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銀杏樹有什么歷史
銀杏樹的歷史記錄與傳說 銀杏又名白果、公孫樹,原產中國,日本的銀杏傳自中國. 銀杏分布廣,但各地均見栽培于古廟宇內或其附近,野生于山林或深山老林中者極罕見.因此至今有無野生的銀杏,尚有爭論,有說浙江天目山有野銀杏.通過調查知古銀杏樹不少,幾百年上千年的樹各地均有.學者們公認山東莒縣浮來山定林寺有一株最古老的銀杏,樹高24.7米,樹干最大的周圍有15.7米.需9個或更多人手拉手方可合抱.樹冠遮蔭達數畝,樹齡據推算已達3000年.根據《左傳》(戰國時成書)記述,公元前715年9月25日,魯、莒兩諸侯國的使者魯侯伯禽與莒子曾在這棵銀杏樹下會盟.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下的紫維宮,有一株據說是漢代留下的古銀杏,樹勢極雄偉,年歲有1800多年了.此外,湖南沅陵縣杜家坪鄉木王村前的一山溝里,有一株銀杏,高達30米,胸圍9.3米,為漢代遺下來的,也有1800年了.四川灌縣青城山天師洞有二古銀杏,高30米,直徑3米多.相傳為張天師所植,樹齡也有1800年.各地銀杏千年以上者還多,如進一步深入調查會有更多發現.日本的銀杏,由于栽種歷史古老,也有大樹古樹,但日本銀杏中常有葉上生出果實(實為種子)的奇異現象.據說中國的山東省的銀杏樹也發現過此現象.銀杏屬裸子植物銀杏科銀杏屬,僅一種.它是雌雄異株植物.雌株結的果(實為種子)可食,食用部分為種仁(外面厚層黃色肉質,有臭味者為外種皮,中間較硬白色者為牛種皮,之內還有薄薄一層內種皮).種仁還可入藥,有潤肺止咳之功.因此如果要發展銀杏果實(種子)則多栽雌株,要單為綠化美化庭園之用則應栽雄株.由于銀杏要25—30年,方可識別雌雄株,故及早發現雌雄株就成為造林關鍵.現在科學家已解決這個問題,方法是看它的細胞染色體形態;即雌株細胞有WZ染色體,雄株有ZZ染色體.即雌株有一對異型染色體,雄株則無.這就為早期區別銀杏雌雄株提供了科學依據.。
2.關于銀杏的資料,簡單點
銀杏為落葉喬木,5月開花,10月成熟,果實為橙黃色的種實核果。銀杏是一種孑遺植物。和它同門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滅絕。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變種及品種有:黃葉銀杏、塔狀銀杏、裂銀杏、垂枝銀杏、斑葉銀杏。
中文名稱:銀杏
外文名稱:
ginkgo
別稱:
白果,公孫樹,鴨腳樹,蒲扇
二名法:
Ginkgo biloba
界:
植物界門:裸子植物門綱:銀杏綱目:銀杏目科:銀杏科屬:銀杏屬
3.銀杏樹有什么歷史
銀杏最早出現于3.45億年前的石炭紀。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歐、亞、美洲,中生代侏羅紀銀杏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堊紀晚期開始衰退。至50萬年前,在歐洲、北美和亞洲絕大部分地區滅絕,只有中國的保存下來。銀杏分布大都屬于人工栽培區域,主要大量栽培于中國、法國和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國外的銀杏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入的。
銀杏為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系中國特產,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狀態的樹木,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黃壤、排水良好地帶的天然林中,常與柳杉、榧樹、藍果樹等針闊葉樹種混生,生長旺盛。
擴展資料:
銀杏樹的生態作用:
銀杏的生態效益主要體現在銀杏既屬于果樹——干果又屬于林木作用材樹種、防護樹種、抗病蟲樹種、長壽樹種及耐污染樹種。銀杏適應能力強,是速生豐產林、農田防護林、護路林、護岸林、護灘林、護村林、林糧間作及“四旁”綠化的理想樹種。
1、銀杏抗病蟲害,被公認為無公害的種樹,是觀賞綠化最理想樹種。銀杏樹綠化效果非常好,體現速度較慢,小樹栽植2年才能有不錯的效果,大樹栽植后,需要有3-5年的恢復時間,才能發揮其美麗的功能。
2、銀杏可以凈化空氣,具抗污染、抗煙火、抗塵埃等功能。可自然凈化空氣,減少大氣層懸浮物含量,提高空氣質量。銀杏有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等功效。在森林被伐,水土流失,風沙侵蝕地帶,栽培銀杏防護林區、防護林帶,護路林、護岸林、護灘林、防沙林等,以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
3、銀杏有殺死農作物病蟲之功能,尤其對棉花、葉螨、桃蚜、二化螟蟲等尤其有效。在農業區周圍種植銀杏,為作物蟲害天敵,以保護農作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銀杏
4.銀杏樹的起源
樓上幾位說得不錯,是在浙江西部山區,就在西天目山上,冰川紀后唯一存活的銀杏,也是現在所有銀杏樹的始祖。
因為在第四紀冰川后,全球都被冰雪覆蓋,而之所以這株銀杏樹沒有死,是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長的地方,上面有一個山凹突出來,遮擋了一部分冰雪。這樣才使得這株銀杏幸存了下來。
當年上天目山時,博物館館長親自做的介紹。最早出現于3.45億年前的石炭紀,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歐、亞、美洲,中生代 侏羅紀銀杏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堊紀晚期開始衰退。
至50萬年前,發生了第四紀冰川運動,地球突然變冷,絕大多數銀杏類植物瀕于絕種,唯有中國自然條件優越,才奇跡般的保存下來。所以,科學家稱它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貓”。
目前,浙江天目山,湖北大別山、神農架等地都有野生、半野生狀態的銀杏群落。毫無疑問,國外的銀杏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入的。
銀杏為著名的“活化石”。與動物界的恐龍一樣稱王稱霸于世,第四紀冰川降臨,在歐洲、北美和亞洲絕大部分地區滅絕,野生狀態的銀杏殘存于中國浙江西部山區。
由于個體稀少,雌雄異株,如不嚴格保護和促進天然更新,殘存林將被取代。簡單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5.銀杏樹簡介
據研究,銀杏類起源于石炭紀(3.45億年)、銀杏目起源于二疊紀(2.5億年)以前,銀杏屬則起源于1.9億年前的侏羅紀早期。現存的銀杏其歷史可追溯到7000萬年以前的古新世(第三紀早期)。到了白堊紀后期及新生代第三紀銀杏逐漸由盛變衰,第四紀冰川之后,在中歐及北美等地的銀杏全部滅絕,只在我國保存一種。銀杏的價值不僅在于它能跨越“有史時期”而生存下來,更重要的是它能在這漫長的“地質時期”保持該物種的遺傳穩定。
銀杏樹,落葉喬木,雌雄異株,葉片成扇形。木材致密優良,多為雕刻、砧板等,且經久耐用。由于生產周期長,又稱公孫樹,但由于生產技術的提高,銀杏發育成熟掛果的時間縮短,產果的年限延長,產量大幅度提高。樹齡可達千年以上。銀杏樹具有抗性強、適應性強、繁殖能力強的特點。樹葉可入藥,生產銀杏葉茶和中成藥制品,具有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抗病毒、消炎、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延緩衰老和美容等治療和保健作用。
銀杏,木本植物銀杏樹的果實,果殼白色,果仁似杏仁,故名銀杏,又名白果。果實成橢圓形,由于品種形狀不同,又稱大佛指、大馬齡等。果實外面有橙黃色帶氣味的種皮,果仁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藥。
6.銀杏樹的介紹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古又稱鴨腳樹或公孫樹。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貴的樹種之一,是古代銀杏類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種,因此植物學家們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并與雪松、南洋杉、金錢松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園林樹木。我國園藝學家們也常常把銀杏與牡丹、蘭花相提并論,譽為"園林三寶",并把它尊崇為國樹。
銀杏樹為高大落葉喬木,軀干挺拔,樹形優美,抗病害力強、耐污染力高,壽齡綿長,幾達數千年。它以其蒼勁的體魄,獨特的性格,清奇的風骨,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而受到世人的鐘愛和青睞。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曾作詩詠曰:“銀杏栽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里云,去做人間雨”。宋代大詩詞家蘇東坡有詩贊曰:“四壁峰山,滿目清秀如畫。一樹擎天,圈圈點點文章”。銀杏樹不僅以其俊美挺拔、葉片玲瓏奇特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她適應性強,藥用功效大,經濟價值亦非常可觀。銀杏樹的果實--白果,品味甘美,醫食俱佳。經過加工之后,可以制成色澤鮮艷,氣味濃郁,香甜可口的各種風味飲料和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銀杏的根、葉、皮也含多種藥物成份,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據研究,銀杏類起源于石炭紀(3.45億年)、銀杏目起源于二疊紀(2.5億年)以前,銀杏屬則起源于1.9億年前的侏羅紀早期。現存的銀杏其歷史可追溯到7000萬年以前的古新世(第三紀早期)。到了白堊紀后期及新生代第三紀銀杏逐漸由盛變衰,第四紀冰川之后,在中歐及北美等地的銀杏全部滅絕,只在我國保存一種。銀杏的價值不僅在于它能跨越“有史時期”而生存下來,更重要的是它能在這漫長的“地質時期”保持該物種的遺傳穩定
===== 銀 杏 的 價 值 =====
1. 銀杏渾身是寶,集食用、藥用、材用、綠化和觀賞等多種用途于一體,具有很高的科、經濟、藥物和生態利用價值
銀杏科研價值: 銀杏樹是世界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第四世紀冰川以后成為我國獨特的樹種,在學術界一直被譽為“活化三古”。郭沫若稱之為“東方的圣者”、“中國人文明的有生命的紀念塔”,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下來的珍奇”,是“隨中國文化以俱來的恒古的證人”。
2.銀杏果價值:銀杏果為上等干果,營養豐富,味道甘美,藥食俱佳
A、銀杏果的食用價值:銀杏種仁中含有淀粉、粗蛋白、核蛋白、粗脂肪、蔗糖、礦物質、粗纖維等,是高檔滋補果品。
B、藥用價值:自古醫食同源。銀杏作為食療用品,滋補保健已有悠久歷史。
銀杏葉價值:銀杏葉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經中國有關專業機構和藥科大學等單位檢測,其主要成分黃酮甙可達35%以上,總萜內酯可達10%以上,其中白果內酯可達3.5%以上,銀杏酸
4.銀杏觀賞價值:銀杏樹體高大,偉岸挺拔,雍容富態,端莊美觀,季相分明且有特色。
銀杏生態價值: 銀杏抗病蟲害,耐污染,對不良環境條件適應性強,是優良的綠化樹種
7.銀杏樹的介紹
銀杏簡介
據研究,銀杏類起源于石炭紀(3.45億年)、銀杏目起源于二疊紀(2.5億年)以前,銀杏屬則起源于1.9億年前的侏羅紀早期。現存的銀杏其歷史可追溯到7000萬年以前的古新世(第三紀早期)。到了白堊紀后期及新生代第三紀銀杏逐漸由盛變衰,第四紀冰川之后,在中歐及北美等地的銀杏全部滅絕,只在我國保存一種。銀杏的價值不僅在于它能跨越“有史時期”而生存下來,更重要的是它能在這漫長的“地質時期”保持該物種的遺傳穩定。
銀杏樹,落葉喬木,雌雄異株,葉片成扇形。木材致密優良,多為雕刻、砧板等,且經久耐用。由于生產周期長,又稱公孫樹,但由于生產技術的提高,銀杏發育成熟掛果的時間縮短,產果的年限延長,產量大幅度提高。樹齡可達千年以上。銀杏樹具有抗性強、適應性強、繁殖能力強的特點。樹葉可入藥,生產銀杏葉茶和中成藥制品,具有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抗病毒、消炎、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延緩衰老和美容等治療和保健作用。
銀杏,木本植物銀杏樹的果實,果殼白色,果仁似杏仁,故名銀杏,又名白果。果實成橢圓形,由于品種形狀不同,又稱大佛指、大馬齡等。果實外面有橙黃色帶氣味的種皮,果仁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藥。
銀杏樹,又名公孫樹。在古老的傳說中,它是神奇的不老之樹。在最新的醫學研究中,它是人們追求青春不老的希望。銀杏樹是中國獨有的古老名貴樹中之瑰寶,具有1.5億年的基因特征,是與恐龍同時代地球的統治者,被稱為地球“活化石”和植物界“熊貓”。因其具有長達3500多年的自然壽命,且不論數百上千年均能開花結果,生命力十分頑強,又享有“長壽樹”之美譽。最為神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彈爆炸中心,萬物俱滅,唯獨幾棵銀杏樹奇跡般的存活至今,這充分說明了銀杏樹長青不敗的生命力。
銀杏是世界上干果珍品,也是我國特有的珍惜樹種,其一身是寶,葉、皮、根、果皆能入藥,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觀賞價值,對人類健康有神奇功效。它不但具潤肺、止咳、平喘等多種功效,可治療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還在提高人體免疫力、抗衰老、抗病毒、抗癌、美容、護膚等方面具有特殊功效。有病食之治病,無病食之保健強身。
目前,國內外專家正致力于將銀杏葉提取物制成茶葉、針劑、浸膏、膠囊、化妝品,用于醫療和保健。專家確認,銀杏葉制劑的實用化特點是療效確切,是目前最好的廣譜藥物。同時,銀杏葉食品也因保健價值極高,在國外普遍作為保健強身的日常食品。
8.銀杏樹有什么什么歷史堿要簡短的
銀杏最早出現于3.45億年前的石炭紀,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后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
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歐、亞、美洲,中生代侏羅紀銀杏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堊紀晚期開始衰退。至50萬年前,在歐洲、北美和亞洲絕大部分地區滅絕,只有中國的保存下來。
現存活在世的銀杏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多見,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所以銀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稱。目前銀杏分布大都屬于人工栽培區域,主要大量栽培于中國、法國和美國南卡羅萊納州。
毫無疑問,國外的銀杏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入的。
9.千年銀杏樹的介紹
許村漢代白果樹位于商水縣鄧城鎮許村西,為西漢時期種植,年代不詳。1983年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果樹學名銀杏,以生長壽命長而著名。許村白果樹應為漢代所植,株高20米左右,胸圍7.5米,覆蓋地面1畝許。三國時修灌溉渠道,堆土封在樹身上,渠堤較多,地平面使樹干留下細腰,后雨水沖刷使地面降低,露出樹根,外皮綻破,被后人傳說為漢光武劉秀在此歇息時拴馬所勒,樹根也被坐騎踏出蹄印。歷經千年風霜,白果樹仍枝葉繁茂,蒼勁挺拔,成為遠近聞名的壽星古樹和人文景觀。作為商水第一古樹,漢代白果樹的存在對研究商水歷史、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10.銀杏樹有幾千年歷史
銀杏樹是我國最古老的樹種之一,具有超強的生命力,最早出現于2.7億年前,經歷了大自然億萬年惡劣環境的變遷,經受各種害蟲、細菌病毒的侵害,至今仍生機盎然,是地球最早的植物之一,是冰川世紀留下來的珍貴樹種,與動物界的恐龍屬于同一時代,素有“活化石”、“長壽樹”之美稱,二戰中的廣島曾經受到原子核輻射,其他樹種都被毀滅,唯有銀杏存活下來,被稱為“神奇的生物”。它既是綠化觀賞樹種,又是珍貴的用材樹種,同時它還具有特殊療效的藥用和食用價值,是果,葉,根皮,木材等多用的優良樹種。
銀杏樹是珍貴的落葉喬木,古樹的樹干高大端直,造型古樸典雅,別具一格,有樹中之王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