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災成功逃生的事例
編者按;在上海“11?15” 特大火災中,有部分居民因掌握了火場逃生的知識而逃生成功,也有一些居民由于不懂火場逃生的知識而不幸罹難。
事實再次說明:在突然襲來的災難面前,群眾性的自救互救比來自外界的任何救援都要更及時、更有效;民眾掌握不掌握應急防護的知識和技能,結果是大不一樣的。廣大民眾應不斷增強居安思危和自我保護意識,努力學習和掌握災害事故發生時進行緊急避險、逃生、應急防護、自救互救的知識與技能,這樣才能在災害事故發生時及時有效地保護自己。
兒子鼓勵父母共同逃生 火災發生時,家住1601室的李秀云和丈夫王道才、孫女正在房間里午休,聞到濃煙,李阿姨突然慌張起來。正好請假在家的兒子迅速將幾塊毛巾打濕,給自己和父母捂上嘴,自己抱起年幼的孩子,帶領全家往外沖。
誰知剛打開門,濃煙已經滾滾,黑煙中已無法辨認方向,兒子又一聲吼:“跳窗戶,快!” 平時恐高的李阿姨一聽兒子的聲音,想都沒想,就從窗內跳到了外面的腳手架上,李阿姨的丈夫與兒子隨后跟上。 三個大人抱著一個孩子在腳手架上爬下一層樓后,卻發現已經無路可走,還好15樓有一家還沒有燒到,于是先進到到那家,那時已經有好些人正躲在這家。
然后大家一起沿逃生通道跑到一樓。 李阿姨描述當時的情景:“我已經很虛弱了,幾次摔在地上,兒子一直說,媽,快跑,堅持!兒子的鼓勵讓我和老伴堅持到了最后,也保住了全家的生命。”
“要不是我兒子,我們全家就都沒命了。” (據東方早報、人民網、新華網) 十幾個居民合力沖出火場 家住16樓的32歲的王軍向記者回憶逃離火場的過程,當時他正和父親、母親及三歲的女兒在房間里睡午覺,“突然西廳的玻璃就碎了。”
王先生說,當時自己睡的迷迷糊糊的,沒來得及看時間。只見當時火光不停地往房間里面竄,“窗簾沙發什么的全都燒著了。”
王先生本欲從大門逃生,“但一打開全是濃煙,根本走不了。”王先生回憶,當時玻璃窗被燒的血紅血紅,而周邊便是濃煙滾滾。
王先生當即抱著女兒,帶著兩個老人從陽臺翻窗而出,沿著腳手架逃生。 從16樓下了一層之后,王先生發現15樓東側的一戶人家中已經有幾戶人家。
從窗子爬進去之后,十幾人便在一起等待。王先生回憶說,那個時候,看到窗外有白色的水汽上來,估計是消防隊員在滅火,還看到不少人從窗外腳手架上走過,對著里頭的人喊:“你們不要在這里,快點走。”
僅僅10分鐘后,火勢便圍攻上來,吞噬了窗外的腳手架,房間三面被大火團團圍住,于是所有人合力從大門沖了出去。最終,王先生一家四口以及房間所有的居民都順利逃生。
(據新民網、時代周報) 女孩奔下26樓毫發無傷 火災發生后,當煙氣侵襲到26樓時,25歲女孩顧軼昕正準備出門。推開門時,煙氣嗆得她一陣咳嗽,“當時倒沒覺得是很大的事,之后看到下面有火,我就撥了119,119說已經知道了。”
隨著煙氣越發濃烈嗆人,小顧決定給父親打電話。父親立刻告訴她兩件事:趴下;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這兩件事救了她一命。隨著火焰與熱氣炸破了家里的窗戶,小顧終于決定冒險逃出去。
她捂著口鼻,帶著手機,冷靜地找到了消防通道,開始往下奔跑。 “太累了,而且很嗆,走到一半的時候我就覺得已經要站不起來了,但是還是強撐著繼續跑。”
小顧的努力讓她成功逃生,并且幾乎毫發無傷。在醫院的病房里,她不斷接聽、撥打著手機,向親戚朋友們報平安。
“對人生的感悟,一下子就不一樣了。” (據東方早報) 丟下40萬現金匆忙下樓 說起火災,周女士下意識地拉了拉領口,紅色羊毛衫不夠合身。
周女士說逃出來的時候衣服濕了,這件是親戚的。 周女士住在膠州路728號2605室。
當天下午,美夢被一陣濃烈的焦糊味打斷,周女士從窗口望出去,外面有些煙霧。由于窗外有腳手架,她看得并不真切,于是打開大門再看了看,“大樓里很安靜,有些淡淡的煙。”
“這時候老公給我打電話說下面著火了,叫我收拾一下快走,我沒太在意。”在周女士看來,26樓的高度應該很安全,窗外呼嘯的消防車很快就可以將火撲滅。
然而,10分鐘后,火苗烤壞了周女士東側小屋的窗戶,蔓延進屋。“我這時候才開始逃,之前都認為只要撤離一會兒就能回來了。”
帶上手機、鑰匙,捂著口鼻,周女士甚至沒有帶上家里的40萬元現金就匆忙離開家。門外,一名男子蹲在角落撥弄著手機,看到周女士他立即招了招手,示意她也蹲下。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周女士沒了耐心,決定自行逃生,便沖進了運行中的電梯。誰知電梯下到7樓自動打開之后再也關不上,電梯外一片漆黑,濃煙陣陣。
周女士半瞇著眼睛,憑著記憶從消防通道繼續往下走。 通道里很安靜,一個人都沒有,只有無盡的黑暗和濃煙,伴著滴滴答答的水聲,“我不知道走了多久,反正不停轉圈往下,直到走到自行車庫。”
最終,周女士從自行車庫門走出大樓,眼前是忙碌的消防人員。有人看到周女士后將其攙扶到安全地帶后離開。
(據東方早報) 退休醫生救了5個鄰居 火災中,具備專業知識 可能會改變許多人的命運。石阿姨就是其中之一。
家住12樓的石阿姨今年剛剛退休,退休前曾經在浦東和虹橋機場。
2.火災逃生的小例子(完整)
1.不要慌張亂跑,應立即將一條毛巾浸濕(用衣服、床單等也行),捂住口鼻,以防煙嗆入后暈倒、窒息。
2 .選擇好逃離路線。如果是平房、一樓,選擇從門窗逃離。如果是較低的樓層,可以結繩、結床單后順繩索而下,或者沿比較容易攀緣的水管而下。如果被困,且消防警察已經趕到并鋪設好救生墊,可以按警察的指揮,跳進救生墊內。切記,火災時不能乘坐電梯。
3 .迅速撤離。逃離時不要直立行走,最好的辦法是低頭彎腰,必要時要爬行前進。因為火場中的熱空氣和有毒煙霧會向上升,而接近地面處可能還會有一定氧氣供人存活。
4. 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應積極尋找暫時的避難處所,保護自己,等待救援。如果在大型建筑物內,可以利用設在走廊末端、衛生間等附近的防火避難間藏身。如果處在沒有避難間的建筑內,應創造避難場所求得生存。首先應關緊房間通道的門窗,迅速用水將門窗澆濕,以延長堅持時間。
5. 被困時,要主動向外界呼救聯系。白天可用各色的旗子或衣物搖晃,向外投擲物品;夜間可搖晃點著的打火機、劃火柴、打開手電、電燈向外報警求援,也可以有節奏的敲擊墻壁、水管等硬物發出響聲。
回答者: zoudaizi - 秀才 二級 12-2 11:23
一是可以從別的樓梯或室外消防梯走出險區。有些高層樓房設有消防梯,人們應熟悉通向消防梯的通道,著火后可迅速由消防梯的安全門下樓。
二是住在比較低的樓層可以利用結實的繩索(如果找不到繩索,可將被褥里兒、床單或結實的窗簾布等物撕成條,擰好成繩),拴在牢固的窗框或床架上,然后沿繩緩緩爬下。
三是如果被火困于二樓,可以先向樓外扔一些被褥作墊子,然后攀著窗口或陽臺往下跳。這樣可以縮短距離,更好地保證人身安全。如果被困于三樓以上,那就千萬不要急于往下跳,因距離大,容易造成傷亡。
四是可以轉移到其他比較安全的房間、窗邊或陽臺上,耐心等待消防人員救援。
3.遇火災成功自救事例
一是要熟悉所處的環境,也就是說在安全方面要做個有心人,時刻提醒自已遇到意外怎么辦? 當我們走進教室、辦公室、回到宿舍或外出住進賓館、進入商場、外出玩耍時,要留心哪里的消防安全情況。
太平門、避難間、報警器、滅火器、安全出口的位置在哪里?哪些可以作為逃生的器材等。這是必須了解的安全意識,要養成留心身邊安全情況的習慣。
對長久居住的場所,可制定較為詳細的逃生計劃,確定發生火災時不同位置逃生的出口,使同室的人員熟悉逃生計劃,事先進行必要的逃生與自救訓練。 二是準備一條濕毛巾。
火災事故表明,發生火災事故時被大火直接燒死的占少數,很多是被燃燒的煙霧毒氣熏死。煙霧毒氣使眼睛受到強烈刺激,無法辮別方向,呼吸困難,思維遲鈍,四肢無力,失去行動能力。
火場自救與逃生,在某種意義上講,實際上是人與煙毒作斗爭的過程。 當你感覺到火災的威脅時,第一件事就是準備一條濕毛巾,捂住口鼻。
毛巾的層數越多,隔煙的效果越好。使用毛巾捂口鼻時,一定要捂嚴,千萬不要把毛巾拿開。
一旦拿開,就有可能導致煙霧中毒。 三是火場自救自護。
當你被煙火包圍起來時,首要的也是最關鍵的是一定要沉著冷靜,千萬不要驚慌。只有保持理智,才可能求生有望。
在打開門窗之前,必須先摸摸門窗是否發熱?如果發熱就不能打開。如果不發熱,就選擇一條切實可行逃生路線,迅速用毛巾捂住口鼻沖出去。
如被困房間內,應用布等物品堵住房間的門逢,并澆上水,減少煙霧的進入或躲進沒有燃燒物的衛生間,呼救并等待救援人員。 一般情況下,火災中高層的應該向火層以下樓層疏散。
這里提醒大家在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千萬不要跳樓。電梯危險,也不要乘座電梯。
生命第一,不要為尋找財物而貽誤逃生的寶貴時間。也不要為財物而重返火場。
在火場的疏散逃生中,相互幫助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體現,對老、弱、病、殘、婦女、兒童及行動困難的,應盡可能予以幫助,避免混亂,減少人員傷亡。 四是利用避難間躲避火災。
在設有避難間的建筑內,發生火災時可利用避難間躲避逃生。如在沒有避難間的建筑內發生火災,受困時可創造臨時避難間。
如所在房間煙霧不大,可關閉所有的門窗,灑水降溫,利用通訊工具與外界聯系或用喊、揮動衣物等方式,取得與外面的救援。 五是等待并配合消防隊救援。
這里要特別提醒的是:受困人員一定要堅持住,不能遇到火險就跳樓。也許只需等待數分鐘,你可以獲救。
相信消防隊,更要相信自己。堅持就是勝利。
4.請舉幾個火場成功逃生事例
獲獎人:北京 李曉輝
背景資料:
2004年5月,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的一幢大樓突然發生了火災,兩名員工被困在了七樓窗戶外的窄沿上,烈火、濃煙以及惡劣的逃生環境隨時可能奪走他們的生命。
接警后趕到的消防官兵發現,兩名被困者所處的境地十分危險,他們身后不遠處,就是這幢樓的著火點——煙道。兩人隨時都有可能被大火吞沒。
救援隊員決定,派一組救援隊員背著氧氣面罩沖入樓內,將兩名被困者帶出火場。這個時候,一名叫李曉輝的戰士主動請纓,和另外幾名戰士組成了戰斗小組,進入火場展開救援。
李曉輝背著沉重的呼吸機,站在了窗臺上,他一步步慢慢向前滑。兩名被困者距離李曉輝只有兩米遠,然而,這兩米對于李曉輝而言,卻是非常大的考驗。猛烈的濃煙,迫使李曉輝必須背負著將近三十斤重的呼吸機,在窄沿上行走。而氧氣面罩和不時冒出的濃煙,已經完全遮擋住了他的視線。李曉輝只能是憑借著感覺摸索著前進,稍有差錯,意外隨時可能發生。幾分鐘后,李曉輝憑借著超人的智慧和膽量,到達了兩名被困者的身旁。
讓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的李曉輝為了安慰和保護被困者,將自己的氧氣面罩讓給了離自己最近的被困女士。此時,被困了15分鐘的中年女士終于得救了。
在把被困的中年女士交給其他戰士后,李曉輝很快又登上了窗臺,將被困男子救入樓道。
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援就這樣化險為夷了。
5.火災成功自救的事例
2006年春節,哈爾濱市的一家酒樓發生了火災,幾十人頃刻間被烈火和毒氣奪去了生命。
當火災發生時,二樓一間小餐廳里,有一家人正在聚餐。他們發現火情后,急忙奔向緊急出口,但門被鎖住,無法撞開。
他們又想下樓,但樓梯處已被煙火籠罩。在這種情況下,這一家人臨危不亂,急忙退回小餐廳,然后分工合作。
有的人負責打開通向外界的鐵窗,以便求救。有的人負責堵住餐廳的門縫,以防毒氣、煙氣灌入小餐廳。
他們將餐廳的窗簾扯下來堵門縫,堵不嚴時,又用啤酒將窗簾浸濕,將煙氣、毒氣基本擋于門外。后來,急救人員趕到,這一家人獲救。
6.火災成功自救的事例
2006年春節,哈爾濱市的一家酒樓發生了火災,幾十人頃刻間被烈火和毒氣奪去了生命。
當火災發生時,二樓一間小餐廳里,有一家人正在聚餐。他們發現火情后,急忙奔向緊急出口,但門被鎖住,無法撞開。
他們又想下樓,但樓梯處已被煙火籠罩。在這種情況下,這一家人臨危不亂,急忙退回小餐廳,然后分工合作。
有的人負責打開通向外界的鐵窗,以便求救。有的人負責堵住餐廳的門縫,以防毒氣、煙氣灌入小餐廳。
他們將餐廳的窗簾扯下來堵門縫,堵不嚴時,又用啤酒將窗簾浸濕,將煙氣、毒氣基本擋于門外。后來,急救人員趕到,這一家人獲救.。
7.看完安全教育專題請講述面對火災我們該如何逃生自救簡短的
火災發生時,一定要冷靜地面對。
假如火災初起時就被發現,可趁火勢很小之際,用滅火器、自來水等滅火工具在第一時間去撲救,同時還應呼喊周圍人員出來參與滅火和報警。如有多人滅火,應進行分工,一部分人負責滅火,另一部分人清除火焰周圍的可燃物,防止、減緩火勢蔓延。
針對不同火情,尋求逃生良策。 逃生開門前應先觸摸門鎖。
若門鎖溫度很高,則說明大火或煙霧已封鎖房門出口,此時切不可打開房門。應關閉房內所有門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門縫,并潑水降溫。
同時利用手機等通訊工具向外報警。 若門鎖溫度正常或門縫沒有濃煙進來,說明大火離自己尚有一段距離,此時可開門觀察外面通道的情況。
開門時要用一只腳抵住門的下框,以防熱氣浪將門沖開。在確信大火并未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情況下,應盡快逃出火場。
遇有濃煙濕毛巾捂鼻,彎腰低頭迅速撤離。 通過濃煙區時,要盡可能以最低姿勢或匍匐姿勢快速前進,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不要向狹窄的角落退避,如墻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 逃生勿入電梯,樓梯可以救急。
電梯往往容易斷電而造成電梯“卡殼”,人在電梯里隨時會被濃煙毒氣熏嗆而窒息。 預先熟悉逃生路線,了解掌握逃生方法。
每個人要對自己工作、學習或生活的建筑物的結構及逃生路徑做到了然于胸,熟悉建筑物內的消防設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這樣,火災發生時,就不會覺得走投無路了。
每個人都在祈求平安。但天有不測風云,人才旦夕禍福。
一旦火災降臨,在濃煙毒氣和烈焰包圍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難。面對滾滾濃煙和熊熊烈焰,只要冷靜機智運用火場自救與逃生知識,就有極大可能拯救自己。
因此,掌握多一些火場自救的要訣,困境中也許就能獲得第二次生命。 第一訣:熟悉環境,暗記出口。
當你處在陌生的環境時,如入住酒店、商場購物、進入娛樂場所時,為了自身安全,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以便關鍵時候能盡快逃離現場。請記住:在安全無事時,一定要居安思危,給自己預留一條通路。
第二訣:通道出口,暢通無阻。 樓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災發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應保證暢通無阻,切不可堆放雜物或設閘上鎖,以便緊急時能安全迅速地通過。
請記住:自斷后路,必死無疑。 第三訣:撲滅小火,惠及他人。
當發生火災時,如果發現火勢并不大,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當周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應奮力將小火控制、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地亂叫亂竄,置小火于不顧而釀成大災。請記住:爭分奪秒撲滅“初期火災”。
第四訣:保持鎮靜,明辨方向,迅速撤離。 突遇火災,面對濃煙和烈火,首先要強令自己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決定逃生的辦法,盡快撤離險地。
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亂沖亂竄。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氣窗、天臺等往室外逃生。
請記住:人只有沉著鎮靜,才能想出好辦法。 第五訣:不入險地,不貪財物。
在火場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處險境,應盡快撤離,不要因害羞或顧及貴重物品,而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或尋找、搬離貴重物品上。
已經逃離險境的人員,切莫重返險地,自投羅網。 請記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第六訣:簡易防護,蒙鼻匍匐。 逃生時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霧中毒、預防窒息。
為了防止火場濃煙嗆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離的辦法。煙氣較空氣輕而飄于上部,貼近地面撤離是避免煙氣吸入、濾去毒氣的最佳方法。
穿過煙火封鎖區,應配戴防毒面具、頭盔、阻燃隔熱服等護具,如果沒有這些護具,那么可向頭部、身上澆冷水或用濕毛巾、濕棉被、濕毯子等將頭、身裹好,再沖出去。請記住:多件防護工具在手,總比赤手空拳好。
第七訣:善用通道,莫入電梯。 按規范標準設計建造的建筑物,都會有兩條以上逃生樓梯、通道或安全出日。
發生火災時,要根據情況選擇進入相對較為安全的樓梯通道。除可以利用樓梯外,還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陽臺、窗臺、天面屋頂等攀到周圍的安全地點沿著落水管、避雷線等建筑結構中凸出物滑下樓也可脫險。
在高層建筑中,電梯的供電系統在火災時隨時會斷電或因熱的作用電梯變形而使人被困在電梯內同時由于電梯井猶如貫通的煙囪般直通各樓層,何毒的煙霧直接威脅被困人員的生命,因此,千萬不要乘普通的電梯逃生。 請記住:逃生的時候,乘電梯極危險。
第八訣:緩降逃生,滑繩自救。 高層、多層公共建筑內一般都設何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設施安全地離開危險的樓層。
如果沒有這些專門設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員不能及時趕到的情況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或床單、窗簾、衣服等自制簡易救生繩,并用水打濕從窗臺或陽臺沿繩緩滑到下面樓層或地面;安全逃生。請記住:膽大心細 救命繩就在身邊。
第九訣:避難場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門已感到燙手,此時一旦開門;火焰與濃煙勢必迎面撲來。
逃生通道被切斷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