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五四青年節的手抄報資料
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我們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有的認為是愛國主義,有的認為是民主與科學,有的認為是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有的認為是理性精神、個性解放,有的認為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有的認為是破舊立新的革命或變革,有的認為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
這些說法都是有道理的,事實上也是聯系在一起的。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
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現。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
五四青年節的確定 為了使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光榮傳統,1939年,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青年節。1949年12月23日,中國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按照**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這一規定沒有明確放假適用人群的年齡上限。 2008年4月,經**法制辦同意,“青年節”放假適用人群為14至28周歲的青年,3億多青年將于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
此次進一步明確年齡上限后,將有3億多年齡在14至28周歲之間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節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會對青年的關愛。 《辦法》指出,各部門和各用人單位應自覺遵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切實保障青年的休假權利。
2.五四青年節手抄報內容
五四青年節,是為紀念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五四運動而設立的。
它來源于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1939年,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12月,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
青年節期間,中國各地都要舉行豐富多采的紀念活動,青年們還要集中進行各種社會志愿和社會實踐活動,還有許多地方在青年節期間舉行成人儀式。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一場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游行、請愿、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是中國革命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相結合,從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為中國**的建立準備了條件。
3.有關五四青年節的手抄報資料
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我們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有的認為是愛國主義,有的認為是民主與科學,有的認為是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有的認為是理性精神、個性解放,有的認為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有的認為是破舊立新的革命或變革,有的認為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這些說法都是有道理的,事實上也是聯系在一起的。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現。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
五四青年節的確定
為了使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光榮傳統,1939年,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青年節。1949年12月23日,中國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按照**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這一規定沒有明確放假適用人群的年齡上限。
2008年4月,經**法制辦同意,“青年節”放假適用人群為14至28周歲的青年,3億多青年將于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
此次進一步明確年齡上限后,將有3億多年齡在14至28周歲之間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節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會對青年的關愛。
《辦法》指出,各部門和各用人單位應自覺遵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切實保障青年的休假權利。
4.54青年節黑板報資料
諸如此類青年節不朽的精神 偉大的起點---五四運動簡介中央黨史研究室1919年5月4日,在古都北京爆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群眾運動,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國,各界民眾同仇敵愾,共同奏起一曲浩氣長存的時代壯歌。
是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召開了戰后和平會議。會上,中國代表最初提出的取消列強某些特權的七項希望條件及廢除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的要求均被無理否決,最后和會竟將原德國在山東攫取的一切權益轉由日本接管。
消息傳入國內,激起全國人民的強烈抗議。5月4日下午,北大等十幾所學校3000余名學生聚集天安門廣場,喊出了"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口號。
游行隊伍到東交民巷使館區請愿未果,就前往趙家樓胡同曹汝霖的住宅。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是北洋政府與日本具體交涉的親日派官僚。
當時,曹已嚇得躲了起來,憤怒的學生就將在曹宅的章宗祥痛打一頓,并放火焚燒了曹宅。這時,大批軍警趕到,當場逮捕了32名學生。
在廣大學生針鋒相對的斗爭下,在各界的強烈聲援下,被捕學生很快被釋放了,但運動的目的并未實現。5月19日,北京大中學校2.5萬多人舉行總罷課,并進行大規模的愛國運動。
6月3、4、5日,更多的學生走向街頭,抗議軍閥政府的倒行逆施,800多名學生被捕入獄,當局甚至用北大校舍作臨時監獄來關押學生。駭人聽聞的六三大拘捕激起全國各地更強烈的反抗。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群起響應,正義凜然、不畏強暴的愛國斗爭從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據統計,全國有20多個省區,100多個大中城市卷入到這場如火如荼的洪流之中,尤以上海爆發的。
5.5.4青年節手抄報的內容
5.4青年節手抄報:青年節介紹 五四青年節是為紀念1919年5月4日中國學生愛國運動而設立的節日。
五四青年節的來歷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為了抗議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支持日本對我國的侵略行動,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游行示威,最后發展成為全國人民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表現了中國人民保衛民族獨立與爭取民主自由的堅強意志,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1949年政務院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不朽的精神 偉大的起點——五四運動簡介 中央黨史研究室 1919年5月4日,在古都北京爆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群眾運動,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國,各界民眾同仇敵愾,共同奏起一曲浩氣長存的時代壯歌。
是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召開了戰后和平會議。會上,中國代表最初提出的取消列強某些特權的七項希望條件及廢除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的要求均被無理否決,最后和會竟將原德國在山東攫取的一切權益轉由日本接管。
消息傳入國內,激起全國人民的強烈抗議。5月4日下午,北大等十幾所學校3000余名學生聚集天安門廣場,喊出了"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口號。
游行隊伍到東交民巷使館區請愿未果,就前往趙家樓胡同曹汝霖的住宅。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是北洋政府與日本具體交涉的親日派官僚。
當時,曹已嚇得躲了起來,憤怒的學生就將在曹宅的章宗祥痛打一頓,并放火焚燒了曹宅。這時,大批軍警趕到,當場逮捕了32名學生。
在廣大學生針鋒相對的斗爭下,在各界的強烈聲援下,被捕學生很快被釋放了,但運動的目的并未實現。5月19日,北京大中學校2.5萬多人舉行總罷課,并進行大規模的愛國運動。
6月3、4、5日,更多的學生走向街頭,抗議軍閥政府的倒行逆施,800多名學生被捕入獄,當局甚至用北大校舍作臨時監獄來關押學生。 駭人聽聞的六三大拘捕激起全國各地更強烈的反抗。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群起響應,正義凜然、不畏強暴的愛國斗爭從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據統計,全國有20多個省區,100多個大中城市卷入到這場如火如荼的洪流之中,尤以上海爆發的六三運動規模最大。
6月5日,上海工人自動舉行罷工,支援學生的反帝愛國斗爭。以日商內外棉第三、四、五紗廠工人帶頭,全市六七萬工人罷工。
同時,上海商人也舉行了罷市。一些地方的工人、商人積極響應,推動了斗爭的發展。
迅猛擴大的斗爭形勢給反動當局以極大壓力。6月7日,北京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
6月10日,下令撤銷了曹、章、陸的職務。但是,6月17日,北京政府又電令中國代表,同意在和約上簽字。
為此,又引發了新的一輪抗爭,拒絕和約簽字的呼聲如潮,全國各地發往巴黎抗議簽字的電報就達7000余份,中國代表終于沒有出席和約簽字儀式。 賣國賊被罷黜,和約被拒簽,這場反帝愛國運動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偉大斗爭。 五四運動也是一次高揚"民主"與"科學"旗幟的思想啟蒙運動,其持續的時間更長,影響也更深廣。
以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第二年改名為《新青年》)為標志,新文化運動開始興起。1917年,陳獨秀到北大任教,編輯部也遷往北京。
蔡元培、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都積極參與到運動之中來,特別是采用白話文后,每期雜志的發行量從1000余份激增到一萬五六千份,影響迅速擴大。新文化運動其基本的口號是"德先生"和"賽先生",即民主和科學,"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
這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有力地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使大批知識分子特別是青年學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為后來爆發的群眾愛國運動作了充分的思想、輿論準備;五四愛國運動,則又極大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向縱深發展,為其開拓了新的空間,注入了新的活力。"五四"之后一年內,全國各地新創辦的鼓吹新思潮的期刊達400余種,新成立的進步社團達三四百個,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五四愛國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由此開始深入工人群眾,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的建立從組織上和思想上作了準備。
從這個意義上講,五四運動以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起點而載入史冊。
6.關于五四黑板報內容
可以查閱北大紅樓的一些資料,五四運動是從那里發起的,百度百科里有。
還可以查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歷史意義:1 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2 這次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起了主力軍的作用;青年學生發揮了先鋒作用。
3 五四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之后,是當時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5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從思想上和干部上為中國**的成立做了準備。再寫一下大事記,百度百科“五四運動”有。
代表人物,介紹一兩個及相關資料最后倡導不要忘記五四精神就好了。挺完整的了哦,要采納哦。
7.關于五四青年節手抄報的資料拜托各位大神
五四青年節是為紀念1919年5月4日中國學生愛國運動而設立的節日。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為了抗議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支持日本對我國的侵略行動,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游行示威,最后發展成為全國人民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表現了中國人民保衛民族獨立與爭取民主自由的堅強意志,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1949年政務院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1.五四青年節的由來背景 1918年11月11日,延續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英、美、法等國的勝利和德、奧等國的失敗而告結束。
1919年1月,獲勝的協約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平會議。中華民國作為戰勝國參加會議。
中華民國代表在會上提出廢除外國在華特權,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當要求,均遭拒絕。會議竟決定日本接管德國在華的各種特權。
對這喪權辱國的條約,中華民國代表居然準備簽字承認。消息傳來,舉國震怒,群情激憤。
以學生為先導的五四愛國運動就如火山爆發一般地開始了。 5月4日下午,北京3000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游行,他們高呼:“還我青島、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呼吁各界人士行動起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保衛中國的領土和主權。
這一運動得到的工人和各階層人士的聲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紛紛舉行罷工或示威。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并指令巴黎參加會議的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2.五四青年節的確定 為了使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光榮傳統,1939年,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青年節。1949年12月23日,中國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2008年4月,經**法制辦同意,“青年節”放假適用人群為14至28周歲的青年,3億多青年將于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 按照**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這一規定沒有明確放假適用人群的年齡上限。
此次進一步明確年齡上限后,將有3億多年齡在14至28周歲之間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節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會對青年的關愛。 《辦法》指出,各部門和各用人單位應自覺遵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切實保障青年的休假權利。
3.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我們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有的認為是愛國主義,有的認為是民主與科學,有的認為是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有的認為是理性精神、個性解放,有的認為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有的認為是破舊立新的革命或變革,有的認為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這些說法都是有道理的,事實上也是聯系在一起的。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
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 追問: 那關于 五四青年節 手抄報的題目呢 回答: 紀念“五四” 90年的不朽精神(或者“90年的不朽精神—— 五四精神 ”) 那場運動——民族的革命 追問: 還有沒有更多的資料 回答: 還有的是五四運動的經過和 五四運動 的確定 1919年4月24日, 梁啟超 從巴黎致電到國民外交協會:"對德國事,聞將以 青島 直接交日本,因日使力爭結果,英法為所動。
吾若認此,不啻加繩自縛,請警告政府及國民,嚴責各全權(代表),萬勿署名,以示決心。" 4月29-30日,參加 巴黎和會 的英美法3國代表召開會議,日本代表應邀出席,議定 了凡 爾賽 和約 關于山東問題的條款(第156、157、158條),將德國在山東所 攫取 的權益讓與日本。
5月1日,中國談判代表、外交總長陸征祥將此事電告北京政府,并稱如不簽約,則對撤廢 領事裁判權 、取消 庚子賠款 、關稅 自主及 賠償損失 等等有所不利。北京政府外交委員會( 總統府 智囊 機構)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不簽約。
上海 《大陸報》"北京通訊"透露:"政府接巴黎中國代表團來電,謂關于索還 膠州 租借之對日外交戰爭,業已失敗。" 5月2日,北京政府以密 電通 知在巴黎的中國代表可以簽約。
外交委員會事務長 林長民 在 《晨報》 、《國民公報》撰文呼吁:"山東亡矣,國將不國矣,愿合四萬萬眾誓死圖之。"北大校長 蔡元培 將外交失敗消息通報學生。
5月3日,北京各界緊急磋商對策。當晚北大學生在 北河沿 北大法科禮堂召開學生大會,并約請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學校代表參加,大會決定于4日(星期天)舉行示威游行,地點: 天安門 。
5月4日上午10時,各校學生代表在 法政 專門學校召開碰頭會。
8.五一五四黑板報內容
五一國際勞動節簡稱五一節,在每年的5月1日。
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共同節日。關于“五一節的由來”是這樣的: 此節源于美國芝加哥的工人大罷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 多萬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斗爭,終于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工人運動,1889年7月14日,由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
大會上,與會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這一決議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
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上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游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游行,以示慶祝。
中國人民慶祝勞動節的活動可追溯至1918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識分子在上海、蘇州等地向群眾散發介紹“五一”的傳單。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工人群眾走上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游行、集會。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于1949年12月將“五一”定為法定的勞動節。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產主義小組成員鄧中夏等人創辦的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里,工人們學唱《五一紀念歌》。其歌詞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熱血,為他犧牲,要把強權制度一切掃除凈,記取五月一日之良辰。
紅旗飛舞,走光明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貧富貴賤,責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齊進取。”這首雄壯有力的歌,是由長辛店勞動實習學校的教員和北京大學的進步學生共同創編而成的。
五一勞動節詩歌 站在紅五月首端 深入勞動者中間 感悟陽光里那跳躍的音符 一不小心 滴落下來 打動了無聲的果林 沉寂的大地上 頓時 響起勞動的那支勁歌 回蕩在億萬勞動者心中 回蕩在藍天白云之間 震落滿樹鳥聲 鋪紅掛彩的早晨 情不自禁 陽光 雨露 春風 催開著城市的文明之花 催長著鄉村的勞動之果 滿眼的美景 在飄飛的音符下 歡快傳唱著勞動之歌 勞動之歌 帶來春播的佳音 捎去夏耘的希冀 令大地充滿詩情 任金秋點染畫意 勞動之歌 永唱不衰 音符般自地底不斷拱出 豐碩的果實 味美 香甜 勞動節散文---贊“五一” 五月,是一場雷鳴后大雨來臨,南飛的大雁跋山涉水歸家的日子;是杏花開遍山野“她在叢中笑”的爛漫季節;是冬麥揚穗農民揮汗荷鋤,辛勤耕耘的好光景。 蛙鳴蟲叫,魚躍雀散,初春的曠野已是喧聲鼎沸了。
扶搖而上的風箏擁入碧空的懷抱,地上的人們舒展著筋骨攢足了勁。不知不覺中,春天正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的向我們走來——在春意盎然的五月。
五月是孩子們的天堂,拋掉厚重的棉衣棉帽,跑到田野里盡情的撒歡兒,用柳笛唱一支春天的歌;五月是青年人的日子,春潮涌動的時節,執子之手,與子同行,擷下春天里的玫瑰點綴愛的天空;五月是老年人的節日,踏著一路路春光,和著一串串鳥鳴,到剛剛解凍的湖面垂釣人生……五月,全體人民的日子——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 18年前的五月一日,美國勇敢的勞動者為了維護勞動人民的權益,高高的舉起起義的大旗,反對欺凌他們的資本家,為勞動人民贏得他們應有的權力。
水一樣流走的是日子,記憶被時間流逝得日益斑駁,人們卻沒有遺忘這一幕,“五一國際勞動節”成為他們英勇壯舉的特別紀念。 勞動人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民,他們用勞動創造了世界,創造了人類,創造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是勞動,建成了今天的萬丈高樓;是勞動,筑就了現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勞動,讓偌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是勞動,使浩翰的荒原變成了畝畝良田。 勞動是神奇的,勞動是偉大的。
勞動者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編織了這個五彩班斕的世界,創造了人類的文明。讓我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向全世界的勞動者致敬! 在充滿真情的五月,緊握你因勞動而開滿繭花的手,送上我最真心的祝福,聆聽你勞動的贊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是一種人生;“憑欄處,瀟瀟雨歇”是一種人生;“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是一種人生;“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也是一種人生。種種人生,勞動如咖啡里的方糖,把我們的人生調得有滋有味;勞動如路旁的一幀風景,把我們的人生裝扮得亮麗多彩。
五月,真情五月。在樓外高樓,在亭外長亭,讓我們手挽手,肩并肩,豪情萬丈,血氣方剛的唱一首大江東去,把全世界勞動者的心愿送給遠方,送給明天。
讓我們為明天喝彩,為五月高歌,為勞動者擊掌!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我們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有的認為是愛國主義,有的認為是民主與科學,有的認為是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有的認為是理性精神、個性解放,有的認為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有的認為是破舊立新的革命或變革,有的認為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這些說法都是有道理的,事實上也是聯系在一起的。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
9.五四手抄報內容詩歌
關于五四青年節的詩歌篇一:贊美五四 九十八年過去了 “五四”勝利的火炬 依然閃耀在心中 那光芒曾經催醒了沉睡百年的中國 讓江河更加奔騰 如憤怒的巨龍直沖云霄 一聲霹靂驚天動地 熱血青年吶喊聲聲 “還我青島、拒簽和約” 如火山爆發勢不可擋 讓世界重新看待中華民族 一個民主科學的新中國 一個不再任人宰割的新中國 一個團結前進的新中國 鮮紅鮮紅的血 化成了今日當空的彩霞 變成了風浪中搏擊的海燕 我們的中國在改革中科學發展 日新月異的變化讓世人矚目 我們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 我們相信五四之火永遠不會停熄 五四青年節詩歌篇二:五四的火焰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 九十八年的歷史沉淀 今天的青年懷念起 那民主,科學的萌動 那愛國,進步的吶喊 五四的火焰 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火焰 是新時代青年用熱忱和希望點燃 作揖打千的之乎者在火焰中滅亡 由此產生的新文化 把中華文明推向一個新的起點 五四的火焰 星火燃燒在青年人的心間 又燃遍了中國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趙家樓被燒毀滅―― 連同列強的屈辱和涂炭 五四的火焰,是青春的火焰 我們奮斗,我們求索 我們吹奏著時代的號角向前 向前 只為著 譜寫中華民族更加壯麗的明天 五四青年節詩歌篇三:“五四”抒懷 九十八個年頭了 一九一九的明天 中華的熱血青年 為了國家的尊嚴 把生命置之度外 向萬惡三坐大山 怒發出正義之聲 喚響了覺悟之音 青年學生上街吼 志氣凌沖黑暗 丹心赤忱為家國 誓捍主權奮力抗 犧牲換來山河全 五四英魂舉國挽 無畏精神莫忘記 接力不斷永承傳 因為我們年輕過 所以記得“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