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修身的優美語段
1. 擇善人而交, 擇善書而讀, 擇善言而聽, 擇善行而從。
2.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3.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4. 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招煩惱。
清貧樂道真自在,無牽無掛樂逍遙。 5.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欲進步需思退步,若著手先慮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應有余步。
持黃金為珍貴,知安樂方值千金,事臨頭三思為妙,怒上心忍讓最高。切勿貪意外之財,知足者人心常樂。
若能以此去處事,一生安樂任逍遙。 6. 處事不必求功,無過便是功。
為人不必感德,無怨便是德。 7.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祿,寡欲是壽。
8.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 9. 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10.受思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11.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
1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3.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14.須交有道之人,莫結無義之友。飲清靜之茶,莫貪花色之酒。
開方便之門,閑是非之口。 15.多門之室生風,多言之人生禍。
16.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17.“我欲”是貧窮的標志。事能常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18.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人生至愚惡聞己過。 19.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20.莫妒他長,妒長,則己終是短。莫護己短,護短,則己終不長。
21.做事不必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24.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智慧豐饒。 25.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26.“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7.扶危周急固為美事。能不自夸,則其德厚矣! 28.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29.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 30.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
內在安祥,才是下手之處。 31.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32.不妄求,則心安,不妄做,則身安。 33.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長者,取禍。不自滿者,受益。
不自足者,博聞。 34.積金遺于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于子孫,子孫未必能讀。
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此乃萬世傳家之寶訓也。 35.積德為產業,強勝于美宅良田。
36.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37.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38.羅馬人凱撒大帝,威震歐亞非三大陸,臨終告訴侍者說:“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讓世人看看,偉大如我凱撒者,死后也是兩手空空。 39.夢中冥冥有樂趣,覺后空空無大千。
40.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遠憂。 41.情生智隔。
42.征服世界,并不偉大,一個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4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點,把自己的理性升華到最高點,就是圣人。
44.嫉妒別人,仇視異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給別人。 45.一個人如果不被惡習所染,幸福近矣。
46.誹謗別人,就象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47.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48.人之所以平凡,在于無法超越自己。 49.大肚能容,斷卻許多煩惱障,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50.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
2.修身什么意思
世上本無煩惱事,只怪庸人自擾之;天有風云常變幻,人間鎖事誰預知。凜凜朔風千里卷,冰梅傲雪天;世途險惡多,修身不怕人擾亂。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經歷,有人一生無所作為,庸庸碌碌;有的人茍且偷生,身背罵名;有的人轟轟烈烈,事業大成;有的人獻身正義,雖死猶生---------
有的人贊美人生的追求和創造,有的人歌頌人生的美好,有的人感嘆人生的渺茫,還有的人懼怕人生的痛苦和死亡。
所以每個人的人生觀,幸福觀,價值觀,審美觀,戀愛觀,都有所不同。當一個人的需要得到滿足,就產生一種愉快舒暢的體驗,就感到幸福。有一定的物質生活資料需求的滿足,是幸福的件條。但是,除了人們的物質生活的幸福外,還需要精神上的幸福,因為人們作為社會動物,不只是滿足獲得,愛情的追求,精神方面的需要和滿足。如果說,幸福在于肉體快樂,那就應當說:牛找到草吃時是幸福。
太陽從東方升起,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這是自然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陽光水份,灌土施肥,悉心栽培,一分耕云,一分收獲,這是理應所得。
人生如夢 歲月無情 豁然回首 才發現人活著是一種心情,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全都是過眼云煙。想想,不管昨天、今天、能豁然開朗就是美好的一天,不管親情,友情,愛情、能永遠珍惜就是好心情。記得有位朋友說過這樣一句;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已經得到的更加珍惜,屬于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不要回憶,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累就把心靠岸,錯了就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滿足了才享受生活,傷了才明白堅強,總有起風的星辰,總有絢爛的黃昏,總有流星的夜晚,相逢是那樣的美妙。用寧靜的心面對生活,頑強的心面向拙折。好好照顧自己,別傷害自己,讓自己開心。
3.收集一些修身樣性的名言
17、“我欲”是貧窮的標志。事能常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18、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人生至愚惡聞己過。
19、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20、莫妒他長,妒長,則己終是短。莫護己短,護短,則己終不長。
21、做事不必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24、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智慧豐饒。
25、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26、“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7、扶危周急固為美事。能不自夸,則其德厚矣!
28、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29、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
30、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祥,才是下手之處。
31、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32、不妄求,則心安,不妄做,則身安。
3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長者,取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足者,博聞。
34、積金遺于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于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此乃萬世傳家之寶
也。
35、積德為產業,強勝于美宅良田。
36、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37、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38、羅馬人凱撒大帝,威震歐亞非三大陸,臨終告訴侍者說:“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讓世人看看,偉大如
我凱撒者,死后也是兩手空空。
39、夢中冥冥有樂趣,覺后空空無大千。
40、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遠憂
4.有關修身的名人小故事,誰有
棄疾(1140 - 1207),南宋詞人。
字幼安,號稼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山東已被金兵所占。
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輔使等職。任職期間,采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打擊貪污豪強,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堅決主張抗金。在《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中,具體分析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對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協投降的人,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作戰準備,鼓勵士氣,以恢復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采納,并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江西上峣、鉛山一帶。晚年韓侂胄當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情懷,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
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蘇辛」。 辛棄疾善詩文,但以詞明世。
其《稼軒詞》還六百二十余首,無論數量之富,質量之優,皆冠兩宋。乃人中之杰,詞中之龍。
岳飛(1103-1141),南宋軍事家,民族英雄。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
少時勤奮好學,并煉就一身好武藝。19歲時投軍抗遼。
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保家為國的戎馬生涯。
傳說岳飛臨走時,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岳飛投軍后,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贊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
同年,金軍攻破開封,俘獲了徽、欽二帝,北宋王朝滅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趙構登基,是為高宗,遷都臨安,建立南宋。
岳飛上書高宗,要求收復失地,被革職。岳飛遂改投河北都統張所,任中軍統領,在太行山一帶抗擊金軍,屢建戰功。
后復歸東京留守宗澤,以戰功轉武功郎。宗澤死后,從繼任東京留守杜充守開封。
紹興七年,岳飛升為太尉。他屢次建議高宗興師北伐,一舉收復中原,但都為高宗所拒絕。
紹興九年(1119年),高宗和秦檜與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納貢。這使岳飛不勝憤懣,上表要求“解罷兵務,退處林泉”,以示抗議。
次年,兀術撕毀和約,再次大舉南侵。岳飛奉命出兵反擊。
相繼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大破金軍精銳鐵騎兵“鐵浮圖”和“拐子馬”,乘勝進占朱先鎮,距開封僅四十五里。兀術被迫退守開封,金軍士氣沮喪,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不敢出戰。
在朱先鎮,岳飛招兵買馬,連絡河北義軍,積極準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直搗黃龍府。他激動地對諸將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這時高宗和秦檜卻一心求和,連發十二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
岳飛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奮,仰天長嘆:“十年之功,毀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他壯志難酬,只好揮淚班師。 岳飛回臨安后,即被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
紹興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檜派人向金求和,金兀術要求“必先殺岳飛,方可議和”。秦檜乃誣岳飛謀反,將其下獄。
紹興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于臨安風波亭,是年岳飛僅三十九歲。其子岳云及部將張憲也同時被害。
寧宗時,岳飛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岳飛善于謀略,治軍嚴明,其軍以“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略”著稱。
在其戎馬生涯中,他親自參與指揮了126仗,未嘗一敗,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 岳飛無專門軍事著作遺留,其軍事思想,治軍方略,散見于書啟、奏章、詩詞等。
后人將岳飛的文章、詩詞編成《岳武穆遺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國一個貴族 家庭。
二十多歲時,他根據楚國祭神的歌詞改寫的《九歌》,傳 遍了全國 。屈原的學問和才干 ,博得了楚懷王的賞識,任命他擔任左徒 (比丞相小一些的官職)。
屈原走上從政的道路后,極力主張實施變革,任用賢能,富國強民, 完成統一全中國的大業。但變法剛開始,就遭到以子蘭為首的楚國貴族集 團的仇恨和排擠,他們在楚懷王面前造謠中傷,昏庸的懷王,誤信讒言, 把屈原降職為“三閭大夫”(管理皇族事務,主持宗廟祭祀的閑職)。
屈原雖然降職了,對楚國的命運仍十分關注。當秦國為了破壞六國聯盟, 派特使張儀來楚國游說時,屈原冒死進宮勸說懷王不要上當。
當懷王輕信 秦國,要去與秦王會盟時,屈原流著淚進行勸阻,但都遭到子蘭一伙的阻 攔。后來懷王被秦國軟禁,死在咸陽。
屈原悲痛之余,希望剛即位的頃襄 王能變法強國,洗雪楚國的奇恥大辱!但頃襄王比懷王還要昏庸,親秦派 依然得勢,他們唆使頃襄王把屈原趕出朝廷,放逐漢北。秦國攻破楚國郢 都后,楚國瀕臨滅亡,屈原悲痛之余,投汨羅江而死。
壯志未酬的愛國詩人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浙江山陰(今紹興) 人。他的幼年正是民族矛盾尖銳、國勢危迫的戰亂時期,父親陸宰是一個 具有愛國。
5.短一點的關于道德修養的名言
1.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夸美紐斯
2.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謝覺哉
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4.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子思
5.驕諂,是一個人。遇勝我者則諂,遇不知我者則驕。——申居鄖
6.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薩迪
7.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都德
8.國家用人,當以德為本,才藝為末。——康熙
9.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黃石公
10.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