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西斯指的是什么意思
法西斯主義一詞有時候(無論支持者或反對者)也被用以稱呼其他同時期的獨裁主義政權,例如東條英機時期的大日本帝國、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時期的奧地利、胡安·裴隆時期的阿根廷等。這一詞也被用以稱呼一些較為長期的政權例如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時期的西班牙、薩拉查時期的葡萄牙,但這經常引起爭議。近年來法西斯主義一詞逐漸成為負面的用詞,某些政權(如印尼的蘇哈托、中共政權)都被其反對者貼上法西斯主義的標簽。
雖然如果放寬法西斯主義的定義,所有獨裁主義國家都包含了其中一些特征,但大多數理論家傾向于較嚴格的區分其中的差異。法西斯主義在1920年代的意大利崛起,混合了工團主義的概念與反唯物主義的國家理論;后者已經與極端的民族主義相連結。一些人將法西斯主義視為是針對共產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崛起的反動,無論是在哲學上或政治上,不過法西斯主義也反對民主的資本主義經濟和自由放任政策—在這點上與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相同,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在1944年的《通往奴役之路》一書中主張,正是因為德國自經濟大恐慌以來訴諸的社會主義政策,訴諸以政府手段解決所有面臨的經濟危機,卻忽略了經濟危機正是因為政府干預所造成的,最后導致經濟計算問題的惡性循環,在民主議會無能掌控經濟的情況下,要求絕對獨裁者掌權的聲浪便不可避免的蔓延全國。
法西斯主義視國家為一種擁有積極權利的組織實體,而非一種設計用以保護群體和個人權利的制度,法西斯主義也不認為國家權力應該受到監督。法西斯主義傾向于否定馬克思主義對于社會等級的概念,并且普遍反對階級斗爭的概念,而更強調種族間的斗爭、和青壯族群推翻年邁族群的斗爭。這表示法西斯主義對于民族主義和神秘主義的信念,以及認同權力和力量即為正當性的概念,贊揚以戰爭和勝利來決定真理和價值。這些概念也可以在社會達爾文主義里發現。這些概念都直接的與人道主義和啟蒙時代的理性主義特征對立,這也是法西斯主義與自由主義和后來的馬克思主義浮現主要差異的地方。
法西斯主義的特色是以極權主義的方式由國家控制所有層面的生活: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和經濟的。法西斯國家管理并控制生產工具。法西斯主義將民族、國家、或種族的地位置于個人、制度或組織之上,法西斯主義使用明確的民粹主義用詞;呼喚英雄式的群眾力量恢復過往的光輝;并要求對單一的領袖效忠—通常到達個人崇拜的程度。法西斯主義的領導人最為人所知的是他們以訴諸利他主義的宣傳方式來正當化對于個體的壓迫。舉例而言,阿道夫·希特勒便曾說過:“由于個人已經完全將他的自我屈服于共同體的生命上,個人自我保存的本能于是便能發揮至極限,并且能在必要時替共同體犧牲他的生命。”
法西斯主義吸引了不同層面的人口支持,包括大企業、農夫、地主、民族主義者、心存不滿的一戰老兵、卡爾·施米特和馬丁·海德格爾等知識份子、中小企業和保守派,以及一些允諾將給予工作和面包的貧窮人口。在一些國家如羅馬尼亞和匈牙利(以及一些其他國家),法西斯主義的支持者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工人階級和極端貧窮的自耕農。支持者的層面廣泛使法西斯主義與其他的極權主義國家產生差異。
在軸心國于二戰失敗后,法西斯主義一詞成為政治光譜上的貶義詞,在1945年后便非常少有政治團體會以此自稱,某些政治意識形態的擁護者也常被其反對者貼上法西斯主義的標簽。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法西斯是什么簡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