遷。③表調動的:調、徙、轉、改、放、出、出官。④表降職的:左遷、遷謫、謫、逐、貶、詘(黜)。⑤表罷免的:奪、黜、罷、免、去、廢、蠲。⑥表恢復的:復、還。⑦表辭去的:辭、致政、告退、退、歸故里。
其它出現頻率較高的詞語
(1)先:祖先,已經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長輩。(2)課:督促勸說去做某件事。(3)秩:官吏的俸祿,十年為一秩。(4)逸:馬脫了韁繩,放縱。(5)禁:皇帝居住的地方。(6)對:回答或對話。(7)如:到,往。(8)檄:古代用來征召、聲討的文書。(9)中:中傷、誣蔑別人,使受損害。(10)誣:捏造事實誣陷別人、言語不真實。(11)掾:古代屬官的統稱。(12)工:工匠,精巧,擅長,官吏。(13)僭:超越本分,過分,虛假不真實。(14)孤:幼年失去父親。(15)貸:借出、借入,寬容、寬免。(16)獄:官司,案件,監牢。(17)白:告訴。(18)與:贊揚。(19)多:贊揚。(20)遽:急速,就,恐懼。(21)尤:罪過過錯,指責歸罪,優異突出,特別尤其。(22)給:食用豐足。(23)劫:強奪,掠取,威逼,威脅。(24)按:追究,考察,調查。(25)贍:富足充足,供給供養。(26)典:主持。(26)令:美好,縣令。(27)執:捉拿。(28)延:延請。(29)省:減免。(30)謝:道歉,推辭,告訴。(31)第:次第,官僚和貴族的住宅,科舉考試的等級。(32)折:駁斥,指責使對方屈服。(33)察:考察,考察后給予推薦。(34)赧:因羞愧而臉紅。(35)竟:結束,完。(36)坐:因……而犯罪,因為。(37)尋:不久。(38)祚:大堂前東面的臺階,帝位。(39)造:造訪。(40)過:拜訪,經過,過失,責備。(41)弒:子殺父,臣殺君。(42)用:財用,因為。
5.有對話的文言文古詩
新安吏作者: 杜甫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暮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掘嚎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越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潼關吏作者: 杜甫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連云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6.怎樣編寫一個幽默對話的古文
獐與鹿》 一日,一老者指一獐一鹿問一小童曰“何者獐?何者鹿?” 小童實未見獐、鹿二者,良久,謂其曰“獐者邊乃鹿,鹿者邊乃獐。”
老者大奇。《有尾者斬》 龍王于河陰下其令曰“今后,凡有尾者斬。”
一日,一鹿飲于其畔,聞泣聲,順之望去,見一蛤蟆泣于叢中。 問之“汝無尾,為何泣焉?” 蛤蟆謂之曰“我雖無尾,怎奈蝌蚪有尾。”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我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乎?” 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