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團大戰的故事短的,200左右
百團大戰觀后感 在現代條件下,游擊戰爭的形式當然不一定和以往完全相同。
比如對中國來說,提高武器裝備水平,力爭打贏一場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固然很重要。但對于如何應付一場全面或局部的防御戰爭,也應該作到心中有數。
在當前條件下,要打贏一場這樣的防御戰爭,仍然離不開游擊戰。除了在戰爭初期必須堅持部分要點的守備以外,還必須組織比較正規的游擊兵團,以部分野戰軍和守備、邊防部隊為骨干,由地方武裝和民兵組成,編成相當于團、師甚至更大一些的單位,并建立能使之長期生存和獨立作戰的基地,以配合正面戰場的作戰。
在現代戰爭寬正面、高速度、大縱深的條件下,當敵突入我戰役乃至戰略縱深之后,其受兵力有限、戰線拉長的限制,將不得不集中兵力于第一線,則其正面戰場的后方、兩個重兵集團的側后、天然障礙的背面或國境線以內的地區,都可能出現守備薄弱或無守備的情況,這正是游擊戰爭可以大顯身手之處。 游擊戰除了騷擾敵后方,打擊敵交通線以外,殲滅敵軍有生力量也是重要任務之一。
在敵強我弱的基本情況沒有改變以前,打小殲滅戰無論對正面戰場的主力還是對敵后戰場的游擊兵團來說,都是首選目標。據概算(70-80年代),我軍要殲滅蘇軍一個摩步團,需集中5至6個步兵團的兵力和反坦克火力。
因此即使對正規兵團而言,在戰爭初期,也只能力求打一些營或團的目標(在今天,如果不能掌握戰略乃至戰役制空權的條件下,殲敵目標也不能取得太大)。對游擊兵團而言,應該爭取打擊更小的(如連排級)目標,以逐步改變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
從二次大戰以后的歷史經驗來看,對超級大國來說,最令其頭疼的不是象多國部隊對伊拉克、北約對南斯拉夫這樣的戰爭,而是象越南、阿富汗、索馬里這樣的叢林、山地或城市游擊戰。
2.彭德懷的小故事
這個事實話別嚇著 除了劉,毛最恨的人要數彭德懷了。
毛讓他也吃夠了苫頭,結果是同樣的不能 令他稱心如意。**開始后,毛派北京地質學院造反派到四川把彭抓來北京。
造反 派領袖朱成昭,在回京的火車上同彭德懷長談,彭把廬山會議的大致情況講給他聽 他幡然醒悟,佩服彭德懷,不僅一路保護彭,回北京后還給毛寫信,說整彭整錯了。 信寄出后,朱成昭從幾十萬人的指揮轉眼變成階下囚。
牢獄多年,他仍不后悔。另 外一個造反派首領,北京航空學院的韓愛晶,在批斗彭時打過彭。
后來韓對自己的 行為非常后悔。 在北京,彭被幾十個單位輪番批斗,被大皮鞋當胸踢,被木棍打斷骨頭,在批 斗臺上昏過去、醒過來。
由于毛懷疑他曾跟赫魯曉夫商討過倒毛,他被提審二百六 十余次,最后精神出現錯亂。在監獄里,他寫下一生的經歷,對毛的指控做出堅決 的反駁。
一九七0年九月完成的自述結尾寫道:“我仍然挺起胸脯,大喊百聲,問心 無愧!” 193。
3.在百團大戰中彭德懷說的最經典的一句話
彭德懷:他們這是想滅種!這個仇必須要報。
我們前幾次的破襲復打得不好,打得不好也打得不準、不恨!制囚,橫豎、四面,封得嚴嚴實實。你要破一橫,不夠;你破一豎,也破不2113下去。
要破就破他個七零八落!人仰馬翻!左權兄,不破不立,只有死人才躺在棺材里任他尸體腐爛發臭。但凡有口熱氣,他就必須沖出囚籠5261!左權:怎么個破法。
彭德懷:多點出擊,全面開花。把他的囚籠打得稀巴爛!4102左權:多點,是多少個點?彭德懷:多點就要一擁而上,大家一起上!左權:這是什么打法?彭德懷:彭德懷打1653法。
4.百團大戰人物簡介彭德懷300字
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名清宗,后改德懷,字得華,號石穿,小名鍾伢子、石穿,湖南湘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早年供職于湘軍,于1928年發動平江起義,建立紅五軍,任軍長。此后,彭德懷與**、**等共同開辟江西根據地,并擔任紅三軍團軍團長,參與長征。長征結束后,任紅一方面軍司令員。抗日戰爭中,彭德懷任八路軍副總司令,發動百團大戰。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彭德懷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兼西北野戰軍(后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攻占西北五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彭德懷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1950年,彭德懷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領導朝鮮戰爭。1954年,彭德懷任**副總理兼第一任國防部部長、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任內主持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大制度的確立。彭德懷于1959年廬山會議上致函**,道出**中的問題和弊病及根源,而被打擊為“彭、黃、張、周**集團”之首,后被撤銷國防部長等職務,移居北京郊外吳家花園。1965年被任命為西南“三線”建委第三副主任。“**”爆發后被押送回北京,遭到殘酷迫害。身患結腸癌,于1974年11月29日14時52分含恨辭世。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宣布為彭德懷平反并恢復其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一切名譽。
5.關于彭德懷元帥有許多感人的小故事,簡要寫下來
1、一次,警衛員給彭總泡了一杯茶。
他端起來一看,發現茶葉不對,就問警衛員:“這茶葉是哪里來的?”警衛員回答:“是管理科送來的。”彭德懷一聽就火了,大聲批評警衛員:“你看,你看,你就是不動腦子嘛!管理科送來的茶葉,是招待客人的。
我個人喝茶,怎么能用公家的茶葉呢?”警衛員笑著解釋:“就這么點小事,算得了什么?”彭總一聽,更加生氣:“事情不大,可是個原則問題,這不是白占公家便宜嘛!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千里之堤,潰于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1303639蟻穴’,你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嗎?”最后,彭德懷拿了一斤茶葉的錢,讓警衛員給管理科送去。并明確要求他把公家的茶和自己的茶分開來放,個人喝茶,絕不能從公家的茶罐里拿。
這是發生在1952年的一段往事,現在聽起來,仍然讓人肅然起敬。彭德懷所講的道理,不僅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也是一條永恒不變的真理。
2、彭德懷元帥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他一生打過無數的硬仗,百團大戰,打出了八路軍的威風,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解放戰爭,,抗美援朝,都為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是中國人民的功臣,他生活作風簡譜,為國為民,不幸的是,**時期,他確遭受了四人幫的迫害。橫刀立馬大將軍,撼地驚天泣鬼神。
請命廬山空飲恨,千秋功罪說紛紜。還是**的評價最好.山高路遠溝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6.彭德懷的故事
彭德懷入黨的故事 彭德懷(1898-1974),原名彭德華,湖南省湘潭縣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1898年10月24日,彭德懷出生在湖南省湘潭縣彭家圍子村。他幼年時讀過兩年書,但因家貧輟學務農,下煤窯做工,15歲那年由于參加饑民鬧糶,被官府通緝,逃到洞庭湖當堤工,1916年入湘軍當兵。
由于痛恨帝國主義侵略和軍閥黑暗統治,彭德懷逐漸萌發富國強兵思想。1920年冬天,他隨湘軍第二師第六團駐防在南縣復興港一帶。
當地農民受土豪劣紳的欺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這更激起了他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和對農民的深切同情。于是,他利用代理連長的身份和團長袁植對他的好感,在士兵中秘密組織成立了一個“救貧會”,旨在反對列強,提倡平等,打倒土豪劣紳,救濟貧苦農民。
幾年后,一個偶然的機會,彭德懷在戰場上結識了來自南縣九都山的**員段德昌。當時段德昌任師政治部秘書長,彭德懷任第一團一營營長。
在段德昌啟發教育下,彭德懷逐漸了解了**的主張,并通過閱讀段德昌送的《**宣言》、《資本論大綱》、《新社會觀》、《共產主義ABC》等馬列主義著作,明白了只有馬列主義才能救中國的道理。一次,他倆在關帝廟鋪草就宿。
段德昌告訴彭德懷,一個真正革命者,不應當僅停留在“耕者有其田”上,而應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公有制,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而奮斗。此次促膝夜談,使彭德懷猶如在茫茫黑夜中看到了曙光。
他當下向段德昌提出了入黨要求,并希望派人來他管轄的部隊建立黨組織。但由于當時國共合作比較順利,上級黨組織決定暫不在彭德懷所在部隊建立黨組織,于是彭德懷的入黨愿望也就落了空。
1927年大革命失敗之后,一個化名為張匡的**員以其表弟的身份找到彭德懷,代表湘北的**組織對他堅定的革命立場、出色的政治表現表示贊許。于是,當部隊進入湖北孝感時,彭德懷再次向段德昌提出了入黨要求。
經過南縣特委的認真考察,認為彭德懷堅信馬列,立場堅定,在革命最困難的時候支持革命支持黨,完全具備了一個**人的條件,于是經段德昌介紹、南縣特委通過、省委批準,接受彭德懷為中國**黨員。 1928年4月,彭德懷在南洲城團部舉行“入學儀式”(即入黨儀式)。
團部墻上掛著馬克思、恩格斯的畫像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共產主義社會而奮斗”的標語,張匡代表南縣特委出席,坐在彭德懷對面,團書記官鄧萍和張榮生坐在桌子兩端。在張匡宣讀了入黨誓詞后,彭德懷莊嚴宣誓:愿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
就這樣,在中國革命最困難的時候,彭德懷義無反顧地加入了中國**。隨后,彭德懷和團里的另兩名黨員組成了一個黨支部,由彭德懷擔任黨的支部書記。
此后,在幾十年革命生涯中,彭德懷經常回憶起段德昌在南縣介紹他入黨時說過的話:在軍隊建立一個黨的基點不容易,要以一營為基礎,逐步發展到全團,以至全師,在條件成熟時是要起重大作用的。事實證明,黨組織在后來彭德懷領導“平江起義”時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看到彭德懷的一個小故事。一次,警衛員給彭總泡了一杯茶。
他端起來一看,發現茶葉不對,就問警衛員:“這茶葉是哪里來的?”警衛員回答:“是管理科送來的。”彭德懷一聽就火了,大聲批評警衛員:“你看,你看,你就是不動腦子嘛!管理科送來的茶葉,是招待客人的。
我個人喝茶,怎么能用公家的茶葉呢?”警衛員笑著解釋:“就這么點小事,算得了什么?”彭總一聽,更加生氣:“事情不大,可是個原則問題,這不是白占公家便宜嘛!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你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嗎?”最后,彭德懷拿了一斤茶葉的錢,讓警衛員給管理科送去。并明確要求他把公家的茶和自己的茶分開來放,個人喝茶,絕不能從公家的茶罐里拿。
這是發生在1952年的一段往事,現在聽起來,仍然讓人肅然起敬。彭德懷所講的道理,不僅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也是一條永恒不變的真理。
《韓非子·喻老》云:“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說的是小問題也可能引起大災禍。
然而,就是這些小問題,現在卻往往不為人們所注意。不就是喝了一杯茶嗎?不就是吃了一頓飯嗎?不就是唱了一次歌嗎?不就是洗了一次澡嗎?不就是用了一次車嗎?不就是公費旅游了一次嗎?沾點公家的光,算啥大問題? 這種無所謂心理,也延伸到人情往來上。
過年了,節慶了,免不了大家要互相走動。你到我這里來,我到他那里去,你給我帶點東西,我給他帶點東西,都是人之常情。
而很多“蟻穴”,就是在這樣的“沾光”和“往來”中滋生蔓延的。 一位省委領導同志說,現在不少腐敗案件一經查實,往往就是大案要案。
要建立有效機制,真正做到干部小違紀的時候就能及時發現,就有人管、有人抓,防止滑向違法犯罪。要抓住節假日等關鍵時候,加強預防力度,形成廉政氛圍,嚴防節日腐敗。
這些年來,我們查處的腐敗分子中,有哪個是第一次受賄就達到犯罪的?又有幾個是第一次受賄就被抓住的?觀。
7.百團大戰臺詞腰桿 百團大戰彭德懷經典臺詞
百團大戰是抗戰時期八路軍、新四軍與日軍在華北地區晉察冀邊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八路軍參戰部隊多達105個團,故中方稱為“百團大戰”。
這場戰役打了大大小小上千場仗,不可能在一部電影里都表現出來。“我們選取了三場大仗來表現,娘子關戰役、西營塢戰役和關家垴戰役,也是百團大戰中最典型的戰役。”
寧海強說,用三場大仗來撐起全片的筋骨。 “娘子關戰役主要是破壞敵軍公路、鐵路線,需要打掉娘子關的日軍據點,在百團大戰的第一階段。”
編劇劉英學介紹,片中的第二場大仗是西營塢戰役,地名是虛構的,但戰爭是百團大戰中真實發生過的。“百團大戰主要有八路軍三支部隊,娘子關戰役是由晉察冀軍區打的,西營塢戰役就寫成是賀龍率領的120師打的,也是百團大戰的第二階段打法,以拔掉日軍據點、解救中國百姓為主。”
關家垴戰役是百團大戰第三階段的戰斗,以反日軍的大掃蕩為特點。日軍從前線調回來大批部隊來華北掃蕩,想找到八路軍,電影里酣饑豐渴薟韭奉血斧摩也進行了表現。
“片中日軍有一支五六百人的聯隊,竄到八路軍的一個隱秘兵工廠附近,彭德懷當時就急了,調動劉伯承的129師來打。”劉英學說,日軍聯隊人數不多,但占據山頭,非常難打。
劉伯承想引日軍下來打伏擊,彭德懷堅持要把敵人消滅在山頭上,最后打下來了,但八路軍傷亡慘重。 片中除了展現八路軍打的三場大仗,開頭部分還表現了愛國將領張自忠壯烈犧牲的棗宜會戰。
劉英學透露,當初《百團大戰》的劇本初稿完成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親自過目、修改劇本,并提議增加棗宜會戰,帶出當時國共抗戰的整體氣氛。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彭德懷的百團大戰簡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