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環保小故事(很短的) 30—50字
愛用紙巾的石頭變了 從小,小石頭就十分愛干凈,吃飯時要用紙巾,洗手要用紙巾,折紙用紙巾,撕紙更是一張張的紙巾……。
爸爸告訴他木材是制造紙巾的原料,我們要節約;可是他不聽,總是搞得家里到處是紙屑。有一天,石頭睡著了,夢里他高興的去市民廣場玩,走出家門,他就覺得怪怪的,今天好像特別熱,市民廣場上的樹都到哪兒去了呀?石頭問保安,保安說不知道;石頭問小草,小草說不知道;石頭問小鳥,小鳥告訴他,大樹被卷走了,他們都要搬家了。
石頭連忙問,小鳥小鳥告訴我,大樹被什么風卷走了?小鳥回答說,有個小朋友,特別愛用紙,木頭都快給他用光了,我們都沒有地方住了。說著,小鳥忙忙飛走了。
石頭一聽臉馬上就紅了,著急的道歉“對不起,我以后再也不浪費紙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費紙了。”夢醒之后,石頭真的變了,小石頭變的不再愛用紙了而且還總是勸愛用紙的大人,一本正經的告訴他們,木材是制造紙巾的原料,沒有了樹,大自然會失去平衡,地球就會很熱,我們應該節約用紙。
2.關于保護環境的簡短故事
從前,有個小男孩,他每天要用好多紙巾。
吃過東西,他用紙巾擦擦嘴,再用紙巾擦擦手,還用紙巾擦擦衣服。這天,爸爸買回一筒紙巾。
爸爸說這是“神奇牌”紙巾,跟以前的不一樣哦。小男孩想看看,紙巾究竟神奇在哪里。
他拉出一截,沒什么神奇;他把紙巾拉到陽臺上,也沒什么神奇;再把紙巾拉到樓梯上,還是沒什么神奇;紙巾被拉得長長的,一直拉到小區外面;再拉到市民廣場,繞過一棵棵粗粗的樹。小男孩跑呀跑,拉呀拉,紙巾怎么也拉不完……跑呀跑,拉呀拉,小男孩回頭一看,樹林不見了!他扔了紙巾,驚叫著跑回家:“爸爸,爸爸,樹林沒有啦——”爸爸說:“制造紙巾要用樹木做原料。
你用掉了這么多紙巾,樹林當然就沒有啦!”為了讓樹林回到市民廣場,小男孩又跑回去,一邊跑,一邊卷……跑呀跑,卷呀卷,紙巾全都卷了回來,市民廣場的樹林又回來了。小男孩真高興呀!小朋友們,木材是制造紙巾的原料,紙巾用得越多,耗費的樹木就越多。
所以我們在家的時候,應該盡可能的多用毛巾,節約紙巾。
3.保護環境的真實故事
雖然是在寒冷的冬日,但是放眼望去,湛藍的天、潔白的云、金色的沙灘,仍然充滿了無窮的魅力……這里是渤海灣畔的一個優美的風景區,這里不僅有亞洲單機裝機容量最大的綏中電廠,還有著名的首鋼療養院。
綏中楊家邊防派出所的官兵就駐守在這美麗的風景區里,他們肩負著守衛祖國海防的光榮使命,在認真完成打擊犯罪、維護治安工作的同時,也為這一片藍天碧水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近日,記者在楊家邊防派出所,聆聽了一個個故事,感受了一份份真情…… 甘做“綠色”清潔工 和煦的陽光、柔軟的沙灘……楊家邊防派出所轄區的海濱浴場可以說是遠近聞名,每到盛夏都會引得大量的游客紛至沓來,寂靜的海灘也變得熱鬧起來。但由于游客來自四面八方,素質也參差不齊,隨處丟棄垃圾的現象比比皆是。
另外,由于當時浴場的管理還不健全,不能采取有效的辦法,以至于海灘上隨處可見塑料袋、易拉罐、海鮮殼等垃圾。 派出所的官兵在巡邏時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們想到:如果長此以往,那么海邊的美景將不復存在,得趕緊想想辦法。
于是他們利用巡邏之機,開始對浴場邊的垃圾進行拾揀,并與浴場管理部門取得聯系,設置了多個垃圾箱。他們還自籌資金在醒目的位置上豎起了提示板,提醒游人保護環境,文明游玩。
很多游人都夸獎官兵是海邊的“綠色”清潔工。官兵們的行動深深地感染了游客,他們在游玩時很自然地就將身邊丟棄的垃圾揀了起來。
放飛珍禽獻愛心 “環境是我們人類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維護自然生態,保護我們的家園,是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們倡議:減少污染,支持環保,珍愛生命,關心環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記者采訪時,所長關偉信說。
每年3月份,成千上萬的候鳥如期而至。6月至9月,是鳥兒棲息與繁殖的關鍵時期。
不法分子也利用這個時機對鳥類進行大肆捕殺。為了打擊不法分子,保護珍稀鳥類,派出所官兵每年從6月份開始,堅持在鳥類筑巢繁衍的灘涂、濕地進行不定期的巡邏檢查,及時清理鳥夾、鳥網等捕鳥工具,對到灘涂內拾鳥蛋者進行批評制止,對偷捕的不法分子進行嚴厲懲處。
在巡邏中,官兵的腳崴了、臉被樹枝劃破了是常有的事兒,但他們毫無怨言。 今年6月份,官兵共繳獲各種捕鳥網具50余張、1000余米,查獲國家級、省級保護鳥類5種、60余只,解救放飛候鳥100余只,有效地保護了轄區的野生鳥類資源。
警民聯手降火魔 “首鋼療養院西側有大片的黑煙,可能是著火了……”,派出所突然接到轄區一位熱心群眾的報警電話。 接到報警后,派出所民警邢宏亮帶領戰士李雪楠、沙均寬立即趕赴現場。
只見現場一片混亂,一人多高的火苗夾著濃濃的黑煙,在風勢的助長下,正肆無忌憚地吞噬著周邊的草木,并快速向居民區及電纜線方向蔓延。 火災不僅威脅著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直接威脅著西側大片的海防林,那里有各種珍禽和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一旦被大火吞噬,美麗的海濱風景線將會遭到破壞。
邢宏亮一邊動員、指揮周圍的群眾共同救火,一邊脫下外衣攜帶救火工具沖進了火場,李雪楠和沙均寬看此情景,也隨之沖了過去。熾熱的火浪烤著他們的皮膚,嗆人的黑煙讓人無法呼吸,他們的頭發和眉毛被燒焦了,衣服燒出了窟窿,手被燙出了水泡……但是他們全然不顧個人的安危,一次次沖進火場,用水澆、用土埋、用鍬拍,現場的群眾被官兵們的行為所感動,紛紛拿起工具沖進了火場。
經過1個多小時的搶救,官兵們和群眾成功地將“火魔”擊退,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了,海防林依舊傲然地挺立在那里。官兵們疲憊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4.環保小故事(短一點的)
環保小故事匯萃 誰給孩子帶來了厄運 貝貝剛出生不到五個月,就跟許多其他孩子一樣,可愛極了。
你看他長著一頭又密又軟的黑頭發,一雙明亮 的眼睛常望著你笑,白里透紅的小臉蛋上還不時地出現一個小酒窩,誰見了他都會馬上喜歡上他。貝貝的爸爸媽媽更是把他當寶貝疙瘩一樣,怕他凍著、怕他餓著、特別怕他哭,所以,貝貝生活得可幸福了! 貝貝長倒半周歲,不幸的事卻發生了。
他那嬌嫩的臉蛋、胸背、腹部和手腳上,長出了一個個水皰,接著水皰越來越大,慢慢地又變成膿皰,并且開始潰爛,痛得小貝貝整天不停地哭鬧。這可嚇壞了他的爸爸和媽媽。
他們連忙把貝貝送進醫院治療,這下,貝貝可再也笑不起來了,從夏天一直到秋天,貝貝幾乎天天打針、吃藥、涂藥膏,這才算把病情控制住了. 但是,醫生告訴貝貝的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保持孩子的皮膚的清潔。所以,貝貝的爸爸媽媽省吃儉用,專門為貝貝請了一位保姆,給他勤洗澡、勤換衣。
誰知道第二年天氣剛熱,貝貝身上又長滿了大膿皰。于是,只好又送醫院。
這次可真的把貝貝折磨得夠嗆。小貝貝痛得哭個不停,哭得嗓子都啞了。
為了治療貝貝的病,全家四處求醫,找遍了所有的名醫,都只能治一時,仍然無法把病根治掉。每年夏天和秋天都要復發,使貝貝小小年紀吃足了苦頭,體質也明顯下降。
最后,貝貝的爸爸媽媽抱著一線希望,把貝貝送到省里最大的一家醫院求醫。醫生們作了全面檢查之后,詢問起貝貝媽媽的工作史和生活習慣,最后診斷說,孩子的病是由內火引起的,光是治療皮膚表面沒什么用處,這個病根與母親當年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有關。
原來貝貝的媽媽18歲就參加工作,先后當了13年的輪窯工。她每天在火熱的燒磚窯爐邊鏟煤加炭,呼吸受污染的空氣。
她常常感到喉嚨干燥得要冒火似的,疲乏無力,心煩意亂。開始的時候,她對高溫作業和空氣污染一點也不適應,但后來時間一長,也就慢慢地習以為常,并不放在心上了。
想不到,這種環境污染在十多年后,竟然給自己的寶貝孩子帶來了難以改變的不幸,而且這種不幸像影子一樣尾隨著他的一生。每當想到這一切,貝貝的媽媽就心如刀絞。
“天下第一水”邊的一幕 九寨溝的風景,中外聞名。九寨溝的海子,更是秀絕天下。
藍天映照之下,溢彩流光,變幻多姿,素有“天下第一水”之美益。來此觀光的中外游客絡繹不絕,留連忘返。
可是,不久前一位游人卻向我訴說了那里一件令人揪心的真實故事. 這一天的海子邊,游人很多。湖水清碧如鏡,映鑒出一帶青山,大家都沉醉于眼前的美景中,但不久,這和諧的美便被無情的破壞了。
只見前面走來幾為打扮入時的男女青年,他們一邊吃著東西,一邊聽著手提式錄音機里放出的糟雜的搖滾音樂,好不快樂的樣子。在海子邊,他們站定了。
波光粼粼中,那一尾尾活潑機靈的魚兒,在游戲穿梭。 “啪!”的一聲,一塊蘋果皮扔進了水中。
緊接著,其中一個女青年又搓了一把面包撒了下去,頓時,碧澄澄的湖面,變得丑陋不堪,猶似一張破碎的面容。 我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幾個人趕忙上去勸阻。
男青年瞟了一眼,沒好氣的說:“你們是什么人,管什么閑事?” 那姑娘還自以為是慈悲為懷的“女菩薩”呢,振振有辭的說:“不喂,魚怎么活?瞧,他們還對對我要尾巴,吐泡泡呢,它們實在是感謝我們呀!”瞧那毫無矯飾的神情,我著實的為她羞愧,暗想,這樣一位雍容華貴的“文明小姐”怎么連“魚靠吃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為生”這點常識也不懂。不過總算還好,他們停止了“布施”。
這時,不遠處有一些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看就知道,他們是幾位港澳同胞和外國觀光客。
他們正挽起褲腿,從水里撈了一大堆垃圾上來。其中的一位外國朋友搖著頭,用不太流利的漢語不解地問:“每個民族都把他們世代生息的土四比作‘母親’他們在這舉世無雙的如畫風景里,為什么如此這般糟蹋自己的母親呢?” 他的語氣不重,卻象鞭子一樣笞打在我的心上。
我想,這外國人的聲音,也會同樣抽搭著每個中國人的自尊的心靈吧!難道祖國母親的美麗,果真要外國人來保護嗎? PCB之案 70年代中期,我國禁止生產使用PCB后,北京環保部門收集了一批PCB電容器,封存在懷柔縣的一個山洞里,以待日后處理。 時隔12年之后,那是1989年12月的一個夜晚,幾個利令智昏的農民在重金的誘惑下,為三個浙江“商人”盜走了這批PCB電容器,共570只。
PCB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物,他能通過皮膚、呼吸道、消化道進入人體,危害健康,是一種極難分解的劇毒物。1968年,震驚世界的日本“米糠油事件”有數千人中毒,16人死亡,就是由于加工米糠油時不慎滲入了作為熱載體的PCB而引起的。
按國際慣例,每失竊7公斤PCB便是一起特大的環境污染案件。而今這批失竊的電容器內含PCB達幾十公斤,因此事件非常嚴重。
北京市公安局接到案情報告后,數天內就把罪犯緝拿歸案。但贓物不知去向,那幾個浙江“商人”的姓名、地址也一無所知。
于是,一份份加急電傳,從北京發到浙江省人民政府、省公安局、省環保局等有關部門,請求協助查找失竊的PCB下落。浙江黃巖是舉世聞名的橘。
5.關于環保小故事越短越好
心存他人,營造“潔”、“靜”的家
——談我家的環保小故事
大(2)班 路婧源
如同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樣,我們生存的環境也亟需人們的珍視。因為,我們生存的地球只有一個,是她毫無保留地給予了我們生存的地盤、空間、空氣和水源,而我們有時卻誤以為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有意無意地破壞著這一切。
當有識之士奔走相告,搖旗吶喊環保的重要性時,我們也深刻感受到一種危機感。所以我們家也特別注重環境保護。
舉兩個例子:
一、留一份潔凈給他人。
常常在樓道里,看到水泥地面有斑斑油跡、污漬,也常看見清潔工阿姨費力地在拖。我知道那是人們的生活垃圾袋里有污水,去扔垃圾時,帶有油的臟水便一路隨行。看到給別人造成的麻煩,于是,我們家廚房間特意買了帶內膽的垃圾桶,并且每次都把剩菜的湯汁擠干,倒垃圾時再把垃圾袋連同內膽一齊拿出,這樣我們扔垃圾時就不會像別人一樣把樓道搞臟了。
二、留一份寧靜給他人。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幾乎家家有車了,所以小區里是車來車往,好不熱鬧。但是有一次早晨四五點鐘時,外面的汽車為了提醒保安開門,喇叭聲鳴個不停。我們在深受其害之余,才更深切體會到給別人一份寧靜是多么地重要。之后,在我們開車時,盡量提醒自己不要亂摁喇叭,免得影響了他人。
環保是一件關系我們子孫后代的一件大事,我們除了自己注意保護環境外,也非常注意對孩子的教育。因為我們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從她小的時候就從一些細節,如保護花草樹木、不亂扔垃圾等方面對她進行教育。盡量在舉手
6.關于環保的小故事,越短越好
“天下第一水”邊的一幕
九寨溝的風景,中外聞名。九寨溝的海子,更是秀絕天下。藍天映照之下,溢彩流光,變幻多姿,素有“天下第一水”之美益。來此觀光的中外游客絡繹不絕,留連忘返。可是,不久前一位游人卻向我訴說了那里一件令人揪心的真實故事.
這一天的海子邊,游人很多。湖水清碧如鏡,映鑒出一帶青山,大家都沉醉于眼前的美景中,但不久,這和諧的美便被無情的破壞了。只見前面走來幾為打扮入時的男女青年,他們一邊吃著東西,一邊聽著手提式錄音機里放出的糟雜的搖滾音樂,好不快樂的樣子。在海子邊,他們站定了。波光粼粼中,那一尾尾活潑機靈的魚兒,在游戲穿梭。
“啪!”的一聲,一塊蘋果皮扔進了水中。緊接著,其中一個女青年又搓了一把面包撒了下去,頓時,碧澄澄的湖面,變得丑陋不堪,猶似一張破碎的面容。
這時,不遠處有一些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看就知道,他們是幾位港澳同胞和外國觀光客。他們正挽起褲腿,從水里撈了一大堆垃圾上來。其中的一位外國朋友搖著頭,用不太流利的漢語不解地問:“每個民族都把他們世代生息的土四比作‘母親’他們在這舉世無雙的如畫風景里,為什么如此這般糟蹋自己的母親呢?”
他的語氣不重,卻象鞭子一樣笞打在我的心上。我想,這外國人的聲音,也會同樣抽搭著每個中國人的自尊的心靈吧!難道祖國母親的美麗,果真要外國人來保護嗎?
7.求關于環保的感人故事(要真實的)
一個感人的環保故事
陳文理
在我以前居住的小區旁邊,有一對母女,母親患有腳疾,女兒智力低下。她們衣著破舊,生活貧困。由于政府的照顧,做了小區的清潔員。
她們在小區盡職盡責地工作著,不怕臟,不怕累,使得小區的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得了居民們的連連稱贊。
可是,我對她們的印象卻恰恰相反。因為我經常看見她們將易罐、塑料瓶,收在一個個袋子子里,堆在墻角,心想:她們趁著做保潔員的機會檢廢品志,真會賺錢。
前不久,在小區環保捐款活動中,我看見她們也來了。我心里想:她們來這里干什么?只見這母女倆走到捐款箱旁邊,從口袋里掏了好半天,于是一大把硬幣投入了箱內,還有幾張皺巴巴的紙鈔,票面有一元兩元的,還有一角兩角的。她們微笑著走下臺去。頓時,人群中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居委會主任對大家說:“這是她們把我們平時亂扔的垃圾賣到廢品站換來的錢……”此時,我的心里像揣了只小免子,臉紅通通的。我做夢也沒想到,這對母女會有金子般的心。望著她們瘦小的背影,一種自責驅使著我,我感到她們的形象是那么的高大。
以后,每次見到她們母女倆,我心里的敬意就油然而生,我被她們無私的奉獻精神深深地折服。雖然她們身帶殘疾,但她們每天用實際行動為保護環境,美化環境做出了無可比擬的貢獻。這不就是我心目中的環保故事嗎?我們的城市環境幽美,不就是因為有著千千萬萬像這母女一樣;無私奉獻的“城市美容師”嗎?
8.關于人類保護環境的事例(要簡潔的100字左右)
現在我們的科技非常發達,市里幾乎沒有平房了,讓人看起來很舒服,但人們卻忽略了一個嚴重的問題,生活條件一旦提高,家家戶戶每月都要產出一大堆垃圾、煙塵和污水。垃圾可以破壞空氣,讓人們吸進有毒的氣體,煙塵帶到天空,破壞大氣層,使天空輻射射到人間。污水鉆進小河,使魚兒死亡,鳥類和人類吃了這些水里的魚,就會中毒,嚴重的會死亡。
現在,地球已經是個負載著60億人口的“百病重生”、“危機四伏”,需要緊急搶救的“病球”!保護環境,已經刻不容緩,當務之急必須要采取措施!不然我們將無處可去。
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些什么呢?一片碎紙的擺放,一口粘痰的附意,60億世界人民行動起來就能挽救我們的家園。
你可能會問道:這么小的事情,能有多大貢獻呢?正因為事小,所以人人都能做,如果我們真做了,作用就大了!
保護一棵大樹,給鳥兒一個家,小鳥生存了,可以幫我們吃掉害蟲,大樹還可以制造清新的空氣。保護一株小草,就阻止沙漠行走一步,保護我們綠色的家園。
來,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人類的未來。
9.關于保護環境的真實故事
雖然是在寒冷的冬日,但是放眼望去,湛藍的天、潔白的云、金色的沙灘,仍然充滿了無窮的魅力……這里是渤海灣畔的一個優美的風景區,這里不僅有亞洲單機裝機容量最大的綏中電廠,還有著名的首鋼療養院。
綏中楊家邊防派出所的官兵就駐守在這美麗的風景區里,他們肩負著守衛祖國海防的光榮使命,在認真完成打擊犯罪、維護治安工作的同時,也為這一片藍天碧水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近日,記者在楊家邊防派出所,聆聽了一個個故事,感受了一份份真情…… 甘做“綠色”清潔工 和煦的陽光、柔軟的沙灘……楊家邊防派出所轄區的海濱浴場可以說是遠近聞名,每到盛夏都會引得大量的游客紛至沓來,寂靜的海灘也變得熱鬧起來。但由于游客來自四面八方,素質也參差不齊,隨處丟棄垃圾的現象比比皆是。
另外,由于當時浴場的管理還不健全,不能采取有效的辦法,以至于海灘上隨處可見塑料袋、易拉罐、海鮮殼等垃圾。 派出所的官兵在巡邏時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們想到:如果長此以往,那么海邊的美景將不復存在,得趕緊想想辦法。
于是他們利用巡邏之機,開始對浴場邊的垃圾進行拾揀,并與浴場管理部門取得聯系,設置了多個垃圾箱。他們還自籌資金在醒目的位置上豎起了提示板,提醒游人保護環境,文明游玩。
很多游人都夸獎官兵是海邊的“綠色”清潔工。官兵們的行動深深地感染了游客,他們在游玩時很自然地就將身邊丟棄的垃圾揀了起來。
放飛珍禽獻愛心 “環境是我們人類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維護自然生態,保護我們的家園,是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們倡議:減少污染,支持環保,珍愛生命,關心環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記者采訪時,所長關偉信說。
每年3月份,成千上萬的候鳥如期而至。6月至9月,是鳥兒棲息與繁殖的關鍵時期。
不法分子也利用這個時機對鳥類進行大肆捕殺。為了打擊不法分子,保護珍稀鳥類,派出所官兵每年從6月份開始,堅持在鳥類筑巢繁衍的灘涂、濕地進行不定期的巡邏檢查,及時清理鳥夾、鳥網等捕鳥工具,對到灘涂內拾鳥蛋者進行批評制止,對偷捕的不法分子進行嚴厲懲處。
在巡邏中,官兵的腳崴了、臉被樹枝劃破了是常有的事兒,但他們毫無怨言。 今年6月份,官兵共繳獲各種捕鳥網具50余張、1000余米,查獲國家級、省級保護鳥類5種、60余只,解救放飛候鳥100余只,有效地保護了轄區的野生鳥類資源。
警民聯手降火魔 “首鋼療養院西側有大片的黑煙,可能是著火了……”,派出所突然接到轄區一位熱心群眾的報警電話。 接到報警后,派出所民警邢宏亮帶領戰士李雪楠、沙均寬立即趕赴現場。
只見現場一片混亂,一人多高的火苗夾著濃濃的黑煙,在風勢的助長下,正肆無忌憚地吞噬著周邊的草木,并快速向居民區及電纜線方向蔓延。 火災不僅威脅著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直接威脅著西側大片的海防林,那里有各種珍禽和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一旦被大火吞噬,美麗的海濱風景線將會遭到破壞。
邢宏亮一邊動員、指揮周圍的群眾共同救火,一邊脫下外衣攜帶救火工具沖進了火場,李雪楠和沙均寬看此情景,也隨之沖了過去。熾熱的火浪烤著他們的皮膚,嗆人的黑煙讓人無法呼吸,他們的頭發和眉毛被燒焦了,衣服燒出了窟窿,手被燙出了水泡……但是他們全然不顧個人的安危,一次次沖進火場,用水澆、用土埋、用鍬拍,現場的群眾被官兵們的行為所感動,紛紛拿起工具沖進了火場。
經過1個多小時的搶救,官兵們和群眾成功地將“火魔”擊退,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了,海防林依舊傲然地挺立在那里。官兵們疲憊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0.有沒有關于保護環境的簡段故事 真實的哦
中鐵三局承擔了長江源頭特大橋的施工建設任務。
這座萬里長江第一橋全長1389.6米,施工工期緊。 在橋樁基施工時,按指揮部的統一規劃,將橋梁大型構件放在離工地很遠的預制廠進行預制,減少對工程現場的污染。
在大橋工地現場,他們不惜加大成本,創造性地設置了三級沉淀池。樁基施工時的泥水不許直接排放,而是先讓泥水流到沉淀池內進行分級沉淀,待泥水沉淀干凈了才把干凈水抽放出去,池底的泥沙沉淀物用拉土車拉走,堆放到規定的棄土場。
三局利用沉淀池保護水質的經驗,后來被青藏鐵路建設部在全線進行推廣。不僅如此,在大橋建設過程中,他們還對距工地不遠的三江源保護紀念碑區域進行保護,投入近百萬元資金,修建了從青藏公路下道后通往紀念碑的道路,建立了小型停車場,并在紀念碑附近設置了“長江源生態環境介紹石碑”,以增強游人的環境保護意識。
他們的做法受到青海省政府和當地鄉政府的熱情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